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浇筑
浇筑施工准备
1、制订施工方案
根据工程对象,结构特点,结合具体条件,制定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
2、机具准备及检查
运输车、料斗、串筒、振动器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充足,并考虑发生故障时修理时间。应有备用的振动器。所用的机具均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浇筑前,必须核实一次浇筑完毕或浇筑至某施工缝前的工程材料,以避免停工待料。
3、保证水电正常使用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浇筑地点储备一定数量水和发电机。以防出现意外的施工歇缝。
4、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
加强气象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特别在雷雨台风季节和寒流突然袭击之际,更应注意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地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5、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在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
模板和隐蔽工程项目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筑。
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的标高、位置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符合,构件的预留拱度是否正确;
(2)所安装的支架是否稳定,支柱的支撑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
(3)模板的紧密程度;
(4)钢筋与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及构件接点连接焊缝是否与设计符合。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垃圾、木片、刨花、锯屑、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鳞落得铁皮等杂物,应清除干净。
木模板应浇水加以润湿,但不允许留有积水。湿润后,木模板中尚未胀密的缝隙应贴严,以防漏浆。
金属模板中的缝隙和孔洞也应予以封闭。
二、浇筑厚度及间歇时间。
1、浇筑层厚度
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如下表:
捣实混凝土的方法 | 浇筑层的厚度(mm) | |
插入式振捣 |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 |
表面振捣 | 200 | |
人工捣固 | 在基础、无筋混凝土或配筋稀疏的结构中 | 250 |
在梁、墙板、柱结构中 | 200 | |
在配筋密列的结构中 | 150 |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当超过规定时间必须设置施工缝。
混凝土运输、浇筑和间歇的时间(分)表10-71
混凝土强度等级 | 气温(℃) | |
≤25 | >25 | |
≤C30 >C30 | 210 180 | 180 150 |
三、浇筑质量要求
1、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2、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混凝土因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在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6、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1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但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四、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泵送混凝土的浇筑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混凝土供应和泵送设备能力,劳动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周围场地大小等条件,预先划分混凝土浇筑区域。
1泵送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1)当采用混凝土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
2)在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3)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4)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2泵送混凝土的布料方法。
1)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并且不向模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
2)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于模板。
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振捣泵送混凝土时,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秒,并且在20~30分钟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对于有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预先制定好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顺利布料和振捣密实。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当发现混凝土有不密实等现象,应立即采取措施。
水平结构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五、施工缝的设置
由于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并且间歇的时间预计将超出表10-71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设置施工缝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对待,如果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会引起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寿命,重则危及结构安全、影响使用,因此,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
施工缝的位置应施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留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5、墙、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六、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混凝土达到1.2N/mm2的时间,可通过试验决定,同时必须对施工缝进行必要的处理。
1、本工程结构设计总说明四(十三条)说明:施工缝可按施工规范要求设置,各层楼板与框架柱、剪力墙宜一次浇捣,不留施工缝,施工缝应清除先期浇筑混凝土时遗留下来的浮浆、垃圾,二次浇捣前应将接触面凿毛并用水冲洗干净,并刷以水泥浆后再浇新混凝土。
2、各层楼板与框架柱剪力墙一次浇捣不留施工缝,其施工顺序:先浇筑竖向结构的柱及剪力墙,后浇筑水平结构的梁及板。
(1)柱子分层浇筑,每层控制在20~25cm左右,均匀上升。
(2)剪力墙与隔墙,采取长条流水作业分层浇筑,每层控制在60cm左右,均匀上升。
(3)梁与板,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3、各层的柱及墙浇筑时,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成分与浇筑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以免底部产生蜂窝。
4、剪力墙有洞口部位浇筑混凝土时,应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洞口变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可随意挪动钢筋,要经常加强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所有预埋件的牢固程度和位置的准确性。
七、后浇带的设置
本工程后浇带的设置见结构设计总说明五 说明:
1、后浇带的平面位置详见具体施工图。
2、后浇带的施工应在墙板混凝土施工完45天方可进行,后浇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原设计墙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须掺加膨胀剂,以补偿收缩。
3、止水带可采用钢板止水,也可采用遇水膨胀止水腻子条,具体做法见图集《协97J101》,缓胀时间不少于五天。并保持至少15天的湿润养护。
八、混凝土养护——自然养护
1、覆盖浇水养护
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
覆盖浇水养护有下列规定:
(1)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0~12小时内(炎夏时可缩短至2~3小时),对高强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2小时内,即用麻袋、草帘、锯末或砂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3)每天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水相同。
(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采用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厂可于拆除内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遮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
·若遇下雨天,混凝土浇筑完后要加以遮盖。
九、一期工程共五栋,总建筑面积81226平方米,其中地下15946平方米,地上65280平方米,其中10#楼地下室底板厚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S8;地下室剪力墙厚Q1、Q1、Q1B、Q4为400mm;Q2、Q3为300mm;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S8,首层结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S8,其余梁、板、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全部为C30。1#、2#、8#、9#四栋剪力墙厚全部为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全部为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