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1836 - 199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concrete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sewer pipes
(节 录)
目 次
前 言 ……………………………………………………… I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产品分类…………………………………………………………… 1
4 原材料………………………………………………………… 3
5 技术要求…………………………………………………………… 3
6 试验方法…………………………………………………………… 8
7 检验规则…………………………………………………………… 9
8 标志………………………………………………………………… 12
9 包装、运输、贮存………………………………………………… 12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我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生产和使用现状,非等效采用ASTM C76:1995《钢筋混凝土下水道、雨水和污水管标准》对GB 11836-1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与GB 11836-19的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了钢筋混凝土管的外压荷载级别,扩大了产品规格范围,补充了柔性接口的排水管品种,对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章条作了较大改动。这样将有利于排水管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11836-19。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第三水泥管厂、上海水泥制管厂、武汉市水泥制品厂、杭州水泥制品二厂、烟台牟平兴达水利机具有限公司、上海闵行马建瓦筒厂、天津市宝坻县水泥构件厂、成都双流水泥制品厂、昆山市巴城混凝土预制二厂、秦皇岛市抚宁县水泥制管厂、西安市水泥制管厂、南京复合材料总厂水泥制品机械厂、武进市第二建材机械厂、江都市建材机械厂、江都市华光水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丽华、周正、王憬山、余科旺、居贤镛、张吟秋、卞继洲。
本标准于19年11月首次发布,本标准1999年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委托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产品分类、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离心、悬辊、振动及立式挤压成型的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
本标准适用于雨水、污水、引水及农田排灌等重力流管道的管子。
注:生产其他用途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99-1990 快硬硅酸盐水泥
GB/T 7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748-1996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GB1344-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596-199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
GB13788-1992 冷轧带肋钢筋
GB/T14684-1993 建筑用砂
GB/T14685-1993 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672-1997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GB50204-199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J81-1985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 J107-19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G J63-19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C 714-1996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3 产品分类
3.1产品按有无钢筋分为混凝土管(CP)和钢筋混凝土管(RCP),以下简称管子,按外压荷载分级,其中混凝土管分为I、II两级,钢筋混凝土管分为I、II、III三级。其规格、外压荷载级别和内水压力分别见表1、表2。
表1 混凝土管规格、外压荷载级别和内水压力
公称内径D0mm | 有效长度L≥mm | I 级 管 | II 级 管 | ||||
壁厚t≥mm | 破坏荷载kN/m | 内水压力MPa | 壁厚t≥mm | 破坏荷载kN/m | 内水压力MPa | ||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600 | 1000 | 19 19 22 25 30 35 40 45 50 60 | 12 8 8 9 10 12 14 16 17 21 | 0.02 | 25 25 27 33 40 45 47 50 55 65 | 19 14 12 15 18 19 19 19 21 24 | 0.04 |
公称内径D0mm | 有效长度L≥mm | I 级 管 | |||||||||||
壁厚t≥mm | 裂缝荷载kN/ | 破坏荷载kN/m | 内水压力MPa | 壁厚t≥mm | 裂缝荷载kN/ | 破坏荷载kN/m | 内水压力MPa | 壁厚t≥mm | 裂缝荷载kN/ | 破坏荷载kN/m | 内水压力MPa | ||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50 1500 1650 1800 2000 2200 2400 2600 2800 3000 | 1000 | 30 30 35(40) 42(50) 50(55) 55(60) 65(70) 70(75) 75(85) 85(95) 90(100) 105(115) 115(125) 125(140) 140(150) 155(170) 175(185) 185(200) 220 235 250 | 12 15 17 21 25 28 33 37 40 44 48 55 60 66 72 80 84 90 104 112 120 | 18 23 26 32 38 42 50 56 60 66 72 83 90 99 110 120 130 140 156 168 180 | 0.06 | 3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5 150 165 180 200 220 230 235 255 275 | 15 19 27 32 40 47 54 61 69 74 81 90 99 110 120 134 145 152 172 185 198 | 23 29 41 48 60 71 81 92 100 110 120 140 150 170 180 200 220 230 260 280 300 | 0.10 | 3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5 150 165 180 200 220 230 235 255 275 | 19 29 39 49 60 67 77 87 94 108 119 134 151 166 183 204 227 250 272 296 317 | 29 44 59 74 90 100 115 130 141 162 179 201 226 249 274 305 340 376 407 445 475 | 0.10 |
注:括号内数值为推荐壁厚。 |
3.2.1柔性接口管按接口型式分为承插口管、企口管、钢承口管和双插口管。
3.2.1.1柔性接口承插口管型式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分别见图1、图2、图3。(图略)
3.2.1.2柔性接口企口管型式见图4。(图略)
3.2.1.3柔性接口钢承口管型式见图5。(图略)
3.2.1.4柔性接口双插口管型式见图6。(图略)
3.2.2刚性接口管按接口型式分为平口管、承插口管、企口管和双插口管。
3.2.2.1刚性接口平口管型式见图7。(图略)
3.2.2.2刚性接口承插口管型式见图8。(图略)
3.2.2.3刚性接口企口管型式见图9。(图略)
3.2.3.4刚性接口双插口管型式见图10。(图略)
3.3管子按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3.4管子按名称、外压荷载级别、规格(公称内径×有效长度)和标准编号顺序进行标记。
3.5标记示例:公称内径为600mm、有效长度为1000mm的I级混凝土管,其标记如下:
CPI600×1000GB11836
公称内径为2400mm、有效长度为2000mm的II级钢筋混凝土管,其标记如下:
RCPII2400×2000GB11836
4原材料
4.1原材料
4.1.1水泥宜采用标号不低于425号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标号不低于425号的快硬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水泥性能应分别符合GB175、GB199、GB748、GB1344、JC714的规定。
4.1.2细骨料宜采用硬质中砂,细度模数Mx为2.3~3.0。粗骨料最大粒径对混凝土管不得大于壁厚的1/2,对钢筋混凝土管不得大于壁厚的1/3,并不得大于环向钢筋净距的3/4。骨料性能应分别符合GB/T14684、GB/T14685的规定。
4.1.3混凝土允许掺加外加剂及掺合料。当掺加外加剂时,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当掺加粉煤灰掺合料时,应符合GB1596的规定;当掺加其他掺合料时,应符合其他相应标准的规定。
4.1.4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JG J63的规定。
4.1.5钢材宜采用冷扎带肋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也可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低碳钢热轧圆盘条,钢材性能应分别符合GB13788、GB1499、GB50204、GB/T701的规定。
4.2钢筋骨架
4.2.1钢筋骨架宜采用滚焊成型。
4.2.2环向钢筋的搭接处理,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4.2.3钢筋骨架的环向钢筋间距不得大于150mm,并不得大于管壁厚度的三倍。钢筋直径不得小于3.0mm,骨架两端的环向钢筋应密缠1~2圈。
4.2.4钢筋骨架的纵向钢筋直径不得小于3.0mm,根数不得少于六根,手工绑扎骨架的纵向钢筋环向间距不得大于300mm,滚焊骨架的纵向钢筋环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
4.2.5公称内径小于等于1000mm的管子,宜采用单层配筋,配筋位置在距管内壁2/5处,公称内径大于1000mm的管子宜采用双层配筋。
5技术要求
5.1混凝土强度
制管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用于制作顶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
5.2外观质量
5.2.1管子内、外表面应平整,管子应无粘皮、麻面、蜂窝、塌落、露筋、空鼓。
5.2.2混凝土管不允许有裂缝。钢筋混凝土管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缝,内表面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05mm。表面龟裂和砂浆层的干缩裂缝不在此限。
5.2.3合缝处不应漏浆
5.2.4在下列情况下,管子允许进行修补:
a)外表面凹深不超过5mm,粘皮、麻面、蜂窝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5,其最大值不超过10mm,且总面积不超过外表面积的1/20,每块面积不超过100cm2;
b)内表面有局部塌落,但没有露出环向钢筋,且塌落面积不超过管子内表面积的1/20,每块面积不超过100cm2;
c)合缝漏浆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4,长度不超过管长的1/4;
d)端面碰伤纵向长度不超过100mm,环向长度限值不超过表3规定。
表3 端面碰伤环向长度限值 mm
公称内径D0 | 碰伤环向长度限值 |
100~200 300~500 600~900 1000~1500 1650~2400 2600~3000 | 45 60 80 105 120 135 |
5.3尺寸允许偏差
5.3.1柔性接口甲型、乙型和丙型承插口管尺寸允许偏差见表4。
5.3.2柔性接口企口管尺寸允许偏差见表5。
5.3.3柔性接口钢承口管尺寸允许偏差见表6。
5.3.4柔性、钢性接口双插口管尺寸允许偏差见表7。
5.3.5刚性接口平口管尺寸允许偏差见表8。
5.3.6刚性接口承插口管尺寸允许偏差见表9。
5.3.7刚性接口企口管尺寸允许偏差见表10。
5.3.8管子端面倾斜的允许偏差为:公称内径小于1000mm时,允许偏差为小于或等于10mm;公称内径大于或等于1000mm时,允许偏差为小于或等于公称内径的1%,并不得大于15mm。
表4 柔性接口甲型、乙型和丙型承插口管尺寸允许偏差 mm
公称内径D0 | 产品等级 | 管子尺寸 | 接口尺寸 | ||||||
D0 | t | L | D3 | L1 | D2 | D1 | L2 | ||
300~800 | 优等品 | +4 -6 | +6 -2 | +15 -10 | ±1 | ±3 | ±1 | ±1 | ±2 |
一等品 | +4 -8 | +8 -2 | +18 -10 | ±2 | +4 -3 | ±2 | ±2 | ±3 | |
合格品 | +6 -8 | +8 -3 | +18 -12 | ±2 | +4 -3 | ±2 | ±2 | ±3 | |
900~1500 | 优等品 | +6 -8 | +8 -3 | +15 -10 | ±2 | ±3 | ±1 | ±1 | ±2 |
一等品 | +6 -10 | +10 -3 | +18 -12 | ±2 | +4 -3 | ±2 | ±2 | ±3 | |
合格品 | +8 -10 | +10 -4 | +20 -14 | ±2 | +4 -3 | ±2 | ±2 | ±3 |
公称内径D0 | 产品等级 | 管子尺寸 | 接口尺寸 | |||||
D0 | t | L | D2 | L1 | D1 | L2 | ||
1350~1500 | 优等品 | +6 -8 | +8 -3 | +15 -10 | ±1 | ±3 | ±1 | ±2 |
一等品 | +6 -10 | +10 -3 | +18 -12 | ±2 | +4 -3 | ±2 | ±3 | |
合格品 | +8 -10 | +10 -4 | +20 -14 | ±2 | +5 -3 | ±2 | ±4 | |
1650~1800 | 优等品 | +6 -10 | +10 -3 | +15 -10 | ±1 | ±3 | ±1 | ±2 |
一等品 | +8 -12 | +12 -4 | +18 -12 | ±2 | +4 -3 | ±2 | ±3 | |
合格品 | +10 -14 | +14 -5 | +20 -14 | ±2 | +5 -3 | ±2 | ±4 | |
2000~2400 | 优等品 | +8 -10 | +10 -4 | +15 -10 | ±1 | ±3 | ±1 | ±2 |
一等品 | +8 -12 | +12 -4 | +18 -12 | ±2 | +4 -3 | ±2 | ±3 | |
合格品 | +10 -14 | +14 -5 | +20 -14 | ±2 | +5 -3 | ±2 | ±4 | |
2600~3000 | 优等品 | +8 -12 | +12 -4 | +15 -10 | ±1 | ±3 | ±1 | ±2 |
一等品 | +10 -14 | +14 -5 | +18 -12 | ±2 | +4 -3 | ±2 | ±3 | |
合格品 | +12 -16 | +16 -6 | +20 -14 | ±2 | +5 -3 | ±2 | ±4 |
公称内径D0 | 产品等级 | 管子尺寸 | 接口尺寸 | |||||
D0 | t | L | D2 | L1 | D1 | L2 | ||
2000~2400 | 优等品 | +8 -10 | +10 -4 | +15 -10 | ±1 | ±1 | ±1 | ±2 |
一等品 | +8 -12 | +12 -4 | +18 -12 | ±2 | ±2 | ±2 | ±3 | |
合格品 | +10 -14 | +14 -5 | +20 -14 | ±2 | ±2 | ±2 | ±3 | |
2600~3000 | 优等品 | +8 -12 | +12 -4 | +15 -10 | ±1 | ±1 | ±1 | ±2 |
一等品 | +10 -14 | +14 -5 | +18 -12 | ±2 | ±2 | ±2 | ±3 | |
合格品 | +12 -16 | +16 -6 | +20 -14 | ±2 | ±2 | ±2 | ±3 |
公称内径D0 | 产品等级 | 管子尺寸 | 接口尺寸 | |||
D0 | t | L | D1 | L2 | ||
600~800 | 优等品 | +4 -6 | +6 -2 | +15 -10 | ±1 | ±2 |
一等品 | +4 -8 | +8 -2 | +18 -10 | ±2 | ±3 | |
合格品 | +6 -8 | +8 -3 | +18 -12 | ±2 | ±3 | |
900~1500 | 优等品 | +6 -8 | +8-3 | +15 -10 | ±1 | ±2 |
一等品 | +6 -10 | +10 -3 | +18 -12 | ±2 | ±3 | |
合格品 | +8 -10 | +10 -4 | +20 -14 | ±2 | ±3 | |
1650~1800 | 优等品 | +6 -10 | +10 -3 | +15 -10 | ±1 | ±2 |
一等品 | +8 -12 | +12 -4 | +18 -12 | ±2 | ±3 | |
合格品 | +10 -14 | +14 -5 | +20 -14 | ±2 | ±3 | |
2000~2400 | 优等品 | +8 -10 | +10 -4 | +15 -10 | ±1 | ±2 |
一等品 | +8 -12 | +12 -4 | +18 -12 | ±2 | ±3 | |
合格品 | +10 -14 | +14 -5 | +20 -14 | ±2 | ±3 | |
2600~3000 | 优等品 | +8 -12 | +12 -4 | +15 -10 | ±1 | ±2 |
一等品 | +10 -14 | +14 -5 | +18 -12 | ±2 | ±3 | |
合格品 | +12 -16 | +16 -6 | +20 -14 | ±2 | ±3 |
公称内径D0 | 产品等级 | 管子尺寸 | ||
D0 | t | L | ||
200~800 | 优等品 | +4 -6 | +6 -2 | +15 -10 |
一等品 | +4 -8 | +8 -2 | +18 -10 | |
合格品 | +6 -8 | +8 -3 | +18 -12 | |
900~1500 | 优等品 | +6 -8 | +8 -3 | +15 -10 |
一等品 | +6 -10 | +10 -3 | +18 -12 | |
合格品 | +8 -10 | +10 -4 | +20 -14 | |
1650~1800 | 优等品 | +6 -10 | +10 -3 | +15 -10 |
一等品 | +8 -12 | +12 -4 | +18 -12 | |
合格品 | +10 -14 | +14 -5 | +20 -14 | |
2000~2400 | 优等品 | +8 -10 | +10 -4 | +15 -10 |
一等品 | +8 -12 | +12 -4 | +18 -12 | |
合格品 | +10 -14 | +14 -5 | +20 -14 |
公称内径D0 | 产品等级 | 管子尺寸 | 接口尺寸 | |||
D0 | t | L | D1 | L2 | ||
100~600 | 优等品 | +4 -6 | +6 -2 | +15 -10 | ±3 | ±5 |
一等品 | +4 -8 | +8 -2 | +18 -10 | ±4 | ±6 | |
合格品 | +6 -8 | +8 -3 | +18 -12 | ±4 | ±7 |
5.4内水压力
管子在进行内水压力检验时,在规定的检验压力下允许有潮片,但潮片面积不得大于总外表面积的5%,且不得有水珠流淌。
5.5外压荷载
管子外压检验荷载不得低于规定的荷载级别要求。
表10 刚性接口企口管尺寸允许偏差 mm
公称内径D0 | 产品等级 | 管子尺寸 | 接口尺寸 | |||||
D0 | t | L | D2 | L1 | D1 | L2 | ||
1100~1500 | 优等品 | +6 -8 | +8 -3 | +15 -10 | ±2 | ±2 | ±2 | ±2 |
一等品 | +6 -10 | +10 -3 | +18 -12 | ±3 | ±3 | ±3 | ±3 | |
合格品 | +8 -10 | +10 -4 | +20 -14 | ±4 | ±4 | ±4 | ±4 | |
1650~1800 | 优等品 | +6 -10 | +10 -3 | +15 -10 | ±2 | ±3 | ±2 | ±3 |
一等品 | +8 -12 | +12 -4 | +18 -12 | ±3 | ±4 | ±3 | ±4 | |
合格品 | +10 -14 | +14 -5 | +20 -14 | ±4 | ±5 | ±4 | ±5 | |
2000~2400 | 优等品 | +8 -10 | +10 -4 | +15 -10 | ±2 | ±4 | ±2 | ±4 |
一等品 | +8 -12 | +12 -4 | +18 -12 | ±3 | ±5 | ±3 | ±5 | |
合格品 | +10 -14 | +14 -5 | +20 -14 | ±4 | ±6 | ±4 | ±6 | |
2600~3000 | 优等品 | +8 -12 | +12 -4 | +15 -10 | ±2 | ±5 | ±2 | ±5 |
一等品 | +10 -14 | +14 -5 | +18 -12 | ±3 | ±6 | ±3 | ±6 | |
合格品 | +12 -16 | +16 -6 | +20 -14 | ±4 | ±7 | ±4 | ±7 |
环筋的内、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壁厚小于或等于40mm时,不应小于8mm;当壁厚大于40mm且小于等于100mm时,不应小于12mm;当壁厚大于100mm时,不应小于20mm。
6试验方法
6.1试验设备
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和量具应符合表11的规定。
表11 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和量具
序号 | 名 称 | 测量范围 | 精确度 | 分度值 | 标准代号 |
1 | 内压试验机由压力表、堵头和试验架等组成 | 按标准内水压检验压力配备 | 精密压力表0.25级 | 0.01MPa | GB/T1227 |
2 | 外压试验机可采用以下任何一种形式:a)由传感器、荷载数显议、油泵和试验架等组成b)由压力表、千斤顶和试验架等组成 | 按标准破坏荷载配备 | 荷载数显仪±3%传感器±1% | - | GB/T13335 |
压力表1.5级 | - | GB/T1226 | |||
3 | 裂缝宽度测量可采用以下任何一种形式:a)JC-10读数显微镜b)混凝土裂缝检验规 | 0~8 | ±0.01 | 0.01 | GB/T3719 |
- | - | - | |||
4 | 内径尺寸的测量可采用以下任何一种量具:a)内径卡尺b)内径专用检验量具 | 100~1500 150~2000 150~4000 | - | 0.01 0.01 0.01 | GB/T8177 |
1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 ±0.2 ±0.5 ±0.5 | 0.1 0.5 0.5 | 计量检定合格 | ||
5 | 外径尺寸的测量可采用以下任何一种量具:a)游标卡尺b)外径专用检验量具 | 0~1000 0~2000 0~3000 | ±0.10 ±0.20 ±0.20 | 0.5 0.5 0.5 | GB/T1214 |
100~1000 1000~2000 2000~4000 | ±0.2 ±0.5 ±0.5 | 0.1 0.5 0.5 | 计量检定合格 | ||
6 | 钢卷尺 | 3m 5m | Ⅱ级 Ⅱ级 | 1 1 | - |
7 | 深度游标卡尺 | 0~200 | ±0.05 | 0.05 | GB/T1214 |
8 | 钢直尺 | 0~150 | ±0.10 | 0.5 | GB/T9056 |
9 | 宽座角尺 | 根据需选择 | 2级 | - | GB/T6092 |
6.2.1混凝土抗压强度
6.2.1.1混凝土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三个试件为一组。
6.2.1.2每天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至少成型二组,与管子同条件养护,管子脱模后,试件再进行标准养护。
6.2.1.3一组试件用于检验评定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另一组备用。
6.2.1.4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GB J81的规定
6.2.2外观质量
包括露筋、裂缝、合缝漏浆、粘皮、麻面、蜂窝、空鼓、端部碰伤、外表面凹坑等,应按GB/T16752-1997中5.2的规定检查。
6.2.3尺寸
a)公称内径、有效长度、管壁厚度、接口细部尺寸和弯曲度,应按GB/T16752-1997中5.3的规定检查。
b)端面倾斜:应按GB/T16752-1997中5.3.2的规定,测量管子两对边的有效长度差。
6.2.4内水压力
应按GB/T16752-1997中5.5及附录B的规定试验。
6.2.5外压荷载
应按GB/T16752-1997中5.4及附录A的规定试验。裂缝荷载为按三点法外压试验时,产生0.2mm裂缝宽度时的外压荷载,破坏荷载为管子失去承载能力时的外压荷载。
6.2.6保护层厚度
环筋内、外保护层厚度,应按GB/T16752-1997中5.6的规定检查。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两类。
7.2出厂检验
7.2.1检验项目
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
7.2.2组批规则
由相同的原材料、相同工艺生产的同一种规格、同一种外压荷载级别的管子组成一个受检批。不同管径批量数见表12。
表12 出厂检验批量
产品品种 | 公称内径D0 mm | 批 量 根 |
混凝土管 | 100~300 | ≤1000 |
350~600 | ≤900 | |
钢筋混凝土管 | 200~600 | ≤800 |
700~1350 | ≤700 | |
1500~2200 | ≤600 | |
2400~3000 | ≤500 |
7.2.3.1混凝土抗压强度
混凝土抗压强度按GB J107检验评定。
7.2.3.2外观质量、尺寸
从受检批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根管子,逐根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检验。
7.2.3.3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
从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和尺寸检验合格的管子中抽取二根管子,混凝土管一根检验内水压力;另一根检验外压破坏荷载。钢筋混凝土管一根检验内水压力,另一根检验外压裂缝荷载。
7.2.4复验规则
优等品、一等品的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检验不得复验。如按合格品检验不合格,每项允许抽取二根管子进行复验。二根管子都合格判定该项合格。
7.2.5判定规则
7.2.5.1优等品
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外观质量符合5.2.1、5.2.2、5.2.3的规定,八根或八根以上管子尺寸达到优等品要求,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达到规定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为优等品。
7.2.5.2一等品
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外观质量符合5.2.1、5.2.2、5.2.3的规定,允许有二根管子修补,且在5.2.4规定的允许修补范围之内已修补,八根或八根以上管子尺寸达到一等到品要求,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达到规定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为一等品。
7.2.5.3合格品
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外观质量符合5.2.1、5.2.2、5.2.3的规定,允许有管子修补,且在5.2.4规定的允许修补范围之内已修补,八根或八根以上管子尺寸达到合格品要求,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达到规定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7.3型式检验
7.3.1检验项目
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内水压力、外压荷载和保护层厚度。
7.3.2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产品结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管理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f)当每种规格管子的生产量达到表13的规定时。
表13 型式检验批量
产品品种 | 公称内径D0 mm | 批 量 根 |
混凝土管 | 100~300 | ≤10000 |
350~600 | ≤7500 | |
钢筋混凝土管 | 200~600 | ≤5000 |
700~1350 | ≤3500 | |
1500~2200 | ≤1800 | |
2400~3000 | ≤1500 |
7.3.3.1混凝土抗压强度
同7.2.3.1。
7.3.3.2外观质量、尺寸
同7.2.3.1。
7.3.3.3内水压力和外压荷载
从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和尺寸检验合格的管子中,抽取六根管子,其中三根检验内水压力,另三根检验外压荷载。
7.3.3.4保护层厚度
抽取一根检验外压荷载后的管子,检验保护层厚度。
7.3.4复验规则
优等品、一等品的内水压力、外压荷载、保护层厚度检验不得复检。如按合格品检验,内水压力或外压荷载,三根中有一根不合格,允许抽取二根管子进行复验,二根管子都合格判该项合格。三根中有二根不合格,不得复验,判该项不合格。保护层厚度不合格,允许抽取二根管子进行复验,二根管子都合格判该项合格。
7.3.5判定规则
7.3.5.1优等品
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外观质量符合5.2.1、5.2.2、5.2.3的规定,八根或八根以上管子尺寸达到优等品要求,内水压力、外压荷载和保护层厚度达到规定要求时,判该批管子为优等品。
7.3.5.2一等品
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外观质量符合5.2.1、5.2.2、5.2.3的规定,允许有二根管子修补,且在5.2.4规定的允许修补范围之内已修补,八根或八根以上以管子尺寸达到一等品要求,内水压力、外压荷载和保护层厚度达到规定要求时,判该批管子为一等品。
7.3.5.3合格品
混凝土抗压强度符合标准要求,外观质量符合5.2.1、5.2.2、5.2.3的规定,允许有管子修补,且在5.2.4规定的允许修补范围之内已修补,八根或八根以上管子尺寸达到合格品要求,内水压力、外压荷载和保护层厚度达到规定要求时,判该批管子为合格品。
8标志
8.1 标志
每根管子出厂前,应在管子表面标明:企业名称、商标、产品标记、生产日期、和严禁碰撞字样。
8.2出厂证明书
管子出厂时,应随带企业统一编号的出厂证明书,其内容应包括:
a)企业名称、生产日期;
b)产品标记、质量等级及数量;
c)检验结果;
d)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
9包装、运输、贮存
9.1包装
根据用户要求,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管子损坏,管子两端可用软质物品包扎。
9.2运输
起吊管子应轻起轻落,装卸时不允许管子自由滚动和随意抛掷,运输途中严禁碰撞。
9.3贮存
管子应按品种、规格、外压荷载级别、质量等级及生产日期分别堆放,堆入场地要平整、堆放层数不宜超过表14的规定。
表14 管子堆放层数
公称D0 mm | 100~200 | 250~400 | 450~600 | 700~900 | 1000~1350 | 1500~1800 | ≥2000 |
层数 | 7 | 6 | 5 | 4 | 3 | 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