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探讨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本市场的壮大,内部控制已逐步成为各国家各行业关注的话题。文章从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分析其现存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国有控股
我国最近几年经济发展情况显示,5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牢牢占据中国银行业的主体和主导地位,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仅研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价值。
一、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部组织架构尚不合理虽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相继按照先进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和相关的决策机制,但其效果与真正的法人治理机制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两点表现:一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份大部分为国家所占有,国家在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与经营管理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代表国有法人股股东出席股东大会的自然人与国有法人股股东本身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他们是否能真正代表股东利益,是否有足够的动力监督约束管理层,都是法人治理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二是银行法人治理中的利益相关人应当为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存款者)等,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中股份占大多数,只有少量的债券,债权人的监督无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存款人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存款有国家的隐性担保,相关制度对银行信息披露也没有强制性要求,社会公众(存款人)也没有动力和能力对商业银行进行外部监督。
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采取股份公司形式较晚、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完善时间较短;其二是由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大多实行总分行制,但由于规模太大导致组织结构复杂,并进一步导致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制约的失效。
(二)银行内控文化尚未得到真正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银行内部人员有了一定的风险意识,但内控文化并未在银行上下整体成功建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国许多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管理者缺乏系统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知识,忽略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者自身在内部控制中应当履行的重要职责,因此从内部控制的源头上切断了内控文化建立的基础;二是由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内控能力的,导致内部控制的更新和完善跟不上我国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现存的一些内控盲点。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系统不健全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大多还没有针对市场中的风险建立起完整、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风险预警机制也不完善,从而不得不被动承受市场变化和业务运作中暴露出来的风险。这是由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都在国家的干预下开展业务,其风险大部分由国家承担,从而缺乏对风险的识别、评估、防范意识,至于风险识别与评估系统的建立,自然也就滞后了。
二、完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一)加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法规建设
相关监管机构和制定机构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准确把握最新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积极从国际经济热点案例汲取经验教训,结合国际上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成果和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的法规,出台相关法规加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构建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商业银行内控体系。例如可以参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分别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内部控制5大因素构建更加具体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以帮助不同商业银行根据自身需要测评需要检测的内控因素;应当进一步完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内控信息适度公开出来,以加强外部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内控信息的监督;、银监会等部门应及时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控制银行权力滥用的状况。
(二)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内部组织架构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机构,一是在选任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高管人员时,要充分考虑其是否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二是应提升银行监事会的地位、重视其作用,监事会人员的权威性要与董事会的相匹敌、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专业操守,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整个银行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三)培育良好的商业银行内控文化,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要重视银行内控文化的培养,可以此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成效。这就需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管理者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高度重视银行的内部控制,充分认识内部控制对银行稳健发展的重要性,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注重员工内控意识的培养,通过内控文化培训、建立高效的选任用人机制、合理的轮岗休假制度等手段,使员工了解并适应内控文化、遵守内控制度。其次,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要全面、具体,要渗透到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随着外部环境和业务的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一是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评估和检测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二是运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提高风险识别与监测水平。从仅仅关注信用风险逐步向信用风险、道德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同时关注的方向转变。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也应逐步运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进行科学测算,进一步优化风险管理模式,提高风险识别能力。此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要及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做出反应,适时修改有关内部控制制度,以应对新出现的风险或以前未能控制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2005.
[2]李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综合评价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山东大学.2007.
[3]李海东.浅谈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27).
[4]包强,万静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的现实选择.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