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1:20:23
文档

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A.学会磨制石器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实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2.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A.半两钱B.五铢钱C.蚁鼻钱D.铲形币 3.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 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
推荐度:
导读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A.学会磨制石器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实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2.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A.半两钱B.五铢钱C.蚁鼻钱D.铲形币 3.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 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
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 )

A.学会磨制石器

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懂得采集果实

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2.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 ) 

A.

半两钱B.

五铢钱

C.

蚁鼻钱

D.

铲形币

 

3.  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 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 ) 

A.英美盟军

B.反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4.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 

A.虎门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5.  如图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 )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

D.五四运动

 

6.  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两军会师力量大,一 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吴起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懋功会师

 

7.  曾打趣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下列不属于三大战役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8.  前不久,总在南海大阅兵时指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 海图强的世代夙愿。”中国人民第一支海军成立于( ) 

A. 世纪  年代

B.新中国成立前夕

C. 世纪  年代

D. 世纪  年代

 

9.  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 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与如图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 )

A.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

 

10.   年,英法侵略者通过《天津条约》增开了处通商口岸,最南的口岸位于今天的( ) 

A.广州

B.深圳

C.文昌

D.海口

 

11.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也因改革开放而兴。 年前,为海南岛建省办经济特区规划了宏 伟蓝图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 

A.

B.

C.

D.

 

12.  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下列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腓尼基文字

C.

楔形文字

D.

象形文字

 

13.  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 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 ) 

A.成年男性公民

B.妇女、外邦人

C.城邦上层贵族

D.五百人会议成员

 

14.  《大国崛起》一书认为:“拿破仑战争是大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的最后阶 段。”充分肯定了拿破仑( ) 

A.巩固了资产阶级成果

B.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

C.击退了反法联盟多次进攻

D.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

 

15.  马克思说:“蒸汽和新的工具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化大工业”。通过改进蒸汽机为新 的工具提供动力的人是( ) 

A.莱特兄弟

B.卡尔•本茨

C.史蒂芬孙

D.瓦特

 

16.  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旗下的《图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改变美国的  本书”,《党宣言》赫然在列。 年前,《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无产阶级出现

B.巴黎公社成立

C.马克思主义诞生

D.资产阶级消亡

 

17.   年  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 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公约》

 

18.  图片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下列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法西斯暴行

B.纳粹的

C.战场的残酷

D.种族的灭绝

 

19.  如图漫画中,马歇尔计划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反映了这 一计划在复兴欧洲经济的同时,( )

A.控制了西欧各国

B.冲击了西欧民主

C.促进了欧洲联合

D.摧残了欧洲文明

 

20.   年,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中美两国的经济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 

A.网络信息化

B.经济全球化

C.政治多极化

D.利益一体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21题17分,22题10分,共27分)

 

21.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国家、民族发展 道路上意义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发展话自信】

宋朝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  年宋代 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 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1)根据材料,举出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

【“洋人中用”显气度】

在唐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 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 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袄教、景教、教都有众多的教徒在长安一带活跃。

–整理自罗威尔主编的《知中•洋人》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唐朝在“洋人中用”问题上体现的自信。

【“两弹一星”铸重器】

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 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3)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的?“两弹一星”的研发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文化自信今日谈】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站立在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 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 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说 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关于“文化自信”讲话的理解。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殖民地人口(万人)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以上材料整理自高中历史选修《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 一百万人。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象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

–整理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四

炮火把战壕轰得土崩瓦解时,他卧倒在地,冒着汗,做着 祈祷:“耶稣啊,救我出去吧。请求行行好吧。只要 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 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

–海明威《在我们的年代里》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

–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请回答:  

(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对比材料二、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 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

 

(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今天留下了什么启示?

三、探究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3分)

 

23.  年前,中国党以前无古人的气魄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年众志成城, 年春 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明确航向】如图一

 

(1)以上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成就辉煌】如图二

 

(2)结合上图数据,说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惠及民生】如图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时间
元旦
春节
国庆节
星期六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3)上述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参与试题解析

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

【答案】

D

【考点】

北京人

【解析】

本题考查了远古北京人。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解答】

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三项表述无法直接从图片材料中获取。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但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如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的下颚。

2.

【答案】

B

【考点】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解析】

本题以汉武帝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为依托,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知识。

【解答】

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他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下令废半两钱,统一铸造五铢钱。

3.

【答案】

C

【考点】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解析】

本题以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

【解答】

由材料“到咸丰……第十年,英 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从中可知,火烧圆明园的刽子手是英法联军。年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还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

4.

【答案】

C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

本题以邓世昌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

【解答】

年,中日两国在黄海大东沟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不幸被敌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符合题意。

5.

【答案】

B

【考点】

戊戌变法

【解析】

本题以诗歌片段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

【解答】

依据所学,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指的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变法又叫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6.

【答案】

B

【考点】

秋收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解析】

本题以江西民谣为依托,考查井冈山会师。

【解答】

“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两军会师力量大,一 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指的是井冈山会师。年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领导的秋收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任党代表。

7.

【答案】

D

【考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三大战役中,人民共歼灭和改编一百五十多万人,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解答】

从年月到年月,人民与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共歼灭和改编一百五十多万人,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战争在全国的胜利。选项符合题意。

8.

【答案】

B

【考点】

海军空军导弹的建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建设成就。中国人民第一支海军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解答】

新中国成立前夕(年月),中国人民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9.

【答案】

A

【考点】

亚非万隆会议

【解析】

本题考查万隆会议。年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解答】

图片反映的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时的情景。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针对亚非各国的矛盾、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10.

【答案】

D

【考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以 年,英法侵略者通过《天津条约》增开了  处通商口岸为依托,考查《天津条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年,清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琼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最南的口岸是琼州。位于今天的海南海口。

11.

【答案】

B

【考点】

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解析】

本题以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也因改革开放而兴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改革开放的设计师,所以选项符合题意。

12.

【答案】

D

【考点】

古老神秘的文字

【解析】

本题考查了象形文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解答】

承载着古埃及文明历史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古埃及象形文字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3.

【答案】

A

【考点】

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

本题考查了雅典民主政治。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它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解答】

有人说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其“狭隘”之处体现在: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群体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公元前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当时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

14.

【答案】

A

【考点】

评价华盛顿与拿破仑

《拿破仑法典》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拿破仑的评价的相关史实。年月,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颁布《法典》,肯定大的成果,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了蓝本,同时保护资本主义的发展。他执政期间对外战争不断,打击了欧洲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思想,使《法典》和法国大的精神深入欧洲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也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奴役、剥削,给欧洲许多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解答】

据“拿破仑战争是大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的最后阶段。”可知,充分肯定了拿破仑巩固了资产阶级成果。拿破仑战争是法国大的组成部分,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同时也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些适应了资产阶级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拿破仑时期,颁布了《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拿破仑还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控制欧洲大片地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和侵略扩张的双重性,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利益,又巩固了大的成果,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15.

【答案】

D

【考点】

第一次工业

【解析】

本题以马克思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据所学知,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即纽科门蒸汽机,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获得成功,它的效率大为提高,大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所以选项符合题意。

16.

【答案】

C

【考点】

《党宣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党宣言》的相关史实。《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答】

年,受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选项符合题意。

17.

【答案】

C

【考点】

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了《九国公约》。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解答】

 年  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 放’终于实现了。”休斯所说的条约是《九国公约》。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18.

【答案】

A

【考点】

南京大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现代文学和美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法西斯暴行。掌握事件之间的共性。

【解答】

据三幅图片“日杀中国人”“《格尔尼卡》”“纳粹犹太人”可知,题干三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法西斯暴行。年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万人以上。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德国法西斯地毯式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暴行。德国法西斯政权掀起犹太人的狂潮。希特勒早在《我的奋斗》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希特勒执政期间,一步步加紧对犹太人的。选项符合题意。

19.

【答案】

A

【考点】

美国的冷战及措施

【解析】

本题以漫画为切入点,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

【解答】

据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初,西欧国家凭着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借助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同时各国采取干预经济的措施,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西欧各国经济得了迅速恢复和发展,通过马歇尔计划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各国的控制。项符合题意。

20.

【答案】

B

【考点】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解析】

本题以年,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为依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

年,中美贸易战在全球引发了轩然大波。中美两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美贸易战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第三次科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贸易保护主义逆经济全球化而动,不利于全球贸易环境好转。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21题17分,22题10分,共27分)

21.

【答案】

货币流通普及、火药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先进。(允许提取材料中的相关文字作答,四点)

唐朝先进制度、灿烂文化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唐朝大量任用外国及外族人为官,以及对各种宗教文化的宽容,可见其政治上的底气和先进文化上的气度,体现了它的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须从文化吸引和文化自信两个角度讲述)

民族自信:“两弹一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等精神。(答对三点)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明成果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和底气。我们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实现文化自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建设文化强国。(从历史和现实的理解两个角度来谈,第一个角度一点,第二角度需谈及两点,若照抄材料内容最多只得一分)

【考点】

宋代的社会生活

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自信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唐朝在“洋人中用”问题上体现的自信、“两弹一星”提高民族的自信和民族精神的相关史实。

【解答】

据“公元  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可知,宋代自信和创造力的突出表现为:货币流通普及、火药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技术先进等。

据“在唐为官的外国及外族人有数千名之多:有官拜大将军的,有入朝为相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留居唐朝五十年,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唐朝生活的外国人之中,僧侣也占了很 大一部分”“鼎盛时期的唐朝对宗教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不仅佛教徒大量涌入”可知,唐朝在“洋人中用”问题上体现的自信为:唐朝先进制度、灿烂文化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唐朝大量任用外国及外族人为官,以及对各种宗教文化的宽容,可见其政治上的底气和先进文化上的气度,体现了它的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

据所学知识可知,年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年月,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年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年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两弹一星”的研发,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等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及据“站立在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 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 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说 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知,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明成果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和底气。我们要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实现文化自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建设文化强国。

22.

【答案】

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不同:材料二: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材料四: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因素: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影响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以四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以及影响,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解答】

据材料“ 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第二次工业后,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间围绕着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激烈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使巴尔干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军事集团的形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据材料“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管里插入鲜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材料“耶稣啊,救我出去吧。请求行行好吧。只要 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上每一 个人,您是唯一至关重要的。请求亲爱的耶稣行行好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比材料二、四,材料二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是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材料四人们对战争的态度是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据材料“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死伤近 一百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因素是一战持久而残酷;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

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三、探究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3分)

23.

【答案】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变化:人们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 求不断增长;关注民生;国家增加节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等。

【考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

历史文化常识

【解析】

本题以 年众志成城, 年春 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的错误,当时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结合上图数据可知,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人们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包括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 求不断增长;关注民生;国家增加节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等。

文档

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 1.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A.学会磨制石器B.最早知道了使用火C.懂得采集果实D.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2.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半两钱,改铸()A.半两钱B.五铢钱C.蚁鼻钱D.铲形币 3.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中写道:“到咸丰……第十年,英 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