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一个数、百位、百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__,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__。
2.27.43中的“3”在________位。
3.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________厘米长的绳子。
4.七十六点零零一写作:________,它的最低位是________位。
5.82厘米=________米 9.08吨=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
30克=________千克 104 米=________米________厘米
6.把0.7、0.6、0.609、0.66按从小到大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0.0827精确到十分位是________,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__。
8.把2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________,是原来小数的________倍。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55°,顶角度数是________度。
10.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比原来的数增加了198,原来这个数是________。
二、判断
11.用3厘米、4厘米、5厘米长的三根绳子不能围成三角形。 ( )
12.1.26先扩大到它的1000倍,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是0.126。 ( )
13.4.8里面有48个百分之一。 ( )
14.小数都比整数小。 ( )
15.27÷(3+9)=27÷3+27÷9。 ( )
三、选择题。
16.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 )
A. 扩大10倍 B. 缩小10倍 C. 缩小100倍
四、计算。
17.口算。
①1.3-0.8= 630÷90= 6-0.37= 100+100×0=
②60×0= 2.73+0.27= 0.75+0.3= 5×2+3=
③4.3÷1000= 0.69+1.1= 300×18= 6+6×4=
18.脱式计算。
①125×8×76
②8.33-2.43-4.57
③6.7+2.63+4.3
④1000÷(41×5)
⑤5824÷8×(85-78)
⑥840÷28+70×18
五、解答题
19.育才小学四年级四个小组的同学阅读课外书统计如下。
(1)请把统计表补充完整。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阅读本数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①第一组比第四组少读________本;
②第二组和第三组共读________本;
③四年一班平均每组读________本。
六、数学问题。
20.王老师买了9支钢笔和9支圆珠笔,钢笔共用去270元。圆珠笔共用去45元。每支钢笔比圆珠笔贵多少元?
21.亮亮看一本280页的故事书,用了7天时间看完,前3天共看了120页,后4天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22.水果店购回香蕉150千克,购回苹果比香蕉的3倍还多50千克,购回香蕉、苹果一共多少千克?
23.根据描述作图
(1)邮电局在市中心广场北偏东15°方向处。
(2)新华书店在市中心广场东偏南30°方向处。
(3)工商银行在市中心广场南偏西60°方向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
1.【答案】 500.055;500.1
【考点】小数的读写,小数的近似数
【解析】【解答】 一个数,百位、百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500.055,精确到十分位是500.1。
故答案为:500.055;500.1。
【分析】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据此写数;
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据此解答.
2.【答案】 百分
【考点】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
【解析】【解答】 27.43中的“3”在百分位.
故答案为:百分.
【分析】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第四位是千位,计数单位是千,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小数部分的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第四位是万分位,计数单位是万分之一,……,据此解答.
3.【答案】 等腰;10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等腰三角形认识及特征,三角形的周长
【解析】【解答】 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3+3+4=10厘米长的绳子.
故答案为:等腰;10.
【分析】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要求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的绳子长度,就是求三角形的周长,将三边相加即可解答.
4.【答案】 76.001;千分
【考点】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
【解析】【解答】 七十六点零零一写作:76.001,它的最低位是千分位.
故答案为:76.001;千分.
【分析】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据此写出小数;一个三位小数的最低位是千分位,据此解答.
5.【答案】 0.82;9;80;0.03;104;0
【考点】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米与厘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 82厘米=82÷100=0.82米;
9.08吨=9吨80千克;
30克=30÷1000=0.03千克;
104 米=104米0厘米.
故答案为:0.82;9;80;0.03;104;0.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列式解答.
6.【答案】 0.6;0.609;0.66;0.7
【考点】多位小数的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0.6<0.609<0.66<0.7。
故答案为:0.6;0.609;0.66;0.7。
【分析】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据此解答.
7.【答案】 10.1;10.083
【考点】小数的近似数
【解析】【解答】 10.0827精确到十分位是10.1,保留三位小数是10.083。
故答案为:10.1;10.083。
【分析】精确到十分位,看小数部分的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百分位上的数比5小,直接舍去尾数,百分位上的数等于或大于5,向十分位进1,同时省略尾数,依此类推,据此解答.
8.【答案】 20;100
【考点】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解析】【解答】 把2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20,是原来小数的100倍。
故答案为:20;100.
【分析】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据此解答.
9.【答案】 70
【考点】等腰三角形认识及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解答】180°-55°×2
=180°-110°
=70°
故答案为:70.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要求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用公式: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底角×2,据此解答.
10.【答案】 2
【考点】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解析】【解答】198÷(100-1)
=198÷99
=2.
故答案为:2.
【分析】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这个小数扩大了100倍,比原来的数增加了(100-1)倍,据此用除法可以求出原数.
二、判断
11.【答案】 错误
【考点】三角形的特点
【解析】【解答】因为3+4=7,7>5,3+5=8,8>4,4+5=9,9>3,所以用3厘米、4厘米、5厘米长的三根绳子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判断.
12.【答案】 错误
【考点】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解析】【解答】1.26×1000×100
=1260×100
=12600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将一个数扩大1000倍,用这个数乘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将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100倍,用这个数乘100,据此列式解答.
13.【答案】 错误
【考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与计数单位
【解析】【解答】4.8里面有48个十分之一,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或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或0.01,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判断.
14.【答案】错误
【考点】小数大小的比较
【解析】【解答】举例子:9.9是小数,1是整数,9.9大于1,所以,小数与整数无法比较大小。
【分析】考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有关的问题。
15.【答案】 错误
【考点】100以内数除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 27÷(3+9)
=27÷12
=2.25
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顺序解答.
三、选择题。
16.【答案】 B
【考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小数缩小10倍;
故选:B.
【分析】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知: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相当于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1位,即缩小了10倍,缩小原来的 ;据此选择.此题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四、计算。
17.【答案】 ①1.3-0.8=0.5;630÷90=7;6-0.37=5.63;100+100×0=100;
②60×0=0;2.73+0.27=3;0.75+0.3=1.05;5×2+3=13;
③4.3÷1000=0.0043;0.69+1.1=1.79;300×18=5400;6+6×4=30.
【考点】100以内数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多位小数的加减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含0的乘法
【解析】
【分析】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相同个数的0,然后再计算,据此计算简便;
一个数乘0等于0;
计算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据此顺序解答.
18.【答案】 ①125×8×76
=1000×76
=76000
②8.33-2.43-4.57
=8.33-(2.43+4.57)
=8.33-7
=1.33
③6.7+2.63+4.3
=(6.7+4.3)+2.63
=11+2.63
=13.63
④1000÷(41×5)
=1000÷205
=4……180
⑤5824÷8×(85-78)
=5824÷8×7
=728×7
=5096
⑥840÷28+70×18
=30+1260
=1290
【考点】整数乘法结合律,小数加法运算律,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1000以上的四则混合运算,连减的简便运算
【解析】
【分析】①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把125和8先乘,再与76相乘;
②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据此计算简便;
③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算;
④观察数据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顺序解答;
⑤观察数据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最后算小括号外面的乘法,据此顺序解答;
⑥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法,先同时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法,据此顺序解答.
五、解答题
19.【答案】 (1)50;60;40;70
(2)20;100;55
【考点】统计图、统计表的综合应用,从单式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
【解析】【解答】(1)根据统计图,补充统计表如下: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阅读本数 | 50 | 60 | 40 | 70 |
①第一组比第四组少读:70-50=20(本);
②第二组和第三组共读:60+40=100(本);
③四年级一班平均每组读:
(50+60+40+70)÷4
=220÷4
=55(本)
故答案为:(1)50;60;40;70;(2)①20;②100;③55.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10本,第一组读了50本,第二组读了60本,第三组读了40本,第四组读了70本,据此填写统计表;
(2)①要求第一组比第四组少读几本,用第四组读的本数-第一组读的本数=第一组比第四组少读的本数;
②要求第二组和第三组共读几本,用加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③要求四年级一班平均每组读几本,用四个组读的总本数÷4=平均每组读的本数,据此列式解答.
六、数学问题。
20.【答案】 270÷9-45÷9
=30-5
=25(元)
答:每支钢笔比圆珠笔贵25元.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用总价÷数量=单价,分别求出钢笔和圆珠笔的单价,然后相减即可解答.
21.【答案】 (280-120)÷(7-3)
=160÷4
=40(页)
答:后4天平均每天看了40页.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后4天看的总页数,用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前3天看的总页数=后4天看的总页数,然后除以4即可得到后4天平均每天看的页数,据此列式解答.
22.【答案】 150×3+50+150
=450+50+150
=500+150
=650(千克)
答:购回香蕉、苹果一共650千克.
【考点】1000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购回苹果多少千克,用购回的香蕉质量×3+50=购回的苹果质量,然后用香蕉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香蕉和苹果一共购回的总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23.【答案】 (1)
(2)
(3)
【考点】根据东、西、南、北方向确定位置
【解析】【分析】根据图可知,此题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规定方向的,根据图中的角度和方向判断各位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