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报告简本
编制单位: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
建设单位:福建龙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编制时间:2010年1月
规划概述
规划范围与年限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龙岩中心城市的北部和南部,包括四个片区:张白土片区位于中心城市西北部,规划范围南起工业西路,北至黄竹坑村,西以规划北三环路为界,东接龙腾路,用地面积约4.87 km2;东宝山片区位于中心城市东北部,规划范围东起东宝山,西至雁石溪,南接旧省道203线,北以龙岩造纸厂为界,用地面积约2.84km2;东肖片区位于中心城市西南部,规划范围西起黄邦山,东至福三线,北以漳龙高速公路为界,南接福三线,用地面积约5.25 km2;高陂片区位于东肖片区西南部,东至双永高速,西至上洋山,南至黄田村,北至平寨村,用地面积约13.83 km2。总用地面积约26.79 km2。
规划期限为2009-2030年,其中2009-2015年为近期,2016-2030年为中远期。
规划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性质定为:海峡西岸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平台、龙岩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升级的运输机械基地、工程机械先进制造和出口基地、环保设备制造基地、龙岩的产业中心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开发区建设用地拓展规模控制在26.79km2,人口规模约为12万人。
空间结构和布局
开发区总体结构为“一区四片”,包括张白土、东宝山、东肖及高陂四个片区,具体四个片区也进行以下空间结构规划:
①张白土片区规划为“一心五区”的用地结构。一心: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六区:即居住配套区、环保机械区、工程机械区、运输机械区和仓储物流区。
②东宝山片区规划为“一线五区”的用地结构。一线:即省道福三线。五区:工程机械区、二个机械产业区、电子产业区和居住配套区。
③东肖片区规划为“一线五区”的总体空间格局。一线:南北向的龙腾路,两侧主要为综合公建和行政办公用地。五区分别为生活居住区、工程机械区、运输机械区、生物医药区和仓储物流区。
④高陂片区规划为“一核六区”的功能结构。一核:以莲花山和上洋山为规划区的生态核心。六区:指两个居住配套区、光电产业区、汽车制造产业区、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区和仓储物流区。规划采用“一心、一环、四片”的规划结构。
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
根据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性质定位,开发区将机械制造业作为重要培育发展的主导支柱产业。同时大力扶持电子(光电)、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各片区的产业规划如表1-1。
表1-1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规划与布局
工业片区 | 主导产业 |
张白土片区 | 环保机械、工程机械、运输机械、仓储物流、居住及配套 |
东宝山片区 | 工程机械区、机械产业区、电子产业区、生活居住区 |
东肖片区 | 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生物医药、仓储物流、居住配套 |
高陂片区 | 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光电产业、仓储物流、居住配套 |
2.1.1开发区开发现状
开发区现状已开发建设用地面积8.76km2,其中工业用地面积为6.7975km2,现有未开发建设用地面积约18.03km2;水域及绿化用地5.21km2。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开发建设总体情况与已开发建设各类用地见表2-1。
表2-1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开发总体情况一览表 单位:km2
规划片区 | 规划用地规模(km2) | 现状已开发面积 | 近期建设 用地面积 | 远期建设 用地面积 | 保留绿地与水域等 |
张白土片区 | 4.87 | 3.23 | 1. | 0 | 0.7028 |
东宝山片区 | 2.84 | 1.08 | 1.76 | 0 | 0.1237 |
东肖片区 | 5.25 | 3.5 | 1.75 | 0 | 0.6082 |
高陂片区 | 13.83 | 0.95 | 7.35 | 5.53 | 3.7753 |
面积 | 5.53 |
龙岩经济开发区现状产业及用地布局合理性以及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见表2-2、2-3、2-4。
表2-2 现状用地布局及产业合理性及调整建议一览表
属性 | 片区 | 存在问题 | 调整建议 |
各 片 区 用 地 布 局 | 张白土 | 1.现状泰华食品工业用地规划为仓储用地,与本次总体规划不符 2.现状亚经工贸所在工业用地南侧地块规划为居住、商业与绿化用地 3.现状黄竹坑村规划为工业用地 | 1.对泰华食品进行搬迁 2. 对西南侧突出地块,本次总体规划进行调整 3.对黄竹坑进行搬迁,安置于规划区中部的居住用地范围内 |
东宝山 | 1.大气污染型企业位于城市上风向 2.南面现状东兴村居住用地规划为仓储用地 | 1.搬迁现有片区内的水泥企业 2.对东兴村庄的部分居民进行拆迁安置 | |
东肖 | 龙腾路以西,龙工路以北现状为居住用地。本次总体规划为综合用地 | 对本次总体规划进行调整,调整为居住用地 | |
高陂 | 部分大气污染型企业位于城市上风向。平在村、黄田村民房与工业用地混杂。 | 尽快对搬迁,需对平在村、黄田村民房进行拆迁安置 | |
现 状 产 业 | 张白土 | 张白土片区现状食品加工、化工、木材加工企业产业定位不合理 | 1.工业用地内严格控制大气污染型企业,提倡使用天然气、燃油锅炉等清洁能源。 2. 现有食品加工、化工、木材加工企业近期应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监管,远期适时搬迁 |
东宝山 | 东宝山片区现状食品加工、化工、水泥企业产业定位不合理。 | 1.工业用地内严格控制大气污染型企业,提倡使用天然气、燃油锅炉等清洁能源。 2. 现有食品企业和化工企业近期应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监管、远期适时搬迁。 3.关闭东宝山水泥厂,这些企业在关闭龙岩中心城区水泥污染企业之列(龙政综〔2006〕307号) | |
东肖 | 东肖片区现状出版、印刷企业与规划不一致 | 现有出版、印刷企业近期应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监管;远期适时搬迁 | |
高陂 | 1.部分大气污染型企业位于城市上风向,且永定第二水泥厂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 2.现状食品加工企业产业定位与产业布局不合理 | 1.关闭龙岩高雁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永定西陂第二水泥熟料厂,该企业不符合《水泥工业产业发展》(国家50号令) 2. 现状食品近期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监管。远期适时搬迁 |
属性 | 企业及环境要素 | 存在问题 | 解决方案 |
环保基础设施 | 污水管网系统 | 1.现状东宝山片区及高陂片区现状排水采用雨污合流制。 2.各片区污水管网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网系统,已建成的污水管网难以投入运营。 | 1.2010年前完善开发区的雨污分流。 2.加快形成现状各片区的污水管网系统,特别是开发区与龙岩市政管网的以及污水主干管及接户管的建设,并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 |
张白土、东宝山、东肖及高陂现状产生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
大气环境 | 开发区企业采用燃煤锅炉分散供热 | 张白土、东宝山、东肖片区鼓励使用天然气和燃油锅炉,现状逐步淘汰2t/h以下的燃煤锅炉 | |
开发区及周边环境 | 水环境 | 1.雁石溪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现状水质劣V类水,主要超标为氨氮、总磷、BOD5等指标 2.高陂片区养殖业点多面广,养殖规模总量大。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配备不足,排放废水对水环境质量影响仍然严重 | 1.2010年前建成龙岩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建设,以及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的工作。 2.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对流域范围内畜禽养殖进行清理整顿 3.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对没有污染治理设施或不能达标排放的工业企业限期整改。 |
大气环境 | 1.大气污染较突出,规划区内大气特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较明显; 2.规划区外大气污染型企业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 | 近期对区内和区外大气污染型企业在环保方面要严格要求,对废气的治理与达标排放,对不符合《龙岩市水泥结构调整配套》的企业应尽快实施搬迁。加快淘汰钢铁、水泥产业中的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 |
生态环境 | 矿山生态破坏严重、矿山关闭时复垦、植被恢复不到位、 | 加强生态补偿与恢复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的整治工作 |
序号 | 类别 | 企业名称 | 所在片区 | 解决方案 | 依据 |
1 | 食品企业 | 泰华食品 | 张白土片区 | 2010年前完成企业的搬迁 | 现状泰华食品工业用地规划为仓储用地,且该食品企业与产业定位不合理 |
2 | 水泥企业 | 矿务局陆家地水泥厂 | 东宝山片区 | 2010年前完成这4家企业的搬迁 | 不符合国家50号令《水泥工业产业发展》,(龙政综〔2006〕307号);在《关闭龙岩中心城区水泥污染企业实施意见》(龙政综[2006]307号)之列 |
东宝山水泥厂 | |||||
3 | 龙岩高雁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 高陂片区 | |||
4 | 永定西陂第二水泥熟料厂 | ||||
5 | 食品企业 | 国葳食品 | 张白土片区 | 1.淘汰现有2t/h以下的燃煤锅炉 2.企业内部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经过企业自行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管道。 3.企业内部的污水管道2010年底需接入开发区污水主干管。 4.近期对“双超双有”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5.远期根据规划产业布局逐步进行调整。 | 1.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 2.《福建省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环发〔2008〕60号) |
6 | 渝家仔食品 | ||||
7 | 天马茗茶 | ||||
8 | 闽西好食品 | ||||
9 | 木材加工 | 龙岩市绿源人造板有限公司 | |||
10 | 化工企业 | 龙岩市润峰化工有限公司 | |||
11 | 食品加工企业 | 森宝食品 | 东宝山片区 | ||
12 | 华港饲料 | ||||
13 | 养宝饲料 | ||||
14 | 益洋油脂 | ||||
15 | 延通食品 | ||||
16 | 金和饲料 | ||||
17 | 红头马饲料 | ||||
18 | 化工企业 | 龙岩市双路工贸有限公司 | |||
19 | 出版、印刷企业 | 光华包装 | 东肖片区 | ||
20 | 驰远工贸 | ||||
21 | 铭丰纸业 | ||||
22 | 海得宝印刷公司 | ||||
23 | 东方彩印 | ||||
24 | 鑫业印务公司 | ||||
25 | 裕隆彩印 | ||||
26 | 通胜工贸 | ||||
27 | 食品企业 | 好日子食品 | 高陂片区 | ||
宏利食品 |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符合龙岩市、永定县的“十一五”国民经济规划,符合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及产业布局,区域环境资源可以支撑开发区规划的实施。但该区域的开发受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如龙岩中心城区发展、龙岩市水资源调节性能及现状供水能力、规划实施过程中占用大量的耕地和林地、雁石溪现有水环境容量已无法满足开发区内的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无序外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等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合理规划布局,使区域经济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1)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龙岩经济开发区内的张白土、东宝山和东肖片区的污水均纳入龙岩市污水厂处理,该污水厂规模近期将达到15万t/d,远期将达到27万t/d,可承纳这三个片区总量约3.28万t/d的污水。多年平均流量下,雁石溪龙岩污水处理厂尾水混合区长度约12km(近期1.8km),对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内;最枯流量下,龙岩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的近、远期混合区长度约几十公里,影响范围较广,但发生几率小。工业废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水质水量变化大,因此更应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关注进水水质的监视,确保污水厂正常运行。对于一类污染物,应确保在车间达标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网;生物制药(特别是减毒活疫苗)生产废水须经消毒灭菌处理后才能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龙岩经济开发区的高陂片区近期污水产生量约2.45万t/d,远期污水产生量约4.08万t/d。本评价推荐该片区自建污水处理厂,尾水可排入永定河高陂桥之下,尾水排放也执行GB118-2002中一级B标准。最枯流量下混合区长度为29km(近期13km),影响范围较长,但发生几率小。多年平均流量下,混合区长度为0.3km(近期0.1km),对水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综上所述,通过管网的完善、污水的收集以及区域污染物消减和河道整治,雁石溪和永定河的水环境质量将有望得以改善,若腾出地表水标准限值的50%来加以控制,则雁石溪可承载的龙岩污水处理厂的总污水量不宜超过40万吨/日,高陂片区排入永定河的污水总量不宜超过7.5万吨/日。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长期以来,龙岩中心城市的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因集中、过量开采,龙岩城区地下水已形成三个地下水降落漏斗。目前龙岩市区之内已铺设部分截污干管,开发区内也已预设污水管网,但是由于管网不完善,导致大量污水仍无法纳入污水处理厂,仍直接排入东肖河、雁石溪等地表河流。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动态变化看,地下水均会受大气降水补给和地表水补给,因此浅层地下水极易遭受地表的污废水污染。区域酸雨的存在、地表水的污染以及养殖企业污废水的排放加上地表岩土层的破坏,首先会对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然后对本区主要开采层的深层地下水构成威胁。
(2)大气环境
龙岩开发区规划近期(至2015年)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限值为:SO2 1021t/a, 烟(粉)尘 1657t/a;规划远期(至2020年)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限值为:SO2 1208t/a, 烟(粉)尘 1961t/a。而龙岩开发区大气环境理想容量为SO2 3486t/a, 烟(粉)尘 5662/a。开发区规划近、远期允许排放总量限值远小于区域环境容量,因此是合理、可行的。
在开发区大气环境影响情景评价分析中,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点和网格计算点,增量叠加本底均未超过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因此在按本规划情景约束条件前提下,开发区建设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程度可接受。
(3)声环境
规划方案实施后区域声环境质量受交通噪声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业噪声。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本报告进行了规划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东肖片区根据现有声环境功能区划执行3类和4类标准其他片区建议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为3类区和4类区。
建议对小村进行整合改造,集中布置居民区,优化产噪工业布局。对邻干道一侧的规划居民区采用绿化隔离带兼隔声窗的降噪措施,对保留的村落邻干道一侧的民房建议采用隔声窗降噪。
在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本次规划带来的噪声影响较小,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能够满足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4)固体废物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生活垃圾规划设置了生活垃圾转运和收集系统,并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置,处置率达100%,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企业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大部分进行了回收利用或外卖,少数未能利用的固体废物直接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不经过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除回收利用外,其余均按危险废物管理的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5)生态环境
龙岩市目前其生态供给与生态需求量几乎持平,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将导致区内土地利用结构及植被覆盖变化,影响局地小气候及土壤肥力,导致地形改变及水土流失,最终造成生态系统类型与功能的变化。此外,也将对区外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实施将使规划范围内的生态承载力降低,而对整个龙岩市的生态承载力影响较小。在采取本环评提出的缓解措施基础上,本规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6)社会环境
龙岩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对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产生的影响有利有弊。
社会方面,开发区的建设将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人口结构,受拆迁安置影响的区域以东肖片区、高陂片区为主,目前的拆迁安置办法符合国家拆迁安置要求,基本可以满足居民拆迁安置对居住地点和安置面积及住宅基地的要求。开发区人口结构的改变将对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社会安全、科技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的投入,保障社会安定,促进科技文化的发展,这些都将很大程度上加快此片区城镇化进程。
经济方面,开发区的建设依托龙岩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思路,发展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吸引大量工业企业入驻,为开发区及周边区域创造更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
环境方面,开发区的建设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及能源造成压力,在开发建设工业企业的同时,环保设施也将投入建设,规划将污水统一处理、固废统一收集、有害废物统一处理,循环利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生产结构,这将改善当地居民工作、生活环境,将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7)环境风险评价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项目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需要进一步从规划、建设、生产等各方面积极落实本次风险评价提出的风险防护措施(包括地质灾害的评估及预付措施),以确保安全。规划项目在选址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避免事故发生时对敏感的居住人群的影响。为了防范事故和减少危害,需要制定有效的、完善的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8)累积性环境影响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规划建设,对开发区及周边区域环境的累积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开发区污水处理工程与周边污水厂的建设将大大改善区域的排污条件,降低永定河和雁石溪的污染负荷,使得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污染物质的累积效应逐渐减弱,水环境累积性影响程度较小;采取合理的减缓措施后,开发区的建设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累积性影响较小。总体来看,开发区累积的环境影响程度不大,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评价。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与各层次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结果汇总于表5-1。
表5-1 本规划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一览表
规划分类 | 相关规划名称 | 协调性分析结果 | |
区域发展规划 | 十一五规划 | (1)《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协调 |
(2)《永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协调 | ||
城市总体规划 | (3)《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2008~2030年)》 | 协调 | |
(4)《永定县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不协调,高陂片区规划的工业规模和基础设施不协调,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修编 | ||
区域相关专项规划 | 产业发展规划
| (5)《龙岩市工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2009~2011年)》 | 协调 |
(6)《龙岩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2008~2020)》 | 协调 | ||
(7)《永定县334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1)》 | 协调 | ||
土地利用规划 | (8)《龙岩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 | 协调 | |
(9)《新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 | 协调 | ||
(10)《永定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 协调 | ||
矿产资源规划 | (11)《龙岩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20)》 | 不协调,龙岩市应结合环境规划的要求对禁采区和限采区进行整治,规划实施过程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管理条例规范解决开发区规划落实过程中的压覆矿产问题。 | |
林业发展规划 | (12)《龙岩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15)》 | 协调 | |
(13)《永定县林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15)》 | 协调 | ||
给排水相关规划 | (14)《福建省九龙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2007) | 给水工程规划协调,污水处理工程规划不协调,污水处理工程需进行扩建,扩建后的规模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 |
(15)《福建省汀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2007) | |||
(16)《福建省龙岩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2008) | |||
(17)《龙岩中心城市近中期供求计划及2020年水源点规划》 | |||
(18)《永定县高坎培区域近中期水供求规划及2020年水源点规划》 | |||
(19)《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镇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09) | |||
(20)《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镇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09) | |||
(21)《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坎市镇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09) | |||
(22)《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坎市镇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09) |
生态、环境、资源相关规划 | 环境规划 | (23)《龙岩市城市环境规划(修编)》(2003) | 协调 |
(24)《永定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1~2030) | |||
生态功能区划 | (25)《龙岩市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2004) | 协调 | |
(26)《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2004) | |||
其它环境保护规划 | (27)《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06~2010) | 协调 | |
(28)《永定县域乡镇垃圾治理专项规划(2006~2020)》 | 基本协调,但需补充高陂片区垃圾处理场选址规划 | ||
(29)《汀江流域永定段水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2006~2010) | 协调 | ||
(30)《福建省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 | 协调 | ||
其它 | 文物 保护 | (31)新罗区、永定县文物管理部门初步意见 | 协调 |
龙岩开发区及开发区的选址、规划目标、定位、规模、产业结构、布局、土地利用以及各项市政设施的环境适宜性和合理性归纳总结见表137。
表6-1 规划的环境适宜性与合理性汇总表
规划战略 | 环境适宜性 | 合理性 | 主要环境问题 |
规划目标 | -- | 合理 | |
规划选址 | 适宜 | 需调整 | 1.紧邻城区和镇区,周围敏感目标较多;大气污染排放受限; 2.区域水资源较为紧张,将会对开发区形成制约; 3.位于九龙江北溪上游,且水环境容量有限,水污染排放受限; 4.高陂片区涉及压矿问题 |
功能定位 | 适宜 | 需调整 | 1.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不应引进技术落后、附加值低且污染严重的产业,应明确为先进技术产业; 2.工业区不应作为城市功能的拓展; 3.由于开发区主要发展工业,“产业中心”应该是“制造业中心”。 |
发展规模 | 较适宜 | 需调整 | 规划高陂片人口密度过高,人口规模过大 |
产业规划 | 较适宜 | 需调整 | 1.规划电子产业包含有污染严重的生产过程; 2.规划生物医药产业紧邻居住区且风险较高。 |
空间布局 | 较适宜 | 需调整 | 1.张白土规划居住用地位于工业用地中心; 2.东宝山居住用地临近铁路和仓储物理用地; 3.东肖东部工业用地对北、西、南侧的居住区均有影响; 4.高陂规划居住用地夹于工业用地中间。 |
环境目标 | -- | 不合理 | 1.龙岩经济开发区涉及的雁石溪执行地表水V类标准,东肖溪执行IV类标准,永定河执行III类标准。 2.声环境执行3类标准,区内主次干道两侧执行4a类标准,东宝山片区内铁路两侧区域执行4b类标准。 |
基础设施 | 较适宜 | 需调整 | 1.四个片区缺少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放场地规划以及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暂存场; 2.永定河水资源不足以作为高陂片区备用水源; 3.四个片区均缺少污水收集管网规划; 4.高坎培污水厂的建设与高陂片区的建设时序存在部分脱节。 |
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 -- | 合理 | -- |
总体评价 | 较适宜 | 较合理 | -- |
对龙岩经济开发区的规划调整建议和开发区准入条件总结如下:
表7-1 福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推荐意见及调整建议
规划战略 | 原规划内容 | 推荐意见 | 调整建议 | 推荐/调整依据 | |
规划定位 | 海峡西岸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平台、龙岩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升级的基地、龙岩的产业中心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三大基地 | 调整 | 海峡西岸先进技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平台、龙岩市产业升级基地、制造业中心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海西运输机械基地、海西工程机械先进制造和出口基地、海西环保设备制造基地三大基地 | 应明确承接沿海进技术产业转移;工业区不应作为城市功能拓展;产业中心应该是制造业中心。 | |
发展目标 | 遵循“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重点培育运输机械、工程机械和环保机械等产业,达到整合资源、节约利用土地、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的目的,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创新型、现代化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 推荐 | 立足海西高度,从规模、布局和结构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符合清洁生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规律 | ||
发展规模 | 土地 | 规划总用地面积26.79km2,其中工业用地面积13.km2 | 推荐 | 土地规模能够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 | |
人口 | 规划总人口规模为12万人; | 调整 | 高陂片区调整为4.2万人,总人口调整为9.2万人 | 工业区内不宜规划大面积高密度的人口集中居住区 | |
产业规划布局 | 将机械制造业作为开发区重要培育发展的主导支柱产业。同时大力扶持电子(光电)、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产业布局见图册图10。 | 调整 | 定位:取消生物医药主导产业; 布局:建议工程机械和运输机械在各个片区的发展重点为:工程机械:张白土(农用机械、纺织机械、建筑机械、锅炉、熔炉、电炉等及通用零部件制造),东宝山(金属制品业、矿山机械),东肖(起重设备),高陂(金属铸锻加工、压延加工)。运输机械:张白土(农用运输机械),东肖(环保运输机械、专用汽车),高陂(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 建议金属铸锻加工布局在高陂片区北部工业用地西侧。 电子产业:东宝山片区布局电子专用材料等轻污染类,而高陂片区布置少污染和无污染的电子和照明器具组装类。 | 定位:生物对周边居住用地的环境影响和风险较大; 布局:产业布局分散且多处重复,不利于产业集聚、污染的集中控制和基础设施共享。 | |
空间结构布局 | 开发区总体结构为一区四片。张白土“一心五区”;东宝山“一线五区”;东肖“一线五区”;高陂“一核六区”。用地布局见图册图9。 | 调整 | 张白土:①中部居住用地边界设置绿化带;②西南侧规划的两块零星住房建议作为商业用地,发展宾馆住宿业;③应在物流用地西南侧边界内预留绿化隔离用地。 | ①减少工业用地的影响;②不宜居住;③减少对城市居住区的影响; | |
东宝山:①在东北侧和西南侧工业用地预留防护绿地;②居住用地仅保留东侧地块,并在其西侧设置绿化带,西侧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 ①减少对城市居住区的影响;②紧邻铁路和仓储用地,不宜居住; | ||||
东肖:①控制东部工业用地规模,不再新增;②南部龙腾路西侧规划综合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③在中部垃圾中转站临近居住用地一侧预留20m的卫生防护距离,作为绿化用地。 | ①减少对周边居住用地的影响;②现状已建成经济适用房;③防止影响周边居住 | ||||
高陂:①片区东北部的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发展工程机械产业;②南部居住用地仅保留永定河北侧的部分,南侧调整为汽车制造产业用地;③高陂大道南侧布局中学和小学与永定河北侧的商业用地置换。 | ①临工业、仓储用地和高速公路;②被工业用地、高速公路相夹,不宜居住;③高陂大道噪声影响大 | ||||
环保目标 | 大气环境执行二类标准;地表水环境执行Ⅲ类标准;声环境执行60分贝、夜间55分贝;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 调整 | 水环境:开发区涉及的雁石溪执行地表水V类标准,东肖溪执行IV类标准,永定河执行III类标准;声环境:区域声环境执行3类标准,区内主次干道两侧执行4a类标准,东宝山铁路两侧执行4b类标准 | 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不符合相应规划 | |
环保措施 | 开发建设力度必须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环保宣传。加强环保评估,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提出准入门槛的管理理念。 | 补充 | 建议在张白土南侧垃圾转运站内、东宝山规划垃圾转运站内、东肖中部垃圾中转站内及高陂两座垃圾转运站内部补充设置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放点。 补充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案。 | 四个片区缺少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放场地规划以及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案。 | |
市政基础设施 | 给水 | 规划张白土片区新建水厂及凤凰水厂供水,水源地为村美、富溪等四座水库;规划东宝山片区由城市供水系统供水;规划东肖片区新建水厂供水,水源地为东肖、黄岗等四座水库;规划高陂片区扩建现有水厂(地下水源)和新建水厂(水源为灌洋水库和永定河)供水 | 推荐 | 不建议永定河作为高陂片区的辅助水源。 | 永定河水资源并不丰富,不足以承担高陂片区备用水源。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协调水资源调配,新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
排水 | 雨污分流。张白土、东宝山和东肖片区排入龙岩污水处理厂;高陂片区新建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需经预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系统 | 补充 | 补充四个片区的污水收集管网规划。 | 保障龙岩开发区各片区的污水能够被收集到规划污水处理厂 | |
能源规划 | 原规划未提出 | 补充 | 建议张白土、东宝山和东肖片区企业全部采用清洁能源,逐步淘汰现有燃煤锅炉;高陂片区禁止新增4t/h及以下的燃煤锅炉,逐步淘汰现有2t/h以下的燃煤锅炉。 | 减缓对龙岩城区及高陂镇区的影响。 | |
其他规划 | 规划提出了防洪、抗震、消防和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 | 补充 | 建议补充水土保持规划,内容包括挖填方平衡、弃渣场选址、水土保持措施等等。 建议分期开发规划:建议近期(2015年)张白土、东宝山和东肖片区全部开发完毕,高陂片区开发北部和南部的机械产业用地,近期开发用地共12.5km2;远期(2020年)仅为高陂片区的剩余用地开发(5.53km2) | 缺少水土保持规划和分期开发规划。 |
片区 | 规划产业 | 准入条件 | ||||||
产业小类 | 土地投资强度(万元/亩) | 生产规模、工艺及产品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能源结构 |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 危险废物处理率(%) | ||
张白土、东宝山、东肖 | 机械 | 金属制品(禁止排放重金属及持久性污染物的金属表面处理);禁止电镀企业,配套电镀工序废水零排放 | ≥90 | 淘汰含氰电镀工艺(电镀金、银、铜基合金及予镀铜打底工艺,暂缓淘汰)及含氰沉锌工艺① | 50 | 禁止新建燃煤锅炉 | 98 | 100 |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 ≥108 | 具体规模按产品不同参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② | 70 | 90 | 100 |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35 | 80 | 98 | 100 | ||||
东宝山、东肖 | 电子(光电)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钟表等的组装) | ≥153 | VCD系列整机产品及模拟CRT电视机;③ | 90 | 80 | 100 | |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照明器具制造) | ≥108 | 生产速度低于1500只/时的单螺旋灯丝白炽灯生产线; | 80 | 90 | 100 | |||
高陂 | 机械 | 金属制品(禁止排放重金属及持久性污染物的金属表面处理);禁止电镀企业,配套电镀工序废水零排放 | ≥75 | 同① | 50 | 禁止新建4t/h以下燃煤锅炉 | 98 | 100 |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 ≥90 | 同② | 70 | 90 | 100 |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13 | 80 | 98 | 100 | ||||
电子(光电)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钟表等的组装) | ≥128 | 同③ | 90 | 80 | 100 | ||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照明器具制造) | ≥90 | 同 | 80 | 90 | 100 |
根据上述分析,本评价要求采取的环境污染减缓措施汇总如表8-1。
表8-1 本评价要求采取的环境减缓措施汇总表
序号 | 环境要素 | 主要措施 |
1 | 开发区产业准入条件 | |
2 | 地表水环境 | (1)严格控制新增、扩建氨氮排放项目和造纸、电镀、漂染企业 (2)通过区域削减获得环境机会 (3)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4)各企业污水自行处理达CJ3082-1999中相应的标准限值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6)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 |
3 | 大气环境 | (1)严格企业准入,提高入园企业环境门槛; (2)执行总体规划制定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 (3)优化能源结构,鼓励有条件企业使用LNG、电能等清洁能源。 (4)设置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 (5)采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
4 | 声环境 | (1)执行噪声功能区划方案,合理布局; (2)严格控制防护绿化带宽度,减少噪声扰民; (3)控制区内主次干道经过敏感段的交通噪声,沿路第一排建筑不能建噪声敏感设施;加强车辆管理;改造现有路面; (4)从厂内平面布局、设备选择、运营管理等方面控制工业噪声。 |
5 | 固体废物 | (1)生活垃圾:中转站收集后,送至龙岩市垃圾焚烧场处置; (2)工业固体废物:提高综合利用率;分类收集、单独清运,不得与生活垃圾等混合; (3)加快建设龙岩市垃圾焚烧发电场。 (4)危险废物应专门收集,集中送往有资质的危废处置机构处理,实行转移联单制度。 |
6 | 生态 | (1)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严格执行耕地的占补平衡; (2)集约化利用工业用地,提高开发区内生产性用地比例; (3)完善开发区内生态绿化建设规划; (4)加强对当地生物资源的保护及其生境防护和监管; (5)强化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6)关于高陂片区压覆矿产问题的对策建议 |
7 | 土壤、地下水 | (1)防止污染入渗; (2)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3)应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预案; |
8 | 环境风险 | (1)严格按照规划的产业选择入户项目; (2)重大危险源远离敏感目标; (3)加强危险品的管理监督; (4)杜绝一类污染物非正常排放; (5)编写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6)建立应急监测体系。 |
9 | 社会环境 | (1)做好征地安置与补偿; (2)优先安排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3)加强区域外来人口管理。 |
本次规划环评公众参与采用网络信息发布、专家咨询、部门征求意见和个人意见调查表等多种形式。在部门征求意见过程中,环评单位多次与规划编制单位、开发区管委会及主管部门进行交流,促使市多次主持召开规划相关各部门协调会,包括市、国土局、林业局、水利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就规划高陂片区涉及的基本农田调整、生态公益林调整、压矿协调以及水资源利用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达成开发区对原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变更,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1.8 km2缩减为26.79 km2,取消了原规划涉及的食品加工产业。
另外,普通群众所关心的主要是拆迁安置及日后生活环境问题。针对于此,我们在环评过程中,收集到到初步拆迁安置方案,此方案虽然符合国家拆迁安置要求,但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普通群众补偿方式争议大,应考虑群众的意见,尽快落实详细的拆迁安置方案,安抚群众情绪。对失地农民,应优先安排就业机会,鼓励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支持被征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应循环利用资源,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生产结构,保护并改善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给群众一个放心的生活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从这次公众参与中看到,部门在此次规划编写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将环保理念融入规划中,在评中求合理,在评中作调整,使龙岩经济开发区的规划规模、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更趋合理,更加有利于开发区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划所含近期建设项目环评简化建议
10.1.1近期项目环评可简化的内容
规划中所包含的近期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可对涉及项目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性、项目选址的环境合理性等 内容的分析部分做适当简化。
10.1.2下一层次环境影响评价应重视的内容
对环境有累积性影响的项目在环评时不能简化,应细化分析其工程内容和生产工艺,明确项目的产业符合性,确定清洁生产水平,核实项目总量控制指标来源,深化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措施,提出污水循环利用方案和企业环境管理要求,确保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水质能满足要求。
总结论
综上所述,该规划符合国家和福建省相关规划的要求,与龙岩市及永定县制定的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协调。但是该规划也存在一些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如龙岩中心城区发展、龙岩市水资源调节性能及现状供水能力、规划实施过程中占用大量的耕地和林地、雁石溪现有水环境容量已无法满足开发区内的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无序外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等。
该规划需与福建省九龙江流域综合规划、龙岩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龙岩市城市环境规划、永定县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进一步协调;规划实施后废(污)水排放量的增加等可能对雁石溪和永定河等重要水环境保护目标造成不良影响,需对区划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削减,尤其是农业污染源的削减以腾出容量供龙岩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实施使用。因此,应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并对规划方案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规划实施所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才能得到有效控制,规划的实施才具有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
对规划实施与优化调整的建议:
(1)适当调整规划产业定位和规模。将开发区建设成为海峡西岸先进技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平台、龙岩市产业升级基地、制造业中心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海西运输机械基地、海西工程机械先进制造和出口基地、海西环保设备制造基地三大基地。
开发区人口规模,高陂片区调整为4.2万人,总人口调整为9.2万人。
(2)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设备、电子等制造行业,取消生物医药主导产业。引进产业要符合环保准入条件。
建议工程机械和运输机械在各个片区的发展重点为:工程机械:张白土(农用机械、纺织机械、建筑机械、锅炉、熔炉、电炉等及通用零部件制造),东宝山(金属制品业、矿山机械),东肖(起重设备),高陂(金属铸锻加工、压延加工)。运输机械:张白土(农用运输机械),东肖(环保运输机械、专用汽车),高陂(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
建议金属铸锻加工布局在高陂片区北部工业用地西侧。
电子产业:东宝山片区布局电子专用材料等轻污染类,而高陂片区布置少污染和无污染的电子和照明器具组装类。
(3)优化开发区各片区的空间结构和布局。
张白土:①中部居住用地边界设置绿化带;②西南侧规划的两块零星住房建议作为商业用地,发展宾馆住宿业;③应在物流用地西南侧边界内预留绿化隔离用地。
东宝山:①在东北侧和西南侧工业用地预留防护绿地;②居住用地仅保留东侧地块,并在其西侧设置绿化带,西侧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东肖:①控制东部工业用地规模,不再新增;②南部龙腾路西侧规划综合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③在中部垃圾中转站临近居住用地一侧预留20m的卫生防护距离,作为绿化用地。
高陂:①片区东北部的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发展工程机械产业;②南部居住用地仅保留永定河北侧的部分,南侧调整为汽车制造产业用地;③高陂大道南侧布局中学和小学与永定河北侧的商业用地置换。
(4)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四个片区的污水收集管网,加速龙岩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高坎培污水处理厂建设,建议在张白土南侧垃圾转运站内、东宝山规划垃圾转运站内、东肖中部垃圾中转站内及高陂两座垃圾转运站内部补充设置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放点。补充完善工业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案。
(5)积极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制定合理的开发区用水规划和水循环利用方案,优化水资源配置,开发区污水排放量不宜超过?万吨、日;建议张白土、东宝山和东肖片区企业全部采用清洁能源,逐步淘汰现有燃煤锅炉;高陂片区禁止新增4t/h及以下的燃煤锅炉,逐步淘汰现有2t/h以下的燃煤锅炉。
(6)合理开发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工业用地。建议分期开发规划:建议近期(2015年)张白土、东宝山和东肖片区全部开发完毕,高陂片区开发北部和南部的机械产业用地,近期开发用地共12.5km2;远期(2020年)仅为高陂片区的剩余用地开发(5.53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