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液氨管理制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17:01
文档

液氨管理制度

液氨管理制度氨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危化学品,为加强我司液氨安全管理,确保液氨储罐安全运行,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液氨使用管理制度。一、液氨区进出管理规定1.1进入氨区必须履行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行值班人员进入氨区,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员许可,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运行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1.2氨区大门进出后应随手关闭(安全措施要求打开时除外)。1.3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在氨区门外指
推荐度:
导读液氨管理制度氨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危化学品,为加强我司液氨安全管理,确保液氨储罐安全运行,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液氨使用管理制度。一、液氨区进出管理规定1.1进入氨区必须履行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行值班人员进入氨区,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员许可,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运行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1.2氨区大门进出后应随手关闭(安全措施要求打开时除外)。1.3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在氨区门外指
液氨管理制度

氨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危化学品,为加强我司液氨安全管理,确保液氨储罐安全运行,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液氨使用管理制度。

一、液氨区进出管理规定

1.1 进入氨区必须履行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行值班人员进入氨区,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员许可,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运行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

1.2 氨区大门进出后应随手关闭(安全措施要求打开时除外)。

1.3 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在氨区门外指定地点。

1.4 进入氨区、储罐区前应先以手触摸静电释放器,消除人体静电。

1.5 进入氨区,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和带钉子的鞋。

1.6 未经批准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氨区内,必须进入的车辆需采取有效的放火措施(戴阻火器等),并经管理部批准后,在值班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入。

1.7 运行值班人员应严格检查并监督上述措施的执行。

二、液氨区人员安全管理规定

2.1 氨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相关安全操作资格证,不得单独上岗操作。

2.2 氨区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护镜、浸塑手套、穿胶鞋、扣好袖口。监护人、操作人在作业时应处于上风位置。

2.3 氨区现场设置有风向标,当有氨区泄漏时人员应向泄漏点的上风侧移动。

2.4 氨区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氨区系统的操作,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值班。工作时应穿好防护服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禁穿钉鞋,严禁撞击等动作,已防造成管道泄露。

2.5 对液氨制氢车间液氨有关的设备操作时必须两人在场,一人操作,一人现场监督。

2.6 运行人员操作时、氨区设备系统检修时,应使用铜制工具,如果必须使用钢制工具时应涂上黄油或采取其他措施,手和衣服不应沾有油脂,设备阀门操作时,应缓慢的开启阀门,使气体缓慢放出,禁止剧烈的排送,防止因摩擦而引起爆炸。

2.7 发现氨泄露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值班领导上报公司高层,情节严重可直接上报消防部门。在进入氨泄露区域时应使用空气呼吸器,严控氨站设备周围不能产生明火和火花。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并立即进行事故现场隔离,严格出入、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高难度泄露区,喷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视事故状态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处置预案。

2.8 接触液氨后应急处理:

2.8.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如果冲洗后仍有过敏或烧伤,并尽快进行医疗措施。

2.8.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2.8.3 呼吸道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尽快进行医疗。腹中吸入氨后应立即喝大量的水稀释吸入的氨。不要尝试使患者呕吐,并尽快进行医疗。

三、液氨卸车安全管理规定

3.1 未装阻火器运送氨的机动车辆禁止进入氨站区。

3.2 卸氨前确认运氨槽车已息火手刹制动并已采取可靠防滑措施。

3.3 操作人员必须将槽车的释放静电线与现场的静电释放器可靠连接。

3.4 卸氨前先进行静电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卸车操作。

3.5 静电接地报警仪使用时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夹子必须接到氨车金属部位,并保证可靠连接。

3.6 定期检查静电接地报警仪电池,发现电量不足时,及时更换电池。

3.7 有闪电、雷击、大雨、大风(7级以上)等现象的天气不能卸氨。

3.8 操作人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戴防护镜、浸塑手套、穿胶鞋、扣好袖口。监护人、操作人在工作业时应处于上风位置。卸氨期间操作人、监护人不得离开现场。

3.9 控制储氨罐充装量不得超过储罐总容积的70%。由于氨对铜有腐蚀作用,凡有氨存在的设备、管道系统不得有铜材质的配件。

四、氨区防火管理规定

4.1 氨区及周围30米范围内严禁明火、吸烟,以及可能产生明火的所有作业。氨区应配备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值班人员负责保管,并熟知使用方法,禁止移作它用。

4.2 氨区设备、管道不许接触油脂、油类,以防剧烈氧化而燃烧,进行调整维护时,手和衣服不应沾有油脂。

4.3 进入氨区人员,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和带钉子的鞋。进入氨区前应先以手触摸静电消除器,消除人体静电。

4.4 氨区周围道路必须畅通,以确保消防车能正常作业;进入氨区的机动车辆,必须采取有效防火措施(戴阻火器等)。

4.5 防雷装置应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测一次;静电接地设施应每年检查、维护一次。

4.6 氨气泄露自动报警、降温水喷淋系统,消防喷淋系统和灭火器材应定期检测试验,保证其始终处于完好投备用状态。

五、液氨区日常巡查、点检、安全培训制度

5.1 液氨区安排专人值班,负责液氨区域日常巡检,并填写巡检记录,巡检间隔为2小时,巡检记录每月备案存档,保留期限3年。

5.2 液氨区接地电阻每年测试一次,测试范围主要包括液氨储存罐体、进出管道、液氨分解炉及其控制柜接地电阻测试,规定接地电阻值≤4Ω,实测值必须在规定范围内,测试不合格需要立即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5.3 液氨相关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操作人员应具备操作资格证,外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

5.4 每年组织一次液氨泄露操作演练。

5.5 防护用品和现场设施的定期检查:

5.5.1 防化服每天检查一次。

5.5.2 防护镜、浸塑手套、胶鞋每天检查一次。

5.5.3 呼吸器每天检查一次。

5.5.4 检查内容包括防化服完好性、防毒面具完好情况、吸附罐完好情况等。

5.5.5 对防化服、呼吸器进行编号,并进行标识,以便于区别。

5.5.6 安全阀每年检查一次,校验更换;氨气压力表每半年检查一次,校验更换。

5.5.7 喷淋系统每天检查一次水压,每周检查一次加压泵完好情况。

5.5.8 每天检查一次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情况。

5.5.9 每天检查一次静电消除球接地情况。

5.5.10 每天检查一次液氨紧急切断系统完好情况。

5.5.11 每天检查一次液氨泄露报警仪完好情况。

5.5.12 将以上检查情况在巡检记录本上进行记录。

六、液氨管理责任部门划分

我公司液氨使用与管理涉及部门及人员较多,为规范液氨安全管理,保障液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将涉及液氨的相关部门进行责任划分,各部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共同确保我司液氨使用万无一失。具体划分如下:

序号项目职责责任部门
1采购液氨储料不足时及时购买采购
2进厂收料与核准仓库
3检验来料化验品管部
4卸氨液氨充装控制指挥生产部
5日常使用液氨操作与使用生产部
6值班与巡检液氨值班与日常巡查点检生产部
7设备设施保养更换与维护、保养设备
8校验类实施到期校验、开具校验报告品管部
9培训组织操作人员及外来施工人员培训管理部
10演练组织液氨泄露紧急操作演练管理部
11环评通过环保部门评审管理部
12紧急预案液氨泄露紧急预案编制管理部
13外来施工管理外来施工方管理与安全培训管理部
七、氨区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7.1 外来施工方必须提供相关资质证明。

7.2 施工前施工方需提供施工方案经公司领导同意后方可施工。

7.3 施工单位需签署安全施工协议,负责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7.4 施工人员严禁带烟火进入氨站。

7.5 氨站内严禁吸烟。

7.6 未经允许不得进入除施工现场外的其他生产区域。

7.7 动火施工需办理动火审批手续,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

7.8 施工方须指定一名现场施工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安全和施工协调工作。

7.9 施工人员须遵守公司各项管理规定。

7.10 施工人员不得触碰与施工无关的生产设备。

7.11 施工方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个人劳动保护。

7.12 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现场监督人员的管理。

7.13 施工现场工器具使用后必须存放到规定位置,避免丢失。

广东恒美电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11-05

文档

液氨管理制度

液氨管理制度氨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危化学品,为加强我司液氨安全管理,确保液氨储罐安全运行,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液氨使用管理制度。一、液氨区进出管理规定1.1进入氨区必须履行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行值班人员进入氨区,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员许可,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运行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1.2氨区大门进出后应随手关闭(安全措施要求打开时除外)。1.3进入氨区,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在氨区门外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