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是混合物,有效成分是Ca(ClO)2
B.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C. 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D.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2. 关于氯水中存在的各种成分,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 )
A. 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存在
B. 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 氯水呈浅黄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D. 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
3. 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以鉴别的一种试剂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酚酞试液 C. 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
4. 下列关于漂粉精在空气中容易失效原因的准确表述是( )
①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②CaCl2易潮解
③Ca(ClO)2易和盐酸反应 ④Ca(ClO)2易和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①和② D. ①④
5. 下列物质中含有Cl-的是( )
A. 液氯 B. KClO3 C. HCl气体 D. 氯水
6. (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___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字母代号填)。
A. O2 B. Cl2 C. CO2 D. HClO
(3)据报道,某化工总厂最近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当人们逃离爆炸现场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的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最适宜采用的该物质是___________。
A. NaOH B. NaCl C. KBr D. Na2CO3
7. 有X、Y、Z三种元素:
(1)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2)X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火焰呈苍白色;
(3)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4)每2个X2分子能与1个Y2分子化合成2个X2Y分子,X2Y常温下为液体;
(5)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试写出其元素符号:
(1)X_______,Y_______,Z_______,以及化合物的分子式:XZ_______,X2Y_________。
(2)写出Z单质与X2Y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的性质同步练习参
1. 答案:A
【解析】B、气体是O2,故错;C、应是HClO具有漂白性,故错;D、应是浓盐酸,故错。故选A。
2. 答案:A
【解析】碱遇酚酞变红,氢离子与碱反应使颜色消失,但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也能使颜色褪去,则不能说明氢离子存在,A错误;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有色物质,则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则说明氯水中有HClO分子存在,B正确;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气分子存在C正确;加入酸化的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AgCl,说明氯水中有氯离子存在D正确
3. 答案:C
【解析】银与氯离子反应能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4. 答案:D
【解析】漂粉精在空气中容易失效原因是Ca(ClO)2易和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5. 答案:B
【解析】A. 液氯中只含有氯分子
B. KClO3存在的是氯酸根,没有氯离子
C. HCl气体含有氯化氢分子
D. 氯水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在水中能电离生成氯离子
6. 答案:(1)潮湿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2)氢氧化钠(NaOH)2NaOH+Cl2=NaClO+NaCl+H2O
Ca(ClO)2; C
(3)D
7. 答案:(1)H O Cl HCl H2O
(2)Cl2+ H2O==HCl+HClO
【解析】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X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火焰呈苍白色;且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XZ是HCl,其中X是氢气,Z是氯气
每2个X2分子能与1个Y2分子化合成2个X2Y分子,X2Y常温下为液体;且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所以X2Y为H2O。
氯气与化合物反应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
D. 实验室用MnO2和稀HCl加热法制取Cl2时,若有14.6 gHCl参加反应,则可制得3.55 g Cl2
2. 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 Cl、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 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 1.12 L Cl2含有1.7 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3.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
C. 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 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较大的性质
4.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5 B. 11:3
C. 3:1 D. 4:1
5. 当有大量Cl2逸散到周围空间,你认为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
①迅速拨打求救电话;②迅速撤离至地势较高处;③迅速撤离至下风口;④用浸有一定浓度NaOH溶液的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⑤用浸有一定浓度Na2CO3溶液的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堵住泄漏口,将其浸入碱液池等)。
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④⑤⑥
6.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步骤为: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③用药匙向蒸馏烧瓶中加入MnO2,再向分液漏斗中加浓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该实验最好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A. ②③④①⑤ B. ②①③⑤④
C. ②①⑤④③ D. ②①③④⑤
7. 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配得的溶液变质的是( )
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④NaBr ⑤FeCl2
A. 只有②④ B. 只有④⑤
C. 只有②④⑤ D. 全部
8. 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①氯气 ②液氯 ③新制的氯水 ④氯气的酒精溶液
⑤盐酸 ⑥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⑥
C. ③⑥ D. ②③⑥
9.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反应
B. Ⅱ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C. Ⅲ图中:用日光照射量筒,量筒中会产生大量白雾,液面会迅速上升
D. Ⅳ图中:a中有色布条褪色,b中不褪色
二、非选择题
10. 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一些含氯产品。
(1)①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________。
A. 腐蚀品 B. 爆炸品
C. 有毒品 D. 易燃品
(2)下列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D.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3)工业上利用Cl2制取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Cl2溶于水可制得氯水,检验一瓶氯水是否已经完全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A. 银溶液 B. 酚酞溶液
C. 碳酸钠溶液 D. 紫色石蕊溶液
(4)将8.7 g MnO2与足量浓盐酸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氯气的体积是________L(标准状况);被氧化的HCl的质量是________g。
氯气与化合物反应同步练习参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A中新制的氯水中,Cl2有一部分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而久置的氯水,由于HClO见光分解,溶液中HClO浓度逐渐减小,使Cl2与水的反应直至趋于完全,最终溶液将变为盐酸溶液,不含有HClO,有酸性而无漂白性,因此,向久置氯水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而不褪色;B中将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中,HCl因易溶于水而被吸收掉,Cl2虽然能溶于水中,但由于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大,使Cl2与H2O反应受到抑制,从而减少了Cl2被水吸收的量,故B正确;C中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2不是,但为了避免漂白粉因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漂白粉应密封保存;D项MnO2与浓盐酸加热才能生成Cl2。
2. 【答案】C
【解析】Cl2中氯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错;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B错;D中未指明标准状况。故选C。
3. 【答案】D
【解析】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没有雾出现(雾为小液滴),A错误;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B错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错误;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的大,可杀灭田鼠,D正确。
4. 【答案】D
【解析】Cl2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求被还原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应根据其氧化和还原产物的关系进行计算。氧化产物为ClO-和ClO,还原产物为Cl-,设ClO-和Cl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3x,Cl-的物质的量为y,据电子守恒,有x+5×3x=y,y=16x,则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x:4x=4:1,故选D。
5. 【答案】B
【解析】Cl2是有毒的气体,当发现大量Cl2泄漏时,一定要及时报警,同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沉降在地势低凹处,因此人要撤离至高处;Cl2遇水会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因此应该用碱性溶液浸湿毛巾捂住口鼻,但由于NaOH是腐蚀性很强的碱,故不应使用。故正确答案为B。
6. 【答案】C
【解析】装置的安装顺序为“由下而上,由左向右”。另外,应注意的是,加入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据此即可得出选项。
7. 【答案】D
【解析】氯气消毒的自来水相当于新制氯水,因此配制溶液时,可能会使配得的溶液变质。
①Cl2+2NaOH=NaCl+NaClO+H2O
②Cl-+Ag+=AgCl↓
③Na2CO3+2HCl=2NaCl+H2O+CO2↑
④2NaBr+Cl2=2NaCl+Br2
⑤2FeCl2+Cl2=2FeCl3
8. 【答案】C
【解析】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而后褪色,说明溶液中有表现漂白性的物质。Cl2溶于水后得到氯水,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漂白性。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漂白性。
9. 【答案】C
【解析】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A不正确;无水CuCl2不是蓝色,形成的是棕黄色的烟,B不正确;氢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溶于水形成酸雾,压强减小,液面上升,C正确;a中有色布条不褪色,b中褪色,D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 【答案】(1)C (2)B
(3)H2+Cl22HCl D
(4)2.24 7.3
【解析】(1)Cl2有毒,贮存Cl2的钢瓶应贴的标签为有毒品。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二者均是混合物,A、D项错误;制取漂白粉时,不用澄清石灰水,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一般用石灰乳,也可用氯气与稍湿的消石灰作用制得,C项错误。
(3)久置氯水的成分为稀盐酸,新制氯水的成分为Cl2、HCl、HClO,新制氯水和稀盐酸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均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遇酚酞溶液均无明显现象。新制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而稀盐酸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只变红色。
(4)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87 g 4 mol 22.4 L
8. 7 g n(HCl) V(Cl2)
解得V(Cl2)=2.24 L,n(HCl)=0.4 mol。
被氧化的HCl为0.2 mol,质量为0.2 mol×36.5 g/mol=7.3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