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2
三、需要高支模部位情况 2
3.1、A区高架体情况 2
3.2、B区高架体情况 3
3.3、E区高架体情况 4
3.4、其余高架体情况 4
四、材料要求 5
五、高架体施工部署 5
5.1、架体选择 5
5.2、架体基础处理 5
5.3、脚手架搭设要点 5
5.4、竖向剪刀撑的设计 6
5.5、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6
5.7、施工使用的要求 7
六、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及设计 7
七、架体搭设注意事项 10
八、满堂架拆除注意事项 10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
十、计算书 12
一、编制依据
1、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01-01、02-01、02-02、02-03主体工程(C标段)合同。
2、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01-01、02-01、02-02、02-03主体工程(C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3、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01-01、02-01、02-02、02-03主体工程(C标段)施工图纸。
4、本工程使用主要规范、图集
类别 | 名 称 | 编号 |
国家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4-2002 |
行业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JGJ130-2001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JGJ59-99 |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JGJ80-91 |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JGJ166-2008 |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 JGJ162-2008 | |
《施工手册》 | 第四版 | |
地方 |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 建质[2009]254号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 建质[2009]87号 | |
关于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 建质安[2009]88号 | |
企业 | 《中建总公司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ZJQ00-SG-002-2003 |
工程名称 | 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01-01、02-01、02-02、02-03主体工程(C标段) |
工程地点 | 天津生态城动漫园区 |
总建筑面积 | 48484m2 |
地下建筑面积 | 8785m2 |
地上建筑面积 | 39699m2 |
结构形式 | 框架、框剪结构 |
建筑层数 | A区主体10层,局部12层;B区4层-10层阶梯状建筑;;C区4层建筑(包括一段走廊);E区为2层走廊; |
建筑层高 | A区首层层高5.100m,二层层高4.500m,标准层高4.100m;B区首层层高5.100m,二层层高4.500m,标准层高4.100m;C区首层层高5.100m,二层层高4.500m,标准层4.100m。E区连廊二层层高4.100m,三层层高4.150m。 |
3.1、A区高架体情况
A区(2-3)轴(2-5)轴/轴-轴区域结构,该区域结构上皮标高为+17.750(标准层第四层),板厚150mm,楼板跨度模板支设于零层板上,该区域零层板上皮标高为-0.400m,从零层板至结构下皮净空距离为18.150m,模板支设高度为18.000m;支模板后和A区第四层楼板同时浇筑。
下图阴影部位为A区高支模区域:
3.2、B区高架体情况
2、B区轴-轴/轴-轴区域结构,该区域结构上皮标高为+9.550(标准层第二层),板厚为100mm,最大主梁规格为500×1100,最大跨度为13.200m,模板支设于零层板结构面上,对应零层板结构区域标高为-0.400m,净空尺寸为9.850m。
下图中划斜线部分为高支模区域:
3.3、E区高架体情况
E区连廊轴-轴/(1-2)轴-(1-3)轴区域结构,该区域结构上皮标高为+9.550m,板厚150mm,最大主梁规格为500mm×1200mm,最大跨度为13.5m。模板支设于零层板结构面上,该区域零层板结构上皮标高为-0.400m,净空尺寸为9.800m。
平面位置如下图所示:
3.4、其余高架体情况
首层高支撑体系,A区、B区、C区、E区首层层高均为5.100m,模板直接支设于零层结构板上,首层结构板厚度为100mm、120mm、130mm,最大净空距离为5.000m。首层结构板上皮标高为+5.050m,模板支设于零层结构板上,相应区域零层结构板标高为-0.050。最大主梁规格为400mm×800mm,最大主梁跨度为7.500m,框架柱规格为750mm×750mm。
四、材料要求
1、钢管采用48mm×3.5mm钢管;
2、回转扣、直角扣件、对接扣件等必须配套齐全,无锈蚀;
3、扣件活动部位应灵活转动,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齐,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
4、所有构配件必须经过防锈处理,确保力学性能达到规范要求;
5、钢管和扣件应分类堆放,露天堆放及堆垛上应有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
五、高架体施工部署
5.1、架体选择
本工程中所有5.000m以上架体均采用扣件式脚手架,其余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本方案中仅对扣件式脚手架进行设计及计算。
5.2、架体基础处理
本方案中架体全部搭设于零层板上,基础不需要处理,所有立杆下面必须设50mm垫板。
5.3、脚手架搭设要点
1)、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A区18.00m、B区9.850m、E区9.800m;
2)、架体纵向间距0.9m,横向间距0.9m,水平杆的步距为1.5m;
3)、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m;
4)、距离地面200mm设置纵向及横向扫地杆;
5)、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水平加强层为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剪刀撑,且必须与立杆连接;
6)、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水平加强层;
7)、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5米(三步架)沿水平结构层满设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8)、综合考虑安全因素与经济适用,计划在A区每4.5m(三步架)沿水平结构满设水平斜杆或剪刀撑;其余B区、E区及首层高架体仅在顶层及底层设置单水平加强层。
9)、顶架四角应抱角斜撑,斜撑对支撑体系的安全稳定性能起到增强的作用,斜撑均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斜撑的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
5.4、竖向剪刀撑的设计
1)、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竖向及水平方向满设剪刀撑;
2)、支撑体系必须按JGJ162-2008要求搭设纵横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和架体四边竖向连续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底面的杆端必须与底面顶紧。
3)、剪刀撑应连续设置,钢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
5.5、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1)、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
2)、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
3)、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5.7、施工使用的要求
1)、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3)、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六、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及设计
1)、模板采用15厚木胶合板,采用梁侧模包底模,楼板模压梁侧模法施工。
2)、梁底模下设50mm×100mm木枋作为龙骨,梁底木方中心间距不大于200mm;木方底设48×3.5钢管作为托梁,当梁高h≤800mm时,梁底托梁间距500mm,当梁高h>800mm时,梁底托梁间距不大于500mm 。
3)、梁侧模采用15厚木胶合板,水平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竖向钢管做背楞,间距为600mm。梁侧向加斜撑,间距不大于900mm,梁底加立杆顶撑,间距不大于900mm。
4)、E区最大梁规格为500mm×1200mm梁截面,E区梁仅对最大规格梁进行设计及计算。
5)梁底设三根方木平放,梁底小横杆间距为500mm,梁下设单立杆支撑,立杆的纵向及横向间距均为l=0.90m,梁位置设对拉杆一道,对拉杆间距为600mm,梁侧向加斜撑,间距为900mm。如下图:
6)、A区最大主梁规格为600mm×1350mm,A区仅对此规格梁进行设计及计算。
7)、截面b×h=600mm×1350mm以上大梁,梁底设四根方木平放,梁底小横杆间距为450mm,梁下设双立杆支撑,立杆纵距及横距均为l=0.90m,梁设二道对拉杆,对拉杆间距为从梁底至上间距依次为400mm、500mm ,水平间距为450mm,梁侧向加斜撑,间距为900mm,以确保梁模稳定。如下图所示:
8)、梁高800mm以下小梁采用如下做法:梁宽500mm以上设置3根木方,梁宽500mm以下设两根木方,梁底小横杆间距为500mm,梁下设单立杆支撑,立杆纵向及横向距离均为0.900m,梁设对拉杆一道,对拉杆间距为600mm,梁侧向加斜撑,间距为900mm。如下图所示:
七、架体搭设注意事项
1)、满堂支撑架必须按照方案搭设,并连成整体,中间不得断开。
2)、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3)、浇筑混凝土前,对荷载较大部位(梁高h=1200mm以上大梁)对应的下层结构必须加固,加固采用顶撑形式,如下图所示:
梁底顶撑图 梁底顶撑侧面图
4)、搭设梁底和板底钢管脚手架。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立杆,上好连接横杆,再安第二排立杆,二者之间用横杆连接好,依次逐排安装。按设计标高调整梁底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要拉线找直。
八、满堂架拆除注意事项
1)、支撑架拆除根据现场混凝土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当强度达到100%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和支撑架。
2)、模板支架拆除,遵循先安后拆、后安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拆除后的模板及支架、配件等,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指定地点堆放。
3)、拆除后的模板及支架等材料应按照一定顺序堆放,尽量保证上下对称使用。
4)、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拆模,严禁为抢工期、节约材料而提前拆模或支架。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架体搭设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进行登高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安全带高挂低用。
支模前必须搭好施工用脚手架。
2)、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3)、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
4)、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拆除模板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在拆除的支架上.
5)、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
6)、在每步架的作业完成之后,必须将架上剩余材料物品移至上(下)步架或室内;每日收工前应清理架面,将架面上的材料物品堆放整齐。
7)、B区及E区连廊处脚手架在架体高度6米处设置一道安全平网,A区18.000m高架体在脚手架高度方向每间隔6米设置一道安全平网。
十、计算书
本方案中仅对A区18.000m高架体进行计算。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18.000m;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00;
3.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6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100.00;
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 :Ф48×3.5;
4.楼板参数
楼板的计算厚度(mm):15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90×1.82/6 = 48.6 cm3;
I = 90×1.83/12 = 43.74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25×0.15×0.9+0.35×0.9=3.69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2.5×0.9=2.25kN/m;
2、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其中:q=1.2×3.69+1.4×2.25=7.578kN/m
最大弯矩 M=0.1×7.578×2502= 47362.5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47362.5/48600=0.975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0.975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ν=0.677ql4/(100EI)≤[ν]=l/250
其中q=q1=3.69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3.69×2504/(100×6000×43.74×104)=0.037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ν]=250/250=1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37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mm,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5×10×10/6=83.33cm3;
I=b×h3/12=5×10×10×10/12=416.67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25×0.25×0.15+0.35×0.25=1.025kN/m ;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2.5×0.25=0.625kN/m;
2.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均布荷载q =1.2×q1+1.4×q2=1.2×1.025+1.4×0.625=2.105 kN/m;
最大弯矩M=0.1ql2 =0.1×2.105×0.92=0.171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171×106/83333.33=2.046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2.046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3V/2bhn<[τ]
其中最大剪力:V=0.6×2.105×0.9=1.137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3×1.137×103/(2×50×100)=0.341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1.4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341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 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均布荷载q=q1=1.025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1.025×9004/(100×9000×4166666.667)=0.121mm;
最大允许挠度[ν]=900/250=3.6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121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3.6mm,满足要求!
四、托梁材料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托梁采用:钢管(双钢管) :Ф48×3.5;
W=10.16cm3;
I=24.38cm4;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1.4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0.621kN·m ;
最大变形Vmax=0.678mm ;
最大支座力Qmax=7.518kN ;
最大应力σ=620526.713/10160=61.075N/mm2;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61.075 N/mm2 小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
托梁的最大挠度为0.678mm小于9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38×18=2.491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2)模板的自重(kN):
NG2=0.35×0.9×0.9=0.284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0.15×0.9×0.9=3.038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5.812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5+2 )×0.9×0.9=3.5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1.2NG +1.4NQ =12.078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f]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N=12.078kN;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8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cm3;
σ----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L0----计算长度(m);
按下式计算:
l0=h+2a=1.5+0.1×2=1.7m;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0.1m;
l0/i=1700/15.8=108 ;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53 ;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12077./(0.53×4)=46.601 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46.601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采用下式计算
l0 = k1k2(h+2a)=1.167×1.049×(1.5+0.1×2)=2.081m;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7按照表2取值1.049 ;
Lo/i=2081.111/15.8=132 ;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86 ;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12077./(0.386×4)=63.986 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63.986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连墙件,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以上表参照杜荣军:《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