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认的字
犹(yóu)(犹豫)(犹如)(记忆犹新)
傲(ào)(傲慢)(骄傲)(傲骨)
橘(jú)(橘树)(橘子)(柑橘)
洼(wā)(洼地)(洼陷)(水洼)
凌(líng)(凌晨)(凌云)(欺凌)
增(zēng)(增加)(增高)(增多)
靴(xuē)(靴子)(战靴)(雨靴)
钥(yào)(钥匙)
匙(shi)(钥匙)
缤(bīn)(缤纷)(五彩缤纷)
枚(méi)(一枚)(纸枚)
喇(lǎ)(喇叭)
叭(bā)(喇叭)(叭叭直响)
厚(hòu)(厚重)(浓厚)(厚实)
抖(dǒu)(抖动)(发抖)(抖手)
蟋(xi)(蟋蟀)
蟀(shuài)(蟋蟀)
振(zhèn)(振兴)(振作)(振奋)
韵(yùn)(韵律)(音韵)(琴韵)
掠(lüè)(掠过)(掠视)(劫掠)
吟(yín)(吟诵)(吟唱)(吟诗)
辽(liáo)(辽阔)(辽远)(辽东)
阔(kuò)(开阔)(辽阔)(宽阔)
二、会写的字
寒(寒冷)(严寒)(寒风)
径(石径)(小径)(曲径)
斜(倾斜)(歪斜)(斜线)
霜(雪霜)(霜冻)(冰霜)
赠(馈赠)(赠送)(赠予)
刘(姓刘)
盖(盖子)(盖楼)(瓶盖)
菊(菊花)(秋菊)(赏菊)
残(残害)(残缺)(残疾)
君(君子)(君主)(国君)
橙(甜橙)(橙子)(橙色)
送(赠送)(送行)(目送)
挑(挑战)(挑动)(挑起)
铺(平铺)(铺开)(铺路)
泥(泥土)(泥巴)(水泥)
晶(水晶)(晶莹)(亮晶晶)
紧(紧张)(紧要)(抓紧)
院(院子)(小院)(庭院)
印(脚印)(印象)(印章)
排(排队)(前排)(排列)
列(陈列)(出列)(列队)
规(规则)(规定)(校规)
则(规则)(选择)(法则)
乱(混乱)(战乱)(纷乱)
棕(棕树)(棕毛)(棕熊)
迟(迟到)(延迟)(迟缓)
盒(盒子)(饭盒)(纸盒)
颜(颜色)(颜料)(颜面)
料(颜料)(料理)(材料)
票(售票)(机票)(钞票)
飘(飘散)(飘扬)(漂浮)
争(争气)(争论)(争吵)
仙(仙境)(神仙)(仙女)
淡(平淡)(清淡)(淡季)
闻(新闻)(远近闻名)
梨(鸭梨)(梨花)(梨树)
勾(勾引)(勾画)(勾勒)
曲(乐曲)(曲子)(戏曲)
丰(丰盛)(丰收)(丰碑)
三、多音字
四、辨字组词
五、词语积累
1.近义词
明朗——明亮 潮湿——湿润 凌乱——杂乱
增添——增加 仔细——认真 愉快——愉悦
留意——留神 清凉——凉爽(凉快)
欢乐——欢快 掠过——拂过 叮咛——叮嘱
道别——告别 辽阔——广阔 饱满——丰满
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2.反义词
潮湿——干燥 凌乱——整齐 增添——减少
仔细——马虎 愉快——伤心 炎热——寒冷
欢乐——痛苦 凉爽——闷热 美丽——丑陋
清凉——闷热 温柔——粗暴 辽阔——狭窄
丰收——歉收 饱满——干瘪
3.量词积累
一(片)叶子 一(块)地毯 一(只)小鸟
一(把)钥匙 一(盒)颜料 一(把)扇子
一(枚)邮票 一(首)歌 一(排)大雁
一(阵)秋风 一(片)叶子 一(朵)小花
一(滴)汗水 一(颗)谷粒
4.词语搭配
(彩色)的地毯 (金黄)的叶丛 (明朗)的天空
(棕红色)的小雨靴 (闪闪发光)的地毯
5.词语归类
表示颜色多的成语: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6.成语盘点
春华秋实 一叶知秋 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 五彩缤纷
六、日积月累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七、佳句欣赏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2.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比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3.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比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4.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比喻/拟人)《秋天的雨》
5.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比喻/拟人)《秋天的雨》
6.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拟人)《秋天的雨》
八、课文主题
《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描写了秋日铺满金色梧桐落叶的水泥道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美景的钟爱,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秋天的雨》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听听,秋的声音》中体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九、单元链接与拓展
1.带“秋”字的成语:
一叶知秋 秋高气爽 秋风落叶 春华秋实
平分秋色 一日三秋 明察秋毫 春兰秋菊
2.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
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秋月: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秋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三年级连句成段
1、( )我小心翼翼地剥开荔枝华丽的红装,随即露出了一层粉红色的薄膜。
( )我把荔枝放入嘴中,那荔枝的味儿啊真够香甜!
( )那薄膜紧紧包裹着丰满的果肉,宛如一盏透明的红灯笼。
( )我迫不及待地剥开那层薄膜,啊,多像一颗透明的珍珠。
( )我摘下一颗荔枝,顿时一股浓郁额的香味沁人心脾。
2、( )每跳一次,他都测量一下落点和起点之间的距离。
( )喜欢研究的牛顿想要了解风有多大的力。
( )于是,他就像疯子般在风中不停地跳。
( )狂风夹着暴雨越来越大。
( )然后仔细地记录下来。
3、( )路上,我遇见一个小男孩。他正认真地用破砖头在一个洼地建“桥墩”。
( )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于是,我马上跑过去和他一起建“桥”。
( )“桥墩”建好了,他扛来了一块小木桥铺在“桥墩”上,然后站在“桥 面” 上。 试着过桥。但是,小桥倒了。
(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被一道数学难题难住了。我走出家门想到同学家 去问问。
( )他不声不响地蹲下去,重新建起“桥”来,而且比刚才更加认真。
4、( )田野的尽头,连绵的山像大海起伏的波涛。
( )溪水那么清澈,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
( )小溪另一边的田野,正报告着丰收的喜悦。
( )山腰的公路,像一条绸带飘向远方。
( )小溪的一边是果园,春天,花香弥漫;秋天,硕果累累。
5、( )我又把西红柿切 成许多小块,同时切好葱花。
( )油热了,我放进葱花,紧接着又放进西红柿。
( )我先吧西红柿洗干净。
( )点好火,放上锅,锅里放进花生油。
( )我连忙用菜铲在锅里翻来炒去。
( )然后又放进盐、糖等佐料。
( )星期天,我在家里学炒西红柿。
( )西红柿炒好了,我把它盛在菜盘里。
6、( )太阳出来了,它仿佛知道睡莲的心愿,便把第一束阳光撒在睡莲身上。
( )夕阳吸起了最后一缕霞光。
( )湖里的睡莲张开花瓣,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欣喜地等待着。
(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湖里的睡莲都躲到荷叶下乘凉去了。
( )湖里的睡莲慢吞吞地合拢了花瓣,似乎睡觉去了。
( )东方刚露出晨曦。
三年级连句成段
7、( )它们把这一大块甩来甩去,直到所有的土豆甩干净。
( )它们用一只蹄子轻轻敲击地面。
( )有两只大象来到河岸上吃草。
( )然后用鼻端卷住青草,掀起一大块草皮。
( )再放在嘴里吃掉。
8、 ( )高爷爷接到通知后,立即起草发言纲要,直到半夜十二点。
( )高士其爷爷对待工作室极端负责的。
( )工作人员劝他说:“这么晚了,算了吧,再说也不一定安排您发言.”
( )有一次,科学院邀请一些科学家开会。
( )高爷爷说:“既然去开会,不管发言不发言,都要做好准备。”
9、 ( )小丝瓜长得可好呢,强强每天都要去看看它。
( )几个星期后,细长的丝瓜藤上长满了绿色的丝瓜。
( )强强在他家屋外种了一棵丝瓜。 ( )花谢了,藤上挂着几个小丝瓜。
( )不久又开出了几朵黄色的小花。
10、( )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长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
( )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
( )花园里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像铺了一层绿毯。
( )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
( )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
( )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 白的各色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
11、( )我们坐在河边柳树下,放下了鱼钩。
( )忽然,浮标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
( )星期天早晨,我和小明扛着鱼竿到郊外去钓鱼。
( )浅红色的浮标漂子水面上。
( )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摇晃着,喊着:“我们钓着鱼了!“
12、( )地面上,屋顶上,到处白茫茫的。
( )一会儿功夫,狂风夹着暴雨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 )天上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就要下雨了。
( )天空架起一道彩虹,多美啊!
( )不一会,风停了,雨止了,太阳出来了。
13、( )小脸蛋鼓鼓的,像嘴里含着两个核桃。
( )身上穿着大翻领西装和蓝色直筒裤。
( )我的“小顽童“真逗人喜爱。
( )脚穿一双特大号的皮鞋。
( )眉毛下两只眼睛,仿佛在转动。
( )他头上戴着一顶红白相间的西瓜帽。
14、( )金平第一个跳。
( )她从踏板上跃起,双手一按“山羊”背,两腿一分,便轻快地跳了过去。
( )今天体育课时练习跳“山羊”
( )然后深吸一口气,快步向前跑去。
( )只见她弯弯腰,压压腿,原地跳了几下。
15、( )风筝翱翔于蓝蓝的天空中,牵动着我的心。
( )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
( )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喊着:“风筝飞起来!风筝飞起来了!”
( )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
( )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
16、(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 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 )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
( )这种声音叫超声波。
17、( )这个说“嘿,画得真棒,色彩多协调!”
( )妹妹听了心里挺美的,嘴上却说“画得不好,以后你们再来看,准比现在画得好。”
( )你要不信,过些日子再来看吧。
( )那个说:“嗯,画得蛮好,想象力很丰富。”
( )妹妹的画常常受到我们家客人们的称赞。
( )这话说得多有意思,就凭现在这么好的学习条件,还有妹妹这股刻苦劲,
她的画一定越画越好。
18、(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知名的数学家。
( )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废了,但他毫不泄气, 继续向科学城堡攻进。
( )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十小时,从不间断。
( )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 )在清华大学,他看到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外文。
( )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 )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