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冯建翠 审议人:初二语文组 级部签字: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 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达到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2.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一、预习导航:
本文作者是 (填朝代) 学家 ,选自《 》。课文标题所指的“三峡”是 峡、 峡和 峡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 之间。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阙处( ) 重岩叠嶂( ) 襄陵( ) 曦月( )
御风( ) 沿溯( ) 素湍( ) 绝 ( )
长啸( ) 属引( ) 涧 ( ) 飞漱( )
3、收集有关三峡的古诗词歌谣。
4、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课内探究
(一)读/背第1段。然后做下列练习。
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 ) 夜分( )不见曦( )月。
1、本段写 。突出其 、 的特点。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 。“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是从 面映衬/烘托出 。
(二、)读/背第2段。然后做下列练习。
至于夏水襄( )陵,沿( )溯( )阻绝。或( )
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
奔( )御风,不以疾( )也。
1、(请用你喜欢的1-3个字词概括)三峡夏季江水特点:
。
2、文段中从侧面描写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
3、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这一句,你想到谁的什么诗?
(三)读/背第3段。然后做下列练习。
春冬之时,则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绝 (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 )荣( )
峻( )茂( ),良( )多趣味。
1、作者用哪四个字概括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作者的感受是?
2、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静景描写的句子是:
动景描写的句子是:
3、文段中写景是从视觉上写。文中写俯视的句子是:
仰视的句子是:
4、归纳这段主要写:
(四)读/背第4段。然后做下列练习。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
1、文段中从正面描写猿声凄婉的句子是:
2、文段中引用“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有什么作用?
3、这段写清秋三峡之 ,重点渲染 叫声的 ,写出了三峡的 。
总结:
本文主要描写了三峡的两方面的景象:先写三峡的 ,后写三峡的 。文章通过对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三峡的无比 之情。
三、课后延伸
1、通假字:略无阙处—— 哀转久绝——
2、古今异义: 自 古 今 或 古 今
虽 古 今 属 古 今
3、词类活用: 奔: 湍:
清: 空谷:
4、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非亭午夜分 君有疾在腠理
沿溯阻绝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1、北魏 地理 郦道元 《水经注疏》 瞿塘、巫和西陵 奉节县 宜昌
2、quē xī xiānɡ sù tuān yǎn shù zhǔ
4、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1山 山高峡深、遮天蔽日
二1凶猛、迅急、凶险、盛、疾、湍急、急速……
3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三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 “素湍绿潭……多生怪柏 ” “悬泉瀑布,飞 漱 shu 其间 。”
3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春冬之时三峡秀丽壮观的奇异景象(和感受)。(动静结合,俯仰生姿。)
四1“常有高猿…… 哀转久绝。”
2以渔歌为证,侧面烘托了猿猴叫声的凄凉,充满了凄清肃杀的气氛,写出了三峡的凄婉美。
3景/美,凄凉 凄清肃杀 凄婉美
2、古今异义:
自 如果 自己 或 有时 或者
虽 即使 虽然 属 连续 属于
3、词类活用:
奔:动-名,飞奔的马。湍:形-名,急流。
清:形-名,清波。空谷:名-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4、一词多用:
沿溯阻绝 断绝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绝巘多生怪柏 极高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哀转久绝 消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
君有疾在腠理 病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