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摄影与摄像》
(2)课程定位:《摄影与摄像》》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3)参考学时: 40学时
(4)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一、学习领域定位
本课程是摄影摄像技术、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动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摄影与摄像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操作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照相机,专业摄像机的拍摄技巧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与摄像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镜头创意。
本学习领域先修学习领域:《色彩学》、《人物线描/水粉》、《平面与色彩构成》。
二、学习目标
通过《摄影摄像》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操作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照相机,专业摄像机的拍摄技巧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摄影与摄像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镜头创意。
具体目标按职业能力的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一)知识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摄影与摄像的基本操作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照相机的摄影技巧,专业摄像机的拍摄技巧,摄影的用光等。
(二)能力要求:
培养学生的摄影与摄像创作能力,磨练摄影的基本功底,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的镜头感、能在广告摄影,新闻摄影,影视拍摄中灵活运用镜头语言。
(三)素质要求:
通过练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较强的艺术摄影及摄像风格。
三、学习内容
本学习领域由产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系统运行环境的搭建及开发准备、系统的面向对象设计、系统用户登录模块及主界面的实现、系统用户管理模块及入库模块的实现以及系统的整体实现六个学习情境组成。
学习情境 | 情境描述 | 学习内容 | 参考学时 | |
1 | 摄影摄像 导论 | 通过培养学生对摄影摄像的初步了解,理解摄影摄像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课程打下基础,要求学生通过对摄影摄像学习,举出生活中存在的常见摄影摄像 构成例子进行分析讨论。 | 1、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 2、摄影术的应用与艺术摄影流 3、摄像的概念 4、摄像的发展方向 | 2 |
2 | 摄影摄像 器材与基本操作 | 通过摄影摄像器材与基本操作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摄影摄像设备的运用,掌握摄影摄像机的基本功能,操作手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拍摄,提高其摄影摄像技术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摄影摄像机的基本功能,操作手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拍摄 | 1、摄影各类器材的种类和概念; 2、摄像各类器材种类和概念 3、相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4、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 4 |
3 | 取景与构图 | 培养学生对构成,对画面的美感,要求学生理解景别的概念,拍摄的角度及方向不同所产生的变化的不同在哪,学会构图 | 1不同景别的概念和运用 2拍摄角度方向的不同产生的效果 3不同的构图方法 | 4 |
4 | 摄影技法初步 | 通过学习了摄影器材的基本操作,进一步学习摄影技法,掌握景深控制技巧,正确曝光技巧。了解曝光组合及自动测光。解决一些 | 1、影响图像清晰的因素。 2、调焦。 3、景深。 4、影响曝光正确因素。 5、自动测光与自动测光装置。 6、曝光数据组合。 | 6 |
5 | 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 综合所学知识,对摄像机有了初步的了解,进一步学习摄像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摄像机参数调整及拍摄技巧。针对不同的事物,运动不同的拍摄手法。 | 1、亮度调整 2、焦距调整 3、如何运用变焦镜头 4、摇摆的技巧 5、移动拍摄 6、使用辅助设备 | 6 |
6 | 摄影摄像艺术创作 | 对摄影摄像拍摄技巧已有所了解,在画面构成的基础上培养其创作能力,开拓其创作思维 | 摄影摄像拍摄技巧的种类及所产生的各种艺术效果 | 6 |
7 | 摄影摄像实践 | 通过实践,进行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纪实摄影等,培养其摄影的能力及感觉,加强其对摄影的理解 | 人像摄影 风光摄影 纪实摄影 其它摄影 摄像 | 8 |
8 | 影像艺术 文化 | 加强对黑白摄影摄像的艺术手法及其他作品欣赏,增加自己作品的艺术成份,提高鉴赏能力,提升艺术品格修养 | 作品欣赏、分析、评价 黑白的艺术 作品的命名 | 4 |
(一)设计理念
1. 教学中应采取精讲多练和演示法、实践法教学;重视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以及课外摄影实践活动。基于课堂教授法的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用启发式课堂教授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学互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基于实验操作法的课程教学,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操作法的教学模式,强调学、做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诚信等良好品质。
3. 自学能力,本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大量工具软件,需要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和资料线索,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学习,操作。
(二)内容组织
本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实践环节是本课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掌握”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和操作;“理解”表示能够进行操作但不够熟练;“了解”表示看过演示或体验过功能性的操作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以实例贯穿始末,避免空洞的理论学习。
(三)教学设计
在授课过程中多媒体和实践操作交互使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强调本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创造实战机会,同时运用案例法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因材施教与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及设计风格。每周进行全班作业讲评,及时发现问题,注意横向、纵向比较,并根据学生在创作中遇到共性问题进行统一答疑。
(四)学习情境设计说明
学习情境1:摄影摄像导论 参考学时:2 | ||
学习目标 | ||
1.掌握摄影的概念和发展方向 2.掌握摄像的概念和发展方向 | ||
学习任务 | 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 | |
任务名称 | 任务主要内容 | |
1.摄影的概念及特点 | 摄影的产生;摄影的概念;摄影的分类 |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作品分析法 |
2.摄影的发展趋势 | 摄影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 |
3.摄像的概念及特点 | 摄像的产生;摄像的概念;摄像的分类 | |
4.摄像的发展趋势 | 摄像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
学习情境2:摄影摄像器材与基本操作 参考学时:4 | ||
学习目标 | ||
1.掌握摄影摄像器材的种类 2.掌握摄影摄像器材的初步用法 3.掌握摄影摄像机的基本功能,操作手法 4.能够进行简单的拍摄 | ||
学习任务 | 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 | |
任务名称 | 任务主要内容 | |
1.摄影摄像器材 | 摄影各类器材的种类和概念;摄像各类器材种类和概念 |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现场教学指导 |
2.摄影摄像基本操作 | 相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 |
学习情境3:取景与构图 参考学时:4 | ||
学习目标 | ||
理解景别的概念, 拍摄的角度及方向不同 所产生的变化的不同在哪,学会构图 | ||
学习任务 | 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 | |
任务名称 | 任务主要内容 | |
1、画面的景别 | 不同景别的概念和运用 |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作品分析法 |
2、拍摄的角度与方向 | 拍摄角度方向的不同产生的效果 | |
3.画面的构图 | 不同的构图方法及产生的视觉效果 |
学习情境4:摄影技法初步 参考学时:6 | ||
学习目标 | ||
1、掌握景深控制技巧。 2、掌握正确曝光技巧。 3、掌握对焦准备技巧。 4、了解曝光组合及自动测光。 | ||
学习任务 | 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 | |
任务名称 | 任务主要内容 | |
1.影响图像清晰的因素 | 像素;焦距;手持姿势;外界因素等 |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作品分析法 |
2.调焦 | 焦距的概念;调焦的几种方式及各优势 | |
3.景深 | 景深的概念;影响景深的因素及之间的应用 | |
4.影响曝光正确因素 | 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等 |
学习情境5: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参考学时:6 | ||
学习目标 | ||
1、了解摄像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摄像机参数调整及拍摄技巧。 3、如何运用变焦镜头 4、景别 5、拍摄画面的构图 6、拍摄角度技巧 7、摇摆的技巧 8、移动拍摄 9、使用辅助设备 | ||
学习任务 | 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 | |
任务名称 | 任务主要内容 | |
1.摄像机参数调整 | 亮度调整;焦距调整等 |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作品分析法 |
2.拍摄技巧 | 拍摄画面的构图;拍摄角度技巧;如何运动变焦镜头;移动拍摄 | |
3.辅助设备 | 脚架的使用 |
学习情境6:摄影摄像创作 参考学时:6 | ||
学习目标 | ||
结合前几节课的知识,在画面构成的基础上培养其创作能力,开拓其创作思维 | ||
学习任务 | 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 | |
任务名称 | 任务主要内容 | |
1.摄影摄像拍摄技巧 | 找自己喜欢的照片影像资料,分析其拍摄技巧及艺术成分 |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作品分析法 |
2.创作 | 创作的主题、思路、意义等做出分析 |
学习情境7:摄影摄像实践 参考学时:8 | ||
学习目标 | ||
1.掌握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纪实摄影、抽象摄影、其他摄影艺术的构图方法 2.掌握并应用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纪实摄影、其他摄影艺术的拍摄技巧 3. 完成人像、风光、纪实摄影作品各一组,摄像作品一个 | ||
学习任务 | 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 | |
任务名称 | 任务主要内容 | |
1.人像摄影 | 人像摄影的种类;人像摄影的构图;人像摄影的拍摄手法;人像POSE | 讲授法、现场实践指导 |
2.风光摄影 | 风光摄影的种类;风光摄影的构图;风光摄影的拍摄手法; | |
3.纪实摄影 | 纪实摄影的构图;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法;纪实摄影的意义 | |
4.各类摄像艺术 | 自己或者结成团队,拍摄一部小短片 |
学习情境8:影像艺术文化 参考学时:4 | ||
学习目标 | ||
1.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2.提高艺术品格修养 | ||
学习任务 | 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 | |
任务名称 | 任务主要内容 | |
1.作品的欣赏、分析与评价 | 对所给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与总结 | 讲授法、图片展示法、作品分析法 |
2.黑白的艺术 | 黑白艺术的欣赏与创作 | |
3.作品的命名 | 命名的长度;用字;意义 |
课程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其中形成性评价注重平时表现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完成每个学习情境的情况,结合平时表现,进行综合打分。打分标准如下:
教师评价 | 评价指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得分 |
职业能力 | 知识要求 | 基本操作知识 | 20 | ||
拍摄技巧的掌握 | 10 | ||||
拍摄的手法 | 10 | ||||
能力要求 | 创作能力 | 15 | |||
镜头感 | 15 | ||||
素质要求 | 拍摄风格的形成 | 10 | |||
出勤 | 10 | ||||
合计 | 100 |
课程总成绩由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成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终结性评价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