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建筑2015年真题解析(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07:17
文档

建筑2015年真题解析(二)

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6800㎡,地下两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建设工程管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和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某分包单位,深基坑工程开工后,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
推荐度:
导读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6800㎡,地下两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建设工程管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和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某分包单位,深基坑工程开工后,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
案例一 

背景资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6800㎡,地下两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建设工程管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和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某分包单位,深基坑工程开工后,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批。

事件二:室内卫生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采用与模板网技术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从下午5:00开始进行蓄水检验,次日上午8:30,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验收,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提出异议,不予验收。

事件三:在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时间内,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了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进度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如下图所示),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次组织施工。

事件四,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建设单位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的实际工作时间为35。施工总承包单位以设计变更影响进度为由,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工期工期索赔21天的要求。

问题:

1.分别指出事件一中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3.针对事件三的进度计划网络图,写出其计算工程、关键路径(用工作表示),分别计算工作C与F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单位:周)。

4.事件四中,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的工期索赔天数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 

1.不妥之处一:深基坑工程开工后,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正确做法: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

不妥之处二:经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批。

正确做法: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确定 

2.不妥之处一: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从下午5:00开始进行蓄水检验,次日上午8:30。

正确做法: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从下午5:00开始进行蓄水检验,次日下午5:00 

不妥之处二: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进行验收。

正确做法: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和建设单位进行验收。 

3.关键线路为:A→D→E→H→I 

C工作:

自由时差=后续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早结束时间=8-6=2周

总时差=本工作的最最迟完成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9-6=3周

F工作:

自由时差=后续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早结束时间=13-12=1周

总时差=本工作的最最迟完成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13-12=1周 

4.索赔天数不成立。由于C为非关键工作,而且其总时差为3周(21天),设计变更后持续时间为35天=21+14,所以不影响总进度。

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砖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8m x 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浇灌筑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机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留待14d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1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2外架立面剪刀撑间距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3电梯井口处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井内每隔四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1.分别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情况下模版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3.针对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分别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4.事件四中,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的保证项目还应检查哪些?写出施工现场安全设置需整改项目的正确做法。 

答案 

1.不妥之处:项目部完成浇灌筑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机放置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灌注,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正确做法:下导管之后进行二次循环清孔,混凝土浇筑超过设计标高至少0.5m。 

2.不正确。

理由:式样应该再同样条件下养护后测试,框架间距为8m*8m时,强度达到75%后才能拆模。

拆模顺序为:按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拆模顺序进行。

3.不妥之处一:砌块生产7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

正确做法:砌块应达到28天龄期再使用。

不妥之处二: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200mm位置。

正确做法:正常施工条件下,砖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

4.安全管理检查评定保证项目还应包括: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应急救援。

整改项目的做法:

(1)电梯井应设置固定的防护栅门

(2)电梯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

案例三 

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18600m2,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层板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按规定向项目监理机构报审施工组织工程师审核时,发现“施工进度计划”部分仅有“施工进度计划表”一项,该部分内容缺项较多,要求补充其它必要内容。 

事件二:某分项工程采用新技术,现行验收规范中对该新技术的质量作出相应规定。设计单位制定了“专项验收”标准。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安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论证。监理单位认为提出异议。

事件三:雨季施工期间,由于预控措施不到位,基坑发生坍塌事故。施工规定时间内、按事故报告要求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及时进行了上报。

事件四: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指令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将工程资料交施工单位汇总,施工单位把汇总资料提交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工程验收。

问题:

1.事件一中,还应补充的施工进度计划内容有哪些?

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程序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3.写出事件三中事故报告要求的主要内容。

4.分别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相应的正确做法。

答案 

1.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图),分期(分批)实施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

所以还应当补充:编制说明,分期(分批)实施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 

2.不妥之处:由于该专项验收标准安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就此验收标准组织专家论证。

正确做法: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符合现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应当由拟采用单位提请建设单位组织专题技术论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1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第五条)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

(2)事故的简要经过;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的初步原因;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6)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

(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4.不妥之处一:工程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指令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将工程资料交施工单位汇总。

正确做法: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已按规定整理完成的施工资料。

不妥之处二:施工单位把汇总资料提交给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工程验收。

正确做法: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工程档案,并办理相关手续 

案例四 

背景资料

    某建筑单位投资兴建住宅楼,建筑面积120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给。一层,地上七层,土方开挖范围内有局部滞水层。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总。中标。双方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包合同,合同工期为10个月,质量目标为合格。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对中标工程造价进行了分析,费用构成情况是:人工费390万元,材料费2100万元,机械费210万元,管理费150万元,措施项目费160万元。安全文明施工费45万元,暂列金额55万元,利润120万元,规费90万元。税金费率为3.41%。 

 事件二:施工单位进场后,及时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了相应的警示牌。

事件三: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距基坑边5米处为居民住宅区,因此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安排专人随时观测周围环境变化。

事件四:施工单位按照成本管理工作要求,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问题:

1.事件一中,除税金外还有哪些费用在投标时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并计算施工单位的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中标造价各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2.事件二中,施工现场安全警示牌的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3.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还应注意检查哪些情况?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还应进行哪些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核算应坚持的“三同步”原则是什么?

答案 

1.(1)除税金外,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在投标时也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

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390+2100+210+160=2860万元

间接成本=企业管理费+规费=150+90=240万元

中标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

=(390+2100+210+150+120+90)×(1+3.41%)

=31.35 

2.施工现场安全警示牌的设置应遵循,“标准、安全、醒目、便利、协调、合理”的原则。

(1)“标准”是指图形、尺寸、色彩、材质应符合标准。

(2)“安全”是指设置后其本身不能存在潜在危险,应保证安全。

(3)“醒目”是指设置的位置应醒目。

(4)“便利”是指设置的位置和角度应便于人们观察和捕获信息。

(5)“协调”是指同一场所设置的各种标志牌之间应尽量保持其高度、尺寸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 

(6)“合理”是指尽量用适量的安全标志反映出必要的安全信息,避免漏设和滥设。 

3.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包括 

1)施工方案; 

2)基坑支护; 

3)降排水; 

4)基坑开挖;

5)坑边荷载; 

6)安全防护。 

4.(1)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管理应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2)三同步原则: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 

文档

建筑2015年真题解析(二)

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26800㎡,地下两层,地上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建设工程管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和建设单位同意,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某分包单位,深基坑工程开工后,分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了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