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 分)
1.副作用:
2.半合成药物:
3.MIC:
4.毒物:
5.药物的吸收:
6. 药物的耐受性: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26 分)
1、天然药物的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矿物 和 微生物。
2、药物贮存的总原则 、___________和适温。
3、 可用于治疗急、慢性钙缺乏症,如骨软症、佝偻病和奶牛产后瘫痪。
4、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有 与 两大类。
5、药物作用的二重性(临床效果)是_______________和不良反应。
6、生石灰对多数 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芽胞无效。
7、可预防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障碍的维生素是 .
8、催产素(麦角新碱)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平滑肌,可用来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抗生素根据抗菌谱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广谱抗生素和抗真菌的抗生素。
10、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有____________类、_______________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和杆菌肽等。
11、 和 均对猪囊尾蚴有高效。
12、口服 有利于铁剂的吸收。
13、常用补液方法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机体等渗性脱水时通常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补液。
14、长期使用利尿药治疗全身性水肿时,应配合使用_________。
三、单选题:(每题 1.5 分,共 15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兽药生产(或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 )。
A. 3年 B. 5 年 C. 6年 D.7年
2、不用作扩充血容量剂的药物是( )
A.右旋糖酐 B. 葡萄糖 C.碳酸氢钠 D.聚乙烯吡咯烷酮
3、 临床治疗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是:( )
A.头孢氨苄 B.磺胺嘧啶 C.头孢拉定 D.青霉素G
4、可用于治疗神经炎、心肌炎的是( )。
A.VA B. VB C. VE D、VK
5、下列药物中不作增效剂的是( )
A.喹烯酮 B. TMP C.DVD D. 克拉维酸钾
6、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是( )。
A.北里霉素 B.氟苯尼考 C.红霉素 D.泰乐菌素
7、食盐中毒时,可被选用的解毒药是( )。
A.溴化钙 B.安钠咖 C.氯化钙 D. 氯化钾
8、下列药物中对球虫病有作用的是( )
A.盐霉素 B.甲砜霉素 C. 青霉素 D. 恩诺沙星
9、便秘后期,局部已产生炎症时,应选用的泻药为( )
A、大黄 B、蓖麻油 C、液体石蜡 D、硫酸镁
10、下列药物中能溶解粘痰的祛痰药是( )
A、氯化铵 B、碘化钾 C、愈创木酚甘油醚 D、乙酰半胱氨酸
四、多选题:(每题 2 分,共12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而的括号内)
1、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菌素是( ) 。
A.青霉素 B.杆菌肽 C.头孢菌素 D.红霉素
2、下列药物中,为食品动物禁用的药物是( )。
A. 呋喃唑酮 B. 氯霉素 C. 环丙沙星 D. 乙烯雌酚
3、表面麻醉可选用( )。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丁卡因 D.水合氯醛
4、下列药物中,具有抗球虫作用的药物是( )。
A.氨丙林 B.氯苯胍 C. 吡喹酮 D. SQ
5、可用于输血(体内)抗凝的抗凝血药为( )。
A.枸橼酸钠 B.草酸钠 C.肝素 D、乙二酸钠
6、可待因常用于( )
A、剧痛性干咳 B、胸膜炎引起的干咳 C、多痰性咳嗽 D、轻度咳嗽
五、是非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说明:认为陈述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在括号内打“×”)
1.浸润麻醉常用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 …… ( )
2、过敏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无关,且不可预知。……………………………………( )
3.左旋咪唑小剂量使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
4、在动物体内,亚甲兰小剂量具有氧化作用,大剂量则具有还原作用,故亚甲兰对氰化物和亚盐的中毒均有解救作用。……………………………………………………( )
5、强力霉素、恩诺沙星对鸡支原体病菌有效。……………………………………( )
6.链霉素无过敏反应。…………………………………………………………………….( )
7、超过有效期的药物属于假药。………………………………………………………( )
8、妊娠动物禁用氟苯尼考,因对胚胎有毒性。………………………………………( )
9、机体补糖时,一般都配合用VB1。……………………………………………………( )
10、阿托品点眼有扩瞳作用,毛果芸香碱点眼有缩瞳作用。……………………………( )
六、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5分)
1、 影响药物贮存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
3、当动物误食毒物(但不知何种毒物),出现中毒症状时,可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七、论述题:(每题 10分,共 10 分)
1、泻药、止泻药各分哪几类?临床如何合理使用泻药与止泻药`?
参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12 分)
1.副作用:指使用药物治疗量时(0.5分),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1.5分)。
2.半合成药物: 是指在原有天然药物的化学结构基础上引入不同的化学基团制得一系列化学药物。
3.MIC:即最低抑菌浓度(0.5分),指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1.5分)。
4.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对活的有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甚至造成死亡的物质。
5.药物的吸收: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6. 药物的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这种现象称为药物的耐受性。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26 分)
1、动物、植物
2、遮光 、密闭(密封)
3、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碳酸钙、乳酸钙、磷酸二氢钠)
4、被动转运、特殊转运
5、防治作用
6、繁殖型病菌
7、VitK
8、子宫、产后疾病(子宫复位不全、子宫出血等)、催产
9、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
10、青霉素、头孢菌素
11、吡喹酮、丙硫咪唑
12、维生素C
13、内服、静注、0.9%Nacl溶液、5%葡萄糖溶液
14、氯化钾
三、单选题:(每题 1.5分,共 15 分)
1、B 2、C 3、B 4、B 5、A 6、B 7、A 8、A 9、C 1O、D
四、多选题:(每题 2分,共12分)
1、AC 2、ABD 3、BC 4、ABD 5、BC 6、ABC
五、是非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2、√ 3、√ 4、√5、√ 6、× 7、× 8、√ 9、√10、√
六、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15分)
1. 影响药物贮存的因素有哪些?
答:(1)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和水份易药物的氧化或霉变,故药物应密闭、密封保藏。(1分)
(2)湿度。一些易水解的药物遇水会水解而失效。故应密闭、密封贮存。(1分)
(3)温度。温度每升高10度,药物反应速度会加快2—4倍,加速氧化、水解的速度,故应适温保存。(1分)
(4)光线。有些药物见光会光解,所以应避光保存。(1分)
(5)时间。有些药物虽然贮存条件适宜,但超过有效期,药物也会发生质量变化。(1分)
2、如何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
答(1)首次应加倍(负荷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抑菌浓度(1分)
(2)局部应用时清疮排脓(1分)
(3)普鲁卡因会减弱磺胺类的疗效,为配伍禁忌(1分)
(4)充分饮水,增加尿量,加快排泄(0.5分)
(5)选用疗效高、作用强、溶解度大、乙酰化率低的磺胺类药(0.5分)
(6)同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泌尿道毒性(0.5分)
(7)蛋鸡产蛋期禁用磺胺。(0.5分)
3、当动物误食毒物(但不知何种毒物),出现中毒症状时,可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答: (1)加快毒物排泄。选用催吐药(酒石酸锑钾等)使胃内毒物尽快排出,选用泻药(硫酸钠等)使肠内毒物尽快排出,选用利尿药(速尿等)使已经吸收的毒物尽快排出;(1.5分)
(2)减少毒物吸收。内服蛋清、淀粉浆等,以保护胃道粘膜,阻止毒物在胃内吸收;内服活性炭,减少肠道对毒物的吸收;(1.5分)
(3)根据病症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如镇静、强心、兴奋呼吸等;(1分)
(4)大量补液补糖。补液由利于尿排出毒物;补糖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1分)
七、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10 分)
1、泻药、止泻药各分哪几类?临床如何合理使用泻药与止泻药`
答: 分类:泻药(1)盐类泻药 (溶积性泻药) 如Na2SO4 、 MgSO4
(2)刺激性泻药 如蓖麻油、 大黄
(3)润滑性泻药 如 液体石蜡、 植物油
(4)神经性泻药 如 拟胆碱药
止泻药(1)保护性止泻药 鞣酸蛋白质、次碳酸铋。
(2)吸附性止泻药如:活性炭
(3)抑制胃肠平滑肌运动的止泻药:抑制平滑肌强烈运动。如:阿托品
(4)抗菌性止泻药:抑制细菌,减少刺激物。如:抗生素等。
合理应用: (1)大肠便秘的早、中期,一般首选盐类泻药
(2)小肠阻滞的早、中期,一般选用液状石蜡、植物油为主;
(3)排除毒物,一般选用盐类泻药,与大黄等植物性泻药配合更好,不能选用油类泻药;
(4)便秘后期,一般只能选用润滑性泻药
(5)孕畜或衰弱病畜一般选用润滑性泻药
(6)腹泻初期不宜立即使用止泻药,而应用泻药排除有害物质
(7)剧烈或长期腹泻,必须立即应用止泻药,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采取综合治疗。
(8)对泻下作用峻烈的泻药,一般只投药一次,不宜多用,用药前后注意充分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