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课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19:42
文档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课件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放诞(dàn)驯熟(xún)监生(jiān)沸反盈天(fèi)B.句读(dòu)经传(zhuàn)饿殍(fú)锲而不舍(qiè)C.巉岩(chán)猿猱(náo)靛青(diàn)商贾(jiǎ)云集D.刹车(shā)石栈(zhàn)筵席(yán)敛声屏气(liǎ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惫懒(bèi) 蹂躏(l
推荐度:
导读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放诞(dàn)驯熟(xún)监生(jiān)沸反盈天(fèi)B.句读(dòu)经传(zhuàn)饿殍(fú)锲而不舍(qiè)C.巉岩(chán)猿猱(náo)靛青(diàn)商贾(jiǎ)云集D.刹车(shā)石栈(zhàn)筵席(yán)敛声屏气(liǎ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惫懒(bèi) 蹂躏(l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放诞(dàn)     驯熟(xún)         监生(jiān)         沸反盈天(fèi) 

B. 句读(dòu)     经传(zhuàn)        饿殍(fú)        锲而不舍(qiè)

C. 巉岩(chán)    猿猱(náo)          靛青(diàn)         商贾(jiǎ)云集 

D. 刹车(shā)     石栈(zhàn)          筵席(yán)       敛声屏气(liǎn)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惫懒(bèi)  蹂躏(lìn) 少不更事(gēng) 模棱两可(léng)

B.便宜(biàn) 吞噬(shì) 皮开肉绽(zhàn) 翘足而待(qiáo)

C.敕造(chì) 歆享(xīn) 间或一轮(jiàn ) 数见不鲜(shuò)

D.朱拓(tà)   祷告(dǎo) 心广体胖(pàng) 厚古薄今(báo)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胳膊     些须     遍体鳞伤     自言自语

B.诱惑     放诞     心安理得     理曲词穷

C.坚忍     辜负     漫不经心     不经之谈

D.伶俐     布让     奋不顾身     星罗棋布

4.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箱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鹊。 

B. 她像是受了泡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C. 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的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D. 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补救的办法也没有。于是他走回船稍,发现舵把的断成有缺口的一头还可以安在舵的隼头上,让他凑和着掌舵。

5.下列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形容:形体容貌)

②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态度:有才学而不拘礼节的神态)

③身量苗条,体格风骚。(风骚:姿容俏丽)

④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怜:可爱)

⑤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⑥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⑦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窈陷:深陷。窈,幽深)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⑦      D.②③⑤⑥⑦

6.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坐着

B. 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石滚动

         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C.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句:指七言诗 

D. 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年纪大了

      却坐促弦弦转急                 促:紧、迫

7.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使快弹数曲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B.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①轻拢慢捻抹复挑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

D.①满座重闻皆掩泣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8.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9、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B.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

C.《红楼梦》博大精深,其艺术匠心,管窥蠡测不足道万一。

D.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10.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C.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D.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开芸提醒广大市民,“冰桶挑战”存在健康风险,并非人人适合,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者更须禁忌莫要参与其中。

B.“智能、低碳、绿色、环保”一直是航空港区的建设主题,此次港区的规划仅公园就有19个,主要依托老寨遗址、大寨遗址、苑陵故城等现有文保单位和小清河、梅河、黎明河、马沟等现有河流进行规划设计的。

C.近日,由于柯震东、房祖名、高虎等耀眼的明星纷纷倒在毒品之前,使得人们再度关注起了毕淑敏20年前的一部“深挖毒品”的纪实作品《红处方》。

D. 不论是民间,还是国家战略,都在从取消“黄金周” 转向“带薪休假”,因此,撤销“假日办”,成立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是顺时应变之举。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电视台自从1983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看春晚就像贴春联、吃饺子一样,成为中国特有的“春节文化现象”。 

B.尽管很多网友对“土豪”这个词潜藏着对人的讽刺等负面情绪提出了种种质疑,但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C.打车软件在给乘客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高了出租车的用车效率,但司机在开车时分心使用打车软件,成为出租车事故骤增的主要原因之一。

D.通过《中国之声》微博推出的“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同探寻发现在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点滴美好,一起寻找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

1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 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诗史上的双子星,并称“李杜”,世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而中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14.下列文学常识知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宋朝的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B.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呐喊》收入1918-1922年间所写的14篇作品。《祝福》《故乡》、《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等都选自其中。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因其在小说创作中的成就,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D.《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原名《石头记》,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15、依次填充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症结”,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翻翻看看,________。

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16.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

②《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③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

⑤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架。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②①⑤④③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12分,每小题3分)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观念: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认为人类的文化造成这样的文化变迁——环境危机、生态冲突等问题,这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着密切关联;这种西方所主导的观念,不仅在西方社会发展,而且慢慢传染到全世界。这种观点至少有三个特点: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漠视与自然的和谐,还漠视与其他社会、其他文化的和谐;无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无限,这是最大的错误。工业只是这些观念比较特别的发展,而这些观念是来自最早期的西方文化理念——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说:“中国与西方两大文明从肇始已基本为不同的原则所支配。”所谓不同的原则,就是不同的基本文化理念,即连续性的宇宙观和断裂性的宇宙观。他还说:“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生产技术的结果,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而是逐渐通过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财富极度集中的结果。”他认为,中国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金属时代的过程中,就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文化理念,叫做“延续”或“连续”;以苏末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老祖,从新石器进入金属石器时代开始,其基本的文化理念则是一种“断裂”的理念。最明显的“连续”表现在生产工具上,从夏朝转入商朝开始利用青铜器的时候,商朝的青铜器都是用来作为礼器、酒器和兵器,如“鼎”、“爵”和“戈”等等;而商朝所用的农器是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和骨头。但苏末不同,它的青铜器最早是用来种植小麦,用青铜刀来收割成熟的麦穗。从新石器进入青铜器时代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跟前面关系的断裂。西方学者常常笑话说,你们中国人好笨,有青铜器却不用来生产。我们当然知道用青铜器来生产更有效,生产更多,但多不一定好。从那个时代开始我们就希望跟自然和谐,互相尊重;不愿意用很有效的东西来破坏自然;我们认为自己跟宇宙是一体的、连续的,这一点从那时候开始就是我们整个宇宙观念的基本原则。

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从夏朝到商朝,一直到后来的封建时代,我们都是以氏族、宗教的团体,而不是以地缘的团体来代替。因此,在人际关系上,我们延续了宗教关系,而苏末断裂了,代之以地缘关系。其他,如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差别都是如此。

                        (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二期)

17.对“多不一定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技术的结果,因此“多”不利于社会文明产生。

 B.中国文明社会的产生,不是商业贸易的起飞,当时社会还没有这样的商业贸易需要,因此没有“多”的必要。

C.“多”会破坏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这种不尊重自然的做法会影响人类的永续发展。

D.“多”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度集中,不符合中国文明社会产生的要求。

18.对“延续”这一中国文化的理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续”包含着这样的思想:人与自然,与其他人,与整个宇宙是连成一体的。

B.“延续”是一种连续性的宇宙观,意味着应该维持和谐、平衡的关系。

C.“延续”这一中国的文化现象从文明初始阶段就已经形成,它体现在生产工具、人际关系、文字应用、城乡关系、财富累积等方面。

D.“延续”即保持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因此商朝所用的农具延续了新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头、木头、蚌器跟骨头。

19.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两河流域下游的苏末文化促使工业的产生,推进了西方文化理念的发展。

B.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是现代社会主流的社会文化范式,它影响全世界。

C.西方文明较之中国文明,就其特点看,更多地包含着一些错误的理念。

D.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不仅影响着西方社会,也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影响。

20.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续与断裂是中西文明理念的差异之所在,这两种文化是可以互补的。

B.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不是后期才产生的,而是从文明一开始出现就形成了。

C.人类文化造成今天这样的环境变迁,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引以为戒。

D.作者对工业导致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23分)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2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名未振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言言皆实者也          实:朴实。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 

D.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乃放纵诗酒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权贵有嫌其出位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C.与刘宾客齐名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D.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B.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C.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D.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B.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C.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D.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2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1分)  

①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5分)

②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2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①旧游:指故交。孟浩然在四十岁去长安应试,落第后出游吴越,本诗即写在途中。

26.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6分)

27.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五、28.古诗文默写(每空2分,共24分)

(1)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_____ ,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6) 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其三)》)

(7) 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8)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马嵬(其二)》)

(9)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锦瑟》)

(10) 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9--32题。(25分) 

鞋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

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后记:

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 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29.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秘密,守明照镜子时,“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寥寥数语,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握手,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

D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E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大吃一惊,原来是母亲,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

30.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31.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筒要分析(6分)

32.文末“后记”是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七、语言表达运用(16分)

33.阅读下面图表,完成题目。(6分)

某报就当下手机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除通讯外手机主要用途(单选)

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小说、听歌浏览新闻搜索

38.6%35.7%14.1%11.6%
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危害(多选)

影响视力产生铃声幻听现实交流能力差思考能力差
47.1%36.8%45.7%41.1%
请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

3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中国的茶俗以大众文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会完全足以说明这一点;

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他们试图交给人们

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社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之水最好是甘冽的山泉;

③                                 ④                      ⑤

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切勿主宾不解茶

⑥              ⑦

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也是犯忌之事。

⑧                ⑨

(1)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和___

(2)画线的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___和____

35.根据文意,补写出相关内容。(6分)

“舌尖”即舌之尖端,味觉细胞多集中在舌尖。《舌尖上的中国》用味觉来体验一个国家,新颖而独特。这里的“舌尖上”指美食或品味美食。例如:“舌尖上的快乐”,指   ①   ;“舌尖上的浪费”,是指责浪费食物的现象。随着使用频率的提升,“舌尖上”指代的意义范围扩大,有时会由食物转向语言、言论,如“别让调节收入分配成为‘舌尖上的方案’”,说的是   ②   。 

文档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课件

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放诞(dàn)驯熟(xún)监生(jiān)沸反盈天(fèi)B.句读(dòu)经传(zhuàn)饿殍(fú)锲而不舍(qiè)C.巉岩(chán)猿猱(náo)靛青(diàn)商贾(jiǎ)云集D.刹车(shā)石栈(zhàn)筵席(yán)敛声屏气(liǎn)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惫懒(bèi) 蹂躏(l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