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K0+633.74 B2匝道上跨温厚高速桥
20m+30m+30m+20m连续梁满堂支架验算报告
赣州名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二月
B1K1+028.742 B1匝道上跨温厚高速桥
B2K0+633.74 B2匝道上跨温厚高速桥
20m+30m+30m+20m连续梁满堂支架验算报告
1工程概况
两匝道桥跨度相同,均采用等高单箱双室连续梁,其跨度布置为20+30+30+20m,梁体底面位于柱面上,梁底距地面约6.5m,其中一跨采用门洞梁柱式支架,其余跨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
满堂支架采用支架钢管规格为φ48mm×3.5mm;箱梁模板均采用1220mm×2440mm×15mm规格竹胶板(优等品);横向分配方木采用高100x宽50mm方木,纵向主受力方木采用高100x宽100mm方木;侧模外采用高100x宽50mm方木支撑,并用2Φ50mm钢管纵向连接;立杆底部钢垫板采用150x150mm钢板,支撑在300mm厚C20混凝土垫层上。
满堂支架布置间距:
立杆:纵桥向均按600mm间距布置;横向立杆间距从梁体中心线往外分别为400mm、600mm、400mm、625mm、440mm,箱梁腹板所对应位置处间距为400mm;
水平横杆:底板以下按照900mm间距布置,底板以上按照600mm间距布置;
横向方木:梁底间距200mm,翼缘间距300mm;
纵向方木:纵桥向布置于立杆上,按横向立杆间距布置;
侧模方木:间距200mm。
计算时按100%预压计算,按120%预埋时,各构件亦可满足要求,但承载力应提高1.2倍。计算过程立杆底按300mmC20砼计算,亦可采用枕木支撑,枕木面积取用见地基承载力计算。
图1-1 计算位置示意图
图1-2 支架横断面布置图
图1-3 门洞横断面布置图
图中支架斜撑按《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设置。
2计算参数
各种材料的容重及弹性模量等参数如表1所示。
表2-1 材料特性值
名称 | 容重(N/mm3) | 弹性模量(Mpa) |
钢材 | 0.0000785 | 205000 |
竹胶板 | -- | 5500 |
方木 | -- | 9000 |
混凝土 | 0.000026 | -- |
表2-2 钢管截面特性
外径
(mm) | 壁厚 (mm) | 面积 (mm2) | 截面惯性矩 (mm4) | 截面模量 (mm3) | 回转半径 (mm) | 自重 (N/mm) |
48 | 3.5 | 4 | 121500 | 5078 | 15.78 | 0.0384 |
混凝土自重:q2=0.000026 N/mm2。
施工人员、机具运输及堆放荷载取值为q3=0.003 N/mm2。
新浇砼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按和计算,取二式中的较小值。
倾倒混凝土时冲击所产生的荷载取值为q4=0.002 N/mm2。
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取值为q5=0.002 N/mm2。
3模板强度及挠度验算
箱梁模板均采用1220mm×2440mm×15mm规格竹胶板(优等品)。查《JG/T156-2004竹胶合板模板》表3,1220mm×2440mm×15mm规格竹胶板物理力学性能见下表。
表3-1 梁底模板物理力学性能
2440mm×1220mm×15mm竹胶板物理力学性能 | |
静曲强度 | 60MPa |
弹性模量 | 5500MPa |
梁底模板下采用横向方木支撑。横向分配方木采用100x50mm方木,梁底下方间距0.15m。按位置1、位置2、竖向侧模、翼缘底分别验算。
3.1.1位置1模板计算
此位置梁高度为1800mm,则此处钢筋混凝土自重按最大计为: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则设计荷载为:
考虑到模板本身的连续性,模板底由规则的横向木支承,按5跨连续单向板
计算,计算跨径200mm,计算宽度400mm(纵向方木布距400mm),将压力化为线布荷载:
其计算模型如下: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765得:
最大弯矩
模板强度及刚度分别按以下两式进行验算:
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
则有
计算挠度时,
故模板强度及挠度均满足要求。
3.1.2位置2模板计算
此位置梁厚度为500mm,则此处钢筋混凝土自重为: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则设计荷载为:
考虑到模板本身的连续性,模板底由规则的横向木支承,按5跨连续单向板计算,计算跨径200mm,计算宽度600mm(纵向方木布距600mm),将压力化为线布荷载:
其计算模型如下: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765得:
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
最大弯矩(查附表2-11)
模板强度及刚度分别按以下两式进行验算:
则有
计算挠度时,
故模板强度及挠度均满足要求。
3.2侧模板验算
侧模板外采用竖向100x50mm木支承,布置间距200mm,竖向木纵桥向采用2φ50mm钢管连接,钢管竖向布置间距600mm。
新浇混凝土作用在侧模上的侧压力按与中较小值取用。
取较小值。
式中:
P-新浇注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N/mm2;
γ-砼的容重,0.000026 N/mm2;
t0-砼初凝时间,当无资料时,按计算 ,T-砼的温度,取28℃;
υ-砼浇注速度,mm/h,取1000mm/h;
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砼顶面的总高度,H=1800mm;
β1-外加剂修正系数,不掺加外加剂时取1,掺具有缓凝使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砼坍落度修正系数,取1.15。
计算宽度按横向钢管布置间距600mm取用,计算跨径按竖向木布置间距200mm取用,作用在侧模板上的侧压力转化为线荷载:
其计算模型如下: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765得:
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
最大弯矩(查附表2-11)
模板强度及刚度分别按以下两式进行验算:
则有
计算挠度时,
故模板强度及挠度均满足要求。
3.3翼缘底模板验算
翼缘底梁最大高度为450mm,则此处钢筋混凝土自重为: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则设计荷载为:
考虑到模板本身的连续性,模板底由规则的横向木支承,按5跨连续单向板计算,计算跨径300mm,计算宽度625m(纵向方木布距625mm),将压力化为线布荷载:
其计算模型如下:
查《路桥施工计算手册》P765得:
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
最大弯矩(查附表2-11)
模板强度及刚度分别按以下两式进行验算:
则有
计算挠度时,
故模板强度及挠度均满足要求。
4方木强度与刚度验算
4.1 横向方木强度与刚度验算
横向方木承受底模传递的均布荷载,按位置1、位置2、翼缘底分别验算。
横向方木横断面为高0.1m×宽0.05m矩形截面,其力学性能及计算参数如下:
表4 梁底模板物理力学性能
弯曲应力 | 13MPa |
弹性模量 | 10000MPa |
此处梁高度为1800m,则此处钢筋混凝土自重按最大计为: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则设计荷载为:
按3跨连续单向板计算,计算跨径400m,计算宽度200m(横向木间距200m),将压力化为线布荷载:
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
最大弯矩(查附表2-11)
模板强度及刚度分别按以下两式进行验算:
则有
计算挠度时,
故横向方木强度及刚度满足要求。
4.1.2位置2横向木验算
此处梁高度为500mm,则此处钢筋混凝土自重按最大计为: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则设计荷载为:
按3跨连续单向板计算,计算跨径600m,计算宽度200m(横向木间距200mm),将压力化为线布荷载:
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
最大弯矩(查附表2-11)
模板强度及刚度分别按以下两式进行验算:
则有
计算挠度时,
故横向方木强度及刚度满足要求。
4.1.3翼缘处横向木验算
此处梁高度为450mm,则此处钢筋混凝土自重按最大计为: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则设计荷载为:
按2跨连续单向板计算,计算跨径625m,计算宽度300m(横向木间距300m),将压力化为线布荷载:
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
最大弯矩(查附表2-11)
模板强度及刚度分别按以下两式进行验算:
则有
计算挠度时,
故横向方木强度及刚度满足要求。
4.2 纵向方木强度与刚度验算
纵向方木横断面为100mm×100mm方形截面,取位置1处梁高度1800mm进行计算,则此处钢筋混凝土自重按最大计为: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则设计荷载为:
考虑到模板本身的连续性,并取腹板处按5跨连续梁计算,计算宽度400mm,计算跨径600mm(纵向立杆布置间距600mm),将压力化为线布荷载:
截面惯性矩:I=;
截面抵抗矩:W=;
最大弯矩
模板强度及刚度分别按以下两式进行验算:
则有
计算挠度时,
故纵向方木强度及刚度满足要求。
位置2处:,;翼缘处:,,均满足要求。
5支架立杆验算
5.1 支架立杆分析
便于分析起见,在计算过程中假定混凝土为理想流体材料,即材料颗粒之间不存在剪应力,这个假定对于一次浇筑完成的箱梁是恰当的,因为混凝土尚未初凝,应力重分布现象不明显;对于两次浇筑的箱梁,先浇的混凝土底板已经初凝,具备了一定的应力重分布能力,上述假定会有一定偏差,但总体来说底板初凝形成的应力重分布对于支架受力是有利的。
由于竹胶板的刚度较小,在浇筑混凝土时作用在底部支架上的荷载是不均匀的,通常腹板位置支架承受的荷载相对较大,翼缘位置支架承受的荷载相对较小,而腹板之间的支架承受的荷载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因此,主要对腹板及腹板之间的支架立杆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考虑到立杆的布置情况及箱梁截面尺寸,取图2所示三个控制截面进行验算,横截面计算位置如图3所示。进行强度验算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
5.2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立杆强度根据以下式子进行验算:
立杆稳定性根据以下式子进行验算:
N —单根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A — 钢管横截面面积;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
稳定系数由构件的长细比通过查表而得,,其中为钢管的计算长度,验算时按最不利情况取=2100mm。则,对应稳定系数为=0.381。位置1处所承受的轴向N取最大,此处立杆布置间距为600x400mm。
。
综上,有
。
故支架强度及稳定性满足要求。
5.3支架抗风验算
5.3.1风荷载作用下立杆产生的弯矩按以下式行计算:
其中: a立杆纵距,l0为立杆计算长度,为横向风荷载标准值。
=0.7µZµS ωW0
式中:µ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梁顶离地面约9m,取1
µS---脚手架风荷载体形系数,取1.3
ω---脚手架挡风系数,取0.087
W0---基本风压,计算中取0.862 KN/m2。
。
5.3.2单肢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
--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脚手板及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其中;
;
。
代入数据,得
5.3.3考虑风荷载效应时,立杆压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其中--有效弯矩系数,采用1.0;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钢管截面为1.15;
--立杆截面模量,采用5078mm3;
--欧拉临界力, (E为材料弹性模量205000MPa,为压杆长细比,)
代入数据,得
综上可知支架抗风稳定性满足要求。
6地基承载力计算
计算时采用300mm厚C20砼作为立杆垫层,地基承载力按照计算,为单根立杆的轴向力(),为立杆底部钢垫板边长,此处为150mm,为底部混凝土厚度,此处为300mm,代入数据可得所需地基承载力为28.9KPa<100 KPa(设计承载力),满足要求。
如采用枕木,每根立杆下枕木面积。
7梁柱式支架验算
7.1说明
本连续梁上跨温厚高速,预留一跨采用双门洞梁柱式支架体系,门洞上采用同其它跨布置钢管支架。门洞梁柱体系采用Φ300mm×8mm钢管立柱、Ⅰ50a工字钢(下层)、Ⅰ36a工字钢(上层)搭设,梁柱体系上部为钢管支架(布置方式与其它跨一样),钢管与上层Ⅰ36a工字钢间采用100x100mm方木支撑,布置同钢管纵向布置间距(600mm)。门洞钢管柱布置间距3000m,钢管柱采用钢板密封,柱内填满砂;钢管柱底设通长C25砼基础,高500m,宽800m,长15m。
上部钢管支架前面已经检算过,这里只对下部梁柱体系进行检算。
7.2工字钢验算
7.2.1顺桥向Ⅰ36b工字钢验算
此处工字钢受到上层钢管支架立杆传递的集中荷载,这里对最不利处(腹板下方)Ⅰ36b工字钢进行检算。
梁柱式支架搭设区域内梁最大高度1800mm。考虑上部施工活荷载及模板支架自重,腹板下方单根立杆受力为:
,此处立杆布置400x600mm,立杆传递给纵向工字钢竖向力。
采用MIDAS/Civil 2013对其进行检算,为2x6500mm跨径,两端各悬臂2500mm,其力学模型如下图:
图7-1 计算模型
Midas计算中考虑了工字钢自重,计算结果如下:
图7-2 位移图
图7-3 剪应力图
图7-4 弯应力图
由以上结果可知:Ⅰ36b工字钢最大弯应力,最大剪应力,满足强度要求。Ⅰ36b工字钢最大挠度,满足刚度要求。
7.2.2横桥向Ⅰ50a工字钢验算
此处工字钢受到上层钢管支架立杆传递的集中荷载,这里对最不利处(腹板下方)Ⅰ50a工字钢进行检算。
采用MIDAS/Civil 2013对其进行检算,为4x3000mm跨径,两端各悬臂1000mm,其力学模型如下图:
图7-1 计算模型
Midas计算中考虑了工字钢自重,计算结果如下:
图7-2 位移图
图7-3 剪应力图
图7-4 弯应力图
图7-5 支反力图
由以上结果可知:Ⅰ50a工字钢最大弯应力,最大剪应力,满足强度要求。Ⅰ50a工字钢最大挠度,满足刚度要求。
7.3钢管柱检算
门洞立柱采用Φ300mm钢管,壁厚8mm,钢管内灌砂, 钢管截面积:A=7338.7mm2,惯性矩:I= 78275219 mm4,
钢管强度验算稳定系数由构件的长细比通过查表而得,,其中为钢管的计算长度,验算时按最不利情况取=8000mm。则,对应稳定系数为=0.694。
立杆强度根据以下式子进行验算:
立杆稳定性根据以下式子进行验算:
N —单根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594900N;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A — 钢管横截面面积;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取;
综上所述,钢管支撑满足要求。
7.4地基承载力计算
Φ300×8mm钢管柱承重594900N,钢管柱内灌砂后自重约8500N,钢管底部钢板底托受力P=594900+8500=603400N;底托面积S=3.14×150*150=70650mm2。
C25混凝土轴向抗压,
混凝土表面压应力,混凝土底座满足要求。
C25混凝土基础高500mm,宽600mm,基础长度按3000mm计算。
混凝土底座与地基接触面积:
每个混凝土基础的受力:
,
。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车辆后轮按140KN分配到4个车轮,每个车轮接地面积按200x200mm计算,沥青路面承受车轮时为875KPa,
8结论
根据前述计算结果可知,该工程拟采用的门洞梁柱式支架及满堂支架结构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赣州名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