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论 文
题 目:对于通货膨胀压力问题的见解
* ** ***
专 业: 会计学
班 级: w1003
学 号: ********
二O一 一年 五 月 二十日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为103,同比上涨3.0%,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通货膨胀预期压力持续加大,由此,通货膨胀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每家每户的生活,还关系到整个经济秩序的稳定。为了避免我国经济出现畸形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蔓延,使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本文从通货膨胀的含义入手, 分析了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 指出了我国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 面对通货膨胀应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 原因 治理对策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
1.通货膨胀最直接原因是价格持续上升。它先由楼市与股市的价格上涨,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发全面通货膨胀。我国的通货膨胀是由货币超量投放引起的,这种投放推动了价格的增长,这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也是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原因。但并非过多的货币会平均式地同时流向各个行业,而是过多的货币先流入强势部门或行业(如房地产),然后由这些行业去投资或消费来推高商品或服务的物价水平。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这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2.对外贸易顺差连年大幅增长。不断加剧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前我国货币供应过剩,导致了当前我国流动领域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实际需求,货币供给过多,必然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近三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均超过经济增速,在当前CPI涨幅加速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也成为形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因素。
3.从成本推动层面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 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增高。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我国约40%的国际石油依存度必然导致石油类产品价格到国内商品价格传导的速度更快。
三.当前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控制货币投放量,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银行运用各种货币工具灵活有效地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目前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和货币来实现。在财政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和货币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
4.对外经济。一般来说,我国的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并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
四.结论
总之,通货膨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根据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对症下药,不能机械化地照搬别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要以某一方案为主或优先,同时结合其他治理方案综合进行。也就是说,治理通货膨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治理方案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