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以下简称首发)的审核工作流程分为受理、见面会、问核、反馈会、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核准发行等主要环节,对于申报IPO的企业来说,随着流程一步步走下去,一般最终有两种结果,或是“已核准”,或是“终止审查”。“已核准”即意味着企业已获得发行批文。“终止审查”则意味着企业审查结案,未获通过。
具体对终止审查规定解释是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第二十条,在审查申请材料过程中,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终止审查的决定,通知申请人:
(一)申请人主动要求撤回申请;
(二)申请人是自然人,该自然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
(三)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
(四)申请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书面回复意见,且未提交延期回复的报告,或者虽提交延期回复的报告,但未说明理由或理由不充分;
(五)申请人未在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30个工作日内提交书面回复意见。
2011年12月30日,发行部、创业板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预先披露时间等问题的通知》自2012年2月1日起实施。汉鼎咨询认为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预披露新政实施半年以来,拟IPO企业被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由于被监督时间增长,拟IPO企业隐藏的问题逐渐被暴露出来。只要是实名举报,发行监管部门都要受理。随着被举报公司问题的增多,在核查过程中遇到解决不了或者解释不清的问题,核查不下去,发行监管部门会对这类企业进行劝退,对这类企业采取终止审查的决定,另外会有一些公司认识到自身问题后也会知难而退,主动撤回上市材料。被终止审查的企业,大部分企业是自己主动撤回上市材料的。
汉鼎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1月30日,已共有家企业IPO被终止审查,其中主板和中小板23家,创业板41家,数量上大幅超过上会被否企业家数。从时间上来看,被终止审查企业在第一季度数量最多,被终止审查的企业达到27家;第二季度被终止审查的企业为12家,第三季度被终止审查的企业为16家,第四季度截止到11月30日被终止审查的企业为9家。这其中有4家企业是在成功过会后又被终止审查,这四家企业分别为,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瑞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家终止IPO审查的公司中,由海通证券保荐企业已达到5家之多,位列所有保荐机构之首。它们分别是深圳市中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奔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被终止IPO审查的企业,一般都存在三种情形;一是公司遭到他人举报,举报涉及股权变更、关联交易、税收、行政处罚、专利等各个方面,发行人和中介结构未能解决或解释被举报的问题;二是由于行业经济环境的影响,汉鼎咨询注意到,上半年以来,多行业景气下滑明显,很多行业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相比前3年的业绩有较大波动,IPO企业在报告期内业绩不能持续增长,这对公司盈利情况和稳定性都构成重大影响。尤其是创业板企业业绩大面积下滑,本身已经不符合发行条件;三是一些企业存在伪造数据、虚假交易等财务造假行为,虽然未在预披露期社会监督期间发现和他人举报,但在审核过程中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