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说明
x及地下室施工中地下室施工区域,发现6-R轴交6-14、6-15轴柱钢筋向偏位50mm,对此编制防治处理专项方案。以及在今后的施工中依据此方案防治处理。
二、编制依据
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JGJ18-20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
JGJ107-201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三、墙柱钢筋偏位原因分析
1、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足,在浇筑砼的过程中产生歪斜,造成个别构件连同竖向钢筋单向倾斜或偏移,梁柱节点模板位置不准确或模板不垂直,同样会产生钢筋偏位现象。
2、梁柱节点内钢筋密集,柱筋被梁筋挤歪,造成柱上端伸出的主筋偏位,排列间距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3、剪力墙上部水平钢筋或柱子上部定位箍筋绑扎不牢固,浇筑振捣砼时,各竖向钢筋受冲击而出现不规则的移位。
4、砼浇筑时,单方向下料将剪力墙或柱的竖向钢筋挤向一边,造成钢筋移位。
5、在绑扎框架柱箍筋时,没搭设脚手架,而直接攀扶在已绑扎号的箍筋上绑扎上部柱箍筋,造成柱主筋骨架扭曲,给模板系统增加了附加力,尤其钢筋直径较大、箍筋密集时,严重影响模板的垂直度和几何尺寸,造成钢筋偏位。
四、竖向钢筋片尾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在框架柱、剪力墙的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宜在现浇砼楼面上预埋的直径12的钢筋头作为支点间距不大于1m并使斜支撑与支点有牢固的连接,起到撑顶、反拉和调节垂直度的作用。
2、在梁节点钢筋密集处,在柱与梁顶交界处,框架柱、暗柱增加一个限位箍筋并与梁的箍筋电焊固定(点焊时不得咬住主筋),并沿柱高临时绑扎间距不大于500mm的箍筋,确保节点处主筋在浇砼时不会发生偏位。
3、加强砼现场浇筑管理工作,砼浇捣过程中要由看筋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尽量不要碰撞钢筋,禁止砸压、踩踏钢筋和直接顶撬钢筋。砼浇筑后,应立即检查、校正、固定,防止偏位,特别对暗柱及门窗洞口暗柱钢筋,更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执行技术交底,浇砼要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和振捣,这样既能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又可减小对钢筋骨架的冲击力,从而达到防止柱筋偏位的目的。
五、墙柱钢筋主筋偏位处理措施
针对钢筋偏位情况,为了减少对剪力墙、柱等结构受力部位的影响。我项目部建议对钢筋偏位质量缺陷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钢筋位移不大于20mm时,位移钢筋仅做1:6校正即可。如下图:
2、钢筋位移大于1d且不大于2d时,采用搭接绑扎时,位移钢筋校正后,在上层钢筋搭接时适当调整上层钢筋位置即可消除位移;如采用电渣压力焊或机械连接,位移钢筋按1:6校正后在其钢筋设计位置加相同直径拐筋与主筋搭接,搭接区段箍筋全加密,拐筋长度40d+200mm;如下图:
3、钢筋位移大于2d且不大于50mm,在位移钢筋根部向下剔凿混凝土100mm深,从混凝土底做1:6校正,校正后用水将剔凿界面冲洗干净后用混凝土将坑浇振填平;同时采用钢筋根部绑扎拐筋的方法进行加固,加筋的直径同原结构钢筋,加筋需要与打弯的钢筋绑扎搭接在一起。如下图:
4、钢筋位移大于50mm或位移钢筋在截面外,宜采用直径补强的办法,从混凝土底做1:6校正的措施后在辅以直径补强。植筋需钻孔,深度为15d,孔径为大所植钢筋两个等级,植筋植筋同原墙柱钢筋,与偏位筋焊接(单面焊接10d,双面焊接5d)。植筋采用A级植筋胶。如下图:
六、注意事项
1、重新制作的钢筋和品种、类型、规格必须与处理位移的钢筋一致。
2、钢筋弯折角度必须符合1:6斜度要求,不能角度过大,造成加密区太小,影响受力性能;也不能斜度太小,造成直段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不够,以至于材料浪费,增加质量成本。
七、施工安全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子;
2、不准在高空开玩笑,严禁酒后作业;
3、不准穿拖鞋、硬底鞋、易滑及带钉和打赤脚上班。
4.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5.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
6.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他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7.绑扎基础钢筋时按规定摆放支架或马凳架起上部钢筋,不得任意减少,操作前应检查基坑土壁和支撑是否牢固。
8.绑扎主柱、墙体钢筋,不得站在钢筋前架上操作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m以上时,应搭设工作台,柱、墙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9.现场绑扎悬空大梁钢筋时,不得站在模板上操作,必须要在脚手架上操作,绑扎柱头钢筋时,不准站在钢筋上绑扎,也不准将木料、管子、钢模板穿在钢箍内作为立人板。
10.起吊钢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骨架降到距模板1m以下才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11.起吊钢筋时,规格必须统一,不准长短参差不一,不准一点吊。
12.钢筋头子应及时清理,成品堆放要整齐,工作台要稳,钢筋工作棚照明灯必须加网罩。
13.高空作业时,不得将钢筋集中堆放在模板和脚手板上,也不要把工具、钢箍、短钢筋随意放在脚手板上,以免滑下伤人,在必须操作时,应配带安全带。
14.在雷雨时必须停止露天操作,预防雷击钢筋伤人。
15.钢筋骨架不论其固定与否,不得在上行走,禁止从柱子上的钢箍上下。
16.钢筋焊接必须持特种作业证上岗,作业证过期未年审的不准施焊作业
17.施焊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18.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要有漏电保护器,电源拆装应由专业电工完成。
19.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焊机一、二次线长度符合要求,开关应在防雨的开关箱内。
20.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要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21.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者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者管道,必须清理干净,并将所有气孔打开。
22.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监护
雷雨时,应停止露天施焊作业。
23.施焊场地周围应清楚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并在施焊部位配备灭火器材。
24.在四级大风以上不准高处施焊作业。
25.必须在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液体扩散区施焊时,应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施焊。
26.作业结束,应先切断焊机电源,并检查作业地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