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设计工作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02:30
文档

设计工作报告

******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工程设计工作报告贵州华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批准: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参加人员: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及规模1.1.1地理位置及交通***位于贵州省北部,东经106°47′~107°08′,北纬27°33′~27°48′之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黔北的交通枢纽、商贸和物资集散中心,全区辖区面积624.491km2,城区面积43km2。川黔电气化铁路和210、326国道横穿全境,贵遵高速公路和遵崇
推荐度:
导读******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工程设计工作报告贵州华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批准: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参加人员: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及规模1.1.1地理位置及交通***位于贵州省北部,东经106°47′~107°08′,北纬27°33′~27°48′之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黔北的交通枢纽、商贸和物资集散中心,全区辖区面积624.491km2,城区面积43km2。川黔电气化铁路和210、326国道横穿全境,贵遵高速公路和遵崇
***    ***区

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贵州华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六月

批    准: 

审    定:

审    查: 

项目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  

参加人员: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位置及规模

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位于贵州省北部,东经106°47′~107°08′,北纬27°33′~27°48′之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黔北的交通枢纽、商贸和物资集散中心,全区辖区面积624.491km2,城区面积43km2。川黔电气化铁路和210、326国道横穿全境,贵遵高速公路和遵崇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交通极为方便。

***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区选择实施***镇**村、**村、**村、**村和**村灌区渠系配套工程等。

**镇位于大娄山脉东部中段,镇位于***西郊13公里处。全镇总面积146.5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1个居民社区,114个村民组。有公路横穿镇境,境内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通讯畅通。

1.1.2 社会经济情况

***红花岗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区选择实施***镇**村、**村、**村、**村和**村灌区渠系配套工程建设,,灌溉总面积为9300。

***镇现辖8个行政亩村,一个居委会(牛蹄社区),114个村民小组。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2km,南北最大距离10.5km,全镇国土面积146.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5.23平方千米,占99.13%;水域面积1.27平方千米,占0.8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6人。

2012年末,***镇总人口36036人,9426户,其中居民2440人,1281户。有苗族等12个少数民族,共736人,占总人口比例2.05%人口自然增长率4.7‰。

***镇经济结构基本以农业为主,是***区的农业大镇。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65624.17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9077.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农业总产值28273.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20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5%。粮食总产量1.76万吨。

本项目涉及***区***镇**村、**村、**村、**村和**村5个村,5个村基本情况如下:

**村地处*****岗区***镇西南部,距镇13公里。总面积14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截止2012年底,全村总人口为2505人,其中农业人口2505人。总耕地面积为3849.8亩,其中水田3332.5亩,旱地517.3亩。

**村地处****区金**镇南部,距镇10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截止2012年底,全村总人口为3392人,其中农业人口3392人。总耕地面积为3096.1亩,其中水田1785亩,旱地1311.1亩。

**村地处****区金**镇南部,距镇3公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组。截止2012年底,全村总人口为56人,其中农业人口56人。总耕地面积为5447.8亩,其中水田3836.7亩,旱地1611.1亩。

**村地处****区金**镇北部,距镇3公里。总面积17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截止2012年底,全村总人口为3216人,其中农业人口3216人。总耕地面积为2278.5亩,其中水田1860.2亩,旱地418.3亩。

**村地处****区金**镇西北部,距镇7公里。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截止2012年底,全村总人口为2595人,其中农业人口2595人。总耕地面积为3319.9亩,其中水田1436.8亩,旱地1883.1亩。

1.1.3 地质、地貌

1.1.3.1 地质

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区,地处大娄山东南麓。总体地势北面、西面、南面高,逐渐倾向东面。主体山脉走向和槽谷坝子长轴均接近北东向。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湘江河干流洛江河支流,受地质构造切割,项目区由洛江河一分为二,河流流向经西向东汇入湘江河,洛江河上支流发育,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河网分布如树枝叉状。区域地质构造主要以北东向构造为主,项目区地势相对较陡,地面坡度大,主要以低中山山地地貌为主,兼有河谷坝子等地貌。岩层产状为126°~143°∠15°~26°,走向呈北东向,岩石相对较完整,地层稳定,局部地段受断层构造的影响,岩层较为破碎,出露岩性总体为软、硬性岩相间分不,第四系覆盖层相对较厚,植被生长茂盛,水土流失较小。

1.1.3.2 地貌

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区灌区较为集中,灌区内地势平缓,且灌区宽阔,灌区第四系沉积物较厚,是灌区水稻田分布最多区域,山体边坡相对较陡,坡度在25°~45°之间,山体海拔高程多在1124m~1537m之间,相对高差为413m。区内田地、村寨广泛分布,乡村道路初步成形,交通方便。

1.1.4 水文气象

    ******区位于贵州省北部,东经106°47′~107°08′,北纬27°33′~27°48′之间。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岗区处于北半球低纬度亚热带内,具有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较丰富,水热同季。同时又具有高原性的多变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温38.7℃,最热月平均气温26.1℃,极端最低温-7.1℃,最冷月平均气温3.5℃,年总积温5549℃,≥10℃活动积温为5260℃,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均日照时数为1354小时。遵义红花岗区属一般雨区,年平均降雨量1030mm,最多年降雨量1393.6mm(1954年),最少年降雨量781.6mm(1981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匀。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暂发性的“倒春寒”,旱灾、洪灾、秋风、冰雹。

1.1.5 项目区水源、建设内容及规模

***镇项目区灌溉水源来自灌区内的***水库、洛江河、基流及溪沟,灌溉水源及灌面分布情况见表1-1。

表1-1                    ***镇项目区灌溉水源及灌面分布情况统计表

序号所属片区水源名称水源类型水源工程特征参数灌溉面积(亩)备注
集雨面积

(km2)

总库容

(万m3)

兴利库容

(万m3)

日最枯流量(m3/s)

灌溉时最枯流量(m3/s)

小计
1**村

核桃湾水库4.10 50350.0066 0.01 18841884
2水源基流 0.008 0.020 227227
3新民1#基流 0.006 0.015 149149
4新民2#基流 0.004 0.010 9999
5花园溪沟7.60 0.0122 0.0304 141141
6元坪基流 0.015 0.038 400400
7**村

沙坎溪沟4.80 0.0077 0.0192 450450
8四衙洛江河52.50 0.0840 0.2100 550550
9杠村山塘+基流11.20 0.0179 0.0448 5707001270
10郭家林洛江河56.80 0.0909 0.2272 200200
11**村

青山基流 0.007 0.018 160160
12老场基流 0.008 0.020 200200
13寨上基流 0.004 0.010 9595
14高枧基流 0.003 0.008 5050
15小干溪基流 0.009 0.023 150150
16小板水溪沟6.50 0.0104 0.0260 135135
17余家湾基流 0.007 0.018 110110
18**村

新土沟洛江河350.0560.14 10801080
19郑家龙洞河沟12.80.0205 0.0512 12201220
20**村

后田河河沟4.90 0.0078 0.0196 330330
21和平机井基流 0.00370.0093200200
22后山机井基流 0.00560.014200200
本项目分5个灌区进行设计。

**村灌区(灌溉面积2900亩,全部为水稻);**村灌区(灌溉面积2470亩,其中水稻1120亩,玉米1350亩);**村灌区(灌溉面积900亩,全部为水稻);**村灌区(灌溉面积2300亩,其中水稻1080亩,玉米1220亩);**村灌区(灌溉面积730亩,全部为玉米)。   

本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改善和恢复项目区内9300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3046亩,改善灌溉面积4234亩,恢复灌溉面积2020亩)作物灌溉。

本项目设计修复拦水堰4座;新建30m3水池4口;修复提灌站6座;新建机井配套提灌站2座;灌溉渠道防渗改造65.434km;新建渠道4.1km;新建排涝渠1.635km;新建渡槽180m;修复倒虹管75m;新建人行桥42座。

该项目设计概算总投资1858.74万元,审批概算总投资1858.74万元。

本次设计修建拦水堰、提水泵站等,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其工程规模为等外级工程,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永久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

本工程设计整修末级渠系工程,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灌溉过(引)水流量小于1.0m3/s,均按5级建筑物设计。

1.1.6 建设目标

本项目主要通过工程措施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渠系水利用率,解决灌区缺水矛盾,使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0%以上,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3%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达0.75以上的工程建设目标。

1.2 工程建设情况简述

受*******区水务

局委托,我单位于2013年9月开始对该项目工程进行现场踏勘,根据现场勘察及调查了解的情况,成立了设计小组对该工程实施方案进行设计。以《贵州省*****区2013~2015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和《******区2013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标准文本》为基础,进一步对*****区2013年建设工程项目区进行了实地测量和调查,在******区水务局、***镇水利站相关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按照《财政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等文件的要求,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于2013年11月完成了《贵州省******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报告》。

在***区委、的领导下,区水务局的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和严格管理下,工程项目于2014年4月11日开始破土动工,2014年12月上旬全部完工,工期历时8个月。

2  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2.1 工程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和水资源条件,利用河流水及山塘蓄水,利用渠道引水至灌区,再考虑田间渠道输水至田地,同时考虑与田间道路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灌溉系统。

******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项目区选择实施金***板桥村、**村、**村、**村和**村片区。本次拟解决灌区9300亩耕地灌溉用水问题,其中拟解决板桥村灌区(灌溉面积2900亩,全部为水稻);**村灌区(灌溉面积2470亩,其中水稻1120亩,玉米1350亩);**村灌区(灌溉面积900亩,全部为水稻);**村灌区(灌溉面积2300亩,其中水稻1080亩,玉米1220亩);**村灌区(灌溉面积730亩,全部为玉米)。

本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改善和恢复项目区内9300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3046亩,改善灌溉面积4234亩,恢复灌溉面积2020亩)作物灌溉,灌溉的水源来自核桃湾水库、洛江河和灌区内的基流,根据农作物的水源条件和需水量在项目区合理布置输水渠,同时考虑和耕作道路相结合,形成点、线、面相结合,达到合理、适用、美观的效果,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本次工程1个乡镇5个灌区涉及到的主要输水建筑物为渠道,本次设计对项目区内的灌溉渠道进行防渗改造。

2.2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实施后,将新增、改善和恢复项目区内9300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3046亩,改善灌溉面积4234亩,恢复灌溉面积2020亩)作物灌溉。

本项目设计修复拦水堰4座;新建30m3水池4口;修复提灌站6座;新建机井配套提灌站2座;灌溉渠道防渗改造65.434km;新建渠道4.1km;新建排涝渠1.635km;新建渡槽180m;修复倒虹管75m;新建人行桥42座。

该项目设计概算总投资1858.74万元,审批概算总投资1858.74万元。

本次设计修建拦水堰、提水泵站等,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其工程规模为等外级工程,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永久水工建筑物级别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

本工程设计整修末级渠系工程,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灌溉过(引)水流量小于1.0m3/s,均按5级建筑物设计。

2.3 工程技术设计

2.3.1渠道改造设计

1)、渠道布置及渠道输水损失

本工程布置为**村灌区、**村灌区和**村灌区采用将原有渠道进行改造后引水至灌区,结合田间供(配)水田间渠道进行灌溉。

本工程渠道改造采用C15砼作防渗,对砼渠道其过流面日最大渗漏量取0.14m3/m2·d。

 2)、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

  按《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规定,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小于0.75,田间水综合利用系数不小于0.95。本工程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5,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为渠系水利用系数乘以田间水利用系数(0.95)。

3)、渠道断面设计

根据《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渠道过水流量小于5.0 m3/s,按五级建筑物设计,根据各渠道灌溉面积及过水流量计算其所需断面尺寸。

断面形式:矩形

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试算

式中:A——过流断面面积

C——谢才系数C=

R——水力半径R=

n——糙率,取n=0.017

——湿周

i——渠道底坡。

4)、渠道现状及改造措施

该渠道工程均修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后期曾做过防渗改造,但由于受当时经济等多方因素影响,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加上多年运行中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现大多数渠道渗漏、垮塌严重,工程效益锐减,更新改造已迫在眉睫。

针对现状,本次设计渠道一边采用M7.5浆砌石砌筑,再浇筑10cm 厚的C15混凝土防渗,另一边直接浇筑15c m 厚C15混凝土防渗,渠底当遇到软基时先铺筑10cm厚的碎石垫层,再浇筑10cm厚的C15混凝土防渗。渠道在经过道路及溪沟的地方需设涵洞。渠道与道路交叉地方设置C15钢筋砼盖板,预制盖板尺寸根据渠道断面尺寸确定。渠道每隔8m需设置一条伸缩缝,宽度为2.0cm,缝内用沥青杉木板。渠道断面最小尺寸必须满足施工要求,最小断面不得小于0.3×0.3m。

2.3.2田间输水渠道设计及放水设施改造

田间灌溉田间渠道设计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田间灌溉采用田间渠道方案,灌溉田间渠道设计过水断面为最小施工断面宽0.3m、高0.3m,过水能力Q=0.0231m3/s,边墙采用厚0.1cm的C15混凝土浇筑,底板先铺0.1m厚碎石再浇筑0.1m厚C15混凝土防渗。

②放水设施改造

为了搞好工程管理,合理用水,节约水资源,设计在改造渠道沿线灌区制高点设置田间渠道,斗门采用DN90PE管埋设,并设置放水闸阀控制,放水闸阀采用DN90PE闸阀。

3  设计变更

3.1 一标

①东站左渠道:原设计实施渠道设计断面为30×30,在施工过程中当地村民因渠道断面过小多次阻工,根据现有渠道现状和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为改善水流条件,经当地村委、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踏勘同意变更断面为40×40。

②东站右2#渠道、东站右3#渠道:原设计实施渠道设计断面为30×30,在施工过程中当地村民因渠道断面过小多次阻工,根据现有渠道现状和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为改善水流条件,经当地村委、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踏勘同意变更断面为30×40。

③西站左渠道、西站右渠道:原设计实施渠道设计断面为30×30,在施工过程中当地村民因渠道断面过小多次阻工,根据现有渠道现状和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为改善水流条件,经当地村委、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踏勘同意变更断面为40×40。

3.2 二标

①青山3#渠道:由于该渠道土地被征用来建设特色集镇,经镇和业主单位协商,将此项目资金用来修建干龙洞排涝渠。

②小板水取水堰:由于两个小组对取水堰位置修建有争议,不允许拦断河道修取水堰,只能用砂袋拦水,故取消该取水堰。

3.3三标

①杠村1#渠道:原设计渠道桩号0+000—3+370设计断面为0.4×0.5(宽×高)沟带路 ,由于当地群众强烈要求经设计同意更改为0.9×0.6(宽×高)断面渠道,该段实际完成3276m,桩号3+371-5+145原设计为0.3×0.3(宽×高),由于当地群众强烈要求经设计同意更改为0.5×0.4(宽×高)断面渠道。

②杠村2#渠道:原设计渠道桩号0+000—1+143设计断面为0.3×0.3(宽×高) ,由于当地群众强烈要求经设计同意更改为0.5×0.4(宽×高)断面渠道。

③王家龙洞拦河坝、王家龙洞提灌站修复工程因群工工作的原因无法进行施工,经业主、监理单位同意不进行施工。故取消该拦河堰及提灌站。

4  设计质量管理

本项目设计文件质量管理自始至终按照我站制定的质量体系和规定进行管理。

4.1 质量、进度目标

工程设计成果应满足整体设计要求,基本资料、数据及标准的采用准确,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程、规范的规定。方案设计安全、经济、科学、合理,并力求优化创新。工程设计的投资概算控制在估算投资以内。

目标:明确大纲批准、方案咨询、成果评审、设计文件批准的计划安排,各部门环节应执行进度安排,及时投入运行,按计划提供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汇总。

4.2设计工作流程及检查办法  

设计流程

1)、设计开始前:签订设计合同,任命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设计组,组织现场勘察,收集相关资料,确定设计大纲;

2)、设计过程中:注重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的可性行、合理性,准确计算工程量,控制概算投资等;

3)、设计成果提交后:设计成果的咨询、评审及修改完善。

检查办法

1)、设计开始前:由公司领导或总工检查资料整理成果和设计大纲的正确性,设计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设计过程中:由公司领导或总工督促工程设计进度和检查设计成果质量;

3)、设计成果提交后:由公司领导或总工督促检查是否已按专家咨询及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然后报请上级有关单位批准。

4.3机构设置

公司分管领导主管本项目,委派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熟悉工程情况的工程师担任项目负责人,全程负责项目实施和技术质量保障。选派足够数量的高素质工程设计人员参加设计工作,作到人力资源满足工程需要,专业配置合理,该项目设水工、地质、概算环境保护、金结等几个设计组,共十余人组成。设计中技术方案选定或遇到重大技术问题时,将经公司总工办讨论审定。

5  设计服务

5.1设计服务主要任务

A.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结合内业作出符合实际的设计方案,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施工图纸和技术报告。

B.处理好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本着满足建设单位要求,虚心听取监理工程师意见,尽可能为施工提供方便的思路进行工作。

C.做好设计现场服务工程,提供技术服务支持,负责设计技术交底和图纸解释,及时处理设计变更。

D.完成各阶级的设计文件,为工程创优提供前提和技术保障。

E.遵守建设单位有关规章制度,配合好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

5.2设计(补充)变更

对施工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地质变化、前期原始资料不符)以及有关单位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需要变更设计时,按《设计更改控制程序》规定编制“设计变更(补充)通知单”,实施设计更改。

6  工程评价 

***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批复主要建设内容为:修复拦水堰4座;新建30m3水池4口;修复提灌站6座;新建机井配套提灌站2座;灌溉渠道防渗改造65.434km;新建渠道4.1km;新建排涝渠1.635km;新建渡槽180m;修复倒虹管75m;新建人行桥42座。

实际完成建设内容为:灌溉渠道防渗改造58.594km、新建30m3水池2口、泵站新建或改造3座、倒虹管492m、渡槽153m、排涝渠新建8.6m。

工程实施后控制灌溉面积9300亩,符合设计灌溉面积,工程质量合格,符合设计要求,本工程能满足灌溉功能要求。

经复核监理和施工单位的工程验收检查成果和工程质量评定结果,本项目的质量单元划分,工程的质量评定情况如下:

单位工程3个,合格3个,合格率100%;

分部工程56个,合格56个,合格率100%;

所有单元工程全部完成,工程质量合格,达到设计要求。

7  经验与建议 

前期勘测工作对工程设计的质量有极大影响,今后对前期设计工作应加大现场勘测力度。

在设计中对待原始资料,尤其是改造项目原始资料的接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贯标要求,对其准确性进行复核,对一些原始资料不齐全的工程应进行重新测量和勘察,并应对所有资料存档。

工程勘测设计应有一个合理的设计工作时间,否则可能会因盲目赶工而影响设计质量。

8  设计大事记 

2013年7月,贵州华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贵州省********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方案》及标准文本。

2013年9月,对***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项目区进行现场勘察。

2013年11月,贵州华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贵州省******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报告》。

2014年5月12日,贵州省水利厅以(黔水灌溉【2014】34号)对“******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

2014年7月,建设方(监理)组织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

文档

设计工作报告

******区2013年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工程设计工作报告贵州华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批准:审定:审查: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参加人员:1工程概况1.1工程位置及规模1.1.1地理位置及交通***位于贵州省北部,东经106°47′~107°08′,北纬27°33′~27°48′之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黔北的交通枢纽、商贸和物资集散中心,全区辖区面积624.491km2,城区面积43km2。川黔电气化铁路和210、326国道横穿全境,贵遵高速公路和遵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