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20:47
文档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校普乐堡小学设计者常晓轩年级一年(下)组长王立丽审核刘莹环课题课文19.《棉花姑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姑、娘、蚜、盼、治、啄”等生字。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1——4小节。3、练习朗读对话,能够读出焦急的语气。重点难点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一、导入新课:1、(出示棉花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2、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学生齐读)。尽
推荐度:
导读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校普乐堡小学设计者常晓轩年级一年(下)组长王立丽审核刘莹环课题课文19.《棉花姑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姑、娘、蚜、盼、治、啄”等生字。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1——4小节。3、练习朗读对话,能够读出焦急的语气。重点难点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一、导入新课:1、(出示棉花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2、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学生齐读)。尽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普乐堡小学设计者常晓轩年   级

一年

(下)

组长王立丽审核刘莹环
课题课文  19.《棉花姑娘》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习“姑、娘、蚜、盼、治、啄”等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1——4小节。    

3、练习朗读对话,能够读出焦急的语气。  

重点

难点

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
课前

准备

生字卡片、白板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棉花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   

2、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尽量使用

白板课件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并随文识字:    

1、(课件展示第一幅插图,去掉燕子)同学们,图片上的棉花姑娘低着头,一幅有气无力的样子,她怎么了?(学生自由发言)   

2、是啊,棉花姑娘生病了。你知道在她身上爬来爬去的坏蛋是谁吗?请到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它的名字并圈出来。(学生圈出:蚜虫)    

3、你觉得“蚜虫”的“蚜”字怎么记比较好?(形声字)   

4、(回到图片)身上长满了可恶的蚜虫,这时的棉花姑娘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回答)   

5、我们一起看看课文中用怎样的一句话来表达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读最后一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读一读,找到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还是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吧。   

(三)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结果是怎样的?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

5、有感情朗读1——4自然段。

尽量使用

白板课件

三、拓展延伸: 

1.一次次请求都失望了,棉花姑娘向燕子、啄木鸟、青蛙求救都没有办法。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吗?

2.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棉花姑娘的病最后是谁给治好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棉花姑娘。

板书

设计

                          19.棉花姑娘

                   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

                   青蛙---只会捉田里的害虫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普乐堡小学设计者单妍年   级

一年

(下)

组长王立丽审核刘莹环
课题课文  19.《棉花姑娘》 (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复习生字,会写文中要求的6个生字。    

2、熟读全文,分角色表演。    

3、了解有关蚜虫和七星瓢虫的有关知识。  

重点

难点

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了解课文中提到的科学知识。
课前

准备

生字卡片、白板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二、导入新课:

  用游戏法进行复习:《捉蚜虫》黑板上画几朵棉花,每朵花上贴一个画有一只蚜虫的小纸袋,纸袋上写一个生字,袋里面放一些小的外形剪成虫子形的生字卡片。学生如果认识纸袋上的字,就可以到袋里面拿一张写有这个字的小卡片,说明他捉到了一只蚜虫,最后进行统计,看看谁捉到的虫子最多。

尽量使用

白板课件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5、6自然段

1、同学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生答:七星瓢虫)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惊奇)   

4、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课件放大七星瓢虫图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七星瓢虫了吗?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6、(出示:斑)谁来说说“斑”字你会怎么记?它还有其他朋友吗?(斑马、斑白等)   

7、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学生讨论后读)   

8、出示词组:碧绿碧绿的叶子,学生练习:碧绿碧绿的(     ) 雪白雪白的(     )。   

(二)分角色表演读。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比较着急,哪些地方又会让你感到轻松而高兴?(学生小组讨论并反馈)   

2、我们今天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把你们的头饰戴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其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读)   

3、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   

尽量使用

白板课件

四、拓展延伸: 

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板书

设计

                          19.棉花姑娘

                              惊奇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四平

小学

设计者刘占军年   级

一年(下)

组长

签字

王立丽审核刘莹环
课题20课  咕咚(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咕、咚”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了解故事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理。

课前

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2、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PPT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生字圈出来,看图猜读或尝试用其他方法猜读。标出自然段。

2、反馈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2)借助图画猜读生字。

(3)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读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图文对照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导语: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七个自然段配了4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了那些文字呢?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画的内容。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教师随机正音。

2、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找出相应的段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自由读2---4自然段找出对应的图画,想一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山羊为什么跑?

引导想象:在那些小动物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师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这咕咚一定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4自然段。

5、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6、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山羊都吓得跑起来?

生1:    生2……

四、书写生字

1、(1)出示会写的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指导书写

(1)教师边讲解边范写。

重点范讲“家、象”的书写。观察“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指导书写“象”,步骤同“象”。

指导书写其他生字

(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3、展出学生生字本

分别挑选出写得比较规范学生作业、写得有问题的学生作业展出,

让学生们仔细看这些字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自己学习。哪些地方写得不够理想,需要改进。

 

 PPT课件

PPT课件 

 PPT 课件  

     

PPT课件

展台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写生字。

板书

设计

20.咕咚

              吓  怕  跟  家  羊  象  都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四平

小学

设计者刘占军年   级

一年(下)

组长签字王立丽审核刘莹环
课题20、咕咚(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巩固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了解故事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1、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了解故事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故事。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

2、出示本课生字扩词。

二、探究新知

1、指名读课文1----4自然段。

提问:这一部分都讲了什么?

2、师: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听见了怎么做?怎么说的?请大家看看第二幅插图,读读课文圈圈画画。

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1)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2)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抓住重复的词句和感叹号指导入情入境地读。

2指名读5-----7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对应的插图。

(1)指名反馈: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野牛想弄清楚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大白了,这咕咚是什么呀?

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山羊、大象自己没看见,只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一场。

(4)图文结合,感情朗读。

 3、总结全文,启发教育学生。

1、读课文。

2、讨论:如果你遇到这几只小动物,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4、分角色朗读课文,演一演。体验动物们害怕心理。

体会野牛冷静的语气。抓住“拦住(谁)问”的句式,分别追问小鹿、山羊、狐狸、小猴子、兔子,通过不断追问,初步感悟到野牛很会思考,其它小动物没有思考,只是盲目随从。

(1)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把故事演一演。

PPT

三、拓展延伸:

谈收获: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凡事要眼见为实,在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再下结论,不要盲目的跟从别人,道听途说。

PPT课件

板书

设计

20、咕咚

木瓜

害怕、逃跑、笑了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二棚甸子学校设计者王立丽年   级

一年(下)组长王立丽审核刘莹环
课题课文     21、小壁虎借尾巴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壁,墙”12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两个偏旁,正确书写“爬”和“房”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说说课文3-5自然段的主要情节。

重点

难点

重点: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了解字义。

难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前

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谜语激趣,引入新课

1.师:四肢短短,身体扁平; 墙上爬行,专吃蚊蝇; 尾巴易断,断了再生。

2.学生猜出后出示“壁虎”图。师: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出示课题。学生书空。认读词语“壁虎、墙壁”。出示“墙壁”一词,引导看图猜“墙”字。

3.看看壁虎的外形,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出示壁虎图片
二、探究新知

(一) 随文识字,交流猜字方法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不认识的生字,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

   2.全班交流: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3.提炼猜字方法,师生互相补充。

(1)利用“形声字特点”猜读生字:蚊,咬,赶,房,转。

(2)借助偏旁表意的特点了解字义:咬、拨、赶、房、转。

4.开火车识记生字.

5.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重点关注第1、7自然段生字的读音。

(二)图文对照,整体感知

1.出示图一,引读第一自然段: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通过动作演示理解“一挣”的动作。

 2.看图读文说话。

(1)逐一出示插图2、3、4幅,图文对照,朗读3、4、5自然段。

( 2)说说小壁虎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指名说好三句话。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

小壁虎爬到大树下,找老牛借尾巴。

小壁虎爬到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教师适机板书

3.出示第5、6幅插图,图文对照朗读第6、7自然段,了解借尾巴的结果。

    (三)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识记“爬、房”字形。

2.指导“爬、房”书写。

仔细观察,看看每个字的第一笔和重点笔画的位置。

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学生练写,反馈评价。

看看哪个同学的第一笔和重点笔画写得好。

  4.听写生字。  

出示课文插图

课件: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句子

三、拓展延伸:

      选择上述短文中提到的一种小动物,照书上第3至第5自然段的顺序,说一说小壁虎怎样向这些动物借尾巴。

板书

设计

     

小河边  小鱼

21、小壁虎借尾巴    大树下  老牛

房檐下  燕子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二棚甸子学校设计者王立丽年   级

一年(下)组长王立丽审核刘莹环
课题课文     21、小壁虎借尾巴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图文结合,说说课文的主要情节。

3,初步了解鱼,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重点

难点

重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前

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复述3-5自然段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小壁虎借尾巴》

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3-5自然段,读好对话,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画出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2)合作读对话。

(3)交流:小鱼尾巴的作用。

(4)小结:读了这段话,我们知道了:小壁虎来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小鱼要用尾巴来(拨水)。

2.学习第4自然段。

(1)出示图文,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

 (2)指名两组同学进行朗读。

(3)读后交流,说说牛伯伯问什么拒绝小壁虎,了解牛尾巴的作用,随机做动作理解“甩”。联系上文,和小鱼“摇”

尾巴这个动作进行比较。

(4)出示句式,说话:小壁虎爬到(   ),向(   )借尾巴,(   )要用尾巴来(   )。

3.学习第5自然段。

(1)师生合作读文。

(2)理解“掌握方向”:燕子的尾巴就像船的舵,飞机的尾翼,能起到平衡身体、掌握方向的作用。

(3)出示句式,说话:小壁虎来到(),向()借尾巴,()要用尾巴来()。 

4.小结:根据句式连起来说说三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二)借助词语,串讲故事。

1.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鱼、老牛、燕子这三种动物的尾巴作用都不一样。现在你们能看着这几个词,选择其中一组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吗?

小河边  摇着尾巴  游来游去  拨水

大树下  甩着尾巴  吃草      赶蝇子

房檐下  摆着尾巴  飞来飞去  掌握方向

2. 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3.评选最佳讲故事能手能手。

(三)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出示课文插图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提示语

三、拓展延伸:    

阅读短文《有趣的尾巴》了解文中提到的松鼠、啄木鸟、猴子、响尾蛇等动物尾巴的作用。

板书

设计

     

小河边  小鱼    拨水

21.小壁虎借尾巴   大树下  老牛  赶蝇子

房檐下  燕子  掌握方向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雅河

小学

设计者罗萱年   级

一年

(下)

组长王立丽 

审核刘莹环
课题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

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3.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重点

难点

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多媒体出示

情境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识字加油站

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1.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2.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3.组词识字,交流用途

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活动二:我的发现

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出示参赛队伍,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寻找每一组字的相同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建立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出示白板

课件

白板课件

出示词语

聚光灯形

式呈现每

支队伍及

生字

三、拓展延伸:

课下搜集和卫生间有关的词语,进行积累,找一找认识的字,有没有偏旁相同的字,看看偏旁与它们的字义是否有关系。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八

 独体字:卫  巾  

左右结构:刷  梳

上下结构: 皂  盆

犭   鸟    虫

教学

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学 校

雅河

小学

设计者罗萱年   级

一年

(下)

组长王立丽审核刘莹环
课题语文园地八(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2.积累古诗《画鸡》。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重点

难点

1.通过各种方式认识更多的新字新词。

2.培养积累的习惯,阅读的习惯。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        学       过       程

运用信息

技术手段

一、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的动物王国运动会中,虽然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

多媒体出示比赛场景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四幅图片,你知道每幅图代表什么样的表情吗?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

2.演一演:小组内表现这些表情,看看谁演的逼真。

3.说一说:学生同桌间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令自己生气的事,令自己害怕的事,令自己难过的事。学生代表汇报。

4.写一写: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活动二:日积月累

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1.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3.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5.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6.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活动三:和大人一起读

   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

   1.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2.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多媒体出示表情

播放音频

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三、拓展延伸:

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八

高兴  生气  害怕  难过

     做事情要动脑筋

教学

反思

                                                                     

文档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校普乐堡小学设计者常晓轩年级一年(下)组长王立丽审核刘莹环课题课文19.《棉花姑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姑、娘、蚜、盼、治、啄”等生字。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1——4小节。3、练习朗读对话,能够读出焦急的语气。重点难点读出文中祈使句请求的语气,读好对话。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白板课件。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一、导入新课:1、(出示棉花图)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叫什么?2、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出示课题,学生齐读)。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