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20:41
文档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中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有机的结合。在本节的教学中,注重情境图的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让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充分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观察及收集信息的能力。本节课首先利用情境图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2.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由于学生已有口算加减法的经验,
推荐度:
导读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中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有机的结合。在本节的教学中,注重情境图的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让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充分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观察及收集信息的能力。本节课首先利用情境图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2.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由于学生已有口算加减法的经验,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有机的结合。在本节的教学中,注重情境图的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让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充分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观察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本节课首先利用情境图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 

2.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已有口算加减法的经验,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同时,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10页情境图。(出示PPT课件) 

(1)引导学生观察,同时收集数学信息,并相互交流。

(2)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结合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揭示课题:

本节课我们就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收集信息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1)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3)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再算+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4、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5、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拆一个加数   拆两个加数    凑整法

 

文档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中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有机的结合。在本节的教学中,注重情境图的运用,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让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充分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观察及收集信息的能力。本节课首先利用情境图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2.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由于学生已有口算加减法的经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