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设 计 文 件
(土木工程专业2008级)
设计题目:黑龙江省大庆市运通驾校综合楼设计
任务下达日期: | 2011年11月1日 |
完成期限: | 自2012年 2月27日 至2012年6月10日 |
学生姓名: | 于志刚 |
学生班级、学号: | 土木08-7班 24号 |
指导教师: | 徐晓红 |
任务书……………………………………………………………………………2
开题报告…………………………………………………………………………6
进度计划表………………………………………………………………………10
中期检查及答辩记录……………………………………………………………11
任 务 书
一、设计题目:黑龙江省大庆市运通驾校综合楼设计
二、建筑地点: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发区安萨路39号
三、工程简介:运通驾校-综合楼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发区安萨路39号,建筑场地形状为矩形(长153m,宽82m)。 该建筑总建筑面积为5960㎡,长73.8m,宽30m,高23m。建筑层数为五层,其中一层占地面积:1700,主要由驾校服务大厅、食堂、车库三个功能分区组成。二层占地面积:1300,主要由办公服务大厅和生活服务区两个功能分区组成。三层占地面积:1300,主要由办公区和培训区两个功能分区组成。四层占地面积:1300,主要用于培训。五层占地面积:360,主要用于重要会议。建筑形状呈“L”型,结构形式为多层框架结构。建筑抗震烈度为6度,耐久年限为三类(50年),建筑基准期为50年。该建筑整体属于现代建筑风格,外形美观大方。主要用于对驾校学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驾驶技能的培训。
四、基本要求:
1.认真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2.掌握建筑及结构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充分考虑影响造价的各种因素。
3.明确结构与建筑的关系。
4.学会查阅和运用有关设计规范和设计规程。
5.正确选择结构形式并进行结构布置,掌握综合楼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6.认真绘制图纸和编写说明书、计算书。
五、设计条件:
1.自然条件:
(1)地势平坦;
(2)地基情况与地基承载力:详见地质资料;
附地质资料表
指标
地层名称 | 粘聚力 | 内摩擦角 | 压缩模量 | 承载力特征值 |
杂填土 | … | … | … | 40 |
素填土 | 15 | 3 | 3.0 | 60 |
有机质土 | 10 | 3 | 2.5 | 50 |
硬塑粘土 | 60 | 14 | 7.5 | 180 |
可塑粘土 | 40 | 9 | 5.5 | 130 |
软塑粘土 | 15 | 4 | 3.0 | 70 |
破碎灰岩 | … | … | … | |
较完整灰岩 | … | … | … |
1、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0.50~2.90m,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孔隙潜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的补给。
2、拟建场地无区域性活动断裂,区域地质构造稳定。
3、拟建场地内及附近无滑坡、无环境污染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进行拟建工程的建设。
(3)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 冬季:西北风
(4)基本风压:
(5)基本雪压:
2.工程设计条件:
(1)抗震设防烈度:6度
(2)场地土类别:Ⅲ类
3.设备条件:
(1)电力,供水,排水,供热均由城市系统引入;
(2)电梯依据建筑设计和防火规范要求设置。
六、设计内容
1.建筑设计部分
编写建筑设计说明书,基本内容如下:
(1)工程概况;
(2)建筑平面设计;
(3)建筑剖面设计;
(4)建筑立面设计;
(5)建筑构造设计。
并完成下列建筑施工图纸绘制:
(1)建筑设计总说明;
(2)建筑总平面图
(3)各层平面图;
(4)剖、立面图;
(5)节点、详图(3-5)个。
2.结构设计部分
编写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基本内容如下:
(1)确定建筑总体形状,确定结构体系;
(2)结构布置,包括梁、板、柱的结构平面布置等;
(3)确定梁、板、柱、墙等基本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等
(4)荷载汇集,包括竖向和水平荷载计算;
(5)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
(6)梁、柱截面配筋计算;
(7)楼板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
(8)楼梯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
(9)基础设计。
并应完成下列图纸绘制:
(1)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配筋图;
(2)框架配筋图;
(3)板配筋图;
(4)楼梯配筋图。
七、其他说明
设计图纸不应少于12张2#,结构设计尽量做到手算、电算结合,格式应符合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规范总体要求。
八、参考文献
熊丹安 主编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杨茂森 郭清燕 梁利生 主编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华南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主编 基础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白国良 主编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左宏亮 戴纳新 王涛 主编 建筑结构抗震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瞿义勇 主编 地基基础工程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赵志缙 赵帆 主编 高层建筑施工(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陈跃庆 主编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李伟 王飞 主编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陈希哲 主编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郑少瑛 主编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江正英 主编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周果行 主编 房屋结构毕业设计指南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
原长庆 主编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梁兴文 史庆轩 主编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薛志成 程东辉 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J793-200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开 题 报 告
姓 名 | 于志刚 | 班 级 | 土木08-7 | 学 号 | 24号 |
所学专业 | 土木工程 | 专业方向 | 建筑工程 | 开题日期 | 2012.3.19 |
完成时间 | 2012年2月27日——2012年6月10日 | 指导教师 | 徐晓红 | ||
毕业设计题目 | 黑龙江省大庆市运通驾校综合楼设计 | 题目性质 | 工程实际 | ||
一、选题依据及题目背景 随着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框架架构在建筑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了对土木工程相关课程的学习、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以及现行规范的规定,我选择框架结构作为此次课题。一方面满足培养方案的要求,另一方面,框架结构设计的难易程度也符合我当前的技术水平,能更加巩固我的理论知识,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 本设计是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发区安萨路39号的一所驾校综合楼。建筑层数为5层,长73.800m,宽29.900m,高为23.000,室内外高差为0.600,总建筑面积5939.35。其中1层占地面积:1763.24,2~4层占地面积均为1268.36,5层占地面积:371.0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Ⅱ级,耐久年限为三类(50年),基准期为50年。建筑主要应用于对所招学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驾驶技能的培训。此驾校位于地段较为繁华的高档住宅区,生源广泛,收益比较稳定。 | |||||
二、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一)建筑设计部分 编写建筑设计,基本内容如下: 1.建筑平面、立面设计、剖面设计、构造设计与布置方案; 2.装修处理及工程做法。 其方法为查阅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阅读文献,结合建筑设计实例,综合运用所学建筑知识,形成自己设计想法,最后完成建筑施工图。 (二)结构设计部分 编写结构设计计算书,基本内容如下: (1)确定建筑总体形状,确定结构体系; (2)结构布置,包括梁、板、柱的结构平面布置等; (3)确定梁、板、柱、墙等基本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等 (4)荷载汇集,包括竖向和水平荷载计算; (5)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和内力组合; (6)梁、柱截面配筋计算; (7)楼板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 (8)楼梯内力计算及配筋设计; (9)基础设计 | |||||
三、设计的成果 在认真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本设计包括计算书、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 | |||||
四、设计的进度计划 第一周 毕业实习,建筑方案设计,阅读设计资料; 第二周 毕业实习,建筑方案设计,阅读设计资料; 第三周 毕业实习,建筑方案设计,阅读设计资料; 第四周 结构方案设计; 第五周 框架梁、柱、板截面尺寸估算; 第六周 荷载计算(包括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第七周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及内力计算; 第八周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第九周 框架内力组合; 第十周 框架梁,柱及节点设计; 第十一周 板内力及配筋计算; 第十二周 楼梯内力及配筋计算; 第十三周 基础设计; 第十四周 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 第十五周 毕业设计答辩; 第十六周 毕业设计答辩; | |||||
五、参考文献 熊丹安 主编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杨茂森 郭清燕 梁利生 主编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华南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主编 基础工程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白国良 主编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左宏亮 戴纳新 王涛 主编 建筑结构抗震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瞿义勇 主编 地基基础工程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赵志缙 赵帆 主编 高层建筑施工(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陈跃庆 主编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李伟 王飞 主编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陈希哲 主编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郑少瑛 主编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江正英 主编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周果行 主编 房屋结构毕业设计指南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 原长庆 主编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梁兴文 史庆轩 主编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薛志成 程东辉 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主编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编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主编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J793-200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 |||||
六、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 |||||
七、开题小组意见 组长: 签字 年 月 日 | |||||
八、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意见 组长: 签字 年 月 日 |
姓 名 | 于志刚 | 班 级 | 土木08-7 | 学 号 | 24号 | |
所学专业 | 土木工程 | 专业方向 | 建筑工程 | 开题日期 | 2012年3月19日 | |
完成时间 | 2012年2月27日——2012年6月10日 | 指导教师 | 徐晓红 | |||
设计题目 | 黑龙江省大庆市运通驾校综合楼设计 | 题目性质 | 工程实际 | |||
周次 | 计划完成的任务 | 完成情况 | 指导教师签字 | |||
1 | 毕业实习,建筑方案设计,阅读设计资料; | |||||
2 | 毕业实习,建筑方案设计,阅读设计资料; | |||||
3 | 毕业实习,建筑方案设计,阅读设计资料; | |||||
4 | 结构方案设计; | |||||
5 | 框架梁、柱、板截面尺寸估算; | |||||
6 | 荷载计算(包括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 |||||
7 |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及内力计算; | |||||
8 |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 |||||
9 | 框架内力组合; | |||||
10 | 框架梁,柱及节点设计; | |||||
11 | 板内力及配筋计算; | |||||
12 | 楼梯内力及配筋计算; | |||||
13 | 基础设计; | |||||
14 | 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 | |||||
15 | 毕业设计答辩 |
16 | 毕业设计答辩 |
学生姓名 | 于志刚 | 班级 | 土木08-7班 | 专业方向 | 建筑工程 | |||
设计题目 | 黑龙江省大庆市运通驾校综合楼设计 | 成绩 | ||||||
检 查 内 容 | 分值 | 得分 | ||||||
1 | 题目来源(实际工程题目5分,自拟题目3分) | 5 | ||||||
2 | 题目性(一人一题5分,多人一题3分) | 5 | ||||||
3 | 是否真题真做(是5分,真题假做3分) | 5 | ||||||
4 | 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合理5分,基本合理3分) | 5 | ||||||
5 | 是否按进度计划进行(按计划10分,基本按计划8分,未按计划5分) | 10 | ||||||
6 | 设计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完全正确20分,基本正确12分,有明显错误)8分) | 20 | ||||||
7 | 设计期间遵规守纪情况(很好10分,一般8分,较差6分) | 10 | ||||||
合 计 | ||||||||
答辩时提出的问题(至少提三个以上):(40分)
| ||||||||
答辩评语:(包括存在问题和下步整改要求) 答辩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