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25分)
(A)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B)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②。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⑥之。经宿⑦方至,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皎然:洁白的样子。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⑥就:拜访、访问。⑦经宿:一整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6分)
(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眠觉 (6)造门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9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3、苏轼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3分)
4、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4分)
5、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3分)
(二)(30分)
《答谢中书书》与《小石潭记》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6分)
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俶尔远逝
犬牙差互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不可知其源 B、自康乐以来 以其境过清
C、夕日欲颓 日光下澈 D、清流见底 以其境过清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9分)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9、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都突出了水的共同特点: 。但各采用的描写角度不同,甲文是 描写,乙文是 描写。 (3分)
10、仔细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 (6分)
①两文描写景物的空间顺序不同,甲文是由 到 ,乙文是从 到 。
②从人的感官来看,甲乙两文所描写的景物给人的感受不同,甲文给人的感受是 ,
乙文给人的感受是 。
11、下面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①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三)(20分)
阅读甲文《治水必躬亲》和乙文《后汉书·王景传》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钱泳《治水必躬亲》)
【乙】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景陈其利害,帝善之。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①,破砥绩②,直截沟涧,防遏中要③,疏决壅积④,无复溃漏之患。景虽俭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 (选自《后汉书·王景传》,有删改)
[注]①阜:土山。 ②砥绩:水中沙石。 ③防遏冲要:在要害处筑起堤坝。 ④壅积:阻塞积聚。
12.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 情:_________ (2)必得躬历山川 躬:_________
(3)景陈其利害 陈:_________ (4)然犹以百亿计 计:__________
13.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非咨询/不穷其致 B.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C.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D.无复/溃漏之患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9分)
(1)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景陈其利害,帝善之。
15.根据甲乙两段文字内容,完成下表。(4分)
人物 | 做 法 | 人物形象 |
海瑞 | 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 B.____________ |
王景 | A._____________________ | 勤政、俭省 |
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翘( )望 编撰( ) 毛骨sǒng( )然 自出心cái( )花huì( )
2.默写(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淮北则为枳。
⑶.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决心的句子是:
⑸.“ , 。”表现了在国运衰微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⑹.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 。
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表达朋友深情厚谊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有人认为:汉字书写复杂,不如其他文字用字母表示来得简便。这种“汉字落后”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的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请结合“汉字”专题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写一段反驳“汉字落后”、“废除汉字”等观点的话,60字左右。(4分)
4、学习本专题,你所在的班级就“汉字是否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这一话题举行了一次辩论会。现在就邀请你作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一段结束语。(6分)
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
王子猷住在山阴。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卧室门,命仆人斟上酒。看到四面皎洁的雪光,于是他感到神思彷徨,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怀念起戴安道。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1、(1)愉快地,高兴地(2)想,思考(3)共同,一起 (4)只是(5)醒(6)到
2、(3)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
3、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千里共婵娟。
4、两段文字都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运用了侧面描写;(A)段描写的详尽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段描写的粗略些。
5、 同: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种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
不同:目的和起因不同:A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B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找到。
【参】
6.歇:消散。 颓:坠落。7、C 8、①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9、清澈(或:清) 正面(或:直接) 侧面(或:间接)10、①高 低 近 远 ② 美丽而愉悦 幽静而凄清(或: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11、①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山川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流露出作者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的情。 ②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共同欣赏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置身于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原文题为《答谢中书书》。本文为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谢中书:指谢征,作者的友人。中书:官职名。这段文字是原信的一部分。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有《华阳陶隐居集》。
2.交辉:交相辉映。3.四时:四季。4.歇:消散。5.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7.欲界:佛家语。即指人世间。8.晓:清晨9.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10.康乐: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封康乐公,山水诗派创始人。因世袭康乐公,世称康乐。
11.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12.俱:都。13.跃:跳跃。
12.(4分)(1)情况(真实情况)(2)亲自(3)陈述(叙说)(4)计算(每题1分)
13. (3分)C(正确停顿应为: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14.(6分)(1)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妄意”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扣1分。)(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2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必”“举”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各扣1分,扣完为止。)
15.(4分)A.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俭省役费(2分)B.躬亲(不畏艰辛或不怕吃苦)(1分);清廉(1分)
3、答案:可从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艺术价值等方面答。例:汉字虽开始学习难度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量多的继续学习问题,而且其表意特性能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很多汉字不仅能传达人们的意思,而且从结构、构造方面可见古人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有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4、答案:(示例)开场白:同学们,有人认为,在电脑时代,汉字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成为阻挠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关,应该抛弃它。你意见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对此展开一场辩论会!
结束语:刚才双方的辩论都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汉字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学好用好它;汉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虽然汉字的信息处理会遇到一些难题,但我们相信一定能攻克难关、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