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行为分析
作者 陈仙海
摘要:本研究从网络购物消费的背景着手,提出网络购物的定义及分类,接着研究国内网络购物消费的现状,分析网络购物消费的突显的优势,并且站在新的角度来对比网络购物消费与传统购物消费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阶段我国网络购物消费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网络购物消费的发展策略及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购物有以下特点:商品十分丰富;价格便宜;省时、方便、快捷等。最后,对网络购物消费的发展趋势做一些预测:网络购物的消费人数将持续增加;价格因素对网络购物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比重日益上升;网络购物呈现国际化。
关键词: 网络购物;消费;发展;趋势
The analysis of consumer of China’s online shopping
Chen Xianhai
Law and politics college. Zhanjiang normal college. Zhanjiang .524048
Abstract: this study begi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consumption online shopping, proposed to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then research the domestic network shopping expend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ze the highlight advantages ,And standing at a new point of view compared traditional shopping and online shopping to the difference in consumption.On this basis, Further analyze China's consumption to the impact of network factors at this stage,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mer online shopping strategy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Network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o very rich in commodities, prices, time-saving and convenient, fast and so on. Finally, on the network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nsumer to do something Forecast: the consumer groups will continue to grow, the price factors on online shopping behavior of consumers to buy the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the network to show international.
Key word: online shopping; consumption; development; trend
一 、网络购物研究背景与定义
(一)网络购物研究背景
世界上第一笔网络交易在1994年完成 ,而中国在1998年才迎来了第一笔网络交易①。在电子商务初期,网络购物几乎就是电子商务的全部,但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日渐完善,网络购物变成为只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网络交易也拥有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网络交易也拥有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目前国内很多网络购物的商家都是从传统企业转型过来,有些则是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进入到互联网行业,经过几年的考验后,有些被淘汰出局,有些勉强活着,有些却越做越好,究其根本还是各自在经营模式、经营理念上的差别。而在网络购物逐渐规范的今天,很多做得很成功的购物网站又开始注重网络与传统的结合。目前,网络购物这种新颖的购物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网络购物发展至今,网上商品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家庭日用品、图书、音像制品,到现在的通讯产品,电子产品。
在目前金融危机尚未有效得到遏制的情况下,金融经济的影响带来经济的衰退,但是国内很多经济学家预测金融危机可能为网络购物发展提供了又一个契机。
(二)网络购物定义及其分类
1、网络购物定义
网络购物是包括发生在互联网中企业之间(Business to Business,简称B2B)、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usiness to Consumer,简称B2C)、个人之间(Consumer to Consumer,简称C2C)、和企业之间(Government to Business,简称G2B)通过网络通信手段缔结的商品和服务交易 。本研究中的网络购物仅指B2C和C2C购物。简单来说,网络购物就是把传统的商店直接搬回家,利用Internet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或者自己需要的服务。
2、网络购物分类
网络购物的分类有很多种,若按交易双方类型分, 网络购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叫B2C,指企业对消费者,即网站为卖家,消费者为买家。当消费者选中商品后,向网站汇款,网站收到支付款后,把货物邮寄给消费者。目前国内知名的B2C网站影响力较大的有:当当网和卓越网;另一种叫C2C,指消费者对消费者,即网站作为中介平台,买卖双方均为网民。买家选中满意商品,可以查看卖家的信用度,一般信用度代表商家的诚信程度,然后进行交易,交易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先汇款,后寄货,也可以先把款
汇到网站,由网站通知商家发货,买家满意后再通知网站付款,至于如何支付,要看卖家愿意通过何种方式交易。淘宝、易趣以及雅虎合作的“一拍网”则在C2C领域三足鼎立。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与传统零售组织形式有很大差别。
2、国内网络购物消费的现状研究
(一)网民人数及网络消费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到2.5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同比增长56.2%④,网民人数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
图1 中国网民人数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DCCI2008互联网数据中心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08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消费规模为2560.7亿元,同比增长58.2%②。互联网消费总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互联网有效受众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均网络消费的进一步提高。08上半年互联网用户人均月互联网消费211.8元,该数字比2007上半年增长13.9%②,网络消费稳步增长。
(二)网上购物消费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整体网络购物环境的改善,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趋势明显。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博客、论坛/BBS和网络购物。网络购物使用率为25%,用户人数达到6329万人,半年内用户量增加了1688万人④,已经成为十大网络应用之一。
目前在中国,在网上购物消费的网民是一群相对比较高层次的人群。学历越高,网上购物比例越高(如表1)。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学历水平远高于网民平均学历水平。全国网民中大专及以上的消费者比例仅有36.2%,网络购物消费者中大专及以上用户比例已高达85%③。从互联网发展情况看,全国大专及以上消费者规模是7600万,目前是大专及以上网络购物消费者的规模约为4000万③,网络购物发展潜力仍旧较大。
表1 网络购物消费者学历结构
表1 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
学历结构 | |
初中及以下 | 3.6% |
高中 | 11.5% |
大专 | 25.4% |
大学本科 | 50.3% |
硕士及以上 | 9.2% |
合计 | 100.0% |
表2 消费者网络购物支付方式
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
网络购物支付方式 | |
电子支付 | 71.3% |
货到付款 | 35.7% |
邮局汇款 | 14.7% |
其他 | 0.2% |
表3 网上购物电子支付方式
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
电子支付各种类比例 | |
支付宝 | 76.2% |
网上开户银行直接支付 | 32.5% |
信用卡支付 | 11.6% |
财付通 | 5.8% |
手机支付 | 1.8% |
安付通 | 1.3% |
贝宝 | 0.8% |
云网支付 | 0.6% |
环迅支付 | 0.1% |
图4 网民购买商品种类
数据来自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
三、网络购物的优势
消费者之所以选择网络购物,是因为网络购物与传统的购物方式相比,有自身的优势。网络购物的优势如下:
1、网络购物的商品十分丰富。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商店找到自己想要购买而传统商铺不容易找到的商品,例如特殊尺码的服装、个别型号的电脑配件等,起到了补充传统商店地域不同或产品短缺的弱点。网络消费通常是在由因特网技术所构成的虚拟购物空间或消费网页中进行的,因此网络具有无地域、无国界的特点,使网络商店的服务范围也呈现出无地域、无国界的特点,购买者可以通过网络商店买到其他城市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商品。
2、网络购物价格便宜。
消费者在网上能购买到比市场上便宜同类商品,因为传统的购物方式涉及到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而网络购物的方式中只涉及制造商、购物服务者和消费者,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流通环节减少了,而且避免了库存,运作周期大大缩短,销售成本大大降低,省去很多传统商场无法省去的相关费用,例如员工工资、场地租金、税费等,所以商品的附加费用很低,商品的价格相对也就降低了。对购物网站来说,卖家采用拍卖的形式出售物品,消费者通过竞价的方式极有可能买到更便宜的商品。
3、网络购物的省时、方便、快捷。
对于网络购物消费者来说,他们只需要打开不同的网站或不同的网络商店,在网络上进行简单的讨价还价,再一按鼠标,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一桩买卖,而且往往可以享受商家送货上门的服务,节省时间和费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对于传统购物来讲,这一点是无法比拟的。这样网络购物能节省消费者大量的时间,同时还不受时间及地理位置的。消费者不用出门,在24小时内的任何时间只要通过简单的鼠标点击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网页上浏览商品的大量相关信息,例如各家网站里商品的款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而传统的购物方式以固定不变的零售地点和零售时间为特征,消费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逛商场进行选购,有时候逛一天也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相对而言,网络购物省时、方便、快捷的特点,大大促进了那些工作繁忙人员的网上消费行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的拥挤和日趋扩大的店面,使消费者在商店购物的时间减少,但是精力耗费却增大,因此消费者迫切需要新的快速方便的购物方式和服务。网络购物与传统购物相比所具有的丰富性、低价性和便利性的独特优势,成为人们选择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其中。
4、网络购物可以避免了消费者与商家的正面冲突。
消费者在网络上购物不必直接接触商家,不仅简化了购物程序,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买卖双方购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愉快。而传统购物需要买卖双方直面地讨价还价才达成交易。虽然现在的大多商家奉行顾客至上的服务观念,但复杂的交易过程难免会给顾客带来不愉快,从而影响了他们购买商品的意愿。而网络购物使得消费者不必直接接触销售人员就可以完成购物,简化了购物程序,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买卖双方面对面时可能产生的不愉快。
四、网络购物与传统购物的比较
(一)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没有任何时间。
消费者24小时都可以自由地通过网络在网络商店进行购物,而在传统商店中,消费者大多都要受到营业时间的。网络上的商品价格低,种类齐全,式样繁多,可以很方便地货比三家。你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够购买。此外,网络购物没有指定地域和统一营业时间的概念,全天、全年持续营业等特点。这刚好符合网络消费者的各种消费心理。尤其对于工作繁忙、无暇购物的人来说在网络市场上进行网络消费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可以让消费者购买到价格优惠的商品。
网上的商品与传统商场相比相对便宜,因为网络商店可以省去很多传统商场无法省去的相关费用,所以商品的附加费用很低,商品的价格也就低了。而对购物网站来说,消费者通过竞价拍卖的方式,很有可能买到更便宜的商品。另外,在传统商场,一般利润率要达到20%以上,商场才可能盈利,而对于网络店铺,它的利润率在10%就可以盈利了。当然网络商品价格的优势,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的价格优势更多的是和较大规模的商场比较,和超市的商品价格是不能进行比较的。
(三)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消费节省了大量时间。
通过网络购物,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所需商品。只要在同一时间打开许多网面,消费者就能浏览多个店铺中同一类商品的价格、功能 ,介绍及配送方式等,而不需要逛商场花费大量时间,免除了舟车劳顿的辛苦,从而极大地节省了购物时间,同时免除了传统购物自己携带商品的过程。消费者还可选择相应的商品配送方式,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
(四)与传统购物相比,网络购物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新的商品信息。
在网络购物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网上查询快捷地了解所购商品或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信息,极大地扩展了其购物选择的视野。消费者可以在网上随意浏览、欣赏产品的演示,随时了解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最新报价,以订购自己最喜欢的产品,甚至还可以自己设计、定制产品。比如在网上购买书籍,购书者便可在电脑屏幕前,从成千上万种书中进行自由的、充分地选择,这样,消费者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主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在传统购物的条件下,消费者一般去购买到的商品都是放在商场里的货架上,就要等到商家拿到商品,放置到货架后才能够看到,而不能在第一时间来获取产品更新的信息。
五、网络购物消费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网络购物消费面临的问题
消费者在网络上购物虽然可以克服实体交易环境的障碍,在虚拟的交易平台上进行消费,但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公开性,这使得网络购物的模式与传统购物环境有所不同。例如,消费者无法直接面对商家,无法事先检查商品,无法就交易条件与商家直接进行接触与沟通。因此,网络购物也给消费者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1、消费者不熟悉网上购物的相关知识,仍保留传统的购物消费观念
现阶段,我国网络的使用还没有普及,对于大许多人而言,网络只是一个概念,他们对网络消费不太了解,普遍感觉网上购物不如传统购物直观、可靠。多数消费者对仅凭浏览网上的商品图片或简单的说明就下定单,感到不放心。消费者传统购物的习惯是到商店,能在亲眼看,亲手摸,亲耳听,亲口尝的情况下, 还总是担心怕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更何况网络购物的消费交易双方不见面,交易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即使网络商品具有价格实惠、质量好等特点,但网络商品看不见、摸不着,更多人还是宁愿选择传统的消费方式进行消费。所以消费者不易改变去商场购物的习惯,而且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绝大多数网民上网主要是看新闻,玩在线游戏和收发电子邮件,未把购物行为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可见网民对网上购物这一新兴购物方式仍持观望态度,不敢尝试,因此只有真正习惯网上购物后,网上购物才能可能真正进入实用阶段,这显然还需要一个过程。
2 、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虽然近几年我国网络事业发展迅猛,但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仍制约网络购物的发展。针对最终消费者网上购物活动,这要求网络具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宽带。而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等原因,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落后。另外,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计算机普及率低、上网率低,上网费用偏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了上网人数与次数。同时,网上消费需要通过银行的信用卡,借记卡等电子支付手段来完成,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害怕黑客入侵、个人资料和信用卡被窃取是影响消费者的最大问题,在我国信用卡被窃时有发生。一方面,现行网络传输速度太慢,常常出现网络阻塞现象,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网站消费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网民认为我国目前上网费用偏高,高昂的网络费用极大地制约了网络人口的快速扩大。
3、网络购物的诚信问题
网络消费最难解决的就是诚信问题。网上个人交易过程中出现诈骗行为也与网络的特性有关。网络是虚拟的,交易双方可以根本不见面而完全通过网络完成整个交易行为;很多用户的真实身份难以查明,信用制度在我国又有待完善,所以难免会滋生欺诈现象。网络消费者认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证是他们网上购物的最大顾虑。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单件商品的长途运输或者邮寄的巨大成本以及时间上的延误,足以使消费者对网络消费失去信心。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所有的企业在网上均表现为网址和虚拟环境,网络商店很容易建立,也容易作假,使消费者心存疑虑。消费者看不到卖主,看不到操作生意的公司和人,使他们处于空中阁楼的境地。由此产生的相关问题,因为难以找到经营者,即使投诉,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 网络购物消费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要加大投资力度,逐渐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的渗透率;地区均衡对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要重点推进中部、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建设力度,力求达到各个发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进行自主研发,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逐步降低网络费用,普及网络设施。
2、解决网络购物出现的诚信问题
商务部下发了《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意见》中指出,为了避免纠纷产生,交易各方可以自行保存各类交易记录,以作为纠纷处理时的证据。对网络购物来说,信用制度的建立可采用以下方式:由工商管理部门对网站和商家建立信用档案,消费者先行支付赔付金的网上银行,消协及时将网站和商家在网上交易中存在的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告知工商部门,工商部门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商家和网站的信用等级。工商部门还可以将这些数据及商家的违规事件定时在网站发布,从而将信用缺乏者的信用记录置于消费者监督之下。
3、培养人们网络购物的习惯
对于习惯了传统购物的消费者来说,最初的购物行动需要消费者亲自体验。购物网站要将网络购物操作流程简单化,减少消费者网络购物的难度和心理障碍。当消费者有了网络购物的习惯后,就不容易再改变。目前很多购物网站最忠诚的消费者都是具有网络购物习惯的网民,他们不但自身为购物网站带来交易额,同时会把生活中的很多传统购物方式转换成网络购物方式。作为网上购物行为的主体接纳者,首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网络购物的益处,克服对虚拟购物环境的恐惧心里,扭转传统消费观念,逐步认识接纳这一新生物。对已经认同网络购物的消费者,一方面,要加强提高自身的诚信意识,在网络交易中诚信守信,另一方面要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发现网络中的不法行为或是自己权利受到侵害,应及时采取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六、现阶段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因素
网上销售不仅与网民的数量有关,还与网民的特征有关。这包括民族、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网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所处社会和文化环境及个人自身特性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由于网络购物是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因而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不同于传统市场营销影响消费者购买。
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消费的主体是年轻人,处于这一阶段的消费者思想活跃、好奇、冲动、乐于表现自己,既喜欢追逐流行时尚,又喜欢展现独特的个性,这些特征在购买行为上表现为时尚性消费和个性化消费更受消费者的欢迎。网上消费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在了解和掌握互联网知识方面的困难就越小,也就越容易接受网络购物的的观念和方式。因此,越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越高的人,网络购物的频率也就越高。网上消费者对互联网的使用熟练程度同样也会影响其行为。当消费者刚刚接触网络时,没有什么操作经验,这时的消费者对互联网充满兴趣和好奇,但由于对互联网还存在比较强的恐惧心理,因此网络购物行为发生的比率较低。随着消费者对互联网越来越熟悉,操作也会越来越熟练,而消费者对互联网的恐惧心理也逐渐减少,这时的消费者把互联网看成一种日常事物,并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网络购物活动。
(二)产品因素。
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大部分以年轻人为主,这类消费者重视商品新的款式、格调和社会流行趋势,追求时尚和新颖。因而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首先要考虑产品的新颖性,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同时还要提供给消费者最直接的购买渠道,加上最新产品全方位的介绍,从而使这类追求时尚而新颖产品的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同样的商品,价格越低,销售量越大。网上销售的商品价格普遍较低,从而很好的促进了网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对互联网的免费心理预期也影响着网上消费行为。互联网在起步与发展阶段运用了免费策略,导致消费者已习惯免费待遇。目前信息查询等产品与服务都是免费的。
(三)购物网站因素。
由于网上购物比传统购物更具风险性,网上消费者需要依靠购物网站企业的形象和承诺来选择购物,避免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一般而言,只有消费者信任网站,才会尝试上购物。作为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自然会选择那些信誉好、站知名度高的购物网站,以降低交易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我国目前的大型购物网站有淘宝网、当当网、No5化妆品网、京东商城、逛街网、卓越网、百度有啊等。而随着网络购物的市场的不断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被消费者认可的购物网站的兴起。
七、网络购物消费的发展
(一)网络购物消费发展策略
1、宣传网络购物优势,扩大网络购物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网民的人数虽然多,但真正进行网络购物的消费者仍不多。网络购物者的比例与我国网民数量不匹配,这与网络购物的宣传还缺乏力度有很大关系。除去互联网本身上的广告外,也要加强网外传统媒介的宣传。网络购物平台还需要通过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商如移动、网通的合作,通过降低上网资费,吸引多层次的消费群体进行网络购物,从而扩大网络购物的影响力。目前通过网络购物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因为这类人群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接触多,所以网络消费首先要在这类人群中进行宣传。比如宣传网络购物消费的好处,通过各种网上商品搞促销活动,刺激没有网上购物经验的网民的消费欲望, 让他们先进行小额的尝试性购买,了解网上购物消费。
2、建立物流配送体系及售后服务体系
由于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消费的店铺不是实体店铺,而交易往往在不同城市的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一般通过邮购或快递的方式送到顾客手中。倘若交易要顺利完成,网商要从自身做起,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售前一定要详细说明商品质地、尺寸、规格等销售中则需要和买家多方沟通,保证顾客最终收到的商品和在网上看到的商品,从各方面看不要有很大出入。同时,网商承诺购买商品后.只要不满意就可以换货或免费
退货,保证好售后服务。同时由于国内的网站对网上订购的商品主要还是通过邮递的方式,这就要求商务网站一方面在各主要城市建立自己产品和售后服务中心;另一方面同产品厂家的营销网点或商场建立联营,在全国范围内全方位地配送和建立售后服务网点,为顾客解决后顾之忧。只有网商做到诚信,顾客才可以放心在网上进行购物。只有不断完善网络购物的物流配送系统,才能提高网络购物的效率,缩短购物时间,那么网络市场才会逐渐形成。售后服务体系主要内容包括有条件退货、建立客户咨询系统、成立客户投诉中心、无条件退货等。物流配送体系与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消费者增强对网络采购的信心同时降低风险、进而促进网络消费的有效发展。
3、完善网上支付平台,确保网上支付平台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目前国内有几大网上支付平台:支付宝、贝宝、快钱、云网、网汇通 、财付通 、拉卡啦 。网上支付平台运作的实质是网上信用中介,即是在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前,由网上支付平台替双方暂时保管货款的一种增值服务。例如:淘宝网率推出的支付宝交易平台,买家可以把货款先汇入支付宝账户中,等收到卖家货物后,支付宝再把货款交付给卖家。支付宝是国内先进的网上支付平台,它由全球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创办 ,在中国与国内各大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拥有先进反欺诈和风险监控系统,有效降低交易风险,维护了网络的诚信。随着网络消费群体的不断增大,网上支付平台也必须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保障网上消费者购物的需求。
4、逐步建立和完善网络购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只有制定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才能解决网络购物发生的各种纠纷,做到有法可依 。目前,我国涉及到网络购物方面的纠纷主要依靠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产品质量保等法律调整,而没有一部全国性的专门规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使得这些法律法规针对性差、适用性不强,远不能适应网络时代要求。在网络购物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应该就赔偿责任承担主体、合同模式、释明权、权利与义务、纠纷处理机制、赔付途径等等作出规定。针对网上购物可能存在的问题,商务部于2008年4月起就《电子商务模式规范》和《网络购物服务规范》进行网上征求意见,若能顺利通过,这将会更加规范商家的行为,使网络购物有章可循。当前需要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有:市场准入制度,电子支付系统安全措施,信息保密防范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的过滤等。通过法律措施,可以有效规范和监管经营者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电子商务法规,这能推动我国网上购物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法律保障。尽管网上购物仍面临问题,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网上购物制度法规的逐步完善,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可并参与这种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
(二)网络购物消费发展趋势
1、网络购物的消费人数将持续增加
2008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络购物使用率为25%(见下表),用户人数达到6 329万人,半年内用户量增加了1 688万人④,已经成为十大网络应用之一。由此可见,网络购物人数仍将持续增加。
表4 网络购物使用率和变化情况
网络购物 2007年12月 2008年6月 半年变化情况 |
使用率 22.1% 25% 2.9% 规模(万人) 41 6329 1688 |
2、价格因素对网络购物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比重日益上升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对于对很多消费者来说,追求物美价廉的人数超过了追求时尚、显示品位等消费倾向。价格优势是网络购物对消费者最大吸引力之所在。由于与传统购物的实体店铺相比在运营成本上的优势、更少的库存、更灵活的经营,网络购物提供的商品在价格上往往比实体店铺要优惠不少,甚至加上运费也低于实体店铺售价。国际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很多原本计划出口的商品在国内低价寻求销路,而网络购物成为最快捷方便的平台。以前,网络商店还比较单一,主要以服装、鞋帽、首饰为主。而近年以来,更多领域的商家开始涉足网络,纷纷开办了网络购物的服务;而商品的覆盖范围从最初的小件商品等已经拓展到日常生活用品的大多数领域,各种打折卡、特价特惠的信息铺天盖地,这一趋势将主导网民的网上消费生活。在未来的网络购物消费中,价格对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仍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3、网络购物呈现国际化
由于网络自身的优势,网络购物市场正在整合成为一个大商场,其规模远比传统的购物市场大。消费者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在国内购物,还可以在国外购物。随着中国网民逐步将自己的网络购物热情转移到国外,那么网络购物的市场也越来越大。很多人在网络上购物发现:很多品牌和产品在国内还买不到,即使有的产品国内能买到,售价与国外也相差很大。比如在每年法国的购物季期间,在该国网站购物,不仅款式新颖,而且都是折扣价,这就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的网络购物热情。如今在网络上购物消费者用法国香水、抽古巴雪茄、用希腊的橄榄油等等,这种购物行为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不久的将来网络购物会,进一步打破地区,国家之间的局限,更加国际化。
八、结语
本研究站在时代背景的角度来分析了网络购物消费的定义,分类以及优势,概括出了在网上购物的消费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购物消费的发展的策略,并对网络购物消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一)、目前我国的网络购物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很难满足更多的消费者满意,但从本研究得知,在网络上购物的消费者的规模不断增大,在不久的将来,仍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网络购物拥有商品十分丰富、价格便宜、省时、方便、快捷等特点,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不熟悉网上购物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网络购物出现诚信的问题。
(三)现阶段影响消费者网络购物的因素有消费者个人因素,产品因素和购物网站因素。
(四)网络购物在未来呈现的趋势有三大方面:网络购物的消费人数将持续增加,价格因素对网络购物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比重日益上升与网络购物呈现国际化。随着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网络购物法律法规的出台,将掀起新一轮的网络购物热潮。
注释:
①网络购物背景[EB/OL]http://it.sohu.com/20041116/n223020403.shtml
②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EB/OL].http://www.dcci.com.cn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2008.6.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参考文献:
[1]刘国防.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8).
[2]伍燕青.浅谈我国网上购物的发展现状[J].华南金融电脑,2007,(3).
[3]蒋莉.如何防范网络购物风险[J].市场论坛,2005,(7).
[4]周虹.电子支付与网络银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胡艳春.论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5)
[6]刘国防.网络购物安全问题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4):72-74.
[7]桑辉,许辉.消费者网上购物动机研究[J].消费经济,2005,21(3):82-85.
[8]倪庆萍.论“网络购物”的优势、前景与问题[J].商业经济研究,1998,(6):59-60.
[9]叶文.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2001年8月,P51-55.
[10]黎志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国管理科学[J],2002,(6):88-91.
[11]张黎.网民传统的网下购物习惯与其网上购物行为的关联性及其实践意义,管理科学[J],2006,(4):13-19.
[12]伍丽君.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湖北社会科学[J],2001,(12):19-20.
[13]黄敏学.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00.
[14]桑辉,许辉.消费者网上购物动机研究[J].消费经济,2005,(3):82-.
[15]李季.从购买成本的角度解读网络购物的行为[J].商务研究,2006,350(18):34-38.
[16]孔莹.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8):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