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4.施工测量放线精度控制轴线偏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17:38
文档

4.施工测量放线精度控制轴线偏差

(1)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长宽L、宽度B的尺寸(m)允许误差(mm)L(B)≤30±530<L(B)≤60±1060<L(B)≤90±1590<L(B)±20(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3)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外廓柱轴线长度(L)L≤30m±530m<L≤60m±1060m<L≤90m±15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
推荐度:
导读(1)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长宽L、宽度B的尺寸(m)允许误差(mm)L(B)≤30±530<L(B)≤60±1060<L(B)≤90±1590<L(B)±20(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3)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外廓柱轴线长度(L)L≤30m±530m<L≤60m±1060m<L≤90m±15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
(1)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

长宽L、宽度B的尺寸(m)

允许误差(mm)

L(B)≤30

±5

30<L(B)≤60

±10

60<L(B)≤90

±15

90<L(B)

±20

(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项           目

允  许  误  差(mm)

每        层

3
总高(H)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3)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

项               目

允许误差(mm)

外廓柱轴线长度(L)

L≤30m

±5

30m<L≤60m

±10

60m<L≤90m

±15

细部轴线±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3

门窗洞口线±3

(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               目

允许误差(mm)

每           层

±3

总  高

(H)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5)现场引测水准点精度±√4 n(n --测站数)。

 

2.1 钢筋弯钩或弯曲

2.1.1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对直弯钩、对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

弯曲调整值见下表

钢筋弯曲角度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0.85d2d2.5d
注:d为钢筋直径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装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Ⅱ、Ⅲ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应按规范规定增大弯芯直径。由于弯芯直径理论计算与实际不一致。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下表。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

钢筋直径(mm)

<68~10

12~18

20~28

一个弯钩长度(mm)

4d6d5.5d5d
2.1.2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少于钢筋的直径的5倍。

2.1.3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箍筋的调整值见表,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箍筋长度方法箍筋直径(mm)

4~5

6810~12

量外包尺寸40506070
量内皮尺寸80100120150~170

2.1.4 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其圆弧曲线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Ⅱ级钢筋末端须作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箍筋的末端应作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长度取钢筋直径10倍与75mm最大值。

2.2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程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2.3 钢筋焊接参照本节焊接工程内容有关规定。

文档

4.施工测量放线精度控制轴线偏差

(1)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长宽L、宽度B的尺寸(m)允许误差(mm)L(B)≤30±530<L(B)≤60±1060<L(B)≤90±1590<L(B)±20(2)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3)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外廓柱轴线长度(L)L≤30m±530m<L≤60m±1060m<L≤90m±15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4)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