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σK×Ag×n×b/1000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超张拉)(KN)
σK——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取σK=0.75×1860MPa=1395 MPa
Ag——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g=140mm2
n——同时张拉预应力的根数
b——超张拉系数(按设计)
预应力钢材平均张拉力P均的计算
P均=P(1-e-(KX+μθ))/(KX+μθ)
(注:当预应力钢材为直线时,P均=P)
P——预应力钢材张拉端的张拉力(K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
预应力钢材理论伸长值
△L=P均×10-3×L×10-3×10-1/(Ay×Eg)
△L——预应力钢材理论伸长值(cm)
P均——预应力钢材的平均张拉力(KN)
L——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M)
Eg——预应力钢材的弹性模量(MPa)(取1.95×105MPa)
Ay——预应力钢材截面面积(mm2)
张拉伸长值的校核
预应力钢材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预应力钢材张拉前应先调整初应力σ0(取张拉控制应力的10%左右),再开始张拉和测量伸长值。实际伸长值除测量的伸长值外,应加上初应力时的推算伸长值。
实际伸长值△L(cm)计算法:
△L=△L1+△L2-C
△L1——从初应力(10%P)至最大张拉力间的实际伸长值(cm)。
△L2——初应力σ0到(10%σK)用(10%σK)到(20%σK)时的推算伸长值(cm)。
C——砼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可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