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3、 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4、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5、 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6、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7、 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8、 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9、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10、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11、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12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13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
14 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需求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它等于名义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15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行为。当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
16、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17、提现率——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18、金融资产——指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实物资产的权利。
19准银行制度——是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并无通常意义上的银行制度,只是由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银行的机构,部分行使银行职能的。
20、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利弊皆存,利大于弊。
21、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
22、我国四大淡水湖:鄱阳湖(最大) 洞庭湖 太湖 洪泽湖
23、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四章里写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建行( CCB )在央视的广告语:守诚者实,为公者益,求变者通,善建者行。根据老子的话来写的,但不是原话。
24、法国作家:雨果、莫泊桑和巴尔扎克。海涅是德国的。
25、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的一种,行政公文按照行文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三种即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向其所属的上级机关报送的带有汇报情况、提出问题、请求解决的公文,如报告、请示等。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下级机关发布的带有指示性、周知性的公文,如命令、决定、通告、通知、通报、意见、批复等。平行文是指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商请工作的公文,如函、议案。
26、寅yín用于计时:~时(夜三点至五点)。
27、指南针 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
28、《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9、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ML,其中血浆量为40-50ML。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400-500万个红血球,4000-11000个白血球,15-40万个血小板。另外,同样体重的人,瘦者比肥胖人的血量稍多一点,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
30、通常,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从下至上可以分为网络基础平台、安全保障、支付体系和业务系统4个层次。
31、电子商务是以开放的因特网环境为基础,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进行的商务活动。它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方式,它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子商情广告、网上购物、电子支付与结算以及网上售后服务等。其主要交易类型有企业与用户的交易(B to C)方式和企业之间的交易(B to B)两种基本形式。
32、电子商务安全要求的四个方面:传输的安全性、数据的完整性、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和交易的不可抵赖性。
33、牙买加蓝山咖啡是世界最好的咖啡,真正的蓝山咖啡具有咖啡的所有物质,风味浓郁、均衡、富有水果味和完美的酸味,为咖啡中的极品。
34、国际大专辩论会 为世界华语圈著名高校的大学生举办的辩论会.每年一次.第一次于1990年在新加坡举行.又称”狮城辩论会”.
35、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36、商业银行的一级准备:现金。现金具有最强的流动性,能够随时满足流动性需要,因而现金资产又被称作商业银行的第一准备或一级准备。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同业存款(一家商业银行存在别家商业银行的存款)和在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需要指出的是,商业银行在银行的存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而存放的,这部分存款商业银行不能动用。只有超过注定准备金存款要求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和银行自己的库存现金,才是银行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资产。
37、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是指一个月内可以变现的资产
38、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银行利润表采用的格式是多步式。利润表正表的格式一份有两种: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单步式利润表是将当期所有的收入列在一起然后将所有的费用列在一起两者相减得出当期净损益。多步式利润表是通过对当期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按性质加以归类,按利润形成的主要环节列示一些中间性利润指标,如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分步计算当期净损益。
39、最常用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为账户式和报告式。
40、可转换理论于20世纪初提出,认为为了应付提存所需保持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显然,这种理论是以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的。 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的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但在人们竞相抛售证券的时候,银行也很难不受损失地将所持证券顺利转让以达到保持流动性的预期目的。
41、商业贷款理论(commercial-loan theory) ,商业性贷款理论也叫生产性贷款理论,它是商业银行资产理论中的一部分,它为保证商行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其贷款应是短期的和商业性的。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由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商业贷款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其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能自动清偿的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也被称作为自动清偿理论;又由于该理论强调商业银行贷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因此也被称为“真实票据论”(real-bill theory)。
42、我国成立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贷款的最终损失由财政部承担。
43、偿债率(debt servicing ratio),是指当年的还本付息额与当年出口创汇收入额之比,它是分析、衡量外债规模和一个国家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般国家的偿债率的警戒线为20%,发展中国家为25%,危险线为30%。当偿债率超过25%时,说明该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过重,有可能发生债务危机。根据世界银行的建议,中国的偿债率应以15%为安全线。
44、减少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因素是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
45、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应以何种经济增长方式为主,是由该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一般都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
46、资源配置的实质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
47、在我国,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8、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明晰产权。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是在企业内部构造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49、(1)最高限价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价格的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2)我国采用保护价格,即最低限价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3) 当实施最高限价会刺激消费,生产,导致市场短缺,而出现短缺现象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监管不利时,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还会出现所谓的“走后门”。实施保护价格,出现过剩现象,如果没有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低价格或黑市交易。(4)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均属于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50、MC(边际成本)、AVC(平均可变成本)、AC(平均总成本)。三条线都先下降后上升,形成一条U形轨迹;随着产量上升,MC线速度最快,最先到达低点,其次是AVC线,最慢的是AC线;MC线穿过AVC、AC线的最低点,即,当MC=AVC时,AVC处于最低点,当MC=AC时,AC处于最低点。
51、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三个:
(1)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
(2)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这是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
(3)进入障碍的大小
52、逆向选择实在买卖双方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出现质量差的商品往往将只良好的商品驱除市场的现象。
53、市场经济对于纯公共物品市场是失灵的,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只能由提供;准公共物品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只有对于私人物品市场机制才能起完全的调节作用。
54、按照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其公式是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55、一般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
56、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57、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市场失灵领域。
58、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59、按照支出功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1)能够清晰地反映各项职能活动支出的总量、结构和方面,有利于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和宏观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
(2)为全面地、多角度地支出进行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
(3)便于进行国际比较。
60、财政支出规模和范围反映着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反映着财政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61、制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
62、税收三个特征中,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固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要要求。
63、流转税属于间接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直接税
、一般情况下,能够上市流通的国债多为中短期国债;不能上市流通的国债多为长期国债。
65、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中心环节,规定了各级间的财力,规定了预算资金使用范围、方向和权限。因此通常人们所使用的财政管理指的就是预算管理。
66、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的和消费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收入(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上缴利润
67、我国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亦即中性财政
主要内容: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68、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基本原则:一般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即各种货币资产转化为通货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来划分不同货币层次。
69、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方面,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提出了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单一规则”。
“外生货币供应论”是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供给观点
“内生货币供应论”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观点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区间论是新经济自由主义的货币供给理论
70、就货币供求双方的关系看,货币需求是主动方,货币供给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货币总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货币需求而投放到流通领域的。
71、中国支付结算体系由四部分组成:
(1)银行账户体系:银行账户集中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资金支付结算的起点与终点。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基础和门户。
(2)支付结算工具体系:各种支付结算工具是转移资金的载体。
(3)支付清算系统:支付清算系统是最终实现资金清算的渠道
(4)支付结算管理体系。是我国支付结算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72、单一银行制下的存款货币银行只有一个单独的银行机构,不设分支机构,比较典型的单一银行制模式的存款货币银行主要设立于英国。
73、2003年底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负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包括:
一是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必要时救助高风险金融机构;
二是共享监管信息,采取各种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是由建立监管协调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拥有监督检查权。
74、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压力的国际收支局部差额是(综合差额 )。
75、我国从1996年12月1日起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对于资本项目,部分项目实现了可兑换。
76、典型调查是选择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
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少数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77、可比性要求:
(1)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累计影响数以及累计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附注中说明以便进行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2)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和会计处理办法,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78、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企业投资人投资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79、营业费用是企业费用的主体部分,按照是否构成产品成本,工业企业的营业费用可以划为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构成。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80、历史成本原则:也称为实际成本原则或原始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81、根据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是货币资金
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减去部分数额后的余额填列的有: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 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项目
根据明细账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有: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等项目
根据有关资产项目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的净额填列的有: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 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82、(1)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2)法定免责主要是指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责任。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在合理的期限内提供证明。
83、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
84、根据规定,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必须经过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85、设立证券公司要求主要股东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代理委托人从事证券投资。
86、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证券票面总值超过人民币5 000万元的,应当由承销团承销。承销团应当由主承销和参与承销的证券公司组成。
87、,《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l0年,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后,经商标注册人申请可以续展。
88、专利权的终止有两种情况:
期限届满终止为正常终止,期限届满以前终止为提前终止。
注意:提前终止是由于专利权人没有按期缴纳年费,或者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应由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是:
第一,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的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
如果这两个条件能够满足,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对缺乏弹性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而对富有弹性的市场规定较低的价格,以增加总收益。
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垄断企业可以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市场规定较低的价格,实行“薄利多销”; 可以对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实行“少销厚利”。
90、国防、治安都回溯与典型的纯粹公共物品;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属于准公共物品
91、国际贸易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92、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2)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4)公共财政具有非市场营利性的性质。
(5)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
93、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主要由他人负担,税负容易转嫁;一般情况下,对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容易转嫁;而非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大,不容易转嫁;一般情况下,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容易转嫁,如、消费税、营业税;一般情况下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容易转嫁。
94、最早提出税收原则一词的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其赋税四原则为:公平、确定、简便、节省
95、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
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货币供应量越少。提高货币结构比重,货币乘数减小,货币供应量减少;基础货币增加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96、银行在履行其货币基本职责时,可作为中介目标的是:利率;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
97、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缺陷:
一是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存款货币银行可以变动其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二是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是一剂“猛药”
三是成效较慢、时滞较长
98、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监管对经济、金融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是维护正常金融秩序、保持良好金融环境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增强宏观的效果;有利于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也是一国金融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99、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基础上编制而成的,主要不同是将储备资产单独列项,因此该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等四大项。
100、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8个,即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01、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另外,公司股票上市的条件之一是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因此选项B所述情形不会导致股票终止上市。
102、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
①新颖性②创造性 实用性
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
①新颖性②实用性③富有美感 ④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103、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限为10年,自该商标上一届有效期满次日起计算续展申请,应在商标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向商标局提出,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争议,可以自该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5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连续3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商标局可以撤销其注册商标,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地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注册商标专用权受到侵害,商标注册人既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行政保护,也可以请求人民给予司法保护。
104、回波效应是由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冈纳·缪尔达尔(Gurmar Myrdal,)提出的。所谓的“回波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净人口流入、资本流入和贸易活动,从而加快自身发展,并使其周边地区发展速度降低。 回波效应是指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再增加。 所谓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动的主体得不到的收益。溢出效应分为经济益处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等。
105、通常认为制造业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上式中的“流动资产一存货”称为速动资产。除了以上财务比率外,还应结合影响变现能力的其他因素来分析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增强变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企业偿债能力的声誉等;减弱变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未做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等。
106、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方式弥补。
(1)向银行借款弥补赤字会造成银行货币供给增加,诱发或加剧通货膨胀。
(2)税收是按税法规定征收的,如果通过提高税率或增加新税种弥补赤字,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实质是将属于社会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暂时性转移;认购国债的资金基本是社会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107、有效的市场细分必须满足:1、可衡量性:指用来细分市场的标准和变数及细分后的市场是可识别和衡量的,即有明显的区别,有合理的范围; 、可进入性:指企业能够进入所选定的市场部分,能进行有效的促销和分销,实际上就是考虑营销活动的可行性; 、可盈利性:指细分市场的规模要大到能够使企业足够获利的程度,使企业值得为它设计一套营销规划方案,以便顺利地实现其营销目标,并且有可拓展的潜力,以保证按计划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效益。
108、1973年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黄金非货币化,各国相继开始了浮动汇率制。汇率决定的基础通常依赖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实质上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于是购买力平价成为主要的汇率形成理论。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是通过不同货币购买力的对比来决定货币汇率的理论。
购买力平价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总结前人零星研究的基础上于1922年系统提出的。他认为一国的货币之所以被外国人接受,是因为外国人持有本国货币可以买到本国的商品,同样道理,外国货币被本国人接受也是因为外国货币有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于是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通过它们对商品的购买力对比来决定。几十年来该学说在激烈的争论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当今汇率决定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二、购买力平价的假设
1、商品是可贸易品,商品价格具有充分弹性,买卖商品不需交易费用。因为可贸易品具有价格弹性才能在不同国家之间套利,使一价定律成立。
2、各国之间没有贸易禁令、关税、税收、配额和汇率管制等贸易壁垒存在。
109、基本收支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经常项目与长期资本金融项目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之差。 基本收支一般表示的是一国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基本收支差额的存在表示一国可能处于“基本”不平衡状态。
国际收支差额包括: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收支差额、官方结算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
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则称贸易收支顺差;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称贸易收支逆差。
经常项目差额
经常项目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借方总值和同期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贷方总值之差。当贷方总值大于借方总值时,经常项目顺差;反之,则为经常项目逆差。
官方结算差额
官方结算差异是用于平衡自发收支项目总差额的项目,因此官方结算差额等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的借、贷总值之差,即:
官方结算顺差=官方储备净增额+对外国官方的流动负债净减额
官方结算逆差=官方储备净减额+对外国官方的流动负债净增额
国际收支总差额
国际收支总差额又称综合差额,包含了除官方储备以外的所有国际收支项目差额。具体由经常项目差额和资本项目差额以及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项目的差额构成。
110、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人得不到适当的就业机会。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存在失业问题。有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没有职业,但自身也不想就业的人,不称为失业者。对失业的规定,在不同的国家往往有所不同。在美国,年满16周岁而没有正式工作或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称为失业者。以下几种情况也算作失业: (1)被暂时解雇而等待重返原工作岗位的人; (2)于30天之内等待到新的工作单位报到的人; (3)由于暂时患病或认为本行业一时没有工作可找而又不寻找工作的无业者。 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失业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指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或者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得原有的工作机会消失而造成的失业 3、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
111、流转税。流转税是以商品生产流转额和非生产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类税。 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种。财产税。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包括遗产税、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等。
112、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113、通常所说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就是要求领导者抓工作时突出中心,统筹兼顾
114、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我国的企业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暂时的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税基和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
115、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11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117、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财政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
118、所有权保留是指在移转财产所有权的商品交易中,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财产所有人移转标的物的占有于对方当事人,但仍保留其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待对方当事人支付一部或全部价款或完成特定条件时,该财产的所有权才发生移转的一种法律制度。
119、按发行者的性质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金融活动中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包括债权债务凭证(票据、债券等),以及所有权凭证(股票),它们是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而直接金融工具是指在直接融资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1],如企业、或个人发行和签署的商业票据、公债和国库券、企业债券和股票以及抵押契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