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③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二、论据:(用什么证明)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
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三、论证方法(怎样证明)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答题思路:举出……(概括内容)事例,有力证明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列举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使说理更有力度
答题思路:以……和 ……(概括内容)作对比,突出了……的观点
3、比喻论证:即以比喻的形式来说理。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
易理解
答题思路:将……比作……(概括内容),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深入浅
4、道理论证:引用名言警句、科学原理等,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答题思路:引用……,有力证明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议论文的结构
1、一般形式: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类 型: 并列式、 总分总式 、总分式、分总式 、递进式。
3、考 点: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或者 :首先举了(引了)……例子(话)从正面证明了……的观点,接着又引了(举了)……的话(例子)从反面证明了……观点,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最后又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了……从而有力的证明了中心论点。
五、议论文的语言
1、议论文语言特征:准确性 严密性 逻辑性 生动性 鲜明性
2、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①从逻辑的角度,分析用词的准确,严密:
语言准确表现为: 概念使用准确,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②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
③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3、语言风格
①准确严密,简洁概括。
②幽默诙谐,辛辣讽刺。 在文中多指或幽默或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法,揭露事物的本质,富于讽刺意义,增强批判性和说服力。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六、词语和句段理解:
1、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答题思路: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2、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解释词语的含义;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3、议论文中的代词: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
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4、首段的作用:
格式:1.开头通过……的事例(或道理)引出中心论点(或: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或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
2,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
3,作为本文的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5、议论文尾段的作用:
格式:1.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的结论。 2.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3.发出……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
七、开放性、拓展性考题
这种题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
答题方式: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