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快拆架施工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02:30
文档

快拆架施工方案

海亮国际广场工程室内支撑体系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编制时间:审核:审核时间前言和编制依据本标准主要内容共分7章。第一章编著依据第二章工程简介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施工准备及施工要求(附插图)第五章质量要求第六章安全措施第七章梁、板荷载验算一、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93.《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构件企业标准》(Q/CQqlf-001-2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
推荐度:
导读海亮国际广场工程室内支撑体系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编制时间:审核:审核时间前言和编制依据本标准主要内容共分7章。第一章编著依据第二章工程简介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施工准备及施工要求(附插图)第五章质量要求第六章安全措施第七章梁、板荷载验算一、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93.《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构件企业标准》(Q/CQqlf-001-2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
海亮国际广场工程

 

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    制:                 编制时间:

审    核:                 审核时间

前言和编制依据

本标准主要内容共分7章。

第一章 编著依据

第二章 工程简介

第三章 施工准备

第四章 施工准备及施工要求(附插图)

第五章 质量要求

第六章 安全措施

第七章 梁、板荷载验算

一、编制依据

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9

3.《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构件企业标准》(Q/CQqlf-001-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33-91)

7.《重庆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

8.《重庆永川海亮国际广场工程结构施工图》

二、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海亮国际广场

建筑面积: 56296.52平方米   

结构形式:框支剪力墙结构

层数:31层

三、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楼层控制线、轴线、墙身线、标高线等已复核,均与设计图纸相吻合;

2) 项目部及劳务队管理人员在仔细熟悉图纸的情况下,对现场需要搭设脚手架以及防护架的部位进行掌握,针对不同部位确定相应的脚手架类型,并提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做到搭设规范,一次成型。

3)地坪已浇筑120mm厚C25钢筋混凝土并清理完现场;

2、材料准备

钢管采用Φ48.3×3.6钢管,进场时严格检查材料质量,壁厚不够的严禁用于现场施工。

扣件采用1kg/个的标准扣件,十字扣件、旋转扣件和直接扣件合理搭配。

密目网:应使用新购进的绿色安全立网,对于破损、杂物残留或颜色不一致的密目网严禁用于外架立面防护。

安全兜网:用于操作面下层的安全兜网,规格为必须能够承受100kg重物10m高冲击荷载,出场合格证和质保证书齐全,并在进场后进行冲击试验,报监理业主审核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它机具材料准备如切割机、铁丝、扎丝、扳手、工具包等合理配置。

3、人力准备

每个劳务队必须配备专业架子工,用于脚手架搭设,要求操作熟练、持证上岗、入场教育、安全技术交底齐全。架子工的数量不少于20人,以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同时,配备足够数量的普工,用于材料传递、清理等辅助工作。 

4.支撑架搭设和构造施工要求

1.本方案适用于本工程支撑架。梁(梁截面高度大于等于800mm )支撑架方式如梁段支撑图,图中梁侧顺梁方向立杆间距500mm,梁底一排立杆硬顶撑顺梁方向间距1000mm;框架梁中间加一顶撑。

如图:

梁段支撑图(梁截面高度大于等于800mm ) 

 龙骨示意图

         

               

                     楼板支撑架荷载单元图

楼板(楼板截面高度120mm )支撑架方式如模板支架图及楼板支撑架荷载单元图,楼板下立杆纵横双向间距最大为1200mm。全部梁板支撑架均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整个梁板高支撑架水平杆应该连通,尤其应特别重视梁板支撑架部分均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的作业质量),双向水平杆步距均为1500mm。跨度6000mm以上可起拱1-3‰。每楼层半高(3.0m)处与楼盖梁对应的网格梁的支撑架同楼盖梁支撑方式。

 

2.沿支架立面增设剪刀撑;同时在混凝土施工缝的位置满设竖向剪刀撑。

    b.满堂模板支架立柱,设由下至上的竖向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场面顶紧,夹角为45 º~60º。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2-15m设置。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到杆件端部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四、施工方法

4.1 工艺流程

(-)支模顺序

 (1) 按照快拆架标准层支模图备齐所需构配件 (本工程支模所需构配件包括2.6m立杆,U型可调顶托,1.2m、1.0m、0.7m横杆)。

                

(2)按照快拆架标准层支模图在楼板上弹模板支撑位置线,按模板支撑位置线支一个立方体支撑格构,并在立杆底部垫上木板(如图):

(3)沿已支成的立方体支承格构,严格按照标准层支模图完成剩余的搭设。搭设过程中,同一个插座上横杆与其搭接的立杆要互相垂直,同一方向内搭接的横杆要顺直并且与模板支撑位置线保持平行。

(4)按横杆步距要求搭设横杆,在立杆顶部安装U型可调顶托,安放龙骨通过调节U型顶托调平到所需标高。

(5)木龙骨悬臂端用钢管、扣件、U形可调顶托或可调底座支顶加固,施工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设剪刀撑。

(6)铺模板,模板缝贴胶带纸或刮模板腻子,刷脱模剂,模板预检。

(二)模板安装

1、柱模板安装:

①首先弹出柱的中心线及四周边线;

②根据测量标高进行柱周边找平;

③根据设计图要求,事先用18mm厚高强复合九层板制成定型柱模板并编号堆码;

④搭设模板架子,其立杆和水平杆间距应按照模板架子设计要求,纵横杆排列整齐;

⑤模板吊装就位,各块组合连接,模板下脚内口应与底部墨线对齐,然后校正吊垂直,通排柱在下脚进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⑥柱脚应预留200×200的清扫口,保证在浇筑混凝土前能清理出模板内的杂物。柱子较高时应预留浇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脚2m。

⑦柱模应根据柱断面尺寸和砼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或对拉丝杆。

柱子支模示意图如下:

2、安装梁模板

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可调顶托的外露部份不应超过200mm。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50mm×100mm木方或Φ48.3*3.6双钢管作主龙骨,在主龙骨上安装梁底次龙骨(50mm×100mm木方)@ 250mm。次龙骨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在大于或等于4m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及对拉高强螺栓。

3、安装楼面模板

通线调整脚手架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架设50mm×100mm木方或Φ48*3.6钢管作主龙骨,主龙骨固定后架设次龙骨(50mm×100mm木方)@350mm,然后在次龙骨上安装胶合板模板。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三)脚手架和模板的拆除

1、拆除侧模时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拆模前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表示(%)
≤2≥50
>2, ≤8≥75
>8≥100
梁、拱≤8≥75
>8≥100
悬壁构件-≥100
2、拆模前可先拆除梁底一道水平拉杆,以满足施工人员站立作业,用木方和模板搭设作业平台,检查周围的安全网是否完好,经项目部或专职安全员检查安全后才能进行拆模施工。 

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4、拆除顶板模板时应将可调螺旋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拆除时人站在钢管架下,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

5、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模板,方便人员的拆除。

6、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必须及时从架体内运走,不得堆积在支架内,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板模应涂刷水性脱模剂,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7、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8、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四)模板、脚手架的维护和管理

1、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附着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刷脱模剂。

2、模板、脚手架拆除至存放点时,模板保持平放,脚手架要堆码整齐。

3、拆下的模板应急时清除灰浆,难以清除时,可采取模板除垢剂处理,不准敲砸,拆下来的脚手架要清理架体上附着的混凝土块等。拆下来的模板、脚手架,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

4、暂时不用的材料应入库保存,分类管理。

(五)立面、节点示意图

 正立面图                      俯视图

                    插座示意图

 

插头示意图

4.2 施工要点

 1、 施工前必须熟悉设计方案,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模,严禁随意支搭。

 

2、支立模板支架时,立杆位置要准确,立杆、横杆形成的支承格构要方正。

3、立方体支承格构调方正以后同时敲击4根或3根横杆,不能装一根敲击一根,横杆的插头插入立杆插座后,要两头同时均匀敲击,不能猛敲一头,再敲另一头。

4、按图示进行水平杆(横杆)安装,严禁私自调换不同长度横杆。

5、立杆下需铺设木板,木板可采用300mm宽4m长木跳板通长设置,或面积不小于0.15㎡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铺垫,并且上下楼层立杆对齐,保证荷载有效通过立柱进行传递。

6、U型托安装完毕后,进行调平。跨度大于4m按2‰起拱,避免虚支。

7、U型托的调节丝杆插入立杆孔内的安全长度不小于200mm,严禁任意上调。

8、木龙骨要支撑平稳,受力方向一致。

9、上层竖向构件模板拆除运走后,在施层无过量堆积荷载方可进行下层模板拆除。

10、模板拆除前应办理拆模申请,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第一次模板拆除。

11、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顺序严格执行标准层支模图进行,严禁私自乱拆。

12、模架的拆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4.3 质量监测

模板支撑采用插槽式快拆架支撑体系,在搭设和钢筋安装、砼浇捣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每天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2、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

⑴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扫地杆、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

⑵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符合要求。

⑶ 快拆架插头、插座连接是否松动,普管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⑷ 架体是否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

⑸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的现象。

⑹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⑺ 快拆架架体和快拆架横杆是否有变形的现象。

3、快拆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4、浇砼的过程中,由质安员、施工员对架体进行检查,随时观测架体变形。发现隐患,及时停止施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后再施工。

5、变形监测措施

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

测点布设:每10~15m布设一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

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观测,一般监测频率不超过20-30分钟一次,浇筑完后不少于2小时再观测一次。

监测结果接近或达到材料的允许变形值时马上启用应急预案,同时必须向市建筑工程安全督促站等相关部门报告。

五、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由总工程师策划、组织实施,现场经理和施工员中间控制,现场技术支持、指导及区域和专业责任工程师检查监督的管理系统,形成项目经理部、分包商/专业化公司和施工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5.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模板成型检验班组内实行 “三检制”,合格后报工长检验,合格后依次报项目部、质量总监进行核定,并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报验单,对于模板成型过程中要点真实记载,并向监理报验。每个环节检查出质量问题(不符合本方案质量、技术标准及相关规范),视性质、轻重等查处上一环节责任,并由上一环节负责人负责改正问题。

六、安全措施

1、工人须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有关证件须符合北京市有关规定。

3、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设备。高度超过2米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安装梁模板及梁、柱接头模板的支撑架或操作平台必须支搭牢固。

4、模板的预留孔洞、电梯井口等处,应加设防护网,防止人员或物体坠落。

   5、在脚手架或操作台上堆放模板时,应按规定码放平稳,防止脱落并不得超载。操作工具及模板连接件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严禁放在脚手架或操作台上。

6、支模必须按照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7、浇筑砼时,应设专人看护模板,如发现模板倾斜、位移、局部鼓胀时,应及时采取紧固措施,方可继续施工。

8、顶板拆模时,应逐块拆卸。拆下的模板,严禁向下抛掷。如有间歇,亦应将已拆下的模板的配件及时运走,防止坠落伤人。

9、施工中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作业,不许在支撑体系上追逐打闹。

10、施工中的作业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上班。

七、梁、板荷载验算

选取最大板厚160mm、标准板厚100mm分别验算;模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次龙骨采用50×100木龙骨,中心间距350mm;主龙骨采用48.3*3.6mm钢管;竖向支撑体系采用键连接的脚手架;立杆最大间距1200×1200mm。采用48*3.5mm钢管,验算模板、次龙骨、主龙骨的强度及刚度及立柱稳定性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一)材料和力学性能

模板的性能(本方案模板参数根据施工现场常规套用,如有差别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E=5000 N/mm2           f=13N/mm2   

次龙骨(50×100mm木龙骨)力学性能:

E=9000N/mm2      f= 13-17 N/ mm2       W=83cm3

I=1/12*bh3 =417 cm 4

主龙骨(48*3.5mm钢管)力学性能:

E=2.05*10 5 N/mm2     f压拉弯= 205 N/ mm2    W=8.98cm3          

A=4.24 cm2      I=21.56cm4       

σ=N/ψA Mpa   [σ]=175Mpa        i= 1.59 cm2                        

λ= L/i=150/ 1.59= 94。3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得

  ψ值为0.634    

立杆、顶托、横杆力学性能:

立杆上插座与焊管的焊接强度检验:200KN不破坏。

横杆上,插头与焊管的焊接强度检验:25KN不破坏。

顶托的抗压强度检验100KN不破坏。

(二)顶板模板验算

1、混凝土楼板160mm厚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自重:    0.3×1.2=0.36KN/m2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4+1.1)×0.15×1.2=4.518KN/m2

                              以上合计:q2=4.878KN/m2

施工荷载:            2.5×1.4=3.5 KN/m2

                              共计荷载q1=8.378KN/m2

2、模板计算简图为

3、抗弯强度验算

为安全起见按连续梁验算,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 常用结构计算”中有关“结构静力计算表”内容。

M=0.080×ql2

σm=M/W≤[f]

计算如下:

取1米宽面板进行验算:q=8.378×1=8.378KN/m。

M=0.08×8.378×0.352=0.08 KN·M

15mm厚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W=(1/6)bh2=(1/6)×1000×152=3.75×104mm3

 

抗弯承载力

σm=M/W=8×104/3.75×104=2.13N/mm2〈[f]=13 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施工荷载,则q= 4.878 KN/m2

ω=0.677ql4/100EI

=0.677×4.878×3504/(100×5000×2.8×105)=0.35mm〈[ω]=1mm    满足要求。

1米宽面板的惯性矩

I=(1/12)bh3=(1/12)×1000×153=2.8×105mm4

(三)次龙骨验算(50×100木龙骨)

1、混凝土楼板160mm厚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及次龙骨自重:    0.3×1.2×0.9=0.324KN/m2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4+1.1)×0.15×1.2×0.9=4.07KN/m2

                              以上合计:q2=4.394KN/m2

施工荷载:            2.5×1.4×0.9=3.15KN/m2

                              共计荷载q1=7.544KN/m2

2、次龙骨计算简图

3、抗弯强度验算

按两跨连续梁计算

σ=M/W≤[σ]

=4.75×105/83=5.7N/mm2〈fm(13-17 N/ mm2)             满足要求。

q=7.544×0.35=2.KN/m

M=1/8×ql2=0.125×2.×12002=4.75×105N·mm

4、挠度验算

ω=0.521×ql4/100EI

=0.521×(4.394×0.35)×1.24/(100×9000×417)

=0.443mm<[ω] =L/500                         满足要求。

(四)主龙骨验算

1、混凝土楼板160mm厚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及次龙骨自重:    0.3×1.2×0.9=0.324KN/m2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4+1.1)×0.15×1.2×0.9=4.06KN/m2

                              以上合计:q2=4.384KN/m2

施工荷载:              1.5×1.4×0.9=1. KN/m2

                              共计荷载q1=6.274KN/m2

2、计算简图为

3、抗弯强度验算

σ= M/W=1.8/167=10.7<fm(13-17 N/ mm2)                                 

M=0.333pl=0.333×1.2×1.2×6.274/2×1.2=1.8KN·M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ω=1.466pl3/100EI=1.466×3.15×1.23/(100×9000×833)

=1.06mm<[ω]= L/500                                 满足要求  

p= 1.2×1.2×4.384/2=3.15KN   

(五)立杆验算

混凝土楼板160mm厚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及次龙骨自重:    0.3×1.2=0.36KN/m2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4+1.1)×0.15×1.2=4.518KN/m2

                              以上合计:q2=4.878KN/m2

施工荷载:            1.0×1.4=1.4 KN/m2

                              共计荷载q1=6.278KN/m2

1、立杆强度验算

σ=N/A=9.04×103/4=18.5Mpa〈[σ]=215Mpa                满足要求

每根立杆所承受的荷载N为6.278×1.2×1.2=9.04KN

单根立杆的截面面积为4mm2   

 2、立杆稳定性验算

σ=N/ψA=9.04×103/0.634× 424=33.6Mpa〈[σ]=175Mpa     满足要求。

λ= L/i=150/1.59=94.3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得 ψ值为0.634  

  结论:楼板厚160mm时,立杆1.2×1.2m;模板15mm厚;次龙骨中到中350间距;单主龙骨满足要求。

 

验算100mm厚楼板:

(一)顶板模板验算

 1、混凝土楼板100mm厚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自重:    0.3×1.2=0.36KN/m2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4+1.1)×0.1×1.2=3.01KN/m2

                              以上合计:q2=3.37KN/m2

施工荷载:            2.5×1.4=3.5 KN/m2

                              共计荷载q1=6.87KN/m2

2、模板计算简图为

3、抗弯强度验算

为安全起见按连续梁验算,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 常用结构计算”中有关“结构静力计算表”内容。

M=0.080×ql2

σm=M/W≤[f]

计算如下:

取1米宽面板进行验算:q=6.87×1==6.87KN/m。

M=0.08×6.87×0.352=0.067 KN·M

15mm厚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W=(1/6)bh2=(1/6)×1000×152=3.75×104mm3

抗弯承载力

σm=M/W=6.7×104/3.75×104=1.79N/mm2〈[f]=13 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荷载不包括施工荷载,则q= 3.37 KN/m2

ω=0.677ql4/100EI

=0.677×3.37×3504/(100×5000×2.8×105)=0.24mm〈[ω]=1mm    满足要求。

1米宽面板的惯性矩

I=(1/12)bh3=(1/12)×1000×153=2.8×105mm4

(二) 次龙骨(50×100木龙骨)验算

1、混凝土楼板100mm厚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及次龙骨自重:    0.3×1.2×0.9=0.324KN/m2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4+1.1)×0.1×1.2×0.9=2.7KN/m2

                              以上合计:q2=3.024KN/m2

施工荷载:            2.5×1.4×0.9=3.15KN/m2

                              共计荷载q1=6.17KN/m2

2、次龙骨计算简图为

3、抗弯强度验算

按两跨连续梁计算

σ=M/W≤[σ]

=3.9×105/83=4.7N/mm2〈fm(13-17 N/ mm2)             满足要求。

q=6.17×0.35=2.16KN/m

M=1/8×ql2=0.125×2.16×12002=3.9×105N·mm

4、挠度验算

ω=0.521×ql4/100EI

=0.521×(3.024×0.35)×1.24/(100×9000×417)

=0.305mm<[ω] =L/500                         满足要求。

(三) 主龙骨验算

1、混凝土楼板100mm厚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及次龙骨自重:    0.3×1.2×0.9=0.324KN/m2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4+1.1)×0.1×1.2×0.9=2.7KN/m2

                              以上合计:q2=3.024KN/m2

施工荷载:              1.5×1.4×0.9=1.9 KN/m2

                              共计荷载q1=4.924KN/m2

2、计算简图为

3、抗弯强度验算 

σ= M/W=1.42/8.98=158N/ mm2<f(205 N/ mm2)                                 

M=0.333pl=0.333×1.2×1.2×4.924/2×1.2=1.42KN·M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ω=1.466pl3/100EI=1.466×2.18×1.23/(100×9000×833)

=0.74mm<[ω]=1mm                                  满足要求  

p= 1.2×1.2×3.024/2=2.18KN            

(四) 立杆验算

混凝土楼板100mm厚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及次龙骨自重:    0.3×1.2=0.36KN/m2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4+1.1)×0.1×1.2=3.012KN/m2

                              以上合计:q2=3.372KN/m2

施工荷载:            1.0×1.4=1.4 KN/m2

                              共计荷载q1=4.772KN/m2

1、立杆强度验算

σ=N/A=6.87×103/4=14Mpa〈[σ]=215Mpa              

满足要求

每根立杆所承受的荷载N为4.772×1.2×1.2=6.87KN

单根立杆的截面面积为4mm2   

2、立杆稳定性验算 

σ=N/ψA=6.87×103/0.634× 424=25.6Mpa〈[σ]=175Mpa     满足要求。

λ= L/i=150/1.59=94.3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得 ψ值为0.634   

 结论:楼板厚100mm时,立杆1.2×1.2m;模板15mm厚;次龙骨中到中350间距;单主龙骨满足要求。

(五)、粱荷载验算

梁的截面500*1200mm;梁底模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次龙骨采用50×100木龙骨4根,台梁的主龙骨间距1200mm;采用48.3*3.6钢管;竖向支撑体系采用键连接的脚手架;立柱最大间距1200×1200mm。梁的下部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支撑钢管1根。步距不>100,验算、次龙骨、主龙骨的强度及刚度及立柱稳定性。

(一)材料和力学性能

1、模板的性能(本方案模板参数根据施工现场常规套用,如有差别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E=5000 N/mm2           f=13N/mm2   

2、次龙骨50*100方木力学性能

E=9000N/mm2    

f= 13-17 N/ mm2       

W=83cm3

I=1/12*bh3 =417 cm 4

3、主龙骨钢管48.3*3.6力学性能

E=2.06*10 5 N/mm2     

f压拉弯= 205 N/ mm2      

W=4.49cm3          

A=4.24 cm2     

 I=10.78cm4        

σ=N/ψA Mpa   

[σ]=175Mpa   

i= 1。59 cm2 

λ= L/i=150/ 1。59= 94。3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得

 ψ值为0.634    

4、扣件力学性能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8kn(下滑)

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二)梁底龙骨验算

1、荷载混凝土梁50m×1200 mm时设计荷载

竹胶板自重:                    0.3×1.2=0.36KN/m

混凝土及钢筋自重:(24+3)×0.4×1.2×1.2=15.558KN/m

                           以上合计:15.048KN/m

施工荷载:                   2.0×0.4×1.4=1.12 KN/m

                          共计荷载   16.168KN/m

   

2、计算简图为

3、抗弯强度验算

σ= M/W=2.91/83×4=8.7<fm(13-17 N/ mm2   

3根满足要求

σ= M/W=2.91/83×3=11.68<fm(13-17 N/ mm2  

4根满足要求

M=0.125pl2= 0.125×16.168KN/m×1.2m2

             =2.91KN·M       

4、挠度验算

龙骨4根

ω=0.521ql4/100EI=0.521×15.048/1.2×1.24/(100×9000×1667)= 0.521×15.048/1.2×1.24/(100×9000 ×1667)= 0.9mm<[ω]=1mm             龙骨4根 满足要求                                 

其中I=bh 3/12=5*4*10 3/12=1667cm 4

龙骨3根  

ω=0.521ql4/100EI=0.521×15.048/1.2×1.24/(100×9000×1250)= 0.521×  15.048/1.2×1.24/(100×9000 ×1250)= 1.2mm>[ω]=1mm       不满足要求  

其中I=bh 3/12=5*3*10 3/12=1250cm 4

(二) 抬梁支撑验算

1、荷载

竹胶板自重:                  0.3×1.2=0.36KN/m

砼及钢筋自重:(24+3)×0.4×1.2×1.2=15.558KN/m

                           以上合计:15.048KN/m

施工荷载:          2.0×0.4×1.4=×1.4=1。12 KN/m

                          共计荷载17.662KN/m

   2、计算简图为

3、抬梁扣件受力分析(中部单管支撑时)

400*Ra=( q/2-Ra)*100    q=16。168KN/m*1.2=19.4 KN

400Ra=970 KN-100Ra

Ra=1.94 KN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8kn(下滑)

满足要求

4、抬梁中间支撑(立柱)

Rz=( q/2-Ra) ×2=19.4 KN/2-1.94 KN=15.52 KN<20 KN

(单管满足要求)

 5、抬梁中间支撑稳定性

 σ=N/ψA Mpa=17.46 KN/0.634×4.24 cm2

  =。95< [σ]=175Mpa     满足要求  

 其中   N=17.46 KN  

 ψ=0.634

  A=4.24 cm2     

文档

快拆架施工方案

海亮国际广场工程室内支撑体系施工单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编制时间:审核:审核时间前言和编制依据本标准主要内容共分7章。第一章编著依据第二章工程简介第三章施工准备第四章施工准备及施工要求(附插图)第五章质量要求第六章安全措施第七章梁、板荷载验算一、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93.《插槽式快速拆装脚手架构件企业标准》(Q/CQqlf-001-201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