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41:07
文档

浅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课题。这个问题在自然辩证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阅读一定文献后,文章通过对人、自然内涵的界定,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系统的联系,从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自然对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两方面具体论述。接着文章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了粗浅的探讨,在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和谐才能使人与自然更好的相处。关键词:人;自然;关系;可持续发展一、人与自然的系统联系这里的人,
推荐度:
导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课题。这个问题在自然辩证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阅读一定文献后,文章通过对人、自然内涵的界定,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系统的联系,从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自然对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两方面具体论述。接着文章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了粗浅的探讨,在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和谐才能使人与自然更好的相处。关键词:人;自然;关系;可持续发展一、人与自然的系统联系这里的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   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课题。这个问题在自然辩证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阅读一定文献后,文章通过对人、自然内涵的界定,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系统的联系,从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自然对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两方面具体论述。接着文章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了粗浅的探讨,在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和谐才能使人与自然更好的相处。

关键词:人;自然;关系;可持续发展

一、人与自然的系统联系

这里的人,是指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化的高级动物,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即人类。这里的自然,是指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它是无限多样性地运动变化着的物质,也是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并被人所改造的对象。而人与自然则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人就是在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具体说来:

(一)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

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事实证明,人不是什么“神”或“宇宙精神”创造的,也不是什么存在的精神实体,而是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界自已运动、变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有生命的感性物质实体。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人当然具有一些和其他动物一样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机能,因而它在生存和发展时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生物运动的一般规律的制约。自有人类以来,人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参与整个自然的发展,不管今后人类将做出怎样高级理性的发展,人始终是自然界中的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自然链条的内在环节,人对自然的关系是自然界内部的关系。

人依赖于自然。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只能在自然界中才能生存和发展。自然满足着人多方面的需要,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场所,给人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因而,人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人类的活动本身就构成自然界的内容。也就是说,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构成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自然基础,它提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土壤、山脉、河流、海洋、矿藏、动植物等物质资源,人类的劳动过程就是利用劳动工具从自然地理环境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离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人作用于自然。人来源于自然,但又不同于自然。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即人的首要的根本的特征是生产劳动,是以生产劳动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人除了依靠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之外,更主要的是制造和使用工具,即把外部自然力变成人创造世界、改造自然的手段。从而创造出符合人类需要的文明世界,因而人是作用于自然的创造性动物。但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承受的限度,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人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自然对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自然以其客观规律性制约和作用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形态的生成、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它为人们的一切创造活动提供了客观的尺度。如:人类居住的地球经过漫长的“天文时期”和“地质时期”演化形成现在的圈层结构,即地核、地幔、地壳、水圈、生物圈等有序合理的排列,七大洲四大洋地理分布和冷暖交替的四季变化,以及地球上出现的生物以至人类的产生、发展,都是地球及其各种物质形态生成、发展的一个自然过程,它体现了地球自身的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及最优状态,以至于人在自然面前不能随意剪裁客观环境和自然现象,只能尊重和利用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自然以其系统和整体的形式制约和作用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人所居住的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整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自然界中,森林、草原、湖泊、沼泽等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气等非生物成分所组成的。其中,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自然综合体,现代科学称它为生态系统。在自然界的各种生态系统中,其中每一个因素都受到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或成分有了变化,其他因素或成分则会相应地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各种因素或成分之间保持正常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就是保持生态平衡,否则,自然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因此,人类只有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才能使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免受威胁。

自然以其资源的有限性制约和作用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地球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它的再生能力也是缓慢的。这样,地球以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了人们的开发利用活动。当地球上人口过多,开发过度时,就会出现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而人类必须有计划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保持自然的持续发展。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系统的联系

劳动是联系人与自然的纽带。马克思认为,人并不是从自然界之外进入自然界的,人本来就是从自然界中孕育出来的,是劳动使自然界人化和人自然化。前者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过程,是通过劳动改造占有自然界的过程,其结果是使自然界获得了人的本质,成了人化的自然。后者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更广泛地掌握和同化自然力,将自然规律和自然力量纳入自身,变为自身的一部分。如果说自然界的人化是使自然界加入社会历史之中,那么,人的自然化则是人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用各种各样的自然本质丰富和充实人自身的生命运动。通过劳动,人使自然变化,自然又使人多方面地变化,这样人和自然就不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两极,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这种联系的实质。马克思认为,是劳动把人从自然界中超拔出来,而成为人和人类社会;又是劳动把自然界和人类联系起来,并毫不间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变换。因此,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巨系统,这个系统只有与周围环境的介质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才能维持其生命力。

人与自然的系统联系表现为一个过程。随着劳动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跟着发展,人与自然的系统不仅存在著,而且演化着,表现为一个过程,一个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的过程。可见,人既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受动的自然存在物,依靠自然界生存和发展;又是有生命的、能动的存在物,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使自然界变得更美好。人的物化与自然界的人化,正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表现。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必然选择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发展观把人作为自然的主人,只要求自然适应人类需要,遵从人的意志,为此,人们不断地利用各种科技手段,增强人的力量,去肆意无度地化“自在世界”为“属人世界”,以满足人的欲望,忽视了人对自然根本的适应性和依赖性,结果自然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严重恶化,资源日益枯竭,不仅越来越不适应人的需要,反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抛弃以往自然单纯适应人类的观念和做法,摈弃人类至上原则,做到人与自然相互适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后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足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面对我国水资源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成为治水实践的必然选择。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治水规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要对自然进行涵养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共生、共赢、共荣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在我们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认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前提。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人们普遍认识到,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但是人类绝不可能退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上去,只有依靠科学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穆颜杰, 论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与外在和谐,学习与探讨,2007,(2),32-33

[2]吕冬青,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制与社会,2006,12:210-211

[3] 税远友,刘远碧,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6):102-105

[4]郭利敏,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尝试,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2,23(4),51-53

文档

浅谈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哲学课题。这个问题在自然辩证法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阅读一定文献后,文章通过对人、自然内涵的界定,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系统的联系,从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自然对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两方面具体论述。接着文章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了粗浅的探讨,在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只有和谐才能使人与自然更好的相处。关键词:人;自然;关系;可持续发展一、人与自然的系统联系这里的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