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案例集锦
一、小学语文学科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通过读、思、议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家要精心保护她,初步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联系实际,让学生了解该怎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并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就要升空了。好,飞船已经升到了太空,请睁开眼,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
(播放太空行星运行的录象,最后定格地球。)
二、研读感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看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2、课文读完了,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表了怎样的感慨?
板书:
可爱,容易破碎。
三、整体分析,点拨升华
1、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分析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引导要求读出感激之情。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母亲地球吧!(学生齐读)
2、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从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学生读有关的段落)
让学生体会出地球的慷慨。理解能把有限的资源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这就是最大的慷慨。读到这我想同学们应该理解到,为什么我们把地球称为我们人类的母亲了。只有母亲才能有这样的心去包容、去奉献。
3、理解了课文相信大家会读的更好。(学生读课文)
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他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
在我们的眼里,地球是那样的坚固。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⑴地球的渺小。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
⑵资源有限。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⑶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5、我们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她却依然在遭受着破坏。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请你根据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讲解我们的地球遭受了怎样的灾难?(生说)
6、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课件展示)
⑴被染成红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着人们丢弃的垃圾;满是泥沙的浑浊的河流;被砍光树干后留下的树桩,人们正在整理砍伐下来的木材;被无情猎杀的藏羚羊;黑烟侵蚀着蔚蓝的天空,空气令人窒息;人们日夜不停的滥挖矿山……。
⑵地球每天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毁于一旦。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资料,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7、地球这个孕育着亿万生灵的神奇母亲,我们只有保护她。那是因为──
课件展示: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齐读。)有什么不对吗?学生找出问题,少了“至少”二字。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学生对比着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8、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到我们的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
9、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板书课题)(生齐读)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生齐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记住──(齐读)
四、全文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已经了解了地球母亲的苦难。作为一名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为保护地球母亲做贡献,让我们的家园的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鱼虾欢畅,处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五、请为地球母亲写宣传语
二、小学数学学科
节约用水
一、活动内容:
根据课本“节约用水”一课设计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准备
1.让学生调查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从报刊、杂志或其他渠道)。
2.调查一个滴水龙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 把调查数据填入如下表,并制成折线统计图。
滴水量
滴水量 | |||||
时 间 |
3.调查一下你自家每个月的用水量。
4.调查学校里有几个水龙头。
四、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的用处
1.请个别学生说水到底有什么用处?(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派代表汇报)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水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
(二)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
1.请部分学生把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信息告诉给全班同学。并说明这些信息是从哪里搜集来的。
2.请全班同学自学课本第72页,思考书中介绍了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如何?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1)“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
(2)根据以上一段话,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多少?
(三)汇报、计算
1.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编制的有关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浪费水量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提问: 当水龙头的滴水速度一定时,时间和滴水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计算,按照这样的滴水速度,这个水龙头一年将浪费多少水?
3.汇报你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并计算,按照这样的滴水速度,这滴水的龙头一年浪费水够你家用多久?(用比例解)
4.汇报学校水龙头个数,并计算如果学校的每个龙头都按这个速度滴水,每年要浪费多少水?按现有每吨水的价格,要多支付多少水费?(比例解)
(四)讨论、深化
根据我国水资源现状,用水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重点强调:
1.要节约用水,不随便浪费。
2.遇到水龙头或水管漏水时要及时请人修理。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学习,你今后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三、小学英语学科
四年级英语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教学内容: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1 My Classroom PartA Let’s learn; Let’s do.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听、说、认读本课主要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3.能听懂指示语,并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open the door....
教学重点: 学习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关单词: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教学难点:
1.window一词注意w的发音,不要与v的发音混淆,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
2.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时,注意单词复数的读音。
3.能听懂指示语,并按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open the door....
教具准备:
1.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Unit 1 Let's learn/A]
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3.教师自制的单词卡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Warm-up / Revision)
1.日常口语练习。
2.教师播放第一册第一单元中let’s sing,学生跟着录音一起唱。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一张教室的图片,问:" This is my classroom.What's in the classroom?"让学生进行回答。classroom一词由这里引出。
2.学生听懂后,教师可先试着让学生回答,能说出英文的学生给与表扬(desk, chair, picture都已学过),也可让学生用中文回答。
3.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有关classroom的内容,教读classroom
4.让学生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2遍。[Unit 1 Let's learn/A]
5.让学生看着课件的画面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学生不见得都能回答出来,能说出部分即可。教师可针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程度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完整的回答出来。如有困难,可再看一遍本部分的教学课件。
6.教师分别指着黑板,灯,桌子和椅子让学生说出单词。
7.出示图片和单词卡,教学生正确理解、认读。(并把单词卡贴到黑板上)
8.教师指着教室中的相关事物问学生:What's this?让学生回答。
9.看黑板上所贴的单词卡,读出单词。
10.游戏(读单词)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一些单词卡和图片,让学生抢答。
11.教师和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导入Let's do的学习。I can do many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Open the door, turn on the light, clean the window, put up the picture, clean the board and sweep the floor. 教师尽量把说话的速度放慢一些,边说边做出相应的动作,以便使学生理解。
12.教师先说词组, 然后再让能力较强的学生代替教师发布指令,让其他学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建议多让一些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Listen, draw and say
1.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图画纸。
2.教师说一段话,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在纸上作画。
所听内容:This is my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picture, two boards, two doors, three windows, six lights , many desks and chairs.
3.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画的内容,核对答案。
4.两人一组,看图做问答。
板书设计:
四、小学音乐学科
小学音乐环保渗透教案
第二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2、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4、小结。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3、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3、器乐演奏、旋律创作。
教学目标:
1、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2、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3、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自己创作4--8小节旋律进行演奏。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欣赏内容。
教师播放乐曲。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书中出示的《欢乐颂歌》旋律。其后的旋律由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边听边挥拍。
(3)教师完整地演奏这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
(4)复听。
回答书中问题。
3、器乐演奏。
用竖笛演奏乐器。
4、创造。
完成书中的创作题。学生可两人合作。
教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6、小结。
五、小学体育学科
体育课渗透环境教育教学案例
——《我为校园增色添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发展学生灵敏及快速奔跑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及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预热身心
师:同学们,我们的新校园正在进行绿化,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为我们的校园增色添彩,同学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那我们就出发吧。
师生共同游戏(小游戏:抢位子)。
〖小游戏——抢位子简介:根据本班只有四十七名学生,我就在篮球场的两个半场各摆放二十张废纸,师生在口令下统一去抢站一个位子,没抢到的原地跳五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可为下个游戏做准备】
师: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个小游戏:你抛我捡。(要求:用手中的废纸抛到对方场地时,抛的高度不可以高过胸部)
师:大家游戏时都非常的激烈,如果这不是一个游戏你能想到什么?
生:学校的垃圾将没有人会主动的捡掉;
丢垃圾容易捡垃圾难啊!
……
我们不光要爱护校园环境,更应该主动的保护我们的校园环境。
【设计意图:记得我校教导主任姚老师在一次周工作会议上说过学校卫生问题,意思是说如果全校每位学生乱丢一个小垃圾,谁跟在后面捡也捡不完;如果全校每位学生看见一个小垃圾就捡起一个小垃圾,相信学校的小垃圾也就会自觉的消失。所以我想了一个这样的小游戏,通过游戏‘你抛我捡’几个来回,可以达到预热身心的目的,其中的教育意义也很深刻。】
〔二〕、我为校园增色添彩
师:我们的新校园正在进行绿化,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为我们的新校园每人种上一棵“花”。好不好?
生:好。
师生共同参与。
师:我们每个小组都种上了一排“花”,但是大家发现我们种的“花”不够整齐,而且有的“花”种下之后就被风吹倒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生:重新种过。(呼声最高)
师:好,我们重新种过,我们每个小组先商量以下解决办法,再把“花”种上。好不好?
生:好的。(积极讨论)
(通过接力赛,我们自己来评价一下那组的方法最好,为什么?发现方法都很不错,比较好的就是安排一个队员专门负责把种下去的“花”摆放整齐均匀,并且保护好“花”不被风吹倒)
〖“种花”——趣味接力赛规则:每位同学把我们的“花”(就是我们课前准备的毽子)种在我们跑进的路途中,最后看那小组“种花”快而整齐。〗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主题《我为校园增色添彩》的第一部分——“种花”,目的是改变以往那些枯燥无谓的接力赛,培养学生的“绿色体育”意识。而且我们的要求只是“种花”,开始学生并没感觉到我们是在进行接力赛,只是让学生在“种花”的过程中进行接力,让学生在无意中就锻炼了快速奔跑的能力。再则,我们用小毽子当做“花”,非常的形象,从视觉角度就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学生也非常的好奇,无意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师:刚才我们几组同学都很不错,把我们的“花”都种得很整齐,后来也都保护得很好,使我们种下去的“花”不被风吹倒。可是,老师发现我们学校刚种下去的几棵小“树苗”却被风吹倒了,如果我们看见了,应该怎么做呢?
生:把小“树苗”扶起来,保护好。
……
师:对,那我们现在就来保护小“树苗”好不好?
生:好。
男女分组,师生共同参与。
师:刚才我们是各个小组分别在保护小“树苗”,下面我们全班的同学一起来保护这边的几棵小“树苗”好不好?
生:好。
全班同学按顺序依次进行,师生共同参与,路线为S字形。(要求:练习过程中严格按规则进行,保护好小“树苗”,注意安全。)
〖保护小“树苗”——趣味接力赛规则:各小组先派三名同学在跑进的途中把小“树苗”(就是我们准备好的小竹竿)扶好,接力的同学先跑进扶第一棵小“树苗”,扶第一棵小“树苗”的同学跑去扶第二棵小“树苗”,扶第二棵小“树苗”的同学跑去扶第三棵小“树苗”,扶第三棵小“树苗”的同学折返后回到原队,下一位同学按刚才的方法进行,先完成一轮的小组胜〗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主题《我为校园增色添彩》的第二部分——保护小“树苗”,目的也是增加接力赛的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对环境的责任感和“绿色体育”意识。因为我们新学校正好在进行绿化,通过保护小“树苗”这个内容的教学,能增强学生热爱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三〕、稳定情绪、身心放松
师:时间过的真快,小朋友我们一起听着校歌《大桥小学,绿色希望》快乐的舞蹈吧。(教师引导学生在在优美的乐曲声、翩翩起舞,在音乐中和轻松愉快的情绪中结束了本节课,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
反思:
1、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比不可少的条件,在教学中要实施尊重教育、以境激情、以情育人,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和学生在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环境同游戏,无形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2、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评价能够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随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那就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现在的评价越来越重视综合评价,强调评价的多元化;越来越注重过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有这样的体会:“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增长的,态度情感是在实践中发展健全的。”对学生的评价,只有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才是最切实,最有价值的。因此,本节课中我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评价时,就特别注重过程评价。此外,将评价权交给学生的做法,也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使他们觉得我能行,我是学习的主人,为他们以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无疑具有激励作用。
3、我很注重寓教与乐,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一环环的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可以说是高潮迭起。
4、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开阔视野,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树立环保意识,深化环保行为,使学生从认识到行为,再从行为到认识,建构了坚实的环保理念基础,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分化出丰富、深刻的环保思想和行为。绿,是生命之色,生命之源,也应是教育之色,教育之源。在学科教学中适时点播绿色种子就是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六、小学美术学科
三年级美术环保渗透教案
纸盒“城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2、能力目标: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提高学生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教学难点:
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学具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家具图片、家具的文化,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参与 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
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
2.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
A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
B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
二、课中研讨
1、(1)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
(3)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教师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2、分小组研究创作
(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
(3)学生讨论交流。
(4)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课件播放,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3、学生绘画
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4、展评:
全班家居展览会,为最好的作品投票,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5、小结:环保教育。
生活中很多的废弃品经过艺术家的思考设计成为小小的艺术品,大家在生活中的废弃品在丢进垃圾桶前是不是也考虑下,经过你灵巧的小手改变它们的命运呢?希望同学们争做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生活不但节约资源,还处处充满乐趣。
三、课后延伸
1、欣赏: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拓展: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盘、指偶)
3、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七、小学科学学科
三年级科学上册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是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渗透环保教育: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的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
4、我们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5、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我们要养成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