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2:59:19
文档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卷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3.,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4.学而不思则罔,。(《孔孟论学》)5.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
推荐度:
导读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卷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3.,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4.学而不思则罔,。(《孔孟论学》)5.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卷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                       ,鬓微霜,又何妨?     (《江城子·密州出猎》)

2.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3.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4.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孟论学》)

5.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王维)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                           ,

后者是                                                     。(2分)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

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

D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8.节选文字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意义。(3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0.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桃花源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隐蔽,不易发现。

B“鸡犬相闻”表现了村中热闹非凡的生活场景。

C“怡然自乐”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村人生活的安逸。

D该段主要描绘了桃花源优美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③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④,而人或谓之不韵。⑤

【注释】①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③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④气索:气短。⑤不韵:不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前后类如此(      )    (2)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B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C但是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D而且人们或许会说东坡的诗不雅。

13.文中能印证欧阳修预言的一句是                  。(用原文回答)(2分)

14.选文一方面显示了苏东坡的磅礴才气,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欧阳修的        。(3分)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千万别折腾汉字

①这两年,总有人拿汉字说事。一会几说繁体字要进课堂,一会儿又说用十年时间,放弃简化字、恢复繁体字。他们觉得现在已是电脑时代,不存在书写困难的问题;况且至今还在用繁体字,恢复繁体字,有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同时他们认为简化字太粗糙,破坏了汉字的审美效果。

②其实,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形态的繁简是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的。汉字诞生之初,曾经由简到繁,这是为了提高识别的清晰度,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具有鲜明的标志。但繁到一定程度便成了负担,于是从汉代开始,汉字在总体上由繁趋简,人们考虑的是学习和使用的便捷。

随便举个例子吧,比如“灰尘”的“尘”字。它在战国时候的写法,是三个“鹿”字构成品字形,再在上面“鹿”的两旁各加一个“土”字。这是一个会意字,意思是群鹿飞奔,尘土飞扬。就造字来说,这个字是造得很形象的;可是一个字要写三十九笔,在当时的书写条件下,简直是一场苦役。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逐步简化的过程:先是去掉一个“土”字,后来又去掉两个“鹿”字写成了“麈”。(    )简化到这种程度,人们(  )不胜其“繁”,民问又出现了俗休字“尘”。今天,这个字已经成为我们的简化导。“小土为坐”,何等聪明!它凝聚着我们祖先创造的智慧,也记录着汉字发展的轨迹。舍“尘”字不用而恢复到“塵”甚至是三“鹿”两“土”的战国形象,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④不错,现在是电脑时代,可学习汉字,还是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的,并不因电脑而改变它的认知规律。有位语言学家曾告诉我,当年推行简化字,他曾到一所学校里告诉小学生,“以后你们再写学校的‘学’字,只要写八画的‘学’,不必再写十六画的‘學’”。这话刚一说完,课堂里便掌声雷动。这充分说明推行简化字,不仅是为了文化的普及,更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否则,人们在一笔一画上,将要虚掷多少时间和精力。

至于以繁体字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其实也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文字是不能代替    政治的。“以字促统”的想法是对民众文化心理的一种误读。曾见过一些要人的手迹,包括李在内,他们也用的简化字。有家上海书局,专门销售简化字版图书,生意并没有因为简化字受到影响。在民众日益了解、日益亲近简化字的今天,我们却要“弃简投繁”,其结果只会造成混乱,说不定反而会干扰海峡两岸的统一进程。

在人类文明史上,曾有四大古文字,如今唯有汉字硕果仅存。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汉字的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义美以感心。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汉字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艺术一一中国书法。从审美的角度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结构匀称,笔画呼应的,繁有繁的丰姿,简有简的神采。简化字虽然减少了汉字的笔画,但并没有损害汉字的特色。相反,有些字还有“削去冗繁留清瘦”的美感。说简化字粗糙,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心理问题。只要没有先入之见,你自然会发现,“黄四娘家花满蹊”是美的,“竹外桃花三两枝”同样也是美的。

 ⑦所以,我们千万别折腾汉字,在生活、学习、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提倡写简化字,并且要写好简化字。

15.填入第③段画线句括号内的关联词不妥的一项是       。(2分)

A.即便......依然            B.尽管......还是  

C.只有......才              D.虽然......仍旧

16.第③段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4分)

17.作者对有人提出的恢复繁体字的观点和理由进行了反驳,他的看法大致可归纳如下:

(6分)

(1)                  ;(2)                   ;(3)                  。

18.第⑥段划线句的含义是                                                。(3分)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转 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被感动了,竟然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不见了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街,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起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旭日已西移成夕阳;一转身,青丝已变成了白发;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20.第③段加点词“江南的表情,水的表情”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21.第④段划线句采用了        的修辞,其表达效果是                   。(5分)

22.作者选取了三幅画面加以精雕细刻,仔细阅读文本,填写下来。(8分)

地点发生的事选材的精心
画面一火车站(3)(5)
画面二(1)(4)
画面三(2)“我”没有找到转身而逝的乞丐,把爱心献给了他人
23.文章以“转身”为题,其妙处在于:(4分)

(1)                            ;(2)                            。

24.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强调“转身”经常会发生,在文章结构上具有总起的作用。

B第④段把秦岭女孩比作野花,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她的纯朴与美丽。

C第⑤段“文明大街”表明尽管还有乞丐,但社会文明化程度已很高。

D第⑥段再次勾画各种事情的“转身”画面,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感概。

三、综合学习。(11分)

25.下表是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单元与课文,请把表格填写完整。(6分)

单元主题选文篇目
有家真好A.《祖父和我》      B.《凡卡》            C.《散步》

A.《松鼠》          B.《云雀》            C.《藏羚羊跪拜》

走近鲁迅A.《故乡》          B.《孔乙己》          C.     ③       

A.《天净沙·秋》    B.《水仙子·咏江南》  C.《四块玉·别情》

①                   ②                   ③                

26.相对而言,你最喜欢那个单元?请以点面结合的方式阐述理由。(5分)

                                                                        

四、写作。(60分)

27.题目:那一刻,我的心中春暖花开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卷·参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错、漏、改一字扣1努,扣完为止。)

  1.酒酣胸胆尚开张    2.为伊消得人憔悴    3.昨夜雨疏风骤

  4.思而不学则殆    5.劳其筋骨

(二)(4分,每空2分)

  6.空灵      使……空(明)

  7.D

(三)(8分)

  8.(2分,每空1分)东晋   陶渊明

  9.(3分)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这类的景物。(良、之、属)

  10.(3分)B

(四)(12分)

  11.(4分)(1)像      (2)说,谈论

  12.(3分)  B(3分)   C(l分)

  13.(2分)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14.(3分)谦虚、豁达、胸襟宽广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18分)

  15.(2分)C

  16.(2+2分)举例论证    有力地证明汉字形态的繁简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但为    了人们学习和使用的便捷,在总体上由繁趋简。

  17.(6分)(1)汉字形态的繁简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但在总体上由繁趋简,恢复繁体字,是开历史的倒车;

(2)学习汉字要遵循认知规律,要从一笔一画开始,电脑无法取代;

(3)汉字不能代替政治,用简化字不会阻碍海峡两岸的统一;  

(4)无论繁体字还是简化字,都有其独特的丰姿和风采。

(第②、③段批驳观点,第④、⑤、⑥段批驳理由,四点中任选三点)

  18.(3分)繁体字是美的,简化字同样也是美的。

  19.(3分)我们要提倡写简化字,并且要写好简化字。

(二)(22分)

  20.(2分)温和、柔美的表情

  21.(2+3分)排比   生动地表现出作者饱览美景的姿态,表达了他对秦岭“仙境”

             的喜爱。

  22.(1+1+2+2+2分)(1)秦岭深处   (2)大街上    (3)被“我”踩了的年轻人反向“我”道歉,等“我”想回谢时,他已转身离开。 

 (4)美丽的女孩只在“我”匆匆一瞥后便消失在命运的路径。  

(5)三幅画面体现了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地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转身”的内在意蕴。(意思对即可)

23.(4分)(1)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转身”二字意蕴深刻,“转身”意味着分别,甚至是永别,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4.(3分)C

三、综合运用(11分)

25.(6分)①动物世界   ②散曲小唱(元曲欣赏)  ③《风筝》(跟鲁迅有关皆可)

26.(5分)略(只写“面”或写“点”最多可得3分)

四、写作(60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文档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语文卷(附答案)

2014年松江区初三一模卷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3.,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4.学而不思则罔,。(《孔孟论学》)5.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王维)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光悦鸟性,潭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