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省编《为了我们健康成长-------小学体育学习》第六册的内容。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
四、教学的主要内容;
前滚翻以及游戏“踩尾巴”
1教学目标和任务;
a,认知目标:让学生知道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初步掌握动作要领。
b,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尤其是平衡能力等,促进骨骼生长,提高动作的规范化、完整性、优美感。
c,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及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
2教学重点:团身滚动
3教学难点:抬臀同时屈肘、低头含胸(后脑勺着垫)。
五、教学方法;
根据前面教材和学情分析,以及重难点的确定,主要采用1、目标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具体的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分析:
六、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徒手操------辅助练习----------练习坡度前滚翻---------前滚翻教学---------游戏“踩尾巴”--------放松操---------小结宣布下课--------归还器材
七、教学器材;
软垫4张、篮球、录音机、磁带
八、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包括课堂常规徒手操
课堂常规主要是: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3,老师宣布本课内容和任务。4,徒手操:
A头部运动
B腕关节运动
C膝关节运动
D伸展运动
徒手操目的是使学生放松,减缓压力,起到热身的作用。
要求:(教师)仔细讲解动作要求,规范示范。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每人都参与进来。充分活动每个关节。
(学生)听从指挥,注意力集中,动作到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队形:为上课一般队形,由高到矮排列成四排。
要求学生迅速整齐排列。
基本部分:
1,辅助练习(主要是为完成前滚翻打下基础)包括低头、提臀练习,团身练习,撑手练习 。
要求:(教师)加强低头、团身练习。
(学生)认真听讲、仔细体会、亲身感受动作。练习时掏出随身硬物,如:钥匙等。女生应取下发卡、放下马尾辫。
队形:前后左右间隔距离拉开,按上课队形站好。
2,练习坡度前滚翻(下坡):
讲师讲解动作要领:(低头、团身、提臀、后脑勺着垫)并示范,语言激励性,对学生保护和帮助。要求学生后脑勺着地,双手平均用力,团身紧。
3,前滚翻练习:
A教师强调动作要领,蹲撑、低头、团身、提臀。示范动作。
B 蹲撑两次,要求双手平均用力。
C撑手、低头、团身、一起练习3~4次。
D学生在保护帮助下试着练习前滚翻。
E对于不能顺利翻过去的同学我采用
1、“引导法”突破该难点。用“看天”游戏引导:不是简单的“抬头看天”,而是“低头看臀部上方的天”。即蹲撑后,抬臀同时低头含胸才能看到臀部上方的天。
2、 “法”突破该难点。其低头含胸:蹲撑后,用下颚压手绢或纸巾等,要求在抬臀、屈臂及团身滚动中手绢或纸巾不能掉落下来;
其着垫:在支撑垫的双手连线上用粉笔划上一个圈,要求抬臀同时低头含胸,屈臂时枕骨(后脑勺)应着垫的圈处,可反复练习,使之感知枕骨(后脑勺)应着在圈处。
F学生根据教师所教方法反复练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的自由练习前滚翻,其他学生也能在老师帮助下顺利完成动作。
4,游戏-----踩尾巴。
A介绍游戏方法,提出要求,注意事项,(学生从蹲撑开始,在软垫上做连续的前滚翻动作。采取一班前后接龙的方式),指定活动场地。
B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比赛。
目的:熟悉所学技能,也可以调节集体的学习氛围,消除有些同学的畏惧心理。
结束部分:
A教师领做放松操,学生模仿。
B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同做。
C教师总结讲评,归还器材,师生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