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圆环的面积》。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的位置作用:
《圆环的面积》是2013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具体在现行教材第68页)。本节课是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之后的巩固提升课,教材通过我们熟悉的光盘引出“圆环”的概念,从而进一步计算圆环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问题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讨论,以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圆环物体,进而认识它们的特征。又因为本课是在圆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最终推导出圆环的面积公式。
三、教学目标:
设计理念:生本教育课堂模式倡导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整合的角度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环的特征,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观察、操作、验证、讨论推导出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
经历动手操作、思考,小组讨论等探索圆环的面积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有关知识的建构。从而让学生认识圆环的特征,并进行圆环面积的计算。)
所以本节课的
重点:掌握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圆环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圆环图纸、环形实物等。
学生准备:圆规、剪刀,纸片等。
四、说教法:
(在课一开始用《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引入,进行前置性作业反馈;在体验环节设计了画圆环,剪圆环等活动,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规律、发展学生思维。全课自始至终,让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人,发现的主人,诠释的主人。)
具体做法:
1、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反馈前置作业。
2、组织学生自主探究。
3、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圆环面积的意义。
五、说学法:
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准备引导学生采用下列方法:
(1)、课前自学,完成前置作业。
(2)、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演示、相互帮助,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集体感、友谊感、同情感。
(3)练习法: 学生利用已学到的计算公式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计算公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前置作业
前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用S=Пr2公式计算圆的面积,为学生探求环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做好铺垫准备。因此我从(1)、圆的面积公式;(2)、已知直径如何求圆的面积;(3)、已知周长如何求圆的面积这三方面着手,精心设置了前置作业。
七、说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反馈交流,由小老师带领大家回顾有关圆面积的知识。(在课一开始用《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引入,进行前置性作业反馈;)
(1)、圆的面积公式
(2)、已知直径如何求圆的面积
(3)、已知周长如何求圆的面积
小结:要求圆的面积,必须要知道圆的半径,如果已知圆的直径或周长,都要先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
(二)出示教学目标
(课件出示教学目标)找同学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对于学习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三)小组合作探究圆环的特征
设计意图:从学生掌握的常识和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环,通过观察和联想,发现圆环的美,寻找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连接点,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环形的特点,为后面学习圆环的面积奠定基础。
1、小组内交流课前小研究(交流学生自己认识的生活中的圆环物体)
2、班内展讲课前小研究 (交流圆环的特征)
3.教师可进行多媒体展示
4.引导学生总结出圆环的特征。
5.进行一些小练习,以加强记忆。
(四)探究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生本教育理念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所以,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探究自学环节,以学生的亲身实践贯穿始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一些方法,如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等,使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掌握,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快速的抓住了环形的本质特征,形成圆环的概念,并顺利推导出环形面积计算公式。
(1)、展示课前画的圆,知道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同心圆)
(2)、引导学生剪下中间的圆,展示剩下的图形的,理解圆环的意义。
(3)、多媒体展示,用直观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圆环的面积。
(4)、小组内探究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5)、班内交流、归纳出圆环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6)、练习巩固:完成教材68页例2。
(五)巩固提升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循序渐进地展开练习,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又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的美。】
具体方法:学生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1、教材68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练习十六4题
(六)、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引导学生整理、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使得新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价值,为后继的学习和运用它们奠定基础。】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特征:同心圆
环形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
S=лR2 –лr 2 =л(R2 -r2 )
八、时间分配:
1、前置作业展示 5分钟
2、小组合作,活动探究 15分钟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2分钟
4、归纳总结,作业布置 3分钟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设想,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去完善,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