第 周 年 月 日
课题 | 中国民间美术 | 学习领域 | 欣赏课 | 课时 | 1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动手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 |||||||||||
教学重点 | 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并使学生喜爱民间美术。 | 教学难点 | 民间美术的名族性、地域性的特点及其分布,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和生活意义。 | 教具 | 多媒体 课件 | |||||||
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图 | 设计意图 | ||||||||||
1、组织教学 播放图片 2、导入 3、讲授新课: 4、提出问题: (1)明间美术的种类有哪些?明间美术与民俗有什么关系? (2)民间美术造型与传统文人画造型、传统西画造型有什么区别? 老师播放与民间美术相关的影像资料并简要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5、播放幻灯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年画 《渔家乐》 (2)《门神和对联》 (3)玩具 《布老虎》 (4)年画《赐福生财灶王》 (5)年画《白蛇传.盗仙草》 (6)年画 《刘海戏金蟾》 (7)泥模 《小汽车》 等等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民间美术的种类,民间美术的功能。 巩固练习: 1、如何界定民间美术? 2、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 3、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 布置作业:同学们课后尝试制作一下,剪纸、泥塑、刺绣等手工艺品。 | 观赏 思考问题
通过观赏录像,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观赏图片分析问题 学生认真欣赏影像资料,并听取老师的讲解。 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加深理解民间美术的与民俗的依存关系。 学生回答问题 | 展示我国民间美术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联系实际,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
角 | ||||||||||||
记事 | 教学小结 | 本节课对民间美术进行了欣赏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应以本课学习为起点,对民间美术进一步的研究学习,树立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