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主要害虫田间发生消长规律的系统调查
以实习小组为单位,按下表安排,在规定时段内,对指定田块,按一定的取样方法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田间虫口密度和为害率。通过调查,掌握害虫田间调查取样方法,了解各主要农业害虫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害虫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
各班实习小组调查任务和时间段安排
班级 | 小组 | 稻纵卷叶螟 | 稻飞虱 | 稻螟 | 玉米螟 | 小菜蛾 | 黄曲条跳甲 | 柑橘潜叶蛾 | 柑橘全爪螨 |
一班 | 1 | 4.1-4.30 | 9.1-9.30 | 11.1-11.30 | 5.1-5.30 | ||||
2 | 5.1-5.30 | 10.1-10.30 | 9.1-9.30 | 6.1-6.30 | |||||
3 | 6.1-6.30. | . | 11.1-11.30 | 10.1-10.30 | 4.1-4.30 | ||||
4 | 9.1-9.30 | 6.1-6.30 | 5.1-5.30 | 11.1-11.30 | |||||
5 | 10.1-10.30 | 4.1-4.30 | 6.1-6.30 | 9.1-9.30 | |||||
6 | 11.1-11.30 | 5.1-5.30 | 4.1-4.30 | 10.1-10.30 | |||||
二班 | 1 | 4.1-4.30 | 9.1-9.30 | 11.1-11.30 | 5.1-5.30 | ||||
2 | 5.1-5.30 | 10.1-10.30 | 9.1-9.30 | 6.1-6.30 | |||||
3 | 6.1-6.30. | 11.1-11.30 | 10.1-10.30 | 4.1-4.30 | |||||
4 | 9.1-9.30 | 6.1-6.30 | 5.1-5.30 | 11.1-11.30 | |||||
5 | 10.1-10.30 | 4.1-4.30 | 6.1-6.30 | 9.1-9.30 | |||||
6 | 11.1-11.30 | 5.1-5.30 | 4.1-4.30 | 10.1-10.30 |
班级 | 小组 | 组长 | 成员 | |||
一班 | 1 | 刘凯 | 舒娟 | 谢富贵 | 王琳 | 梁敏利 |
2 | 王冠沣 | 黄林丹 | 吕黎 | 黄永正 | 李柳蓉 | |
3 | 李志翘 | 李丹琪 | 陆叶 | 黄利利 | 陈雅雪 | |
4 | 杨创 | 莫璐瑕 | 丘光彩 | 龙健 | 李劲勇 | |
5 | 李志锋 | 覃恩民 | 李明健 | 梁琨 | 胡明锋 | |
6 | 丁茹亮 | 李斯达 | 周冠熹 | 韦婧 | 罗燕卿 | |
班级 | 小组 | 组长 | 成员 | |||
二班 | 1 | 潘世远 | 玉珍珠 | 刘晓思 | 杨秋发 | 李丽媛 |
2 | 陈庆政 | 周颖 | 马承琦 | 刘莉 | 赖敏 | |
3 | 周逢幸 | 廖国稳 | 梁春意 | 何迟 | 徐涛 | |
4 | 吴青霏 | 韦婕 | 黄端 | 梁新华 | 易广运 | |
5 | 俸永兴 | 黄孙滨 | 卢曦 | 侯绍杰 | 韦泽刚 | |
6 | 林新颖 | 李韬 | 曾洁 | 刘斌 |
二、农业害虫标本采集、识别、鉴定
农业害虫标本采集、识别、鉴定是隶属于植保专业生产实习课程的一个内容。要求每位同学在2012年12月30日前采集上交以下害虫标本(打勾的虫态)。各种害虫可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采集上交。在不安排集体实习活动的周四下午均可将采集到的标本交至农学院楼353实验室,由老师检验,鉴定正确的即可登记记录。
虫名 | 虫态 | ||||
成虫 | 幼虫 | 蛹 | 卵 | 为害状 | |
稻纵卷叶螟 | |||||
水稻白背飞虱或褐飞虱 | |||||
玉米螟 | |||||
甘蔗黄螟或二点螟或条螟或白螟 | |||||
普通粘虫或斜纹夜蛾 | |||||
棉铃虫或烟青虫 | |||||
小菜蛾 | |||||
黄曲条跳甲 | |||||
荔枝蝽 | |||||
柑橘潜叶蛾 | |||||
芒果扁喙叶蝉 |
为了提高采集标本的完好性并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除了完成第二点要求的标本采集,另将一些标本的采集和制作任务分配到每位同学,每位同学负责1种害虫标本的采集和制作。采集主要通过田间采集完成,但有些种类或虫态难以直接在田间采到(如介壳虫的雄虫,太微小),需采集易采集的虫态回室内饲养(在353室进行,各种养虫用具齐备)到我们需要的虫态。分派任务后每位同学应首先查找自己所负责的害虫的为害寄主、发生期(备注所列采集时间仅供参考)、生物学特点,以助顺利采到害虫。采到所需的虫态后尽量同时采下受害部位并保持原样和保留1-2个活个体带回实验室,及时交给实验室李俊老师或杨娟老师(早上8∶00-12∶00,下午2∶40-5∶30)。
农业害虫标本制作任务分配
编号 | 负责同学 | 虫名 | 采集虫态 | 备注 | |||
1 | 刘凯 | 稻螟 | 成虫 | 采田边枯心老熟幼虫或蛹室内养 | |||
2 | 舒娟 | 蛹 | |||||
3 | 谢富贵 | 卵 | |||||
4 | 王琳 | 稻蓟马 | 卵 | 水稻苗期田间直接采 | |||
5 | 梁敏利 | 为害状图像 | 水稻苗期田间拍摄 | ||||
6 | 王冠沣 | 黑尾叶蝉 | 若虫 | 水稻封行后采成虫室内养 | |||
7 | 黄林丹 | 卵 | 水稻封行后采成虫室内养 | ||||
8 | 吕黎 | 白背飞虱 | 各龄若虫 | 上半年水稻分蘖、抽穗期田间采 | |||
9 | 黄永正 | 卵 | 上半年水稻分蘖、抽穗期田间采 | ||||
10 | 李柳蓉 | 褐飞虱 | 各龄若虫 | 下半年水稻分蘖、抽穗期田间采 | |||
11 | 李志翘 | 卵 | 下半年水稻分蘖、抽穗期田间采 | ||||
12 | 李丹琪 | 稻绿蝽 | 各虫态,特别卵 | 水稻抽穗、灌浆期直接采 | |||
13 | 陈雅雪 | 稻棘缘蝽 | 各虫态,特别卵 | 水稻抽穗、灌浆期直接采 | |||
14 | 杨创 | 大稻蛛缘蝽 | 成虫、若虫、卵 | 水稻抽穗、灌浆期直接采 | |||
15 | 莫璐瑕 | 白脉粘虫 | 幼虫 | 采玉米、水稻上老熟幼虫养 | |||
16 | 丘光彩 | 蛹 | 采玉米、水稻上老熟幼虫养 | ||||
17 | 龙健 | 劳氏粘虫 | 幼虫 | 采玉米、水稻上老熟幼虫养 | |||
18 | 李劲勇 | 蛹 | 采玉米、水稻上老熟幼虫养 | ||||
19 | 李志锋 | 玉米螟 | 卵块 | 在成虫盛发期田间直接采或采老幼虫养 | |||
20 | 覃恩民 | 玉米害螨 | 成螨、若螨、卵、为害状 | 雌、雄成螨制玻片 | |||
21 | 李明健 | 玉米黑毛虫 | 幼虫 | 在发生盛期田间直接采或采老幼虫养。任何一种均可,但要正确鉴定出种。 | |||
22 | 梁琨 | 蛹 | |||||
23 | 胡明锋 | 成虫 | |||||
24 | 丁茹亮 | 黄螟 | 卵、为害状 | 田间采幼虫并养到成虫产卵 | |||
25 | 李斯达 | 为害柑橘的任一种金龟子 | 卵、成虫 | 采成虫回室内饲养、产卵 | |||
26 | 周冠熹 | 为害荔枝的任一种金龟子 | 卵、成虫 | 采成虫回室内饲养、产卵 | |||
27 | 韦婧 | 柑桔锈螨 | 卵、若螨、成螨 | 一半浸制标本,一半玻片标本 | |||
28 | 罗燕卿 | 糠片蚧 | 雄成虫 | 采为害部位室内罩笼饲养(将为害部位保活) | |||
29 | 潘世远 | 褐圆蚧 | 雄成虫 | 采为害部位室内罩笼饲养(将为害部位保活) | |||
30 | 玉珍珠 | 吹绵蚧 | 雄成虫 | 田间采,仅3月越冬代成虫中较多,其余时间极少 | |||
31 | 刘晓思 | 龙眼上的粉蚧 | 各虫态 | 5月,嫩梢上采 | |||
32 | 杨秋发 | 光盾绿天牛 | 卵 | 采成虫(每年5月间)养或田间直接采 | |||
33 | 李丽媛 | 柑橘任一种卷叶蛾 | 幼虫、蛹 | 采老熟幼虫养 | |||
34 | 陈庆政 | 成虫、卵 | 采老熟幼虫养 | ||||
35 | 周颖 | 荔枝任一种卷叶蛾 | 幼虫、蛹 | 采老熟幼虫养 | |||
36 | 马承琦 | 成虫、卵 | 采老熟幼虫养 | ||||
37 | 刘莉 | 芒果上任一种尺蠖 | 幼虫、蛹 | 采老熟幼虫养 | |||
38 | 赖敏 | 成虫、卵 | 采老熟幼虫养 | ||||
39 | 周逢幸 | 荔枝上任一种尺蠖 | 幼虫、蛹 | 采老熟幼虫养 | |||
40 | 廖国稳 | 成虫、卵 | 采老熟幼虫养 | ||||
41 | 梁春意 | 芒果剪叶象 | 幼虫、蛹、卵 | 从被剪落叶片中找卵、幼虫并养至化蛹 | |||
42 | 何迟 | 芒果横线尾夜蛾 | 卵、蛹 | 采老熟幼虫养 | |||
43 | 徐涛 | 龙眼鸡 | 卵、若虫 | 采成虫产卵、孵化 | |||
44 | 吴青霏 | 白蛾蜡蝉 | 卵、各龄若虫 | 田间直接采 | |||
45 | 韦婕 | 龙眼角颊木虱 | 卵、若虫、为害状ihaizh | 成虫高峰期田间采 | |||
46 | 黄端 | 龙眼长跗萤叶甲 | 卵、幼虫、蛹、为害状 | 采成虫养 | |||
47 | 梁新华 | 蕉双黑带象甲 | 卵 | 采成虫养(给香蕉叶鞘) | |||
48 | 易广运 | 梨网蝽 | 卵、若虫、为害状 | 成虫高峰期田间采 | |||
49 | 俸永兴 | 蕉冠网蝽 | 卵、若虫、为害状 | 成虫高峰期田间采 | |||
50 | 黄孙滨 | 大猿叶虫 | 卵、蛹 | 采老熟幼虫养 | |||
51 | 卢曦 | 小猿叶虫 | 卵、蛹 | 采老熟幼虫养 | |||
52 | 侯绍杰 | 桃蚜 | 有翅型成虫 | 田间采,制成玻片 | |||
53 | 韦泽刚 | 菜缢管蚜 | 有翅型成虫 | 田间采,制成玻片 | |||
54 | 林新颖 | 豆野螟 | 卵、蛹、为害状 | 为害状田间采,其余采老熟幼虫养 | |||
55 | 李韬 | 棉铃虫 | 卵、蛹、成 | 在早玉米结苞期采老熟幼虫养 | |||
56 | 刘斌 | 瓜叶上任一害螨 | 成螨、若螨、卵、为害状 | 雌、雄成螨制玻片 | |||
57 | |||||||
59 |
四、集体田间观察、调查
教师根据田间虫害发生情况,不定时组织集体观察和调查(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通过此项活动,对田间发生的害虫种类、形态特征、为害状、为害程度、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实地考察,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防治建议,以巩固课堂所学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小菜蛾调查方法
虫口密度调查:选择甘蓝或白菜菜地一块;每类型田采用 5点或对角线取样。固定5个点,每点成株菜5株,幼株菜10株。每周调查一次,记载成虫各幼虫、蛹、卵的数目。计算平均虫口密度(头/株)。
蔬菜受害程度调查:选择甘蓝、白菜菜地各一块;每类型田采用 5点或对角线取样。每点成株菜5株,幼株菜10株。每周调查一次,记载受害株数,同时调查各株蔬菜的总叶数、受害叶数。计算受害株率、受害叶率。
黄曲条跳甲调查方法
虫口密度调查:选择甘蓝或白菜菜地一块;采用“Z”字形五点取样,每点取10株,调查每株菜的成虫数量。注意叶背等隐蔽部位的虫数。计算平均虫口密度(头/株)。
为害程度调查:采用“Z”字形五点取样,每点取10株,调查有受害株数,然后调查每株叶片受成虫为害级别。叶片被害程度按下列分级方法进行分级,计算被害指数。
0级:无被害状
1级:叶片上有零星被害状
2级:叶片上1/3以下面积被害
3级:叶片上1/3-1/2面积被害
4级:叶片上1/2-2/3面积被害
5级:叶片上2/3以上面积被害
Σ(各级叶片数╳相对级数值 )
叶片受害指数= ——————————————————╳100
调查叶片数╳最高级数值
柑桔潜叶蛾调查方法
虫口密度调查:调查10株树,每株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抽查1个嫩梢(顶部5张叶)的幼虫数。计算虫口密度(头/叶)。
为害程度调查:调查10株树,每株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抽查1个嫩梢,按以下标准分级,记录各级叶片数。叶片受害分级方法:
0级:叶片未受害;
1级:有虫食隧道,但叶片未变形;
3级:有虫食隧道,且叶片扭曲变形;
5级:叶片半边卷曲;
7级:叶片全卷,落叶。
Σ(各级叶片数╳相对级数值 )
叶片受害指数= ——————————————————╳100
调查叶片数╳最高级数值
柑桔红蜘蛛调查方法
虫口密度调查:调查10株树,每株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抽查5张叶,分别记录成若螨数和螨卵数。计算虫口密度(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