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级: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在世界各地的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原因在于混凝土具有很多优点,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性和其组分分布的广泛性;用途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等。混凝土的成功应用取决于设计中能灵活地运用其性质,并提供均匀的、优质的产品,使用任何材料的情况都是如此。一般来说,对必须用地方性材料的具体工程,其所有主要材料都无法与混凝土比拟。随着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场拌制混凝土已经不能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了,相应的商混站就诞生了,商品混凝土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
二、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校期间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实践知识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并验证、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身参加组织管理工作和参加一定的专业劳动,对系统了解专业情况,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全面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对顺利实现由学校到社会的转化,为毕业后尽快胜任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实习时间
2010/12/13------2010/12/30
四、实习公司
宝丰县世纪商砼有限公司
宝丰县世纪商砼有限公司是宝丰县第一家成立的商品混凝土销售公司。本公司成立于今年10月1日,现有员工52人。下设销售部、生产部、实验室、后勤部等。公司固定资产2000多万。拥有三一重工整体搅拌楼一座;47m汽车泵一台;铲车一辆;商砼车十辆。到目前为止已经销售成品混凝土13000m³。
五、实习内容
5.1 商品混凝土的优点
宝丰县世纪混凝土有限公司使用的是三一重工混凝土搅拌楼,该搅拌楼是在吸收国内外同类产品优点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具有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的搅拌楼。
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它的产生和出现是建筑材料,特别是混凝土发展史上的一次“”,是混凝土工业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标志。与传统混凝土比较,商品混凝土具有独特的优势:
①生产过程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所用原材料相对稳定,生产工艺先进,采用全电脑控制,计量准确,检验手段完备,质量稳定可靠,富裕强度高,能确保混凝土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建(构)筑物质量水平。
②能节省工程量,扩大建筑物的有效使用空间。由于预拌混凝土加入外加剂和掺合料,可灵活调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坍落度,确保生产高标号混凝土,从而避免建筑工程的“肥梁、胖柱、厚板”。
③能大大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建设速度。施工单位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速度加快,减少设备、架管模板等周转租赁费用;业主单位可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投资风险。
④泵送施工,可进行高层、一定距离范围内作业,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施工管理费用、技术难度和质量风险;而且使大体积混凝土实施连续、无缝施工成为可能。
⑤保护和改善环境。使用商品混凝土能节省施工用地,减少资源浪费(现场搅拌一般砂石损失在15-30%,水泥损失在10%左右);同时由于商品混凝土采用全封闭生产,避免噪音、粉尘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避免现场搅拌混凝土所导致的砂、石等对下水道的堵塞,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⑥减少建筑地盘材料堆放的占地面积,避免交通堵塞。避免“建好一幢楼,损坏一条路”的现状,使施工环境保持整洁,实现文明施工。
⑦有利于促进混凝土向高强、特效、高性能和耐久性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建筑施工设备的不断更新、技术的不断进步。
⑧提高业主方和施工企业的形象,提升城市化水平。
⑨有利于散装水泥事业进一步发展。
5.2搅拌站的生产流程图
5.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或工作度——维勃稠度)指标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设计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灰比的最大允许值,可参见表。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环境条件 | 结构物类别 | 最大水灰比 | 最小水泥用量(kg) | |||||
素混凝土 | 钢筋混凝土 | 预应力混凝土 | 素混凝土 | 钢筋混凝土 | 预应力混凝土 | |||
干燥环境 | ·正常的居住和办公用房屋内部件 | 不作规定 | 0.65 | 0.60 | 200 | 260 | 300 | |
潮湿环境 | 无冻害 | ·高湿度的室内部件 ·室外部件 ·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的部件 | 0.70 | 0.60 | 0.60 | 225 | 280 | 300 |
有冻害 | ·经受冻害的室外部件 ·在非侵蚀性土和(或)水中且经受冻害的部件 ·高湿度且经受冻害的室内部件 | 0.55 | 0.55 | 0.55 | 250 | 280 | 300 | |
有冻害和除冰剂的潮湿环境 | ·经受冻害和除冰剂作用的室内和室外部件 | 0.50 | 0.50 | 0.50 | 300 | 300 | 300 |
2.配制C15级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
混凝土拌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和适宜的坍落度。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有较适宜的技术经济性。
5.3.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出要求的试配强度f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
(2)选取每立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由此计算出每立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选取合理的砂率值,计算出粗、细骨料的用量,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以下依次列出计算公式:
1.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fcu,0,并计算出所要求的水灰比值(W/C)
(1)混凝土配制强度
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5σ
式中 fcu,0——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MPa);
fcu,k——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σ的取值,如施工单位具有近期混凝土强度的统计资料时,可按下式求得:
式中 f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强度值(MPa);
μf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总组数,N≥25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或C25时,如计算得到的σ<2.5MPa,取σ=2.5MPa;当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30时,如计算得到的σ<3.0MPa,取σ=3.0MPa。
对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其统计周期可取为一个月;对现场拌制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其统计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超过三个月。
σ取值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 | <C15 | C20~C35 | >C35 |
σ(N/mm2) | 4 | 5 | 6 |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
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W/C——混凝土所要求的水灰比。
1)回归系数αa、αb通过试验统计资料确定,若无试验统计资料,回归系数可按表选用。
回归系数αa、αb选用表
碎石 | 卵石 | |
αa | 0.46 | 0.48 |
αb | 0.07 | 0.33 |
对于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存放条件不良而已有所变质的水泥,应重新鉴定其强度等级,并按实际强度进行计算。
5.3.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试配和调整
制作混凝土强度试块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是按上述方法得出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0.05,其用水量应该与基准配合比相同,但砂率值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制作混凝土强度试件时,尚需试验混凝土的坍落度、黏聚性、保水性及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作为代表这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基本性能。
每种配合比应至少制作一组(3块)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试压;有条件的单位也可同时制作多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的试压,以便提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以后仍必须以标准养护28d的检验结果为准,据此调整配合比。
经过试配和调整以后,便可按照所得的结果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由试验得出的各水灰比值的混凝土强度,用作图法或计算求出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相对应的水灰比。这样,初步定出混凝土所需的配合比,其值为:
用水量(mw)——取基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值,并根据制作强度试件时测得的坍落度值或维勃稠度加以适当调整;
水泥用量(mc)——以用水量乘以经试验选定出来的灰水比计算确定;
5.3.3控制碱骨料反应配合比设计要点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和环境中可能渗入的碱与混凝土骨料(砂石)中的活性矿物成分,在混凝土固化后缓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胶凝物质,因吸收水分后发生膨胀,最终导致混凝土从内向外延伸开裂和损毁的现象。
混凝土碱含量是指来自水泥、化学外加剂和矿粉掺合料中游离钾、钠离子量之和。以当量Na2O计,单位kg/m3(当量Na2O%=Na2O%+0.658K2O%)。即:混凝土碱含量=水泥带入碱量(等当量Na2O百分含量×单方水泥用量)+外加剂带入碱量+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
下面是本人在宝丰世纪商砼站参与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分别为汝州南召天瑞42.5R散装水泥;鲁山中砂;郏县5—20mm碎石;粉煤灰Ⅱ级姚孟;叶县奥斯达ASD-2型高效减水剂。
04.2.5天瑞水泥 粉煤灰Ⅱ级姚孟 鲁山中砂 郏县5—20mm碎石
ASD—2高效减水剂 坍落度180mm±20mm | |||||||
水 | 水泥 | 粉煤灰 | 中砂 | 1—2石子 | 减水剂 | 容重 | |
C10 | 180 | 175 | 120 | 884 | 1016 | 5.3 | 2380 |
C15 | 180 | 200 | 110 | 847 | 1036 | 5.6 | 2380 |
C20 | 180 | 235 | 80 | 846 | 1033 | 5.7 | 2380 |
C25 | 180 | 270 | 100 | 801 | 1063 | 6.3 | 2400 |
C30 | 180 | 295 | 80 | 772 | 1066 | 6.9 | 2400 |
C35 | 180 | 330 | 70 | 743 | 1069 | 7.6 | 2400 |
C40 | 180 | 350 | 70 | 703 | 1069 | 8.5 | 2410 |
C45 | 180 | 385 | 70 | 6 | 1077 | 8.9 | 2410 |
C50 | 180 | 425 | 70 | 673 | 1052 | 10 | 2410 |
5.4 实验室相关实验
5.4.1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2419-200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的仪器和操作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
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的胶砂流动度测定。
2、仪器和工具
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跳桌)
试模:用金属材料制成,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
截锥圆模内壁应光滑,尺寸为: 高度60±0. 5mm;
上口内径70±0. 5mm; 下口内径100±0. 5mm;
下口外径 120mm; 模套与截锥圆模配合使用。
捣棒:用金属材料制成,直径为20±0. 5mm,长度约 200mm。
捣棒底面与侧面成直角,其下部光滑,上部手滚银花。
卡尺:量程为 200mm,分度值不大于0. 5mm。
小刀:刀口平直,长度大于 80mm。
3 试验方法
3.1 跳桌在试验前先进行空转,以检验各部位是否正常。
3.2 胶砂制备按GB177有关规定进行。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邮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胺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井用潮湿棉布覆盖。
3.3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如图1;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 20mm,用小刀划10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 次,如图2。捣压力量应恰好足以使胶砂充满缸锥圆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己捣实底层表面。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
3.4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小刀由中间向边缘分两次将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约每秒钟一次,在30±1s内完成30次跳动。
3.5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的直径,计算平均值,取整数,用mm为单位表示。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流动度试验,.从胶砂拌和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5min内完成。
3.6 电动跳桌与手动跳桌测定的试验结果发生争议时,以电动跳桌为准。
5.4.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GB1346-200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2、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的要求。
标准稠度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有效长度50士1mm、有直径为10士0.05mm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测定凝结时间取下试杆,用试针代替试杆。试针有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士1mm、终凝针为30mm士1mm、直径为1.13mm士0.05mm的圆柱体。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300g士1g。与试杆、试针联合的滑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活动现象。
试模: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有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试模为深40mm士0.2mm、顶内径65mm士0.5mm、底内径75士0.05mm的截顶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2.5mm的平板玻璃底板。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3.1试验前必须作到标准稠度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搅拌运行正常。
3.2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止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降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3.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标准稠度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离底板6mm士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六、实习收获
持续三个星期的搅拌站实习就这样结束了,三个星期的时间的确不能说是很长,可是它带给我们的却是永远也忘不了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对搅拌站的运作流程和实验室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实践的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实习是将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初步的与实践联系起来,不仅让我们坚信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接触了好多有用的新名词、新术语,也为我们以后从事相关工作铺下了道路。在这短短的三个星期里,我们不仅在知识上更上一曾楼,而且在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实习期间天气很冷,但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些而不去实习,相反,每天的任务我们都是按时的、保质保量的完成。
当然在实习期间也发现了好多问题,比如在学校的时候做的相同实验,但是用的仪器却不相同,搅拌站的一般都是全自动的,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是很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做混凝土含气量实验的时候,按着规范,一步一步的进行,还是没有办法做出来。我在想是不是不考虑水的密度和体积变化,按标准的1000kg/m³计算,这样求出从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十的含气量,这样虽然存在误差,但是我感觉相对实际去做的还相对精确,也更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