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新理念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业量与质的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沙市教科院针对这一情况,积极开展小学小学数学作业专项研究工作,形成了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作业的功能》主题报告、《沙市区小学数学作业情况调查及分析》的报告和《沙市小学数学作业研究的方向》展望的报告。我校尝试研究的这一课题,正是深刻领会教科院“从事作业专项研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精神,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为研究目的的。
3.在沙市教科院的引领下,我校对低、中、高年级随机抽签各两个班、共三百多名学生进行了小学数学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组织教师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发现①本校教师的工作态度与责任感与区内教师大致一样,工作认真负责。②本校学生喜欢数学学科的人数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抹杀,学习压力较小。③我校教师在除数学书和《课堂作业》以外的习题补充,或除书面作业和家庭作业以外的动手操作、社会调查类等数学作业的布置上,能力有待提高,作业的形式、内容需要丰富。
为此,我校在认真学习沙市教科院《关于开展小学数学作业专项研究的意见》后,把工作目标放在了数学作业的设计上,决定组织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二、理论依据
1.现代数学论认为:获取数学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运用知识去解决科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3.新课程的作业观认为:“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小学数学课时作业设计的研究,为教师提供一套可操作、科学的作业设计方式,使教师重视并正确对待作业设计,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实现课堂教学高效。
2、通过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摆脱束缚,还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走出身心倦怠的沼泽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四、课题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二)研究对象
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与一至六年级的学生
五、研究过程
阶段 | 时间 | 具体工作内容 |
第一 阶段 | 2009年1月——3月 | 1、对前测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 2、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 3、理论学习(有效教学理论、作业设计理论) 4、研究组成员工作动员会 |
第二 阶段 | 2009年4月——7月 | 1、尝试进行各种形式的作业设计 2、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验证观点,上交流课 3、撰写教学案例或论文; 4、问卷二次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及整理 |
第三 阶段 | 2009年 8月—— 11月 | 1、留意过程的经验积累,与课题指导小组成员交流作业设计的实验信息 2、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上交流课 3、收集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精品个案 4、撰写教学案例、经验文章,整理好作业设计 5、课题组撰写相关论文 6、进行实验进行评估,聘请专家进行指导 |
第四 阶段 | 2009年 12月 | 完成实验工作报告和实验总结 |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调查分析报告 1份
2、“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研究方案 1份
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案例 若干
4、“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各种形式的作业设计答卷若干
5、“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论文及案例 若干
6、“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研究总结1份
7、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课例光盘 1份
七、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甘传慧 副组长:邵华
研究专题(子课题) | 子课题组长 | 研 究 人员 | 具体分工 |
教科书习题分析与处理 | 谈 慧 | 甘传慧 | 前期调查、制定方案、落实进度、总结 |
邵华 | 问卷分析报告、联络会议、收集各种资料 | ||
谈 慧 | 作业设计答卷总负责、子课题总结 | ||
杜婷婷 | 问卷调查 | ||
作业 形式 | 罗 莉 | 樊哲红 | 作业设计答卷、子课题总结 |
刘君艳 | 交流活动安排 | ||
罗 莉 | 收发各种表格、记录单、试卷 | ||
邹 蓉 | 交流活动安排 | ||
吴 茜 | 问卷调查 | ||
项宗梅 | 交流活动安排 | ||
作业 内容 | 孙碧君 | 汤 娟 | 外事联络,照相等服务工作 |
夏玲 | 问卷调查 | ||
孙碧君 | 作业设计答卷、子课题总结 | ||
作业 份量 | 任晶晶 | 杨贞 | 问卷调查 |
罗玮 | 作业设计答卷、子课题总结 | ||
任晶晶 | 电脑课件、技术支持等服务工作 |
2、各子课题组成员按时参加区内该课题研究活动,回校交流信息。
八、时间安排(2009年1月——12月)
1月:准备阶段,沙市小学数学作业研究调查分析
2月:学习区小学数学作业研究精神,研究人员申报课题。
3月:参加区动员会,校内前期调研,制定本校研究方案
4月:校内理论学习,上交学习记录。
观摩交流课,上交听课记录、课后反思。
5月:作业设计教师答卷,工作组阅卷分析。
学习交流活动,上交交流记录。
6月:学生二次问卷,数据分析及整理
7月:撰写作业设计案例或论文,每人上交一篇
8月:自己理论学习,完成笔记
9月:课题指导小组成员交流作业设计的实验信息
10月:观摩交流课,上交听课记录、课后反思
11月:收集作业设计精品个案
撰写教学案例、经验文章,整理好作业设计
子课题组撰写相关论文
12月: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