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长度单位 | 教学时间 | |||
教材分析 | 教材从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和选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 ||||
重难点 |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 ||||
教具使用 |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 教学方法 | 自主探究 | ||
引 课 及 主 题 图 的 处 理 | 主题图的编排意图及使用 | 目 的 | |||
一、学前准备 1、说一说下面物体哪个长,哪个短。 (1)(2) 2、比一比,下面物体哪个长,哪个短。 (1)粉笔和曲别针比 (2)粉笔和铅笔比 提问:粉笔一会说他长一会说他短,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 | 旧知带新知。 | ||||
探 求 新 知 | 例题编排意图及“教与学”活动设计 | 目 的 | |||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长短短的物体,这些物体是长还是短都需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比较。下面我们就探讨如何统一测量标准。 2、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 (1)讨论怎样用实物测量数学书的宽。 (2)以用曲别针为例说明测量方法:先找到数学书的宽边,用曲别针的左端与数学书的左端对齐,然后,一个接一个的摆,要摆平,摆直。最后数一数一共用了几个,数学书的宽大约就有几个曲别针那么长。 (3)小组合作。分别用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木块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4)汇报测量结果。 用1角硬币作标准,数学书的宽约()个硬币长。等等 (5)通过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论:用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木块都是量数学书的宽,但是测量的结果却不相同。 3、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1)小组合作。 (2)汇报测量结果。 (3)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物体的长度,物品的长度不同,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4用同一物品作标准去量不同的物体长度。 (1)小组合作。用正方体作标准测量数学书 的长、宽。 (2)汇报测量结果。 (3)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用同一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短,才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长。 | 让学生想办法,用同一个物体去测量。 学会测量的方法。 | ||||
综 合 训 练 习 题 的 设 计 | 课后习题的分析处理和综合训练题的设计 | 目 的 | |||
1、用橡皮测量文具盒的长于宽。 2、教材2页的做一做。 | 完成测量的过程,巩固本节的内容。 | ||||
板 书 设 计 | 长度单位 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物体的长度,物品的长度不同,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用同一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短,才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长。 | ||||
教 学 反 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