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拟立项课题名录(计442项)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主持人单位 | 完成时间 | |
基于IP多播的远程教育体系研究 | 包怀忠 王平水 | 安徽财经大学 | 2015.06 | |
新媒体时代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研究 | 钱 洁 叶培结 | 安徽财经大学 蚌埠医学院 | 2015.09 | |
拓展训练融入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 何永东 任家树 |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 | 2016.09 | |
建构高职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实践研究 | 齐永芹 邓凡茂 |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 | 2015.12 | |
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类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 倪梁方 王培珍 | 安徽工业大学 | 2016.12 | |
目标、机制与动力:继续教育校企合作探索 | 赵文清 | 安徽工业大学 | 2015.07 | |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皖北地区为例 | 韦子平 张春艳 | 安徽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 2014.10 | |
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 邰德水 王 建 | 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2015.12 | |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估与培训机制研究 | 尹广琴 王玉明 | 安徽农业大学 | 2015.06 | |
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关爱机制研究 | 王 东 方 明 | 安徽农业大学 | 2015.05 | |
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查建芳 孙小龙 |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 2014.09 | |
Protfolio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效果研究 | 陆厚祥 刘 薇 |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市第五十中 | 2015.12 | |
促进体育特长生全面发展的研究 | 张永龙 刘 兵 |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市蜀山区教研室 | 2015.04 | |
高中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衔接研究 | 张宜民 胡作支 |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 2015.09 | |
中学物理网络教学的研究 | 梅小景 |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15.12 | |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机器人教学内容研究与资源开发 | 方其桂 鲁先法 |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合肥市第一中学 | 2014.12 | |
黄梅戏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 张 云 孙来法 | 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 | 2015.06 | |
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职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程瑶琴 熊言林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5.07 | |
高中生“化学平衡”的心智模型及概念发展研究 | 孙 影 闫蒙钢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5.07 | |
多功能网络中控智能一体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刘延华 张新明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4.12 | |
中小学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 张四方 江家发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6.07 | |
中学生英语短语动词使用现状及教改研究 | 俞 钰 裴学梅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5、12 | |
小学儿童道德人格的结构、特点及其培养研究 | 胡海燕 王田田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5.10 | |
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智慧养成的理论与策略研究 | 王振钰 吴先伍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5.07 | |
社会转型期体育教师职业活动的“失范”现象与敬业精神的重塑研究 | 袁海强 左新荣 | 安徽师范大学 | 2014.12 | |
幼儿安全教育家园合作机制研究 | 柳丽娜 詹 洁 |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 2015.06 | |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及方式研究 | 何元庆 邹 睿 | 安徽师范大学 芜湖市第一中学 | 2014.05 | |
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 夏益军 潘玉宝 | 安徽师范大学 芜湖市南陵县教育局 | 2015.12 | |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整合研究 | 姚 烨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萃文中学 | 2015.06 | |
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 | 程 洁 方双虎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安徽师范大学 | 2015.10 | |
高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堂中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实践研究 | 李激扬 顾学雷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014.12 | |
“督导式”主体读写实验研究 | 严景东 唐 俊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015.04 | |
基于“数学教研共同体”的教师在岗发展研究 | 马 林 章志学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015.12 | |
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及其培养路径研究 | 何永保 何礼群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015.08 |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文化互动研究 | 汪为春 候 涵 |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 2014.12 | |
科学安排“阳光体育”活动内容的实践研究 | 李良萍 汪叔康 |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附小 | 2014.12 | |
偏远山区学校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皖西南地区为例 | 陈国元 蔡志坚 | 安庆师范学院 | 2015.06 | |
阅读教学落实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年段目标的实践研究 | 陈莲莲 李 凤 | 安庆市大观区教育局 安庆市大观区高花亭小学 | 2015.05 | |
兴趣主导下的小学语文“快乐故事课堂”实践研究 | 王海燕 石 琪 | 安庆市大观区石化第二小学 | 2015.12 | |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践研究 | 梁学东 杰 | 安庆市第二中学 | 2015.10 | |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的研究 | 李 锋 邱国民 | 安庆市第二中学 | 2015.08 | |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使用和评价研究 | 石爱华 何 凌 | 安庆市第二中学 | 2015.07 | |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 苏政方 张海马 | 安庆市第二中学 安庆市教育局教研室 | 2015.06 | |
师生协商机制对提高学生作业效益的实证研究 | 王代益 刘 兵 | 安庆市第一中学 | 2015.10 | |
中高职衔接与研究 | 姚志刚 高 飞 | 安庆市纺织技工学校 安庆市职业技术学院 | 2015.01 | |
整合社会体育资源完善高中体育选项教学 | 陈秀枝 黄德新 | 安庆市广圩中学 安庆市教研室 | 2014.09 | |
双语特色学校创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胡跃进 陈 俊 | 安庆市华中路第二小学 安庆市教研室 | 2015.12 | |
指向语言运用的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 徐杨清 纪继兰 | 安庆市怀宁县独秀小学 | 2015.05 | |
高中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养成研究 | 徐柏根 郑立国 | 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 安庆市怀宁县教研室 | 2015.08 | |
农村中学“自主·引导·高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徐爱民 朱太山 | 安庆市潜山县黄铺中学 安庆市潜山县牌楼初中 | 2016.10 | |
中学化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设置与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 田翠英 徐晓春 | 安庆市潜山县教研室 安庆市潜山县第二中学 | 2015.09 | |
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陈明月 李学红 | 安庆市潜山县教育体育局安庆市潜山县潘铺初中 | 2015.12 | |
传承先贤办学精神与创新学校人文特色的实践研究 | 方立平 徐 赟 | 安庆市潜山野寨中学 安庆市潜山三妙初中 | 2015.07 | |
小学数学新内容学习障碍析因及对策研究 | 焦 波 管怀东 | 安庆市石化第三小学 | 2015.06 | |
“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研究 | 辛向东 王文川 |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 2016.12 | |
生本理念下初中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 季正宏 祝春保 | 安庆市宿松县城关初中 | 2016.03 | |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 司志龙 石善全 | 安庆市宿松县城关初中 安庆市宿松县教研室 | 2015.12 | |
基于生本观的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 孙继华 石润生 | 安庆市宿松县复镇初中 | 2015.09 | |
基于幼教协作区创建的结对帮扶活动研究 | 江 艳 陈 玲 | 安庆市宿松县教育局 安庆市宿松县松兹幼儿园 | 2015.12 | |
“减负”背景下的高中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 刘训教 陈发群 | 安庆市太湖县第二中学 安庆市太湖县教研室 | 2015.06 | |
农村小学写字教学“家校结合”模式的研究 | 陈克和 陈文东 | 安庆市太湖县教育局 安庆市太湖县大石乡中心学校 | 2015.06 | |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导学案”的设计策略及有效性研究 | 汪克胜 张邦业 | 安庆市太湖县新城第二小学 | 2015.06 | |
培智学校新生校园环境适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余 涛 丁大庆 | 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 | 2015.10 | |
“仁志”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 万仁彬 汪伟鸣 | 安庆市桐城第五中学 | 2015.12 | |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研究 | 吴惠平 梁海红 | 安庆市桐城卅铺中心小学 | 2015.04 | |
高中英语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研究 | 左 贞 王咏莉 | 安庆市桐城市第一中学 | 2015.09 | |
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培养策略的研究 | 许思明 王冬生 | 安庆市桐城市香铺中心小学 | 2015.03 | |
中职学校“导师制”模式构建与实施的研究 | 郑晓钟 程明俊 | 安庆市桐城望溪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 2016.08 | |
寄宿制民办学校营造“家”文化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 黄文莉 刘 兵 | 安庆市外国语学校 | 2015.06 | |
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中农村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 | 吴祚稳 王春利 | 安庆市宜秀区教育局 安庆市大桥中心学校 | 2015.05 | |
班班通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微课应用研究 | 吴佛宁 龙鹏飞 | 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 | 2015.06 | |
“三环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江兴玲 江 冰 | 安庆市迎江区教育局教研室 | 2015.06 | |
农村中小学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研究 | 汪晓华 王仲利 | 安庆市岳西县古坊中心学校 | 2015.11 | |
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 | 王唐根 朱读君 | 安庆市岳西县汤池中学 | 2016.12 | |
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心理教育研究与实践 | 张 铮 许迪楼 |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 2015.06 | |
“本色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 周翠芝 | 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 | 2015.06 | |
地方物质文化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整合 | 王 军 刘媛媛 | 蚌埠市第二中学 | 2015.12 | |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的实践研究 | 胡玉延 吴徐汉 | 蚌埠市第二中学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5.12 | |
以课程建设创建特色高中的实践研究 | 李新义 汪国华 | 蚌埠市第二中学 安徽财经大学 | 2015.12 | |
凤画艺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 沈 屹 李新猛 | 蚌埠市第十二中学 蚌埠市第三中学 | 2015.03 | |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的研究 | 李存如 常思逊 | 蚌埠市第十二中学 蚌埠市第三中学 | 2014.12 | |
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 王德立 蒋群芳 | 蚌埠市第一中学 | 2015.03 | |
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有效性研究 | 朱晓芳 赵秀云 | 蚌埠市凤阳路第二小学 | 2015.02 | |
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研究 | 李 军 张立阳 | 蚌埠市凤阳县凤阳中学 | 2015.12 | |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理论知识教学的研究 | 潘庐兵 王 晨 | 蚌埠市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 | 2015.06 | |
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姚卫宁 盛文芳 | 蚌埠市工艺美术学校 | 2015.10 | |
县域小学教师网络化学习共同体建构的研究 | 吴信真 郭德书 | 蚌埠市固镇县教育局 | 2015.12 | |
农村小学书法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 张启明 徐其海 | 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中心学校 | 2015.5 | |
高中英语语法CWSDW整体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 王玉峰 滕 辉 | 蚌埠市怀远第一中学 | 2014.09 | |
制式作业与自选作业合理配置的探究 | 宋在馥 宋延钧 | 蚌埠市怀远县包集中学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4.02 | |
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 | 姚 峰 李 远 | 蚌埠市怀远县第一中学 | 2015.10 | |
传统与乡土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 刘 亮 朱勇鸿 | 蚌埠市怀远县荆涂学校 | 2016.03 | |
淮河地域文化视野下的地方课程建设研究 | 罗时新 马之先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5.06 | |
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 | 蒋皖洁 彭金亮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5.05 | |
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化实施与评价 | 吴岱峰 李云静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蚌埠市第一中学 | 2015.06 | |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 | 盛庆超 朱 芹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蚌埠市朝阳路第三小学 | 2016.12 |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发性策略研究 | 宋 勇 尚 红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蚌埠市幕远学校 | 2016.03 | |
初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研究 | 陈 萍 吴 弘 |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蚌埠市第六中学 | 2015.06 | |
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研究 | 王克成 张海峰 | 蚌埠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 2014.12 | |
小学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与辅导研究 | 高 喜 姚启规 | 蚌埠市桃园小学 | 2015.06 | |
体育特色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研究 | 陈永利 方月胜 | 蚌埠市铁路中学 | 2014.12 | |
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 | 钱 勇 王忠民 | 蚌埠市张台小学 | 2015.06 | |
亳州市义务教育现状研究 | 张文禄 周宗猛 |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2015.09 | |
视域下的小学德育模式改进研究——以皖北地区为例 | 王文祥 姚本先 |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芜湖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2014.06 | |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课程整合的研究 | 范 峰 丁 彦 | 亳州市第九初级中学 | 2015.07 | |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 | 王 维 王 宁 | 亳州市第三中学 | 2014.12 | |
“文化数学”理念下高中数学学习单的实践研究 | 史 嘉 李振球 | 亳州市第一中学 | 2015.09 | |
亳州市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 王 娜 | 亳州市第一中学 | 2015.09 | |
基于交互式白板技术的高中语文课堂“少教多学”策略和方法研究 | 王永军 文金生 | 亳州市第一中学 | 2015.06 | |
五禽戏进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实践研究 | 齐新华 王晓阳 | 亳州市利辛第一中学 | 2015.10 | |
高中地理“绿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何孟春 张超树 | 亳州市利辛高级中学 | 2015.07 | |
关于“合作写作与自我评析”英语写作模式的课堂探究 | 杨玉乐 郭超 | 亳州市利辛高级中学 | 2014.10 | |
小学低年级学生快速识字的教学实践研究 | 吴 尚 尹安峰 | 亳州市谯城区拂晓中心小学 | 2015.06 | |
皖北农村初中寄宿制有效管理模式研究 | 王海鹏 梁万明 | 亳州市谯城区牛集中心中学 | 2015.12 | |
寄养经历对高中生心理影响的调查研究 | 崔子平 王明明 | 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 | 2015.06 | |
基于电子商务的高职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 汝子报 夏青松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2016.06 | |
高职经管类专业管理学模块化教学的研究 | 陈 慧 李茂龙 |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 2015.06 | |
高中生英语“读”之行为研究 | 胡晓英 阮银苟 | 池州市第一中学 | 2014.12 | |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研究 | 骆朝晖 唐德胜 | 池州市东至县第二中学 | 2015.10 | |
初中数学“五环一评”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胡龙胜 吴秉华 | 池州市东至县教研室 池州市东至县第二中学 | 2015.10 | |
中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 陈相元 高良峰 | 池州市东至县教研室 池州市东至县第二中学 | 2015.09 | |
小学“班班通”教学环境下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 吴明富 王 丽 | 池州市东至县实验小学 | 2015.10 | |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 詹丽萍 杨 凌 | 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中心学校 | 2014.06 | |
反思性中学英语教师的行动研究 | 何浩峰 胡月华 | 池州市东至县昭谭中学 池州市教研室 | 2015.12 | |
小学语文随笔练笔研究 | 刘彩琴 祝为华 | 池州市东至县至德小学 | 2015.05 | |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张 易 查爱玉 | 池州市贵池区实验小学 | 2015.06 | |
小学习作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 汪 卫 曹重生 | 池州市贵池区实验小学 池州市贵池区教研室 | 2015.06 | |
小学中高年级主题式个性化网络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 杨学红 杨晓桃 | 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第一小学 | 2016.03 | |
幼儿园名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研究 | 王栀香 纪忠玲 | 池州市市直机关幼儿园 | 2016.06 | |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育教育的实验研究 | 许晓根 杨晓飞 |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池州市教研室 | 2015.09 | |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 王 军 丁明贵 | 滁州市滁州中学 | 2015.12 | |
初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及教学衔接研究 | 姜家余 贺进儒 | 滁州市滁州中学 | 2015.12 | |
小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 | 汪 伟 李 莉 | 滁州市第三小学 | 2014.12 | |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研究 | 薛世东 喻本云 | 滁州市第一小学 | 2015.03 | |
学生讲题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 徐先彩 韩 敬 | 滁州市定远县教研室 滁州市定远中学 | 2015.12 | |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实施的研究 | 曹志俭 金太芝 | 滁州市定远县实验小学 | 2014.12 | |
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有机结合的研究 | 陈传珍 杨 文 | 滁州市凤阳县府城中心小学 | 2014.09 | |
高中政治基于目标的问题探究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张作真 黄广秀 | 滁州市教研室 滁州市滁州中学 | 2015.10 | |
古典诗词歌曲进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 周晓妹 伏广莉 | 滁州市小学 | 2015.03 | |
农村小学实施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 | 吴书刚 王世兵 | 滁州市来安县新安镇中心学校 | 2015.12 | |
城乡结合部初中学情特异性及应对策略研究 | 王长中 郑远成 | 滁州市琅琊区城郊中学 | 2015.07 | |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研究 | 赵开颜 陆同平 | 滁州市明光市明光中学 滁州市明光市教研室 | 2014.12 | |
促进小学生计算与思维发展能力的教学研究 | 陈长友 汤 朴 | 滁州市明光市逸夫小学 | 2014.12 | |
开展多元互动的小学科技活动的实践研究 | 柴玉峰 李大红 | 滁州市实验小学 | 2015.06 | |
引入民间体育,拓展学校体育的研究 | 夏保华 刘学保 | 滁州市天长炳辉中学 | 2015.09 | |
数学活动课的开发与评价研究 | 刘炳东 欧 云 | 滁州市紫薇小学 | 2015.12 | |
安徽省特殊教育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的研究 | 付明萍 王之春 | 滁州学院 | 2014.12 | |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研究 | 贾会星 张信群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2015.12 | |
基于《标准》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郑继兵 余宏亮 | 阜阳师范学院 | 2015.06 | |
高师美术学专业培养模式转变与基础美术教育对接研究 | 郝亚丽 江 河 | 阜阳师范学院 | 2015.06 | |
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研究 | 刘 睿 刘 玉 | 阜阳师范学院 | 2014.06 | |
初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 张永华 赵 彪 | 阜阳师范学院 阜阳市清颍中学 | 2015.04 | |
小学生英语语音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 | 杨国栋 王艳琳 | 阜阳师范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附属学校 | 2015.10 | |
中学语文生命化课堂特征与路径研究 | 吴 磊 马兰兰 | 阜阳师范学院 阜阳市实验中学 | 2016.01 | |
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段 静 贾振君 | 阜阳师范学院附属学校 | 2014.12 | |
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李白莉 焦迎春 | 阜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阜阳市二职高 | 2015.06 | |
高中语文教学融入“欧苏文化”的实践研究 | 吕振中 岳勇志 | 阜阳市城郊中学 | 2015.04 | |
薄弱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 | 许文良 李守云 | 阜阳市大田中学 | 2015.10 | |
提高皖北地区教师培训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 张 平 王 燕 | 阜阳市第十一中学 | 2015.12 | |
“学案导学”推进普通中学课堂改革的研究 | 吴 雷 胡全利 | 阜阳市第十中学 | 2015.03 | |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与优化研究 | 程 韩 涛 | 阜阳市第一中学 | 2015.12 | |
阜阳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 连 璞 周 鹏 | 阜阳市电教馆 阜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4.12 | |
游戏在学前特殊儿童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谢 璐 刘 影 | 阜阳市阜南县特殊教育学校 | 2015.06 | |
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实践研究 | 刘 林 倪鹏锐 | 阜阳市工业学校 | 2015.09 | |
农村初中理科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 李林业 刘树雷 | 阜阳市界首市砖集中心学校 阜阳市界首市黄庄中心学校 | 2016.09 | |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研究 | 金 逊 曹丽芳 | 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 | 2016.10 | |
农村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的研究 | 王辛辛 王 鼎 | 阜阳市龙山中学 阜阳市涡阳县教研室 | 2015.06 | |
开发与利用童话教学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 曾淑娟 叶 玲 | 阜阳市清河路第一小学 | 2015.06 |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与政治教学相整合的设计与实施 | 刘艳菊 马杰敏 | 阜阳市实验中学 | 2015.12 | |
普通高中数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案例研究 | 宫春雨 刘振中 | 阜阳市太和县第一中学 | 2014.12 | |
阜阳市中小学女体育教师的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 刘 军 李立新 | 阜阳市太和县第一中学 阜阳市颍上县教研室 | 2014.12 | |
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 顾海涛 段虚民 | 阜阳市颍上县第二中学 | 2015.04 | |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 王学平 何长剑 | 阜阳市颍上县第一中学 阜阳市颍上县教研室 | 2015.12 | |
楹联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 姚道刚 | 阜阳市颍上县第一中学 | 2014.08 | |
“爱的教育”主题式阅读走进农村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 | 王家良 胡继军 | 阜阳市颍上县教研室 阜阳市颍县夏桥中心学校 | 2014.12 | |
“班班通”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与开发的研究 | 黄 芳 姚 鲲 | 阜阳市颍泉区教研室 阜阳市泉颍中心校 | 2015.10 | |
皖西北地区小学特级教师成长案例研究 | 杨世武 卢大荣 | 阜阳市颍泉区教育局 阜阳市颍泉区清河路小学 | 2015.12 | |
开发徽剧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 | 何晓萍 许艳艳 | 合肥师范附小三小 | 2015.12 | |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的整合研究 | 朱金苗 曹锦群 | 合肥师范学院 中国科大附中 | 2015.06 | |
中学物理学生作业设计研究 | 董 萍 王庆邦 | 合肥师范学院 池州市第八中学 | 2015.12 | |
网络环境下中学化学实验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 袁立丽 徐学发 |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包河大地中学 | 2015.08 | |
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质量研究 | 万家练 李德山 |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蜀山区教研室 | 2015.11 | |
安徽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促进系统研究 | 游永豪 吴永奇 |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第二十一中学 | 2014.12 | |
中学英语语感培养 | 黄 波 毕 玲 |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教研室 | 2015.12 | |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少年德育策略研究 | 张道升 吴福雷 | 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15.12 | |
中小学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 陈海燕 王 伟 | 合肥师范学院 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 | 2015.12 | |
中学美术教学中“型的态度”研究 | 郭红专 张启红 |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 | 2015.12 | |
基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改革模式 | 胡 昂 许祖祥 |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 | 2015.04 | |
文学文本解读的理论模型及其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 钱 雯 陈明杰 |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教研室 | 2015.08 | |
课堂观察技术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中的应用的研究 | 姚如富 陶汪来 |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 | 2016.12 | |
中小学教师压力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 李 群 袁乃玉 | 合肥师范学院 合肥市瑶海区教体局 | 2015.06 | |
“国培计划”中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陈庆华 黄孝玉 | 合肥师范学院 六安市裕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 2015.12 | |
“U-G-S”联合培养特教美术教师模式的研究 | 徐 青 徐菊玲 | 合肥师范学院 芜湖市聋哑职业学校 | 2014.12 | |
文学批阅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何旺生 吴华宝 | 合肥师范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 2015.09 | |
黄梅戏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 黄 海 刘乐珍 | 合肥市安庆路幼儿园 | 2014.09 | |
提升小学中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 金 玲 陈金琼 | 合肥市栢景湾小学 | 2015.06 | |
丰富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王朝兵 谢忠云 | 合肥丰县岗集中心学校 | 2015.06 | |
农村高中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 | 孙 华 胡 勇 | 合肥丰县下塘中学 | 2014.09 | |
民间游戏在农村幼儿园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 | 尹玲玲 赵芳梅 | 合肥丰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 2015.04 | |
3-6岁幼儿在园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 齐晓娴 范彦冰 | 合肥江路幼儿园 | 2015.11 | |
巢湖市省市示范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 王晓光 孟月强 | 合肥市巢湖第一中学 | 2015.12 | |
高中政治学科开展时评活动的研究 | 程良巨 汤永胜 | 合肥市巢湖市烔炀中学 | 2015.12 | |
农村初中团队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探究 | 周六会 昌献水 | 合肥市巢湖柘皋中心学校 | 2015.12 | |
3-6岁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 常卫跃 梁晓燕 | 合肥市大西门幼儿园 | 2015.11 | |
高中阶段学生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赵 林 李 妮 | 合肥市第八中学 | 2015.07 | |
信息技术在理化作业分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李 慧 李 植 | 合肥市第六十一中学 | 2015.09 | |
普通高中“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班级管理模式研究 | 马 剑 石银生 | 合肥市第六中学 | 2015.12 | |
优秀青年教师成长个案研究 | 胡成方 余良海 | 合肥市第六中学 | 2015.12 | |
基于主题性理论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 代 慧 程新桂 | 合肥市第六中学 淮北师范大学 | 2015.12 | |
高中政治课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 苏银燕 鲍丽萍 | 合肥市第十一中学 | 2015.12 | |
依托传统项目学校培养排球后备人才的研究 | 王良文 瞿福焕 | 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 合肥市教研室 | 2016.03 | |
构建“幸福课堂”的实践研究 | 房 芳 宋胜琦 |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南校 | 2015.07 |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态生成资源的策略研究 | 孙秀芝 袁自前 | 合肥市第五十中学南校 | 2015.09 | |
运用SQ3R模式设计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的研究 | 许家良 吴正宣 | 合肥市第五十中学西校 | 2015.06 | |
基于科学史教育的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构建 | 徐传义 张向东 | 合肥市第一中学 | 2015.11 | |
高中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构建和拓展研究 | 陈加敏 王 钢 | 合肥市第一中学 | 2015.09 | |
“语文教师文化经验分享式教学”的叙事研究 | 王 青 戴灿灿 | 合肥市第一中学 | 2015.06 | |
探究性教学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应用 | 孔 华 吴保宏 | 合肥市第一中学 | 2015.01 | |
基于网络云平台的学校教科研建设研究 | 方小培 汪义超 | 合肥市第一中学 | 2015.12 | |
寄宿制高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 徐 静 王东录 | 合肥市第一中学 | 2015.09 | |
学生参与下的地理模型制作与应用研究 | 王玉龙 孙 文 | 合肥市第一中学 | 2015.12 | |
高中历史新课程漫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吴晓云 方 惠 | 合肥市第一中学 合肥市教学研究室 | 2014.08 | |
基于学生发展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 王东录 王祖浩 | 合肥市第一中学 华东师范大学 | 2014.12 | |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三心”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 许云燕 李 梅 | 合肥市方兴小学 | 2015.05 | |
高中英语有效作业研究 | 徐庆玲 崔华金 | 合肥市肥东第一中学 | 2013.10 | |
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 李俊飞 | 合肥市肥东第一中学 | 2014.12 | |
农村小学实施赏识教育的行动研究 | 王家华 张道才 | 合肥市肥东县教体局 | 2015.12 | |
发挥经典诵读多元育人功能的实践研究 | 姚中应 许晓玲 | 合肥市肥西县上派初中 | 2014.12 | |
“模块式教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李玉宏 朱 俊 | 合肥市肥西县新型工业园中心校 | 2015.06 | |
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农村中学历史有效课堂研究 | 葛茂升 沈爱文 | 合肥市肥西中学 合肥市肥西县教育局中教室 | 2015.12 | |
以多元化评价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健康心理的实践 | 邾茂叶 郑发凤 | 合肥市合肥第五中学 | 2015.12 | |
小学英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具有效结合的探究 | 徐雄徽 张 敏 | 合肥市红星路小学 | 2015.10 | |
小学开放式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与 | 王 慧 盛 磊 | 合肥市虹桥小学 | 2015.12 | |
民间美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研究 | 王 荣 尹小红 | 合肥市琥珀山庄第一幼儿园 | 2015.11 | |
基于苏教版教科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 李 萍 | 合肥市教研室 | 2015.12 | |
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 王金娥 吴申道 | 合肥市教研室 | 2015.09 | |
“本真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许晓天 张永超 | 合肥市教研室 | 2016.12 | |
基于“课堂通”交互生成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王宏锦 丁 昭 | 合肥市金湖学校 | 2015.07 | |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 | 盛红斌 胡召霞 | 合肥市锦绣小学 | 2014.12 | |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 张 羽 娄燕芳 | 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小学 | 2014.12 | |
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教学研究 | 邢海根 袁国道 | 合肥市庐江县第四中学 合肥市庐江县庐江中学 | 2014.04 | |
农村初中法制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 汪祥勇 徐昌能 | 合肥市庐江县福元初级中学 | 2015.02 | |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徐自如 周俊华 | 合肥市庐江县泥河中学 | 2015.07 | |
基于互文对读的初中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 刘世松 唐宗海 | 合肥市庐江中学实验初中 | 2015.12 | |
传统与乡土艺术资源的课程化开发研究 | 陈 明 王小春 | 合肥市庐江中学实验初中 合肥市庐江县第二中学 | 2015.12 | |
区域内度有效教研模式的研究 | 唐勇文 | 合肥市庐阳区教研室 | 2015.12 | |
沙画光影艺术在创意教学中的研究 | 张志良 王咏梅 | 合肥市梦园初级中学 | 2015.05 | |
以“仁乐”为核心理念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 刘晓芳 周 浩 | 合肥市南艳小学 | 2015.11 | |
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的创新研究 | 冯 璐 | 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 | 2015.12 | |
培养学生做“四个主人”实践模式的探讨 | 叶传平 | 合肥市实验学校 | 2015.06 | |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学习方式研究与实践 | 牛旌丽 何庆华 | 合肥市蜀山区教研室 合肥市第五十中学 | 2015.12 | |
利用绘本阅读提升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 陈传江 陶 荣 | 合肥市双岗小学 | 2016.07 | |
特殊学校智力障碍儿童运动康复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 艾 萍 | 合肥市特殊教育中心 | 2015.09 | |
“巨型小学”有效管理的运行机制研究——以屯溪路小学为例 | 陈 罡 |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 | 2015.12 | |
提升师生礼仪修养的童谣创编及教育研究 | 陈小勤 束夏梅 | 合肥市卫岗小学 | 2016.05 | |
基于古庐州区域文化背景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 袁红卫 王金成 | 合肥市逍遥津小学 | 2015.12 | |
家校合力优化务工随迁子女品行的研究 | 许沐阳 余国珍 | 合肥市谢岗小学 | 2015.05 | |
中小学音乐课堂“实践与创造”教学方法研究 | 许 珊 童绪付 | 合肥市行知学校 | 2015.07 | |
校本研修背景下初中语文教研组有效研修模式的研究 | 赵 杰 夏黎明 | 合肥市瑶海区教研室 合肥市第四十一中学 | 2015.06 | |
安徽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 王昆仑 汪 娜 | 合肥学院 | 2015.12 | |
利用公益性文化场馆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模式研究 | 黄莹莹 高 璐 | 合肥学院 | 2015.01 | |
沙盘游戏疗法干预高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实践研究 | 卫 萍 郭 缨 | 合肥学院 合肥市第一中学 | 2016.01 | |
学生实习实训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杨 贵 石立方 | 淮北煤电技师学院 | 2014.06 | |
听课的类型、实现机制及价值分析研究 | 邢永东 阎乃胜 | 淮北师范大学 | 2015.07 | |
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 蔺红春 赵菲菲 | 淮北师范大学 | 2014.12 | |
幼小衔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赵小云 刘淑娜 | 淮北师范大学 | 2014.12 | |
皖北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张 凯 王乐乐 | 淮北师范大学 | 2014.12 |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研究 | 王向阳 陆竞文 | 淮北师范大学 | 2014.12 | |
历史学(师范类)高校人才培养与中学教育对接研究 | 刘亚中 曹金发 | 淮北师范大学 | 2015.12 | |
中学英语教学学生文体意识培养研究 | 刘 玮 叶小宝 | 淮北师范大学 | 2015.12 | |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平衡输入的策略研究 | 卢 安 潘学权 | 淮北师范大学 | 2014.12 | |
安徽乡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传承研究——以淮北大鼓、繁昌民歌为例 | 张 璐 张雪丽 |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 2015.07 | |
综合实践活动课例研究 | 方明宝 刘恩平 |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市第二中学 | 2016.06 | |
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 单 莉 王宏玲 | 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2015.06 | |
学业自我视域中高中语文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 王翠霞 范晓燕 | 淮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014.12 | |
高中语文教学模型研究 | 张敬邻 潘东明 | 淮北市教研室 淮北市第一中学 | 2015.06 | |
积极人格理论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整合研究 | 李 凯 朱乾坤 | 淮北市教育研究室 淮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015.12 | |
武术项目校本化研究 | 李义香 梁 杰 | 淮北市泗县第一中学 | 2016.05 | |
数字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马联合 周 琨 | 淮北市濉溪县职教中心 | 2015.12 | |
人教版高中语文“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整合模式研究 | 赵清林 赵丽丽 | 淮北市濉溪中学 | 2015.04 | |
提升中小学主观幸福感的行动研究 | 陆彩霞 赵小军 | 淮南师范附属小学 淮南市第一中学 | 2015.04 | |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 李 涛 张海信 | 淮南师范学院 | 2015.06 | |
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概念、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 陈国海 李德强 | 淮南市大通区屯头小学 | 2014.12 | |
高中数学教学“预设”与“生成”二元平衡的研究 | 高长玉 苏里阳 | 淮南市第二中学 淮南市教研室 | 2015.03 | |
高中教师入职初期专业发展的现实冲击的研究 | 刘 梅 唐先红 | 淮南市第二中学 淮南市教研室 | 2015.12 | |
初高中古诗文教学衔接的实践研究 | 蒋晓红 谢伊丽 | 淮南市第三中学 | 2015.08 | |
高中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 | 王琛蕾 陈晓雯 | 淮南市第三中学 | 2015.12 | |
基于问题引领的有效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 | 谢竹苗 张庆炎 | 淮南市第四中学 | 2015.09 | |
高中地理必修课“问题研究”案例校本教材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 李朝阳 朱 进 | 淮南市第四中学 淮南市教研室 | 2015.09 | |
中职机电专业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 邓 琪 王奎莲 | 淮南市工业学校 | 2015.05 | |
预制词块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与研究 | 许 灿 张孟丽 | 淮南市淮南一中 | 2016.01 | |
淮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教育实践研究 | 王国明 褚 军 | 淮南市教研室 | 2015.08 | |
基于市级教研平台下的中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资源共享的研究 | 黄 平 常红卫 | 淮南市教研室 淮南市第七中学 | 2014.06 | |
源于生活的化学实验开发研究 | 郑文年 胡 波 | 淮南市教研室 淮南市第四中学 | 2015.05 | |
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朗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 陈 鑫 | 淮南市田家庵区第十九小学 | 2014.12 | |
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实践研究 | 徐晓伟 孙再恩 | 淮南田家庵区第十九小学 淮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5.06 | |
中职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陈 瑜 符秀华 | 淮南卫生学校 | 2014.12 | |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 肖国锋 李 伟 |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 2015.07 | |
数学实验室的建设与课程开发 | 毕林裕 黄仕珑 | 黄山市徽州区第一中学 | 2015.06 | |
普通中学“书香校园”建设研究 | 王 玲 方 勇 | 黄山市教科所 黄山市歙青中学 | 2015.06 | |
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 胡海铭 程素芳 | 黄山市祁门县凫峰中学 黄山市教研室 | 2015.11 | |
县域内教师短期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 胡来宝 | 黄山市祁门县教师进修校 | 2015.12 | |
徽文化资源与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 徐晓君 唐凤麟 | 黄山市屯溪第四中学 | 2016.03 | |
学校班级管理多元化模式研究 | 毕 蕾 江 礡 | 黄山市屯溪第四中学 | 2015.12 | |
中学英语课堂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 | 汪少勇 黄 旭 | 黄山市屯溪第五中学 | 2015.09 | |
“小先生制”语文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童淑云 凌 文 | 黄山市歙青中学 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 | 2015.12 |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的策略研究 | 方泽荣 朱光明 | 黄山市歙县教研室 黄山市歙县宏村学校 | 2016.12 | |
融入徽文化元素的特色园本课程研究 | 钱长春 | 黄山市育才学校 | 2016.06 | |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优化课程结构的研究 | 李平国 方 勤 | 黄山市职业技术学院 | 2015.12 | |
高职教育中的导游职业道德建设研究 | 李青莲 闻 飞 |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黄山学院 | 2015.03 | |
徽州近代职业教育研究 | 方光禄 许向峰 | 徽州师范学校 | 2015.12 | |
高中物理教学评估研究 | 杨明国 龚世兵 | 六安市第一中学 | 2015.06 | |
班主任素质与班级智慧型管理的实践研究 | 牛传福 徐金忠 | 六安市霍邱第一中学 | 2016.04 | |
中等职业教育“六爱四自两主线”德育模式的实践研究 | 罗厚平 王振中 | 六安市霍邱县陈埠职业中学 | 2014.12 | |
整本书共读的行动研究 | 李雪梅 管乃春 | 六安市霍邱县城关镇中心小学 | 2015.06 | |
开发乡土民谣资源以拓展语文学习空间的行动研究 | 周如刚 韩 潜 | 六安市霍邱县第二中学 | 2015.06 | |
生本教育理念下普通高中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 胡多久 张海俊 | 六安市霍邱县河口中学 | 2015.12 | |
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模型构建的研究 | 高 俊 陈兆先 | 六安市霍山县第二中学 六安市霍山县教研室 | 2014.10 | |
因材施教的实践模式研究 | 周 斌 刘家宝 | 六安市寿县北集小学 六安市寿县窑口中心学校 | 2014.07 | |
普通中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传承的实践研究 | 沈华新 王炳君 | 六安市寿县寿春中学 | 2015.06 | |
普通高中生物选修模块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 傅青云 方存枝 | 六安市寿县瓦埠中学 | 2015.07 | |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 | 汤其林 | 六安市舒城县城关三小 | 2015.06 | |
中小学章程制定与学校规范管理研究 | 欧荣坤 张正德 | 六安市舒城县桃溪中学 | 2015.12 | |
教师职业倦怠与专业再发展问题研究 | 何登保 孙大志 | 六安市舒城中学 | 2015.12 | |
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 | 陈中芳 汪秀丽 | 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 | 2015.07 | |
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俱乐部相结合的研究 | 黄 诚 朱增文 | 六安市裕安区天峰初中 六安市独山中学 | 2015.06 | |
校企融合视角下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 姚志存 徐 鑫 |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 2015.12 | |
高中数学教师MPCKF发展的实践研究 | 陆学政 贾 兵 | 六安市六安中学 六安市教研室 | 2015.12 | |
城乡“网上结对”互惠教研的有效方式与策略研究 | 杨孔锦 杨 飞 | 马鞍山市博望中学 马鞍山市博望区教研室 | 2015.12 | |
创建科普教育特色小学的实践研究 | 徐福红 虞金亮 | 马鞍山市翠螺小学 | 2015.12 | |
基于课堂观察研究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 刘玉霞 戴本珣 | 马鞍山市当涂县团结街小学 | 2014.06 | |
基于POE策略的高中化学“四重表征”课例研究 | 后勇军 周朝晖 | 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马鞍山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16.06 | |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系列课件开发与应用研究 | 芮金生 梁维超 | 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 2015.06 | |
城乡小学办学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 苏 娜 许 峰 | 马鞍山市东苑小学 | 2015.12 | |
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图式作业的设计与应用策略研究 | 过其明 李 强 | 马鞍山市含山县第二中学 | 2015.08 | |
高中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确定与实施途径行动研究 | 王训启 吴耀新 | 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中学 | 2015.12 | |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朱兴祥 朱康前 | 马鞍山市含山县九连初级中学 | 2014.12 | |
高中语文课外读书活动课分类指导研究 | 魏宝文 |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 2016.05 |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序列建构与实践研究 | 许先哲 刘贤丽 | 马鞍山湖东路第四小学 | 2015.06 | |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徐灿华 鲁成务 | 马鞍山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鞍山市第十二中学 | 2015.12 | |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内容重构与诗歌教学实践的研究 | 陶年生 胡良华 | 马鞍山教育科学研究院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 2016.04 | |
小班化背景下合作学习小组构建的校本研究 | 陈仁海 孙仙知 | 马鞍山市金瑞初级中学 | 2016.12 |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实践研究 | 刘 芬 王江燕 | 马鞍山市师范附小 | 2015.05 | |
应用概念图开发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课程资源的研究 | 王 琳 吴啟明 | 马鞍山市实验中学 马鞍山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15.10 | |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 | 司擎天 谷至民 | 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 | 2015.06 | |
小学科学“生命世界”概念教学研究 | 吴敏刚 夏业云 | 马鞍山市向山小学 | 2016.10 | |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有效拓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 | 虞雪萍 范以芳 | 马鞍山市新都小学 | 2016.01 | |
构建小学绿色课堂的实践研究 | 李明玉 杨玉琴 | 马鞍山市新工房小学 | 2015.12 | |
将“少儿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研究 | 李学红 潘正坤 | 马鞍山市新工房小学 马鞍山市霍里中心小学 | 2015.12 |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策略研究 | 夏能彬 夏本亮 | 马鞍山市新市中心学校 | 2015.02 | |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幼儿教师伦理研究 | 马 颖 朱广兵 | 马鞍山市幼儿师范学校 | 2015.09 | |
基于目标定向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文课例研究 | 王 岚 徐福红 | 马鞍山市雨山区教研室 | 2015.06 | |
区域教育科研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 程 刚 刘决生 | 马鞍山市雨山区教育局 马鞍山教育科学研究院 | 2015.12 | |
薄弱学校小学语文高年级段课前预习的策略研究 | 刘 萍 夏正芳 | 马鞍山市雨山区实验学校 | 2015.03 | |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研究 | 邓秀梅 张雪梅 | 马鞍山市珍珠园小学 马鞍山市师苑小学 | 2014.12 | |
区域青少年实践基地建设与课程资源综合开发研究 | 陈志强 柏敬松 | 马鞍山市中学生实践基地 | 2015.12 | |
小学科普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 胡 娣 陈志兵 | 马鞍山市钟村小学 | 2016.02 | |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模块式教学研究 | 林 夏 赵燕宁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 2015.12 | |
利用图表的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 庆 晓 唐晓文 |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 2016.04 | |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 赵震谣 梅良武 |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 2015.06 | |
高中物理电磁学实验的有效教学研究 | 尚 校 孙继宁 | 宿州市砀山县第二中学 | 2014.12 | |
基于“同课异构”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研究 | 梅 梅 杜 聪 | 宿州市第二中学 | 2015.10 | |
基于教师课堂行为改进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课例研究 | 候姝琛 祝 旭 | 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宿州市第九中学 | 2016.12 | |
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刘远烈 张 俊 | 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宿州市第九中学 | 2015.05 | |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课程整合的研究 | 王 磊 陈 燕 | 宿州市宿城第一中学 | 2015.07 | |
高中数学“说课”实践研究 | 赵家培 占北淮 | 宿州市宿州第一中学 | 2015.09 | |
中小学美术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术写生教学改革的视角 | 张玉霞 | 宿州学院 | 2015.09 | |
宿州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 张 生 林庆安 | 宿州学院 宿州市教育局教科所 | 2015.06 | |
家校合作新模式研究 | 丁 蕾 吴爱芳 | 铜陵江路小学 | 2015.12 | |
思想品德与历史教学相互融合的实践研究 | 周争艳 顾署明 | 铜陵市第十中学 | 2015.12 | |
高中物理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 何帮玉 徐东升 | 铜陵市第一中学 | 2014.10 | |
小学生纸媒材的创意造型实践研究 | 钱 琳 程 磊 | 铜陵市淮河路小学 | 2015.10 | |
初中英语课程资源整合的写作教学的行动研究 | 章 全 吴开晋 | 铜陵市教研室 铜陵市第七中学 | 2014.12 | |
表现性评价促进中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的研究 | 刘志胜 李 婧 | 铜陵市教研室 铜陵市第十五中学 | 2015.11 | |
中学生物学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 | 何立松 杨京举 | 铜陵市教研室 铜陵市铜陵县第一中学 | 2014.12 | |
小学美术综合创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李 定 方金玉 | 铜陵市教育局 铜陵市铜陵县实验小学 | 2015.05 | |
提高城市新移民子女学习适应力的研究 | 蒋稼耘 洪 敏 | 铜陵市金狮小学 | 2015.04 | |
小学生妙趣作文教学研究 | 陈先发 朱建华 | 铜陵市露采小学 铜陵市田家炳小学 | 2014.12 | |
“镜像式”教育理念下教室变革的实验研究 | 王 蕙 项 春 | 铜陵市人民小学 | 2015.03 | |
打造主题活动月 精细德育常态化 | 潘巍巍 | 铜陵市人民小学 | 2014.12 | |
小学语文“微课程”学习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许新江 李海进 | 铜陵市人民小学 | 2015.12 | |
信息化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 | 刘先文 佘文胜 | 铜陵市实验小学 | 2014.12 | |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下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 | 梅 杰 张 骋 | 铜陵市天津路小学 | 2016.06 | |
促进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专业提升的策略研究 | 章 彬 汪 琍 | 铜陵市铜陵钟鸣中心校 铜陵市铜陵金榔中心校 | 2015.12 | |
基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电影课实践研究 | 阮红旗 | 铜陵市新苑小学 | 2014.12 | |
中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 杨益民 王文琦 | 铜陵市职教中心 | 2015.05 | |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 黄德发 王庆甫 | 铜陵县教育体育局 铜陵县钟鸣中心学校 | 2014.11 | |
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 | 芮 欣 胡琳伟 | 芜湖师范附小 | 2015.09 | |
基于校园网的《幼儿文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 郑 华 吴 云 | 芜湖师范学校 | 2014.12 | |
中学生历史社团分层式实践活动的探索 | 王川芳 汪红芬 | 芜湖市第七中学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 2015.08 | |
高中教育国际交流多样化的研究 | 张冬梅 王范明 | 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 2016.08 | |
基于点拨式教学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策略研究 | 许纪友 李先虎 | 芜湖市第一中学 | 2016.04 | |
数学概念课的“问与品”的策略研究 | 周学玲 | 芜湖市第一中学 | 2015.02 | |
基于高质量教研活动组织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 邹文虎 褚 华 | 芜湖市第一中学 | 2015.05 | |
网络信息时代农村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的研究 | 徐国强 周盛兴 | 芜湖市繁昌县第二中学 | 2014.10 | |
初中语文课堂浅阅读教学的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 强五洲 叶亚娟 | 芜湖市繁昌县田家炳中学 | 2015.03 | |
中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 王心良 滕德虎 | 芜湖市繁昌县职教中心 | 2015.07 | |
提升小学生阅读品味的策略研究 | 王 俊 | 芜湖市凤鸣实验学校 | 2016.02 | |
以学案为载体的生本课堂实验研究 | 胡小方 童小文 | 芜湖市华强中学 | 2015.09 | |
初中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系统的构建研究 | 李万道 全莉娟 | 芜湖市荟萃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 | 2016.06 | |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德育渗透的课例研究 | 刘育红 胡亚明 | 芜湖市教育局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5.06 | |
“名园长工作室”运行机制及研修方式的实践研究 | 戴 炜 |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4.12 | |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研形式,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 雍 雯 |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4.12 | |
芜湖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 梁红光 陈 丽 |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芜湖市工业学校 | 2014.12 | |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俞宏胜 王为民 |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2015.12 | |
农村小学生态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 何祥林 | 芜湖市南陵县大浦试验区小学 | 2015.12 | |
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资源的整合与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 丁根发 袁振衡 | 芜湖市南陵县家发初级中学 芜湖市南陵县教研室 | 2015.03 | |
基于“箱庭疗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 刘桂林 | 芜湖市南瑞实验学校 | 2015.12 | |
利用学生错题资源,提高学生辨析能力的实验研究 | 施忆艰 甘 露 | 芜湖市狮子山小学 | 2015.12 | |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时事教学研究 | 钱光胜 | 芜湖市无为赫店中心校 | 2015.04 | |
“生动——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 | 刘仁宏 李保群 | 芜湖市无为县湖陇初中 | 2014.08 | |
网络背景下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 | 钱扬珍 包良圣 | 芜湖市无为县教研室 芜湖市无为县鼓楼小学 | 2015.09 | |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 刘 萍 薛球平 | 芜湖市无为县无为中学 | 2016.03 | |
高中英语词汇的语境化教学策略研究 | 余怀松 骆宇虹 | 芜湖市无为县无为中学 | 2015.12 |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 肖尚霞 王 伟 | 芜湖市无为县姚沟中心小学 | 2016.12 | |
鲁迅作品教学策略研究 | 范金豹 吴太源 | 芜湖市芜湖县教研室 芜湖市芜湖县咸保中学 | 2015.03 | |
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 汤俊华 | 芜湖市芜湖县湾沚第二小学 | 2016.10 | |
交互式白板资源校本共享的实践研究 | 玉梅 邢栩鹃 | 芜湖市延安小学 | 2015.12 | |
科学设置提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 陈 严 后 烨 | 芜湖市育红小学 | 2015.09 | |
构建“板块运行 模块操作”的读写结合模式 | 孔祥明 王和欣 | 芜湖市育红小学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2015.09 | |
职业学校文化建设对学生影响的研究 | 李丽珠 邬余俊 | 芜湖信息工程学院附校 | 2014.12 | |
利用示范幼儿园优质资源促进区域幼儿园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 夏俊峰 曹亚玲 | 宣城市第二幼儿园 宣城市宣州区教体局 | 2014.09 | |
艺术特色高中行为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王 飞 何富鉴 | 宣城市第三中学 | 2015.10 | |
基于用好教材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李建国 程光顺 | 宣城市广德县第三中学 | 2016.10 | |
农村初中语文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分课型教学模式研究 | 彭 强 彭 安 | 宣城市广德县桃李园学校 | 2015.12 | |
构建高中英语读写整合教学模式的课堂行动研究 | 余恕彬 刘为顺 | 宣城市广德中学 | 2015.05 | |
中职烹饪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黄一相 许启东 | 宣城市徽州学校 | 2015.03 | |
以徽剧传承为品牌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 洪明祥 黄 勇 | 宣城市绩溪县实验小学 | 2015.12 | |
基于本土非遗文化资源应用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 张 军 徐艳燕 | 宣城市教研室 宣城市第二小学 | 2016.06 | |
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内部动机策略的实证研究 | 赵晓华 熊献武 | 宣城市泾县中学 宣城市教研室 | 2014.12 | |
小学生命教育有效性研究 | 章 娟 丁 娟 | 宣城市旌德旌阳一小 | 2015.12 | |
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 黄秀玲 金贤芬 | 宣城市宁国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宣城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 2015.08 | |
创新单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胡 杨 胡爱芹 | 宣城市宁国津北小学 | 2016.01 | |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引入毽球运动的研究 | 雷平琴 陈章平 | 宣城市宁国津北小学 宣城市宁国教体局 | 2015.06 | |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 谢红旗 冯华玲 | 宣城市宁国宁墩小学 | 2015.07 | |
班班通应用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 高 翔 胡 晨 | 宣城市宁国宁阳学校 | 2015.12 | |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培养的设计与研究 | 章永发 李 勇 | 宣城市宁国市西津小学 | 2015.12 | |
中学化学学生作业优化设计与应用研究 | 沈 艳 刘建新 | 宣城市宁国中学 | 2015.12 | |
农村普通高中构建“三明治”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胡德俊 何更生 | 宣城市孙埠高级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 | 2015.07 | |
中等职业学校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 赵荣芳 姚 琢 | 宣城市信息工程学校 | 2014.10 | |
提高中学心理健康咨询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 张 岚 郑林慧 | 宣城市宣城中学 | 2015.06 |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研究 | 陈 健 黄时中 | 宣城市宣城中学 安徽师范大学 | 201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