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唱歌《动物说话》
教学目标:
1.学习“X X XX X ”的节奏型,能准确运用在歌曲中。
2.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动物说话》这首歌曲,并歌曲中爱环境、爱动物的情感。
3.创造地参与音乐活动,尝试进行音乐编创活动,感受编创活动的乐趣。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贴图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节奏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老师也喜欢小动物,我喜欢小猫,小猫是这样叫的:
喵 喵 喵喵 喵
你们会用这个节奏来模仿小动物说话吗? (课件:节奏)
2、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特点和演唱情绪。
同学们模仿得真像,把小动物们都吸引来了。它们说要在我们这儿开一个动物联欢会,你们想参加吗?
现在演出正式开始,首先为我们表演的是四只小动物,它们表演的节目叫《动物说话》 (板书:动物说话 课件:初听要求)
边听边思考: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它们的出场顺序是怎样的?
是从头唱到尾吗?
生听完,师根据生的回答贴图。(小鸡、小鸭、喜鹊、青蛙)
2、学习声势动作。
引出小间奏:只有旋律没有歌词的地方叫小间奏。 (课件:完整歌谱)
我们可以在这几个小间奏的地方加入声势动作。如:拍手、跺脚、跺脚+拍手、跺脚+拍腿)
师拍两小节,生拍两小节。
师变换动作,看谁学得准确认真。
3、试拍歌曲第一段
小鸡邀请同学们用拍手的动作为它伴奏 (课件:第一段歌谱)
聆听歌曲范唱第一段,完成歌曲间奏处的声势(拍手、点头)。
4、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段
小鸡还想邀请同学们跟它一起演唱歌曲呢,有信心吗?
再听歌曲第一段,小声跟唱别忘了声势伴奏。
老师有个地方不明白: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一样吗?(词同曲不同)
老师弹琴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能分辨出来。(哪一句高一些?)
师弹琴逐句教唱。(注意音准)并在第三个小间奏处引导生做点头动作。如果这是小鸭唱的可以加什么动作,喜鹊、青蛙呢?(鸭子:合掌、喜鹊:扇翅、青蛙:张爪)
生跟录音范唱模唱歌曲第一段。
(2)学唱第二段 (课件:第二段歌谱)
小鸭子也要来跟我们合唱,但它要求我们跺脚为它伴奏。记得在第三间奏处加合掌动作。
生跟录音范唱模唱歌曲第二段。
(3)学唱第三、四段
喜鹊和青蛙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也想来一展歌喉。
让我们先来学学它们的歌词。 (课件:第三、四段歌词)
跟师按节奏朗读歌词。(重点咕咕儿呱,中间加声势)
分段演唱歌曲第三、四段。学试师生合作。
5、完整排练歌曲,注意声势变化。 (课件:完整歌谱,播放范唱视频)
现在四段歌词能不能串起来唱一唱了?
跟范唱完整唱
只有伴奏自己唱
6、请生上台表演一段
其他人当评委看谁唱歌有表情、节奏准、声势对。 (课件:歌谱第一段)
3、编创歌词。
其它动物们看了你们的表演也跃跃欲试,你还想邀请什么小动物来参加联欢会?
师弹琴生演唱。(声势:拍手、点头) (课件:小猫词)
4、结尾渗透环保理念
刚才小动物们告诉老师一句悄悄话,说它们很愿意跟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那就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动物朋友,保护我们的环境为它们创造一个美丽的家园! (课件:保护动物 保护环境)
板书:
动物说话
小鸡 小鸭 喜鹊 青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