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玄奘西行及其影响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2:56:44
文档

玄奘西行及其影响

历史上的唐朝僧人玄奘,原来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了和尚,从此认真研究佛学。青年时他周游了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造访有名的佛学大师,拜师学习;精通了当时中国流传的佛教经典。可是,那时佛教宗派很多,佛经的译文错误也很多,解释的经义往往互有矛盾。越钻得深,发现的问题越多;玄奘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的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寻访“真经正法”,弄它个水落石出。唐朝贞观年间,朝廷禁止私人随便出国;凡出入国境都要得到国家批准。西元627年的八月,玄奘向朝廷申请出境,
推荐度:
导读历史上的唐朝僧人玄奘,原来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了和尚,从此认真研究佛学。青年时他周游了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造访有名的佛学大师,拜师学习;精通了当时中国流传的佛教经典。可是,那时佛教宗派很多,佛经的译文错误也很多,解释的经义往往互有矛盾。越钻得深,发现的问题越多;玄奘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的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寻访“真经正法”,弄它个水落石出。唐朝贞观年间,朝廷禁止私人随便出国;凡出入国境都要得到国家批准。西元627年的八月,玄奘向朝廷申请出境,
     历史上的唐朝僧人玄奘,原来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了和尚,从此认真研究佛学。青年时他周游了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造访有名的佛学大师,拜师学习;精通了当时中国流传的佛教经典。 

    可是,那时佛教宗派很多,佛经的译文错误也很多,解释的经义往往互有矛盾。越钻得深,发现的问题越多;玄奘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的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寻访“真经正法”,弄它个水落石出。

唐朝贞观年间,朝廷禁止私人随便出国;凡出入国境都要得到国家批准。西元627年的八月,玄奘向朝廷申请出境,遭到拒绝。决心西游的玄奘,便夹在商人中间混出了玉门关,单人匹马踏上了西行的征途。那一年,玄奘二十八岁。 

    据说,玄奘在瓜州,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中间没有水草,只有堡垒旁有水源,并且由兵士把守。这时候,凉州的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通缉他。如果经过堡垒,一定会被兵士捉住。 

    玄奘找到了当地一个胡族人名叫石盘陀的,带路混出了玉门关。 

    据说,玄奘在关外沙漠中的第一座堡垒,就被守兵发现;幸好守堡的校尉王祥也是信佛教的,问清楚玄奘的来历后,不但不为难他,还派人帮他盛水,并且送给他一些饼,亲自把他送到十几里外,指引他一条通向第四堡的小道。

第四堡的校尉是第一堡校尉王祥的同族兄弟,听说玄奘是王祥那里来的,也很热情地接待他,并且告诉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教他绕过第五堡,到野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长八百里的大沙漠了。

玄奘带领人马,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崩,经历了千辛万苦通过西域各国进了天竺。 

        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有很多佛教古迹。玄奘在天竺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 

        天竺摩揭陀国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叫做那烂陀寺。寺里有个戒贤法师,是天竺的大学者。玄奘来到那烂陀寺,跟着戒贤法师,学了五年,把那里的经全部学会了。

     西元645年,玄奘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归国,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唐朝长安。唐太宗十分赞赏,在洛阳行宫接见了玄奘。玄奘把他游历西域的经历向唐太宗作了详细的汇报。             

他开创了中国的佛国外交,在他西行求法的路途上,已经有天竺各国以佛经为纽带,展开对唐友好往来,在他回国以后,日本、韩国佛徒陆续到大唐求法,从他这里找到佛学源头,形成中日等国的友好往来,直到今天,中国佛徒和日韩佛徒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说,是一个佛国无限增大了大唐的外交领域。

  玄奘实际上也给国人西学提供了一种范式,一种开放式的思路,杂学博学,一切皆为我所用,但不失原则立场,用在国家上,也即全盘西化不是出路,闭关锁国只有死路一条。

玄奘在长安的弘法实践,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东南亚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佛学东渐局面。

中国外交方面,玄奘亦有间接的贡献。例如他在那烂陀寺,以一介学僧,代戒贤大师讲佛,又在曲女城说法,众僧无人不服,名震天竺,对大唐声威亦大有帮助。

  中外交流的交通史方面。唐初,中国并不了解西域情况,而玄奘西行,受当时在西域势大的西突厥礼待护送,把中西的交通路线重新“打通”。唐朝亦藉玄奘西行的经历与见闻,于高宗一朝平定西突厥与西域,设都护府,控制了该地百多年。而玄奘西行亦使中、印正式建立政治关系。

  中印文化交流方面,玄奘把印度的大小乘经学传入中国、充实中国佛学。稍后印度的历法、医学、天算、艺术等亦传入中国,影响和充实中国文化。而玄奘亦把印度的逻辑学-因明学传入中国,振学了自先秦墨家、名家衰落而不振的逻辑学。而玄奘曾为戒日王讲解中国文化的情况,又介绍当时流行的“秦王破阵乐”,回国后受唐太宗之令把老子的《道德经》译为梵文传回西域及印度,可见他对中印文化交流亦有贡献。

  对史地学的贡献方面,玄奘于回国后,把自己的西行经过口述,由位弟子慧立及辩机等整理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与《大唐西域记》二书。为研究玄奘、古印度及中外交通的重要史料。

  玄奘为第一个曾往返西域南北两道,遍游印度多国,又详加记述的人,《西域记》记载西域的风土人文,为不少正史所无,对后人考证丝路极为重要。

文档

玄奘西行及其影响

历史上的唐朝僧人玄奘,原来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了和尚,从此认真研究佛学。青年时他周游了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造访有名的佛学大师,拜师学习;精通了当时中国流传的佛教经典。可是,那时佛教宗派很多,佛经的译文错误也很多,解释的经义往往互有矛盾。越钻得深,发现的问题越多;玄奘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的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寻访“真经正法”,弄它个水落石出。唐朝贞观年间,朝廷禁止私人随便出国;凡出入国境都要得到国家批准。西元627年的八月,玄奘向朝廷申请出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