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01车辆维修竣工检验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19:04
文档

01车辆维修竣工检验标准

车辆维修竣工检验标准维修人员对有关项目进行维修后,须确保完成所有维修工作,并符合以下出厂技术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下一工序的维修人员或检验员有权拒绝接收或责令返修。各系统检修的出厂技术标准如下:一、换发动机、发动机大修的出厂技术标准1.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效能良好,无阻塞及短路现象,安装牢固,密封可靠无渗漏现象。2.发动机无异响,无渗漏。3.发动机各部接口连接螺栓、螺母安装扭力矩符合原厂规定。4.各、真空管、水管安装正确,固定可靠,不漏油、水、气。5.各传感器安装扭力矩符合
推荐度:
导读车辆维修竣工检验标准维修人员对有关项目进行维修后,须确保完成所有维修工作,并符合以下出厂技术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下一工序的维修人员或检验员有权拒绝接收或责令返修。各系统检修的出厂技术标准如下:一、换发动机、发动机大修的出厂技术标准1.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效能良好,无阻塞及短路现象,安装牢固,密封可靠无渗漏现象。2.发动机无异响,无渗漏。3.发动机各部接口连接螺栓、螺母安装扭力矩符合原厂规定。4.各、真空管、水管安装正确,固定可靠,不漏油、水、气。5.各传感器安装扭力矩符合
车辆维修竣工检验标准

    维修人员对有关项目进行维修后,须确保完成所有维修工作,并符合以下出厂技术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下一工序的维修人员或检验员有权拒绝接收或责令返修。各系统检修的出厂技术标准如下:

一、换发动机、发动机大修的出厂技术标准

1.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效能良好,无阻塞及短路现象,安装牢固,密封可靠无渗漏现象。

2.发动机无异响,无渗漏。

3.发动机各部接口连接螺栓、螺母安装扭力矩符合原厂规定。

4.各、真空管、水管安装正确,固定可靠,不漏油、水、气。

5.各传感器安装扭力矩符合规定,导线接头连接牢固不漏电,线束固定良好可靠。

6.传动皮带、正时皮带无老化开裂及磨损过度现象,张紧度符合原厂规定。

7.起动机起动时无空转、打滑现象,电瓶极柱连接牢固,电解液液面高度及比重正确。

8.发电机工作正常。

9.发动机支承、排气管接口安装牢固,接口垫不漏气。

10.离合器自由行程符合规定,离合器接合平稳,分离彻底,无打滑现象。

11.散热器、冷凝器、空调压缩机、动力转向泵、发电机安装牢固,冷却风扇及设备工作正常。

12.点火正时符合原厂规定。

13.气缸压力符合原厂规定。

14.机油压力符合原厂规定。

15.节气门、阻风门工作正常。

16.加速灵敏、不突爆、不回火、怠速工况运行平稳、转速符合原厂规定。各工况工作正常,过渡平顺。

17.在走合期之内(1500km)允许排气管有不明显的冒蓝烟。

18.尾气排放符合要求。

19.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修理后清除故障存储器,且电控系统工作正常。

二、发动机中修、发动机更换活塞及活塞环的出厂技术标准

1.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效能良好,无阻塞及短路现象,安装牢固,密封可靠无渗漏现象。

2.发动机冷车允许有短时轻微气门间隙调节器响声。

3.发动机应无渗漏。

4.发动机各部连接螺栓、螺母安装扭力矩符合原厂规定。

5.各、真空管、水管安装正确,不漏油、水、气。

6.各传感器安装扭力矩符合规定,导线接头连接牢固不漏电、线束固定良好可靠。

7.传动皮带、正时皮带张紧度符合原厂规定。

8.排气管接口安装牢固,接口垫不漏气。

9.点火正时符合原厂规定。

10.气缸压力符合原厂规定。

11.机油压力符合原厂规定。

12.节气门、阻风门工作正常。

13.加速灵敏、不突爆、不回火、怠速工况运行平稳、转速符合原厂规定。各工况工作正常,过渡平顺。

14.在走合期之内(1500km)允许排气管有不明显的冒蓝烟。

15.尾气排放符合要求。

16.电控发动机控制系统修理后清除故障存储器,且电控系统工作正常。

三、保养、小修作业的一般技术标准

对保养作业内容必须按制造厂的《定里程保养项目单》要求逐项进行检查,并耐心向用户解答清楚;涉及车辆行驶安全及车辆使用寿命的机件损坏或发生问题时,必须向用户解释清楚,如用户不同意做修理,必须在《任务委托书》上注明并请用户签字确认。

1.更换的配件必须按工艺安装好,外表擦拭干净。

2.油、液面检查后,必须擦拭清洁容器外表。

3.防尘套检查后,要擦拭清洁。

4.校正怠速转速、点火正时、尾气排放必须使用专用设备或仪器。

5.皮带张紧度,必须符合原厂规定。

6.发动机舱盖、后行李箱盖、车门铰链、锁、限位器等部位使用润滑剂润滑。

7.检查各部连接,确保有效可靠。  

8.制动踏板必须检查自由行程、助力效能;手制动必须检查拉紧齿数和制动效能。告知用户新换制动片使用时有磨合期,一般为200km,故期间使用时要增大制动踏板力进行补偿。

9.轮胎压力、花纹按标准检查。

10.小修项目维修时,必须按《维修手册》中的维修方法进行。

四、检修制动系统的出厂技术标准

    项目包括:修理或更换制动总泵、分泵、真空助力器、液压系统软、硬管、制动片、盘或鼓、ABS总成等。

1.目视制动液容器,油面在上下标准范围之内,不允许超过上限。

2.液压管理无渗漏。

3.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符合原厂标准。

4.反复多次踏下制动踏板已耗尽真空后踏下制动踏板至不能踏下并保持住,起动发动机在真空助力器作用下踏板下行至不能继续下行时止,此时制动踏板距地板间隙应大于制动踏板总行程的1/3。

5.必要时路试,在平坦干燥柏油路面上:空档、车速30km/h时踩紧急制动,刹车距离不超过6.2m,轮迹偏离不超过轮胎面宽;40-60km/h时轻踩制动,车辆应不出现偏驶现象。

6.在制动试验台上测试制动力,空载时应占整车质量的60%以上,满载时应占50%以上。且前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得大于5%,后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得大于8%。

7.制动协调时间不得大于0.3秒,制动完成释放时间不得大于0.8秒。

8.带ABS系统的车辆维修后,ABS系统装配良好、牢固,其性能符合原设计规定;故障排除后清除故障存储器。

9.ABS系统失效时,其制动效能应达到1-4条要求。

10.驻车制动:

A.驻车制动有效拉紧行程为2-3齿,在平坦道路上用二档起步,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发动机应有熄灭现象。

B.汽车空载正反两方向在坡度20%的干燥坡道上,使用驻车制动应保持5分钟以上固定不动。

C.采用制动试验台试验,在空载情况下,其制动力总和不得小于该车总质量的20%。

注:制动系统一般采用路试,特殊情况需上制动试验台的车辆,测试数据要附在《任务委托书》后。

五、检修转向系统的出厂技术标准

项目包括:维修或更换转向机、转向拉杆及球头、下控制臂、转向柱及万向节、动力转向助力泵及液压管路等。

1.转向系统操作轻便、转动灵活。

2.方向盘无自由量,盘在中间位置。

3.最大转向角时轮胎侧面不与地面接触、不得与其它部件有干涉现象。

4.转向拉杆球头无间隙。

5.发动机工作,车轮回正时,转向助力油在容器上下标准线之间。

6.转向助力泵、液压管路无渗漏。

7.行驶中车轮转向后能自动回正,保持车辆直线行驶。

8.修理或更换转向机、转向拉杆、下控制臂、球头、转向柱、万向节或对前悬挂系统进行了修理或更换部件,必须对车轮定位作调整。检测仪测试,前轮侧滑不超过±5m/km。

9.转向系统大修,车轮定位应符合原厂规定。

六、检修传动系统的出厂技术标准

(一)离合器

项目包括:更换飞轮、离合器压盘、片、离合器分离轴承、离合器分离拨叉、离合器拉索、离合器总泵、分泵及液压管路。

1.离合器接合平稳、分离彻底、不打滑、不抖动、无异响。

2.离合器踏板行程要求符合原厂规定,且操纵灵活无卡滞。

3.目视离合器分泵、总泵、液压管路无渗漏。

4.机械拉索操纵机构连接有效可靠,操纵灵活无卡滞,与其它部件工作时无运动干涉。

(二)变速器

项目包括:修理机械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换档操纵机构等。

1.变速器换档机构操作灵活、无异响。

2.变速器行驶中不掉档、不乱档、无异响。

3.自动变速器行驶中升档、降档正常,无异响。

4.目视变速器、、散热器无渗漏。

5.自动变速器ATF油面符合原厂标准。

6.机械变速器油面与检测孔下缘平齐。

七、检修电器系统的出厂技术标准

(一)发电机

项目包括:修理或更换发电机、调节器、充电指示灯、线路等。

1.充电电压符合原厂规定。

2.充电指示灯:打开点火开关时应亮,起动发动机后应灭。 

3.发电机转动无异响。

4.线路无破损、固定及连接应牢固可靠。

5.皮带张紧度应符合原厂规定。

(二)起动机

项目包括:更换起动机、电磁开关、单向齿、线束或拆卸修理变速器、离合器等。

1.起动机转动无异响,离、合正常无卡滞空转现象。

2.电磁开关动作正常,无不吸合现象。

3.接线柱连接可靠、接触良好,无发热。

4.线路无破损,连接及固定牢固可靠。

(三)照明灯及仪表指示

项目包括:更换灯泡、保险片、灯总成、灯开关、继电器或修理线路等。

1.各外部指示灯安装牢固、灯光齐全有效。

2.各仪表灯齐全有效。

3.线束无破损,插头良好。

4.须上检测仪测试灯光的车辆,测试结果要附在《任务委托书》后。

(四)检修全车线路

1.更换全车线束

a)全车线束必须按原厂装配格局进行走线安装。

b)更换过后必须固定线束,不得有线束裸露及过长,过短现象,以免造成线束折断或磨破搭铁。

c)更换全车线束时不得自行更改线束或线束接头,不允许跨接线路,以免造成起火及线路损坏。

2.维修更换局部线束

a)局部线束更换必须按原厂装配格局进行走线安装。

b)维修局部线束时不得因维修造成对其它电路干涉。

c)在对局部线束维修时,不得自行接替代线,应按原厂规定更换维修。

3.对于电器故障的检查、维修、更换

a)对于电器设备检查维修时,不得自行断开线路或跨接线路,不得自行更换大负荷保险或用铜丝代替。

b)对于维修、更换过的电路部分必须达到原厂规定的电压、电阻、电流。

c)在维修过程中必须用专用设备对电路进行测量,不得自行用自制的测试工具,以免损坏电路。

d)在维修过程中严禁对发动机或搭铁处试火。

4.在大修过后,必须达到全车灯光齐全,所有用电部件工作稳定、正常。

八、车身维修的出厂技术标准

1.修复后车身及附件外形尺寸应符合原厂规定。

2.车身各构件无损伤、断裂或严重锈蚀。整形部位外形平整,曲面衔接变化均匀。

3.车身覆盖件,更换后保持开关灵活,板件间隙均匀合适,修复表面保持平整,外形曲面过渡均匀,无裂损。

4.所有铆钉应平滑,紧固,排列整齐,间距均匀。焊接表面高低一致,宽度均匀。

5.内部饰件外观应平顺贴合,无凹凸,分段接口处平齐,保持清洁。

6.所有经过火烤、焊接、切割部件及车身外部底板都应进行防锈、防腐蚀处理。

九、汽车喷、补漆的出厂技术标准

1.汽车喷漆表面平滑光亮,色泽均匀,色调协调,边界整齐。

2.汽车喷漆漆面应无明显气泡、流痕、皱纹、漏漆。

3.不须喷漆部分不应有漆痕。

注:

1.维修中须拆卸其它部件时,维修后应按其它部件所属系统的出厂技术条件执行。

2.当检验发现不符合出厂技术条件、而用户不同意更换或维修时,必须在《任务委托书》上注明,并请用户签字确认。

3.有关检测量数据填写在有关检验单及任务委托书相关项目栏内;检验合格后,总检员必须在任务委托书上签字。

4.对不符合以上出厂技术标准的,应由检验员认定为维修不合格,并责令维修人员进行内部返修,由检验员登记在《内部返修记录》,每月汇总进行统计分析。

5.漏油:指5分钟之内形成油滴;渗油:指4小时之内有油迹。

文档

01车辆维修竣工检验标准

车辆维修竣工检验标准维修人员对有关项目进行维修后,须确保完成所有维修工作,并符合以下出厂技术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下一工序的维修人员或检验员有权拒绝接收或责令返修。各系统检修的出厂技术标准如下:一、换发动机、发动机大修的出厂技术标准1.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效能良好,无阻塞及短路现象,安装牢固,密封可靠无渗漏现象。2.发动机无异响,无渗漏。3.发动机各部接口连接螺栓、螺母安装扭力矩符合原厂规定。4.各、真空管、水管安装正确,固定可靠,不漏油、水、气。5.各传感器安装扭力矩符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