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23:05
文档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1.闭卷部分(共40分答题时间20分钟)题号总分得分(一)认识历史离不开实物史料,离不开实物、文献等多种史料的比对互证。(共10分)下列六幅图片中的实物均可作为认识历史的证据。1.可用于证明“半坡人制陶技艺水平”的是。(用字母表示)2.可用于证明“秦朝加强对全国统一管理”的是。(用字母表示)3.可用于证明“清朝时地区接受管辖”的是。(用字母表示)4.可用于证明“商代青铜文化杰出成就”的是。(用字母表示)5.研究商朝历史最可信的材料来自…………
推荐度:
导读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1.闭卷部分(共40分答题时间20分钟)题号总分得分(一)认识历史离不开实物史料,离不开实物、文献等多种史料的比对互证。(共10分)下列六幅图片中的实物均可作为认识历史的证据。1.可用于证明“半坡人制陶技艺水平”的是。(用字母表示)2.可用于证明“秦朝加强对全国统一管理”的是。(用字母表示)3.可用于证明“清朝时地区接受管辖”的是。(用字母表示)4.可用于证明“商代青铜文化杰出成就”的是。(用字母表示)5.研究商朝历史最可信的材料来自…………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1.闭卷部分(共40分答题时间20分钟)

题号总  分

得分
(一)

    认识历史离不开实物史料,离不开实物、文献等多种史料的比对互

证。(共10分)

下列六幅图片中的实物均可作为认识历史的证据。

1.可用于证明“半坡人制陶技艺水平”的是              。(用字母表示)

2.可用于证明“秦朝加强对全国统一管理”的是               。(用字母表示)

3.可用于证明“清朝时地区接受管辖”的是           。(用字母表示)

4.可用于证明“商代青铜文化杰出成就”的是             。(用字母表示)

5.研究商朝历史最可信的材料来自…………………………………………………(    )

  A.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B.小说戏曲与影视作品

  C.打制石器与洞穴譬画    D.文献记载与遗址遗物

(二)

    百年世博,追怀历史渊源,折射文明进程,凸显时代风云,昭示人类愿景。(共18分)

    1.展现源远流长的文明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众多国家馆的主题之一。馆内有象征养育这片古老文明的母亲河尼罗河的景观设计;伊拉克馆内重现了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法典》。

    2.1851年,伦敦世博会展出了——国人改良的蒸汽机,以此为动力的大机器生产使该国率先完成工业;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展出了发电机,预示人类即将进入             

时代。

    3.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的苏联馆展出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1970年,大阪世博

  会的美国馆陈列着小小的“月亮石”。美苏两国科技展品的背后折射出………………(    )

    A.区域冲突如火如茶    B.亚非国家不断崛起

    C.民权运动方兴未艾    D.超级大国争夺霸权

    4.1958年,“原子球”成为布鲁塞尔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标志着          作为一种新能源将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和平事业。

    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陕西馆以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为背景。             (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局面奠定了盛世唐朝的基础。

    6.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上海馆以“永远的新天地”为主题。1921年7月23日,新天地的石库门见证了——的诞生:1990年,她还见证了上海——开发开放。

(三)

    抗战时期的漫画作品,艺术地再现了那段令人悲愤、激昂的历史,透射出艺术家的敏锐、良知与情感。(共12分)    

  下列五幅漫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  

  1.图一创作于1936年,标题为“蜿蜒南下”。该图揭露了日寇………………………………………………………………(  )

    A.制造“九一八事变”奴役我东北人民  

    B.从长城以北地区向华北地区侵略扩张.

    C.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

    D.占领南京时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

    

2.按照图二作者的意图,画中士兵们正在思考的………………………………(    )

    A.声讨张杨兵谏,    B.坚持安内攘外

    C.拥护全民抗战      D.放弃反蒋抗日

    

3.图三创作于1937年,画中的“刀”喻

指……………………………………(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4.使图四中日寇犯愁、恼火的劲旅是……………………(    )

  A.蒋介石嫡系  B.八路军和新四军

  C.中国人民  D.各地军阀的

   

 5.图五创作于1938年,标题是“日本的泥脚”。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6.作为史料,上列五幅漫画足以说明………………………………………………(    )

  A.抗战后期敌我军事力量的变化    B.日本帝国主义必将失败的下场

  C.国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D.作者对抗日战争的立场和态度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II.开卷部分(共60分答题时间40分钟)

题号总分
得分
(一)

    历史文献名作,凝聚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智慧,留下了人类思想的轨迹。(共8分)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出自《             》。

    2.“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按其权利必须成为自由的国家”。出自《          》。

    3.“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出自《       》。

    4.“无产者在这个中失去的只是自己颈上的锁链。而他们所能获得的却是整个世

    界”。出自《         》。

(二)

新航路的开辟,催生了全球化的浪潮,改变了各个民族、国家的命运。(共12分)

    下面两幅地图反映了15—19世纪世界历史进程的主要特点。    

    1.上图为《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图中所示航线的开辟者是——及其船队这一航线的开辟证实了         学说。

    2.19世纪60年代通过自上而下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是            和       。(用下图中的字母表示)

  3.有人说,19世纪末非洲被西方瓜分的根本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

    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再现历史场景,而且反映了创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共12分)

下列四幅剧照选自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诺曼底登陆的场景。

1.四幅剧照是否属于研究诺曼底登陆的原始史料?为什么?(2分)

2.这些剧照反映了诺曼底登陆的哪些重要信息?(至少写出2个,4分)

3.如果要核实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方法?(至少写出3个,6分)

(四)

    各国的对外交往都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也反映了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共28分)

    1.古代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四幅图片中能

说明这种影响的是…………………………………………………………………………(    )

  3.气象恢弘的唐朝加强了与周边各国的联系。下列四幅图片中可用于说明唐代中外交

往史实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明朝前期,郑成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句话中,表述错误的是……………………………………………(    )

    A.时间    B.人物    C.地点    D.影响

    5.今天数学课中关于点、线、面等几何名词的确定,归功于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杰出

贡献的………………………………………………………………………………… (    )

    A.徐光启与利玛窦    B.祖冲之与马可·波罗

    C.祖冲之与利玛窦    D.徐光启与马可·波罗

    6.突出反映清朝统治者帝国心态的言论是…………………………………………(    )

    A.“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C.“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7.列强的隆隆炮火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鸦片战争后,作为“国中之国”的         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但客观上也成为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文化与制度的窗口。进入20世纪,先进的中国人曾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掀起了          运动。之后,中国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赢得了民族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走向世界的历程中,对外交往取得了巨大成就。写出共和国“对外交往、走向世界”历程中的三个重要年份,并说出选择的标准及理由。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要点和评分说职

    注意:下列属于解释性的回答,大意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I.闭卷部分(共40分)

    一、(每空2分,共10分)

1.C    2.B    3.F    4.E    5.D

    二、(每空2分,共18分)

1.埃及  汉穆拉比    2.英  电气    3.I)4.核能(原子能)

5.李世民(或唐太宗)    6.中国党  浦东    

    三、(每空2分,共12分)

1.R    2.C    3.A    4.B

5。中民的顽强抵抗;日军速战速决战略的失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等(任答l条

即可) 

6.D

    Ⅱ.开卷部分(共60分)

    一、(每空2分,共8分)

  1.权利法案    2.宣言    3.宣言    4.党宣言

    二、(每小题4分,共12分)

  1.麦哲伦(2分)    地圆(2分)    2.C D(各2分)(顺序可颠倒)

    3.不正确。(2分)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道路,伴随着这些国家誊奎圭兴劐鏖鲍确立和凄垦芟蜚的持续,到19世纪末非洲被瓜分完毕。所以导致非洲

被瓜分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2分) 

    三、(共12分)

    1.不是。(1分)  因为它们不是历史事件本身的遗迹遗物(或“因为它们经过了电影艺术方式的加工处理”)。(3分)

    2.登陆的时间;登陆的地理环境(气候、地形等);美军的武器装备(头盔、军服、械等);参战;战争的状况(规模、惨烈程度等)。(任写2条即可,每条2分)

    3。查找档案资料;查阅当事人的回忆录;实地探访考察;比对战地记者的影像资料;考察诺曼底登陆的博物馆§展览馆;查考史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等。(任写3条即可,每条

2分)

    四、(共28分)

    1.B(2分)    2.C(2分)    3.C(2分)   4.B(2分)

    5.A(2分)    6.D(2分)

    7.租界(2分)    新文化(2分)

    8,本小题评分可从下列五个方面考虑:(共 12分)

    (1)举例:每列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年份给1分,共3分。

    (2)理由:针对年份分别列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每个1分,共3分。

    (3)标准:能紧扣新中国对外交往、走向世界主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视角提出标准,每列出一个视角给1分,共3分。或从一个或两个视角提出选择标准,言之成理,也可得3分。

    (4)文字表述流畅,条理清晰,共3分。

    (5)在满足上述四项的基础上,不简单抄录教科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可加2分,但本小题最高得分不超过12分。    

文档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卷1.闭卷部分(共40分答题时间20分钟)题号总分得分(一)认识历史离不开实物史料,离不开实物、文献等多种史料的比对互证。(共10分)下列六幅图片中的实物均可作为认识历史的证据。1.可用于证明“半坡人制陶技艺水平”的是。(用字母表示)2.可用于证明“秦朝加强对全国统一管理”的是。(用字母表示)3.可用于证明“清朝时地区接受管辖”的是。(用字母表示)4.可用于证明“商代青铜文化杰出成就”的是。(用字母表示)5.研究商朝历史最可信的材料来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