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绪论/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外科护理学定义。★ 2、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3、了解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养。 4、熟悉体液的含量.分布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5、掌握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教学目的要求及课程介绍 5′ 第一章 绪论 一、外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8′ 二、外科护理学的范畴 8′ 三、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指导思想 10′ 四、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4′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一、体液组成及分布 4′ 二、体液平衡及调节 8′ 第二节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一、等渗性缺水 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5′ 二、低渗性缺水 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3′ 三、高渗性缺水 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2′ 四、水中毒 自学 五、小结 3′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 ||||
教学重点 | 1、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及范畴。 2、 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 ||||
教学难点 | 1、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调节。 2、 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的病理生理及处理原则。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采用提问法复习体液的平衡.电解质平衡。 2、用比较法讲解水和钠的代谢紊乱,启发同学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及高渗性缺水三者之间能互相转化吗? 2、低渗性缺水如何补钠? 3、水钠代谢紊乱的补液总原则?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 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时,积极发言,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了解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3、掌握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4、熟悉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5、了解呼吸性酸、碱中毒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2′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复习: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并对三种类型缺水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8′ 第三节 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 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20′ 二、高钾血症 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15′ 第五节 酸碱平衡失调 一、代谢性酸中毒 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18′ 二、代谢性碱中毒 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5′ 三、呼吸性酸中毒 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5′ 四、呼吸性碱中毒 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 3′ 五、病案分析 10′ 六、小结 5′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 ||||
教学重点 | 1、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低钾血症补钾时的注意事项。 | ||||
教学难点 | 1、酸碱平衡的调节。 2、各型酸碱失衡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治疗。 3、各型酸碱失衡辅助检查中血气分析值的判断。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启发学生应用护理程序向病人提供整理护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比较法讲解钾代谢异常,启发同学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3、采用归纳法讲解酸碱平衡失调,帮助同学们比较各种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区别点。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内容? 2、请比较代谢性酸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时,积极发言,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三章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休克的概念/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熟悉休克的处理原则。 3、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3′ 一、休克的概念 2′ 二、休克的病因分类 8′ 三、休克的病理生理 15′ 微循环障碍 四、休克的临床表现 20′ 1、休克前期 2、休克期 3、休克晚期 4、感染性休克:暖休克/冷休克 五、休克的辅助检查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5′ 六、休克的处理原则 10′ 七、休克的护理评估 7′ 八、休克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5′ 九、休克的护理措施 15′ 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防治感染/维持正常体温/预防受伤 十、小结 3′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讨论法 | ||||
教学重点 | 1、休克的概念及病因分类。 2、休克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3、休克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 ||||
教学难点 | 1、休克的病理生理。 2、休克的辅助检查/护理评估。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启发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向休克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应从哪些方面评估失血性休克病人的身体状况? 2、在抗休克治疗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为了防止血压骤降,应怎样给药? 3、休克病人应如何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时,积极发言,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四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椎管内麻醉 第三节 局部麻醉 第四节 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和管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了解椎管内麻醉的适应症、禁忌症。 2、掌握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观察、预防、护理。★ 3、了解常用局麻药。 4、熟悉局部麻醉的分类及常用局部麻醉方法。 5、熟悉局部麻醉常见并发症的观察/预防/护理。 6、掌握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5′ 第二节 椎管内麻醉 一、蛛网膜下隙阻滞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及麻醉方法 5′ 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15′ 三、硬膜外阻滞的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及麻醉方法 7′ 四、硬膜外阻滞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13′ 第三节 局部麻醉 一、局部麻醉的分类 5′ 二、局部麻醉方法 5′ 三、局部麻醉护理措施 5′ 第四节 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和管理 一、生命体征的监测 3′ 二、气管内插管的拔管条件 3′ 三、送病人返回普通病房的指征 3′ 四、病人的管理和运送 2′ 五、观看录像 25′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比较法、讨论法 | ||||
教学重点 | 1、硬膜外阻滞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2、局部麻醉的概念及并发症的护理。 3、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和管理。 | ||||
教学难点 | 1、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麻醉恢复期病人的监护和管理。 | ||||
师生 互动环节 | 1、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启发学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麻醉后病人转回普通病房的条件有哪些? 2、女,43岁,在“局麻下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行局麻药局部浸润麻醉后5分钟,病人突然烦躁不安,寒战、呼吸急促、胸闷,继之四肢抽搐、惊厥。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3、男,25岁,硬膜外麻醉中突然出现意识不清、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并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和心跳停止,考虑是什么?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椎管内麻醉和局部麻醉,学生反映形象、直观。课后通过小病例分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八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全身性感染 第五节 特异性感染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全身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2、熟悉破伤风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3、掌握破伤风的隔离原则及预防措施。★ 4、熟悉全身化脓性感染、破伤风的定义。 5、熟悉脓毒症及菌血症的区别。 6、了解气性坏疽的临床特征和预防处理原则。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5′ 第四节 全身性感染 一、全身性感染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 10′ 二、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10′ 三、全身性感染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0′ 第五节 特异性感染 一、破伤风的病因/病理生理 5′ 二、破伤风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前驱期、发作期 5′ 三、破伤风的辅助检查/处理原则/预防 15′ 四、破伤风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0′ 五、观看录像: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20′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比较法、案例法 | ||||
教学重点 | 1、全身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2、破伤风的隔离原则及预防措施。 3、脓毒症和菌血症的区别。 | ||||
教学难点 | 1、外科感染的护理评估。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外什么外科感染的病人要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破伤风主动免疫的方法有哪些?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菌血症和脓毒症的区别在哪? 2、深部脓肿如何判断?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运用图片、录像讲解全身性感染、破伤风。学生反映形象,直观,易理解。运用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十二章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甲状腺癌/甲状腺瘤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2.掌握甲亢的术前准备方法/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熟悉甲状腺肿瘤病人的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4.熟悉甲亢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外科处理原则。 5.了解甲状腺肿瘤的病理类型。 6.了解甲亢的分类、病因和病理。 7.了解甲状腺的解剖和生理。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3′ 复习基础解剖内容 7′ 一、甲状腺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8′ 二、甲状腺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7′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 5′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处理原则 15′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 5′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前护理 (一)完善术前准备 5′ (二)一般护理 2′ (三)用药护理 8′ (四)其他准备 5′ 七、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术后护理 (一)一般护理 5′ (二)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15′ 八、小结 3′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 ||||
教学重点 | 1.甲亢的术前准备方法/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 ||||
教学难点 | 1.术前检查项目及意义。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术前药物准备。 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术前服用卢戈氏液为什么不能超过3周? 2.甲状腺手术后如何了解有无神经损伤?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甲亢病人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那些? 2.甲亢病人术前及术后如何口服碘剂? 3.病例分析:女,28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入院。经术前准备,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2小时,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伤口敷料有血迹渗出,范围不断扩大。问: (1)甲亢症状控制的表现是什么? (2)此类病人术后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是什么?该病人呼吸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3)该病人的抢救要点是什么?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 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但时间相对较紧。同学们态度比较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即时联系现实举例分析说明,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大多数同学掌握了本次课的基本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十三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急性乳房炎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护理措施。★ 2.掌握乳癌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3.熟悉急性乳房炎的处理原则; 4.熟悉乳癌的处理原则。 5.熟悉乳房自我检查的方法和内容。 6.了解乳房的解剖生理; 7.了解乳癌的病因、病理临床分期。 8.了解乳癌的诊断要点。 9.了解乳腺囊性增生、乳房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教学目的要求介绍 3′ 解剖生理介绍 5′ 一、急性乳房炎 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措施 35′ 二、乳腺囊性增生病 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0′ 三、乳房纤维腺瘤 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0′ 四、乳腺癌 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20′ 五、乳腺癌 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术前术后护理/健康教育 35′ 六、小结 5′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 ||||
教学重点 | 1.急性乳房炎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健康教育。 2.比较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的临床特点。 3.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及分期。 4.乳腺癌的术后护理。 5.乳腺癌的健康教育。 | ||||
教学难点 | 1.乳癌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2.乳癌病人的术后功能锻炼及乳房检查。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启发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向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助图片和模拟演示方法讲解乳房的检查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3.采用讨论法探讨男性患乳腺癌的情况。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如何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2.乳癌术后的健康教育重点是什么? 3.乳癌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 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但时间相对较紧。同学们态度比较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即时联系现实举例分析说明,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大多数同学掌握了本次课的基本内容,达到了预期目标。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十五章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腹外疝的概念、病因、临床分类和护理措施。★ 2、掌握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区别。★ 3、熟悉腹外疝的处理原则。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1、教学目标、内容概要介绍 5′ 2、腹外疝的概念、病理生理 15′ 3、腹股沟斜疝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 20′ 4、腹外疝直疝的概念、与斜疝的区别 10′ 5、腹股沟疝的处理原则 10′ 6、腹外疝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5′ 7、病例讨论 10′ 8、教学内容概要总结 5′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 | ||||
教学重点 | 1、腹外疝的概念、常见病因。 2、腹外疝的临床分类和护理措施。 | ||||
教学难点 | 1、腹外疝的病理分类。 2、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如何区分斜疝与直疝? 2、嵌顿性疝非手术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哪些体征?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病例分析:男性,65岁,右侧腹股沟斜疝2年。站立时疝块突出可进入阴囊,平卧时可回纳。3小时前用力排便时,疝块增大不能回纳,即感下腹疼痛。体检:右侧腹股沟区梨形肿块坠至阴囊,约有10cm×6cm×6cm,质中等,有角痛,局部不红肿。腹部无压痛,肠鸣音亢进。来院急诊,决定手术治疗。问: (1)来院急诊时,属于哪一种临床(病理)类型的腹外疝? (2)护理估计发病原因,应从哪些方面询问病史? (3)术前应做好哪些护理? (4)术后护理问题之一是“有疝复发的危险”,请拟定其护理措施。 2、为什么股疝最容易发生嵌顿?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 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态度比较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病例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十六章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 掌握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现场急救及护理措施。★ 2. 掌握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 3. 掌握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 4. 熟悉腹腔穿刺的部位、方法及临床意义。 5. 了解腹腔灌洗的方法。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1.教学目标、内容概要介绍 5′ 2.腹部损伤的定义、分类 10′ 3.实质性器官损伤(脾破裂、肝破裂、胰腺损伤)的病因病理、处理原则 10′ 4.空腔器官损伤(胃十二指肠损伤、小肠损伤、结肠及直肠损伤)的病因病理、处理原则 10′ 5.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检查 20′ 6.腹部损伤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0′ 7.病例讨论 10′ 8.教学内容概要总结 5′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 ||||
教学重点 | 1. 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 2. 腹部损伤的现场急救及护理措施。 | ||||
教学难点 | 1. 实质性器官损伤和空腔器官损伤的病理生理。 2. 腹腔穿刺的部位、方法及临床意义。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 提问:对于一时无法确定腹部内脏有无损伤的病例,病情观察应注意哪些方面? 2. 引导学生归纳实质性脏器损伤和空腔器官损伤的区别。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 病例分析:女性,17岁。左季肋部被车撞伤,有休克表现,输液后病情很快好转。X线可见左第9、10肋骨骨折。3小时后突然又发生休克,检查见B P 10/7kPa,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即见10ml不凝血液。请问: (1)该病人最可能损伤了什么脏器? (2)保守治疗(非手术处理)期间应着重观察哪些情况? (3)你认为目前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此时病人存在哪些护理问题? (5)你目前须做哪些护理工作?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 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态度比较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典型病例分析时,同学们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十八章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肠梗阻的分类、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肠梗阻的病理生理、 X线特征、治疗原则。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1.教学目标、内容概要介绍 5′ 2.肠梗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0′ 3.肠梗阻的病理生理 10′ 4.肠梗阻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15′ 5.肠梗阻的护理诊断、处理原则 15′ 6.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的护理及手术后护理 20′ 7.病例讨论 10′ 8. 教学内容概要总结 5′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 ||||
教学重点 | 1.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 ||||
教学难点 | 1. 肠梗阻的病理生理。 2.肠梗阻的特殊X线检查。 3.绞窄性肠梗阻的病情观察。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 采用提问法复习小肠的解剖生理概要。 2.讨论:肠梗阻的病人为什么需要进行胃肠减压?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病例分析:男性,70岁,突感上腹部剧痛,呈阵发性呕吐2次,系胆汁样液体,量约500ml。过去无类似病史,半年来易便秘。2小时来医院就诊,呈急性病容,血压正常,体温37.6℃,腹胀,肠鸣音亢进,可闻及金属音,右下腹有压痛,但无肌紧张,RBC4.1×1012/L,WBC9.0×109/L,N 0.8,尿查:阴性。请问: (1)可能诊断是什么? (2)列出主要的护理诊断? (3)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2.机械性肠梗阻病人观察治疗期间,出现哪些临床征象提示病人已出现绞窄性肠梗阻?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 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态度比较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病例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二十二章 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分类、治疗原则。 3.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诊断检查。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1.教学目标、内容概要介绍 5′ 2.原发性肝癌的病因 5′ 3.原发性肝癌的病理分类、转移途径 10′ 4.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15′ 5.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治疗原则 15′ 6.原发性肝癌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5′ 7.练习、病例分析 10′ 8.教学内容概要总结 5′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 ||||
教学重点 | 1.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 ||||
教学难点 | 1.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 2.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原则。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为何肝脏疾病病人的凝血机制会发生障碍?应如何预防出血? 2.肝癌病人术后为何要常规低流量吸氧?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病例分析:男性,46岁,肝区隐痛3个月,既往有肝炎史20年。查体:无特殊发现,查肝肾功能正常,甲胎蛋白阳性。B超示:肝左外叶4cm占位。请问: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诊断依据是什么? (3)哪种治疗方案为首选?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 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态度比较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病例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
课程名称 | 外科护理学 | 年 级 | 中专二年级 | 专业/层次 | 中专 |
教 师 | 庞广强 | 总学时 | 108 | 本章节学时 | 2 |
授课题目 | 第二十六章 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 ||||
教学安排 | 课 型: | 理论√ 实验 见习 其它 | |||
教学方式: | 讲授√ 讨论√ 指导 演示 案例法√ 其它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 | 模型 标本 实物 音像 其它 | |||
教 材 | 严鹏霄/王玉升《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掌握下肢静脉曲张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2.掌握下肢静脉瓣膜功能试验、下肢深静脉回流试验的方法及意义。★ 3.熟悉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治疗原则。 4.掌握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5.熟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治疗原则。 6.了解周围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辅助检查。 | ||||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安排 | 1.教学目标、内容概要介绍 5′ 2.下肢静脉曲张的定义,及下肢静脉的解剖、生理 5′ 3.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20′ 4.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前、术后护理 15′ 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15′ 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辅助检查及处理原则 5′ 7.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术前、术后护理 10′ 8.病例讨论 10′ 9.教学内容概要总结 5′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 ||||
教学重点 | 1. 下肢静脉曲张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 ||||
教学难点 | 1.下肢静脉曲张的特殊检查。 2. 下肢静脉曲张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理。 | ||||
师生互动 环节 | 1.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缚扎弹性绷带和穿弹力袜的目的是什么?应如何正确使用? 2.如何指导闭塞性脉管炎病人进行Burger运动?其目的是什么? | ||||
思考题 及 作业题 | 1.病例分析:一男性青年,有吸烟史及间歇性跛行、游走性静脉炎的病史,趾端溃烂、坏疽、末梢动脉搏动消失。请问: (1)此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请提出护理诊断和预期目标。 2.病例分析:一女教师,40岁,自觉久站或行走后感到右腿酸软乏力,到院检查,视其患肢肿胀,皮下可见浅静脉扩张,呈囊袋隆起,病人自觉隐痛感。请问: (1)此病可诊断为什么? (2)简述本病的术前护理。 | ||||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 意见 |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实施情况 分 析 |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态度比较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病例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