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建筑类基础知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01:19
文档

建筑类基础知识

建筑类基础知识一、建筑物的分类(一)按受力方式分类:剪力墙结构:楼板→剪力墙→基础;优点:梁柱不突出;缺点:跨度小,墙体厚重。框架结构:楼板→梁→柱→基础;优点:空间灵活;缺点:梁柱突出,成本高。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二)按建筑材料分类:砖木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砖、木做成,如砖墙、砖柱、木屋架。(不耐火)砖混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刚混做成,如砖墙、砖柱、钢混楼板、钢混屋架等。(耐火)混合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
推荐度:
导读建筑类基础知识一、建筑物的分类(一)按受力方式分类:剪力墙结构:楼板→剪力墙→基础;优点:梁柱不突出;缺点:跨度小,墙体厚重。框架结构:楼板→梁→柱→基础;优点:空间灵活;缺点:梁柱突出,成本高。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二)按建筑材料分类:砖木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砖、木做成,如砖墙、砖柱、木屋架。(不耐火)砖混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刚混做成,如砖墙、砖柱、钢混楼板、钢混屋架等。(耐火)混合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
建筑类基础知识

一、建筑物的分类

(一)按受力方式分类:

剪力墙结构:楼板→剪力墙→基础;

优点:梁柱不突出;缺点:跨度小,墙体厚重。

框架结构:  楼板→梁→柱→基础;

优点:空间灵活;    缺点:梁柱突出,成本高。

框剪结构:  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

             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二)按建筑材料分类:

砖木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砖、木做成,如砖墙、砖柱、木屋架。 (不耐火)

砖混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刚混做成,如砖墙、砖柱、钢混楼板、钢混屋架等。 (耐火)

混合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砖、钢混、木做成,如砖墙、钢混楼板,木屋架等。  (耐火)

钢混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钢筋混凝土做成。  (耐火)

钢结构:  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钢做成,其建造成本较高,多用于超高层建筑和有大跨度要求的建筑物,如体育馆、大剧院及大跨度的工业厂房等。  (不耐火)

(三)按建筑层次分类【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37—87)】:

低层建筑:1~3层建筑;

多层建筑:4~7层建筑,建筑高度不过24米;

中高层建筑:7~9层以上的建筑;

高层建筑:10层以上的建筑;

小高层建筑:8~11层的建筑(配备载人电梯而又可以不

配备消防电梯的住宅)

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米。

二、建筑物的构造

(一)、基础的构造:

按材料使用分: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等。

按构造形式分:

条形基础:是指呈连续的带形基础,包括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等。

基础:是指呈的块状,形式有台阶形、锥形、杯形等。

筏板基础:是一块支承着许多柱子或墙的钢筋混凝土板,板直接作用于地基上,一块整板把所有的单独基础连在一起,不仅使地基的单位面积压力减小,而且使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增大。有利于调整地基土的不均匀沉降。

箱形基础:是指由底板、顶板、侧板和一定数量的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箱行结构。

桩基础:  由设置于土中的桩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

(二)、墙的构造

1、墙的类型:

根据墙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可以把墙分为内墙和外墙,或横墙和纵墙。

墙依其受力情况的不同而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墙体按所用的材料可分为:土墙、石墙、砌块墙、混凝土墙。

2、墙体的细部:

1勒脚:是外墙接近外地面处的部分。

2散水:散水的作用是及时排出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的侵蚀。

3明沟:作用与散水相同。不同的是散水是将雨水排至室外地坪,而明沟是将雨水引至下水管道。

4踢脚板:又称踢脚线。是楼地面和墙体相交处的构造处理。踢脚板面层一般和楼地面面层相同,高度为150mm~200mm。踢脚板的作用是保护墙面,防止清扫地面时污染墙身。

5墙裙:墙裙是踢脚板的延伸,高度一般为900~1800mm.

6窗台:窗台有内窗台和外窗台。外窗台可用砖砌成,用预制混凝土、水磨石铺设。

7过梁:过梁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上部砌体的重量,防止门窗樘被压坏。过梁的种类,一般有砖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

8圈梁:也称腰箍,主要作用是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圈梁常设在基础顶面以及楼板、檐口和门窗过梁处。为节省材料,便于施工,应尽可能将圈梁和过梁合一。圈梁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成,分现浇和预制两种。

9防潮层:防潮层的作用是防止土壤中的潮气和水分由于毛细管作用沿墙身上升,致使墙身受潮、墙体抹灰脱落,从而损坏墙身坚固性和耐久性。防潮层设在基础墙顶部。一般情况下,可设在室内地坪以下一皮砖处。防潮层到散水表面距离约100~150mm。

10变形缝:当建筑物面积很大、长度很大或各体部高差较大时,常因温度变化、地基的沉陷或地震等影响,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破坏。这种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11烟道、通风道:一般不应小于130mm×130mm。烟道与通风道伸出屋面的部分称烟囱。烟囱应高出屋面500mm以上,以防止空气倒流的现象。

(三)、楼板与地面

(1)、楼板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优点是坚固、耐久、整体性好,可以做成任何复杂的形状;缺点是消耗的模板较多,工期长,且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常见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有实心板、槽型板、空心板。

(2)、地面

①、地面的组成与要求    (地面是指底层地坪。)

面层:地面的最上面的一层,它直接经受摩擦、洗刷和承受压力。

垫层:位于面层之上、基层之下。它承受着由面层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均匀地传到基层上。垫层有刚性垫层和柔性垫层两种。刚性垫层用混凝土、碎砖、三合土等做成。柔性垫层一般用在块料面层的下面,可用砂、碎石、矿渣等做成。

基层:地面最下面的土层。它具有一定得承载能力。较好的土层夯实即可;较差的土层,需掺入碎砖、石子后夯实。

2、整体地面

1、水泥地面:水泥地面分普通和中等两种做法。

普通水泥地面是在基层上先铺60mm厚100号混凝土垫层,再做20mm厚1:2.5水泥砂浆面层;

中等水泥地面是在基层上铺设60mm厚100号混凝土垫层,再做12mm厚1:2.5水泥砂浆和13mm厚1:1.5水泥砂浆面层。

2、水磨石地面:

水磨石地面是在基层上铺设60mm厚的100号混凝土垫层,再做15mm厚1:3水泥白石子砂浆面层,面层凝固后加水研磨光滑,再用草酸擦洗,上蜡擦亮。

(四)、楼梯

(1)、楼梯的类型

楼梯的平面形式有下列几种:

1单跑楼梯:只有1个楼梯段,中间不设休息平台。适用于层高较低的房屋。

2双跑楼梯:有2个楼梯段,中间设休息平台。

3三跑楼梯:由3个楼梯段和2个休息平台组成。常用于层高较高的建筑物。三跑楼梯的可以设电梯。

(2)、楼梯的组成与尺度

楼梯由楼梯段、平台、栏杆、扶手组成。

1、楼梯段:由连续的一组斜向踏步组成。居住建筑楼梯段的宽度一般1.1~1.3m,公共建筑为1.4~2.0m,辅助楼梯段的宽度为0.8m左右。

2、休息平台:

连接两个楼梯段的部分称为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宽度不得小于楼梯段的宽度,以保证人流通过平台时不至于拥挤或堵塞。

3、栏杆和扶手:

为保证安全,须在楼梯段临空的一侧设置栏杆和栏板,在栏杆或栏板的上面设扶手。扶手的高度(从踏步面的中心至扶手表面)一般为900mm。

4、楼梯的坡度与踏步尺寸:

楼梯的坡度一般为20°~45°,从安全舒适角度考虑,以26°~35°为宜。

踏步的高度常为150~180mm,踏步的宽度常为250~300mm。

(五)、屋顶

屋顶是房屋顶部的覆盖物,起着防水、保温、隔热等作用。

屋顶按坡度大小和外形特征可以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和其他形式的屋顶。

(1)平屋顶

常用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作承重结构。上做防水、保温隔热层。平屋顶的坡度较小,约为3%左右。

(2)坡屋顶

坡屋顶形式有单坡顶、双坡顶、四坡顶、歇山顶等。坡屋顶坡度较陡,一般在10%以上。常用屋架做承重结构,上铺屋面层。

文档

建筑类基础知识

建筑类基础知识一、建筑物的分类(一)按受力方式分类:剪力墙结构:楼板→剪力墙→基础;优点:梁柱不突出;缺点:跨度小,墙体厚重。框架结构:楼板→梁→柱→基础;优点:空间灵活;缺点:梁柱突出,成本高。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二)按建筑材料分类:砖木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用砖、木做成,如砖墙、砖柱、木屋架。(不耐火)砖混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刚混做成,如砖墙、砖柱、钢混楼板、钢混屋架等。(耐火)混合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