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秦国 B、楚国 C、魏国 D、赵国
2、古人流行涂饮雄黄酒的主要意义?
A、吉祥如意 B、祛瘟解毒 C、避邪驱瘟 D、纪念白蛇
3、端午节有为小孩佩戴香囊的习惯,大人在香囊内放朱砂、雄黄、香药等代表的意义?
A、避邪驱瘟 B、一种装饰 C、治病防身 D、吉祥如意
4、你知道最早的粽子产于哪个时期吗?
A、晋代 B、春秋时期 、南北朝时期 、商周时期
5、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而是在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A、晋代 B、春秋时期 、南北朝时期 、商周时期
6、端午节在江浙一带有流传很广的纪念伍子胥说,请问伍子胥是哪个朝代的人?
A 春秋时期 B 三国时期 C 魏晋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时就有了。
A、春秋时期 、商周时期 、战国时期 、南北朝时期
8、端午节是哪一天?
A 农历六月初五 B 阳历六月初五 C 农历五月初五 D 阳历五月初五
9、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
A 《史记》 B《离骚》 C《春秋》 D《诗经》
10、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被称为?
A、粽子 、米果 C、角黍 D、香黍
11、俗有“南龙舟,北踏青”之说,因为北方少江河,所以端午节人们大都选择踏青。踏青古时又叫?
A、踏青 B、遍游 C、郊游 D、远郊
12、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哪个历史时期?
A 三国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南北朝时期
13、踏青的习俗不仅仅是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也是某()节日的习俗。
A、中秋 B、清明 、春节 、重阳
14、请问端午节系的五彩线,除了青、红、黑、白之外,还有哪个颜色?
A 紫色 B 蓝色 C 黄色 D 粉色
15、宋朝大诗人陆游曾在《重五》一诗中写道:“粽包分两髻”,下一句是?
A、榴花忽已繁 B、艾束著危冠 、一笑向杯盘 、重五山村好
16、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吃粽子 B、赛龙舟 C、等高采菊 、饮雄黄酒
17、一些地区端午节的风俗要在门上插什么东西祛毒?
A、香草 B、苇叶 C、菖蒲 、荷叶
18、在江淮地区,端午节家家都悬钟馗像,这是为什么?
A、纪念屈原 B、驱邪捉鬼 、驱除疾病 、求财祈福
19、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地区的端午习俗。
A、贵州 B、四川 C、云南 、湖南
20、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请问这个“端”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A 端正 B 初开端 C 末端 D 端着、托着
21、古人称五月为?
A、红五月 、恶五月 、毒五月 D、百毒之月
22、屈原投()江而死。
A、珠江 、金沙江 、长江 D、汨罗江
23、端午节灯谜:身穿着蓑衣,肉儿香又甜,要脱去那蓑衣,就会手儿痒。()
A、粽子 、包子 、芋头 、竹筒饭
24、端午节灯谜:小时头青青,老来发白白,远看似棉花,风来起白浪。()
A、棉花 B、芦苇 、高粱 、杜鹃花
25、端午节在我国有不同的称呼,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称呼?
A 五月节 B 菖蒲节 C 六月节 D 沐兰节
26、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典故是?
A 纪念曹娥 B 纪念伍子胥 C 纪念屈原 D 纪念楚庄王
27、屈原是战国时的哪国人?
A 吴国 B 楚国 C 越国 D 齐国
28、宋代描述端午节有“角黍包金,菖蒲泛玉”的诗句,请问“角黍”指的是什么?
A 玉米 B 豆角 C 粽子 D 树叶
29、端午节要防的五毒除蝎子、蛇、蜈蚣、壁虎以外,还有什么?
A 蜥蜴 B 青蛙 C 蟾蜍 D 毛毛虫
30、端午节的来源与史上的百越族有关。百越族的图腾是什么?
A 恐龙 B 狮子 C 龙 D 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