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2:58:29
文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沐浴(yù)徘徊(huí)心绪(xù)B.嫩芽(nèn)什物(shén)分歧(qǐ)C.瘫痪(huàn)憔悴(cuì)一霎(chà)D.匿笑(nì)菡萏(hàndàn)祷告(dǎo)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磄。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C.她
推荐度:
导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沐浴(yù)徘徊(huí)心绪(xù)B.嫩芽(nèn)什物(shén)分歧(qǐ)C.瘫痪(huàn)憔悴(cuì)一霎(chà)D.匿笑(nì)菡萏(hàndàn)祷告(dǎo)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磄。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C.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沐浴(yù)            徘徊(huí)            心绪(xù)

B.嫩芽(nèn)          什物(shén)          分歧(qǐ)

C.瘫痪(huàn)          憔悴(cuì)          一霎(chà)

D.匿笑(nì)          菡萏(hàn dàn)      祷告(dǎo)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磄。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C.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复去地睡不了觉。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B.儿子的一点点进步,都让爸爸妈妈喜出望外。

C.他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河面水波粼粼,岸上的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节日快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使社会各界加强了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B.中国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

C.据调查,大部分中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看手机和电视造

成的。

D.他总是不怕脏不怕累,努力协助值日生做好班级卫生工作,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值得大家去好好学习吗?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晓东对前来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B.小明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

C.小欧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问道:“奶奶,您老身体真硬朗,今年高寿?”

D.下楼时,小龙被别人踩了一脚,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文中流露的真情,感人至深。

B.《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写“我”对母亲的怀念,自始至终,作者没有用一句话来直接表达对母亲的感情,但文中与母亲有关的每一个细节,又都浸透着这份浓浓的感情。

C.《散步》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用一个“熬”字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面对漫长的严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经受的磨难之巨大。

D.《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7.名著阅读。(2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______》,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____(人物)。

8.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甲骨文的“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这种并列的关系表现了“朋”字平等的内涵。志同道合为“朋”,情趣相投为“友”。

               

    “朋”甲骨文     “友”甲骨文

 (1)【吟诵友情】请你写出有关友情的两句诗。(3分)

(2)【抒写友情】请仿照例句写一句话,抒写你心中的友情。(3分)

例句:朋友,像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心中的阴霾。

二、阅读探究(4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注释】①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野外的亭子。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期一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须期乃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2)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

1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记叙。(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我的妈妈是老虎

郑海丹

①我有一个很懒很任性的妈妈。

②从小学三年级开学第一天,她送我去学校后,就再也没有接送过我上下学。于是,每当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接送时,我都只能眼巴巴地羡慕着,然后咬咬牙自己收拾书包,一个人默默地回家。

③长大一点了,我被寄养在爷爷家,她偶尔打电话问问情况,对于我的一切都表示无异议,不管我的英语考了58分还是98分。

④再大一点,上初中了,寄宿的我和她见面的次数仍少之又少。她几乎从不问我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也不问我交了什么朋友,只是拍拍我的头,然后淡淡地说:“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我,给我打电话。”她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好像我终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而我,憋着这口气,默默地处理了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从未找过她。

⑤在我心中,她是一个越来越懒越来越任性的妈妈。

⑥上了高中之后,她除了问问考试成绩,与我就无话可说了。我偶尔问她该买哪件衣服好,或者提议生活费的用途,她总是那几句话来回打转,“你决定就好”或者“你喜欢就好”,抑或冷冰冰地甩出一句“你自己做主”。

⑦所以,我时常感到她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反正一直以来无论什么事都是我自己决定。

⑧可是,当我联想到去日本,看到她打工时的样子,以及在视频中见到的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她,我才发现她突然苍老了,在我无法触及的远方与无情的时光战斗着。眼神越来越空洞,皮肤也越来越皱,与少年时印象中那个精明干练的影子怎么也重合不到一起。

⑨原来,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我独自一人克服困难的时候,或茫然或清醒地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她都站在我身后月光未照亮的角落里,等待着,想要在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我从未回头过,只顾一个人一直往前走。

⑩也许,我记忆中很懒很任性的她并非对我漠视不管,她只是预见到自己无法保护我一生,才逼迫我,逼迫我快点成长。

⑪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老虎,在小虎到一定年龄时,便会离开它们,让它们独自生活。但是当狮子或者其他群落的老虎威胁到小虎的性命时,它便会跳出来与之战斗。

⑫我想,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只老虎。所以,当我一个人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茫然行走时,当我遇到难以跨过的坎时,我仿佛听到妈妈在身后说:“你自己决定就好。”

⑬我曾拒绝张开翅膀,谢谢您,逼迫我飞翔。

(选自《做人与处世》)

12.文章以《我的妈妈是老虎》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3.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词语和句子。(4分)

(1)她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好像我终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请分析“风轻云淡”一词的表达效果)

(2)我曾拒绝张开翅膀,谢谢您,逼迫我飞翔。(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该句)

14.请简要概括“我”的形象。(3分)

15.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16.你是否认同文中妈妈的教育方式?为什么?(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雪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在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候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次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的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7.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我”的背影的三个事件。请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将这三件事补充完整。(4分)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母亲的形象。(4分)

19.请按照要求品析句子。(4分)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20.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情感?(4分)

三、作文(50分)

21.题目:让我____________的一刻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心动”“伤心”等;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诗歌除外,600字左右;④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一、1.D 点拨:A项“徊”应读huái;B项“什”应读shí,“歧”应读qí;C项“霎”应读shà。

2.D 点拨:A项“鱼磄”应为“鱼塘”;B项“决别”应为“诀别”;C项“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

3.D 点拨:“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B 点拨:A项成分残缺,因介词滥用导致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C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D项不合逻辑,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缺少否定词,应在“值得”前面加上“不”。

5.C 点拨:A项“令尊”用于称呼别人的父亲;B项“寒舍”只能用于自己的住处;C项“高寿”是对年长者年龄的问询;D项语言不文明,语气生硬。

6.D 点拨:刘义庆是南朝宋人,不是南宋人。

7.朝花夕拾 阿长(长妈妈)

8.(1)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示例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示例一:朋友,像一个温暖的火炉,照亮内心的阴暗。

示例二:朋友,像一杯甘甜的清茶,滋润干渴的心灵。

二、(一)9.(1)不讲信用。

(2)拉,牵拉。

(3)约定。

(4)等待。

10.(1)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到,(他)已经走了。”

(2)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他到城郭外。

11.做人要讲信用 郭伋守信用 描写

(二)12.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揭示文章的写作对象。

13.(1)“风轻云淡”的意思是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在文中指母亲对“我”的漠视和不关心。

(2)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用独特的教育方式逼迫“我”成长、,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14.“我”是一个坚强、、善解人意的人。

15.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文章开篇描写了一个又懒又任性的母亲,对“我”不管不顾,而在结尾却点明母亲是用独特的方式逼迫“我”成长、,用心良苦,突出了母亲对“我”深沉含蓄的爱。

16.略。(言之成理即可)

(三)17.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

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点拨:本题考查对事件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事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本文以倒叙的方式写作,按时间顺序,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第二部分(4—9段);第三部分(10—15段)。

18.①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②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

点拨: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19.(1)“才”字细致地表明了母亲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表现了母亲对“我”的依恋和关爱。如果把它删去,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

(2)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母亲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

点拨:(1)小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解答时讲明“才”的表达效果,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即可。(2)小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与赏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析即可。“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意思是说,雨天里“我”被淋湿了,但是更难受的是母亲,因为她会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而自责。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分析,突出母爱即可。

20.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

点拨: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结合两次流泪的语境,答出“我”对母亲的两种情感,并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析。结合语境来看,这两次流泪的原因相同,都是为知晓母亲对自己的不舍而流泪,为母亲的孤单而流泪,也为母亲对自己的理解、关爱而感动。

三、21.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已给出的“心动”“伤心”,还可以自己另外写一个词语。写作时要以“我”为中心,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所填词语若为“心动”,则强调的是使你感动、震撼的人物、语言、动作、场景等;“一刻”是构思的难点,要慎重选择。文章要抓住情感转变的特定情境和故事发展的特定阶段,或进行场面描写,或做好气氛的渲染。选材上,可从一个小的角度出发,重点写一个细节,然后把它写深、写透。要注意捕捉那些闪光的细节,写出自己真切的体会和感受。 例文略。

文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沐浴(yù)徘徊(huí)心绪(xù)B.嫩芽(nèn)什物(shén)分歧(qǐ)C.瘫痪(huàn)憔悴(cuì)一霎(chà)D.匿笑(nì)菡萏(hàndàn)祷告(dǎo)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磄。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C.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