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提高教学效益,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业务,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
二、工作目的
1、落实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措施,全面了解教师常规工作情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2、促进教师自觉、认真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为教师的工作量化提供依据。
三、组织机构
成立教学督导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教学督导工作专家组.
四、教学督导工作专家组的职责
小组全体成员负责对全体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
五、教学督导内容
学期授课计划、教研组计划、备课(教案)、作业批改与听课笔记、授课情况、教研活动、学生、教师座谈会等。
六、教学督导原则
教学督导过程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则。
七、教学督导要求
1、学期授课计划
按大纲要求规范书写学期授课计划,符合学生实际,每个学科有学期授课计划。
2、教研组计划
每个教研组有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计划符合本组实际,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3、备课
教案书写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难点、重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基本环节齐全,教法设计独特高效,学法指导科学,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能体现分层教学,讲练结合,符合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学习水平。
4、作业批改
对所任学科要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练习,并及时认真地进行批改,对作业、练习中普通性问题要集中讲解,学生作业要求教师全批全改,要求学生要有纠错,批改后有错的必须要求学生纠错。确实达到查缺补漏之目的。
5、听课
采取集体随机听课的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作出评价。并收集需要完善的地方反馈给任课教师。
6、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在研究进度、解决课文疑难、作业布置的基础上,能坚持研讨教学基点的确定、重难点的把握、教法的设计、学法的指导、《大纲》的学习、学情分析等。评课实事求是,存在问题有解决办法。有阶段工作重点,有特色。教学计划全面、科学、操作性强;每次活动记录全面、解决问题。要求每位教师每年撰写一篇高质量教学改革论文(或经验总结),加强业务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学生、教师座谈会
每学期定期召开两次学生代表或班干部、教师座谈会,调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意见或建议,了解教学动态及教师、学生实际,便于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八、检查形式
1、检查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项目抽查相结合的办法。
2、学期末,将对各位教师的检查结果作为教师本学期的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等重要依据。
九、工作量核定
专家组成员参照学校教师兼职核定工作量,即每月计10个超课时直接计入超工作量,计入后若当月超工作量低于平均超工作量,则按照平均超工作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